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使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靚湯料禾日香公司被罰...

2020-12-20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
  隨著天氣轉寒,不少市民喜歡用各種藥材煲湯滋補身體,一些生產企業也看中其中的商機,在食品類加入中藥材,但是您知道嗎?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的相關規定:食品內不得加入藥物,但是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作為原料、調料或者營養強化劑加入的除外,並非所有的中藥材都能加入到食品當中。

  近日,記者從海口市食藥監局獲悉,海南禾日香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禾日香公司」)因使用非食品原料「當歸」、「黨參」作為靚湯料的食品原料,被沒收違法所得並予以罰款64221元。而華潤萬家、家樂福、旺佳旺等3家超市因銷售上述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分別被給予相應處罰。

  靚湯料內添加「當歸」「黨參」  海南禾日香公司被罰64221元

  據介紹,2015年4月,海口市食藥監局接到一市民舉報稱,他在海口家樂福紅城湖店、華潤萬家生活超市等超市購買了一名為「禾日香靚湯料」。在該產品的配料表中,使用「當歸」、「黨參」等非食品原料來作為靚湯的配料,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根據舉報人反映的情況,執法人員立即對海南禾日香公司進行檢查。經調查詢問,禾日香公司以「沙參、當歸、南杏、黨參、北芪」等為配料生產靚湯料,淨含量100克,成本價為7元/袋,分別銷售給了我省部分超市。執法人員還從調查中發現,禾日香公司生產的靚湯料執行產品標準在2013年8月16日前為「Q/HKX0010S—2010」,標準中標示靚湯料為「沙參、百合、黨參、當歸、北芪等為主要原料混合包裝而成的產品」;在2013年8月16日後標準號為「Q/HKX0010S-2013」標準中,該靚湯料標示為「以百合、杏仁、淮山、枸子等原料經過挑選去雜混合包裝而成的產品。」

  執法人員告訴記者,根據衛生部公布的《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沙參、黨參、當歸、北芪」已從標準中剔除,不能用作普通食品原料,「南杏」已改成了「杏仁」,但海南禾日香公司仍以「Q/HKX0010S—2010」的產品標準生產。自2013年8月18日至2015年4月6日,共生產經營了1796袋靚湯料。

  因禾日香公司以非食品原料來作為靚湯的配料,其行為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的有關規定,構成了在食品中添加藥品的違法行為。對此,海口市食藥監局對該公司處以警告,對添加了藥品的靚湯料進行扣押,沒收違法所得6382.80元,並處以產品總貨值三倍的罰款共57838.20元,罰沒款共計為64221.00元。

  因銷售添加非食品原料的靚湯料  海口家樂福等三家超市連同受罰

  在對案件進一步調查中,執法人員發現禾日香公司所生產經營的1796袋靚湯料,分別向海口市部分大型超市進行銷售。其中海口家樂福紅城湖店、金龍店720袋;海南華潤萬家生活超市270袋;海南旺佳旺海秀超市116袋。

  在掌握相關情況後,海口市食品藥品稽查支隊立即介入檢查,禾日香公司緊急召回了尚未銷售的靚湯料共計87袋。隨後海口市食品藥品稽查支隊對50袋進行扣押,另37袋被禾日香公司自行銷毀。

  隨後,海口市食品藥品稽查支隊分別對這三家超市立案調查處理。因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靚湯料,海南華潤萬家生活超市被沒收違法所得501.60元並處以4000元罰款;海口家樂福超市金龍店40袋靚湯料被沒收扣押,並被沒收違法所得1782.00元,處以6000元罰款;海南旺佳旺商貿有限公司海秀超市被沒收違法所得293.8元,處以4000元罰款。

  生產經營者需認清食品原料作用  非食品原料不得添加普通食品中

  被稱為史上最嚴、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於2015年10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第三十八條明確規定:「生產經營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藥品,但可以添加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公布。」

  據海口市食藥監局副局長吳銀華介紹,衛生部向社會公布了三種中藥食用分類,第一類為藥食同源,第二類為只能用於保健食品的中藥,第三類是國家禁用在食品中的中藥。按照這個分類,沙參、黨參、當歸、北芪等中藥材,只可用於保健食品,如果作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是違規的,需有保健品批文才能出售。

  吳銀華告訴記者,由於生產銷售食品的門檻較低,一些生產經營企業對於食品原料中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單以及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單並不清楚,只是按照傳統手藝來生產製作,同時也有部分消費者有這樣的需求,因此一些生產企業在生產食品過程中,加入了一些非食藥同源的食品原料。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消費者根據自身的情況會到藥店買一些中藥飲片,將藥材加入飲食中,但是在生產和經營環節中,這是不允許的。」吳銀華說,目前食藥監部門還將加大相應的行政手段,讓生產經營企業了解到不能生產和銷售添加藥品的食品。對違法生產經營的企業,將依法立案查處。

  吳銀華提醒廣大生產經營者,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應按照《食品衛生法》和《衛生部關於進一步規範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的三種中藥食用分類,以及銷售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以避免踩到「雷區」受到處罰。

  同時歡迎公眾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如果在市場上發現有害食品請撥打12331投訴舉報,一經查實,最高可獲50萬元獎勵。

  相關法律

  生產經營添加藥品的食品最低罰款10萬元以上

  在2015年10月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或者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食品,或者經營上述食品; 生產經營添加藥品的食品等違法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和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十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並可以由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南國都市報記者 蒙健)

相關焦點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添加非食品原料生產海寶食品
    南國都市報1月28日訊(記者蒙健)衛生部最新公布的三種中藥食用分類中,規定靈芝、海龍、海馬等中藥材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海南禾日香食品有限公司被罰10萬
    記者從公告中了解到,因生產的生粉、小香菇經抽檢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海南禾日香食品有限公司被罰款100000元。據了解,經該公司排查,導致上述兩批次產品不合格,原因在於原材料採購管控不嚴與員工質量培訓管理不足。
  • 浙江武義一企涉嫌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6月29日,武義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的《武市監[2016]第28號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浙江南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涉嫌用非食品原料生產食品。2015年3月9日,本局依法對位於武義縣大田鄉徐村村的浙江南國紅豆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1月15日變更為浙江南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執法人員在該公司內發現有瓷瓶包裝、玻璃瓶包裝外包裝標註為浙江南國紅豆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品(浙江南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的「金柏康果寶酒」191盒(瓶)(其中瓷瓶包裝酒125盒,酒精度48度,標價每瓶680元;玻璃瓶包裝酒66瓶,酒精度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使用過期牛奶製作吐司
    南國都市報11月23日訊(記者 蒙健)近日,海南綠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將過期牛奶用來製作吐司
  • 使用過期牛奶製作吐司 海南綠立食品公司被罰5萬元
    使用過期牛奶製作吐司  海南綠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被罰5萬元  南國都市報11月23日訊(記者 蒙健)近日,海南綠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將過期牛奶用來製作吐司,被海口龍華區食藥監局予以處罰50000元。
  • 海南禾日香食品有限公司被罰款100000元
    海南禾日香因生產不合規生粉、小香菇被罰十萬元 此前還生產過這些違規產品  商報全媒體訊(椰網/海拔手機端記者 徐明鋒)2月26日,海口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關於海南省市場監管局2019年第2期、第6期通告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情況公告[生粉、小香菇]顯示,海南禾日香食品有限公司被罰款100000元。
  • 用過期原料加工食品 保亭保城美心西點蛋糕店被罰1萬元
    用過期原料加工食品  保亭保城美心西點蛋糕店被罰1萬元  南國都市報9月27日訊(記者 蒙健)保亭保城美心西點蛋糕店因涉嫌使用超過保質期的「荔枝味飲料濃漿」,近日,保亭食藥監局依法對該店罰款10000元。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金點食品公司無證賣炒貨堅果被罰沒80多萬元
    會上,海口市食藥監局公布了上半年查處的6宗大案要案,涉及企業無證生產及生產開心果等炒貨、未經許可生產蒸餾米酒、未經檢驗合格的進口化妝品等。  □南國都市報記者 蒙健  海南金點食品公司:  無證生產開心果 罰沒80多萬  2016年1月6日,海口市食藥監局接到消費者投訴舉報,對海南金點食品有限公司進行檢查。
  • 海南新寶島公司原料及調味料過期 被罰6萬餘元
    &nbsp&nbsp&nbsp&nbsp食品原材料及調味料有的過期有的無中文標籤&nbsp&nbsp&nbsp&nbsp海口一公司被罰6萬餘元&nbsp&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儋州一豬腸饃「黑作坊」被查封老闆被罰5萬元
    南國都市報10月14日訊(記者 梁振文)10月12日,儋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那大鎮文化南路十巷的一家豬腸饃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60道名菜名小吃得「金牌」
    南國都市報11月26日訊(記者 王康景)26日上午,2018(第四屆)海南國際旅遊美食博覽會金牌名菜
  • 臺又爆黑心食品 義美食品使用過期原料生產泡芙
    網絡圖  閩南網5月22日訊 本月,臺灣已接連爆出「毒澱粉」、「毒醬油」事件,可這還沒有完。島內知名食品廠商「義美食品」昨日被查出曾使用上萬公斤的過期原料生產泡芙,目前臺各地方衛生部門已要求涉案產品下架,並開展詳細追查。臺當局表示,未來對於只求利益忽視食用健康的廠商,將加重處罰。
  • 食品超標超範圍 海南辛香塬、海派公司被罰5萬元
    辣白菜、辣花蘿蔔大腸菌群超標烏梅超範圍添加食品添加劑  兩企業產品抽檢不合格各罰5萬元  辣花蘿蔔、辣白菜經檢驗大腸菌群超標。  南國都市報11月29日訊(記者蒙健文/圖)日前,記者從海口市食藥監局獲悉,今年5~6月的抽檢工作中,海南辛香塬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辣花蘿蔔、辣白菜大腸菌群超標;海南海派食品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的袋裝烏梅超範圍添加食品添加劑。海口市食藥監局分別對兩家生產企業予以重罰5萬元。  今年5月20日,海口市食藥監局執法人員依法對辛香塬食品公司生產的辣白菜、辣花蘿蔔進行抽樣檢驗。
  • 採購不合格食品原料 大洋水產品被罰
    信網12月7日訊 近日,信網(0532-80889431)獲悉,因採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青島大洋水產品有限公司(簡稱「大洋水產品」)被罰。依據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2018年11月21日,大洋水產品被城陽區食藥監作出了罰款15000元、沒收違法所得4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銷售過期火腿腸 瓊中一超市被罰5000元
    南國都市報9月17日訊(記者 蒙健 文/圖)今年7月,市民劉先生向南國都市報記者反映稱,
  • 用過期食品原料生產食品 南昌「漢堡王」6門店罰沒91萬元 公司法定...
    江南都市報訊 全媒體記者許佳慧報導:8月25日,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了該市「漢堡王」餐廳查處情況,6家門店均存在使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生產食品的違法行為,被處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    通報稱,7月16日,有媒體曝光了南昌「漢堡王」餐廳存在使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原料加工食品和偷工減料損害消費者權益等問題。
  • 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原料生產食品 臨洮縣惠旺食品有限公司...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定西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定市監罰字〔2019〕5號,臨洮縣惠旺食品有限公司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原料生產食品。定西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四)項之規定,處罰如下:沒收2019年3月3日生產的規格為10kg/袋的惠林牌奶油葵瓜子20袋(其中2袋已拆封);沒收經檢驗含有二氧化硫食品原料八角1公斤;罰款5000元。
  • 中國嚴禁使用回收食品作原料生產加工食品
    新華網北京1月2日電(記者姜雪麗 齊中熙)國家質檢總局日前發出《關於嚴禁在食品生產加工中使用回收食品作為生產原料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所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不得使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材料生產加工食品。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濱海九小食堂違規用泡打粉
    南國都市報4月4日訊(記者 蒙健)近日,海口濱海第九小學多名學生在校午餐後腹洩,此事引起了校方及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重視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一片葉子鋪就五彩「斑蘭」創業路
    為了讓更多的農民種植斑蘭,他已經花費三年的時間,成立農業公司,示範種植、培育種苗、全省推廣,他想把斑蘭做成產業,讓更多的農民增收。  一個大學生返鄉創業為什麼會選擇種斑蘭?這是他在創業路上發現的商機。南國都市報記者 陳康 文/圖  敢闖敢試 從做汽車銷售到賣辣椒醬  今年33歲的梁文彬在讀大學期間就開始「折騰」,課餘時間做些賣家鄉土特產和維修電腦的活,掙點零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