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樓市蝶變廿年

2020-12-20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20年,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從呱呱墜地的嬰兒期成長到學知明理的青春期。對於一個行業而言,這時間卻長得不單只是完成一次完整的華麗的轉身。

    在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過往將近2 0年裡,房地產市場日復一日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些低矮破舊的平房逐漸被林立的高樓大廈所取代,越來越多新的房企品牌湧入視野,我們也可以不停在完全陌生的領域發現曾經強調只專注於住宅開發的房企,房子不再是單純的住宅產品,它開始衍變成承載各種生活需求與生活方式的第一入口……各種各樣的不可能在時光的推移中開始成為可能,而我們對於房子,從不屑一顧逐漸轉向趨之若鶩,一個又一個的造富神話明晃晃地刺激著無數人的眼球。

    房地產的跌宕起伏,也催生了一批專業性的房地產媒體。南方都市報深圳《黃金樓市》,正是在深圳樓市最風光的開端橫空出世,以自己獨特的思考方式,在往後十多年裡,完整又客觀地記錄了這座城市與這個行業的嬗變升級。

    「火拼」地王

    開啟狂飆式發展

    以1998年的房改為起點,深圳乃至中國的房地產行業一路馳騁至今已將近20年。其實,深圳乃至整個中國房地產真正的「黃金十年」,始於2001年。

    回到15年前的12月6日下午,彼時的寶安龍頭泰華老闆羅瑞希一口氣以總價14 .55億元斬獲紅樹灣兩塊土地,樓面價分別達到2833元/平方米和2793元/平方米。其實,當天紅樹灣共有3塊土地公開拍賣,另外的第三塊,泰華地產遇上了百仕達地產,雙方爭奪幾十回合,最終百仕達地產以7.8億元的總價將之收入囊中。

    3塊地,最終收金22.35億元,遠超深圳當年的土地價格,它們是深圳乃至全國地王的「鼻祖」。據業內人士回憶,這是深圳自敲響中國土地拍賣第一槌以來,最盛況空前的一次。時任百仕達地產深圳公司總經理的郭兆斌在事後說,「拍賣前已經取好名字叫『紅樹西岸』,並在工商部門註冊。」

    同一年,隨著南方都市報「2+6」珠三角城市布局的拉開,《黃金樓市》挺進深圳,以整疊雜誌的形態亮相,圍繞深圳房地產市場拉開了記錄樓市變遷的帷幕。

    2005年3月,立志做精品的紅樹西岸首次開盤,均價直接高達2.5萬元/平方米,刷新深圳高層樓盤的價格記錄。時隔一年,紅樹西岸均價繼續走高到3.2萬元/平方米。在紅樹西岸的拉動下,從周邊住宅外擴到其他區域,深圳房價漲幅啟動「萬元」時代。

    時至今日,深圳豪宅價格標尺早已翻了5番,「10萬+」不在話下。而根據深圳鏈家網的數據顯示,紅樹西岸的二手房價格最高已超13萬元/平方米,均價基本都在10萬元/平方米以上。15年時間,紅樹西岸的價格飆升了4倍以上,成為深圳房價上漲的一個典型,也顛覆了公眾對房價上漲的所有想像。

    如今,當初被評價為「最不像住宅」的紅樹西岸依然高高聳立,它所在的紅樹灣片區,在政府規劃和地王推動下,蛻變成深圳早期的豪宅區。在紅樹西岸的背後,依稀還可以看到當年那場地王「火拼」中兩家開發展商勝利的影子。

    然而,歷史往往充滿戲劇性。

    百仕達地產憑藉紅樹西岸的成功,搖身成為深圳房地產市場上的品牌開發商。可是,15年之後的今天,隨著土地儲備幾近耗盡,百仕達地產在地產圈已經銷聲匿跡。

    與百仕達地產一樣悲情的還有泰華地產,這家一度成為寶安房地產老大的房企,在拿下紅樹灣地王1年多之後,因為傳奇人物泰華掌舵人羅瑞希不幸早逝,65萬平方米的地王拱手讓給中信,隨後被命名為中信紅樹灣。泰華地產自此逐步走向沒落。

    早期涉足的部分老牌房企沉寂在江湖之中,而中信華南公司卻因紅樹灣的成功,迅速向全國擴張,並一舉從二線品牌轉向一線品牌。當年與泰華地產、百仕達地產一同出現在競拍現場的,還有萬科、招商、中海等15家房企。時光如白駒過隙,房地產的繁榮發展,催生這批房企也開始成長為實力雄厚的品牌房企,招華萬金更是在隨後的許多年裡成為深圳乃至全國房地產行業的金字招牌。而總部位於深圳的萬科,早在幾年前就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房地產企業。

    在紅樹西岸首次入市的2005年,南都《黃金樓市》就已經將著眼點放在房企品牌上,與房地產品牌企業攜手推出品牌特刊,捕捉地產品牌的發展歷程。從2005年的「深圳主流精神,中國地產領航者」到今年的「2016房地產。達」,連續十一年,從戰略、文化、營銷方式、社會責任、發展趨勢等多個方面,《黃金樓市》與深圳一道記錄這座城市房企品牌的崛起與強大。

    深圳房價

    10年前就經歷首輪「過山車」

    同樣是在2005年,深圳房價開啟第一輪瘋狂上漲的通道。當年深圳市規劃與國土資源委的數據顯示,2005年,深圳特區內新房成交均價為8720元/平方米,同比上漲22 .5%.特區外新房成交均價為5346元/平方米,同比上年上漲28 .1%.在此之前十幾年,深圳從未有過如此大的漲幅。

    搶房、售罄成為當年樓盤開盤的關鍵詞,不管是剛需盤還是千萬級別墅,火爆的局面一再蔓延。這一年,特區外置業逐漸成主流,除了南山、福田,寶安也出現供應緊張的跡象。不過,儘管房價上漲如此迅速,不敢輕信的購房者還是更傾向於判斷這是泡沫使然,市場上炒家寥寥。

    這一年的8月,「油荒」四面爆發。面對著熱鬧到有點失控的樓市,南都《黃金樓市》將目光轉向另一面,經過多方調查之後,大膽拋出「房荒論」。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深圳眾多毫無名氣的小盤即使價格一漲再漲,也吸引著無數置業者排隊搶購。從純海岸到友鄰國際公寓,從第五園到尚都,一個個樓盤就像水珠滴落在熾烈的沙漠上,迅速蒸發至無形。」再回望當年的報導,依然可以清晰感受到那時的一針見血,「我想我們必須像《皇帝的新裝》中那個無畏的小孩一樣指出這個令人難以接受的事實:這座城市正在陷入『房荒』。」

    「房荒論」拋出後,深圳國土局出面解釋,「慌神」的購房者蜂擁進入樓市。此後,深圳樓市一路暴漲了4年,甚至一度引領全國。

    房價狂飆在2008年突然預冷。2007年9月27日橫空出世的「9.27」新政,將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到五成,貸款利率上浮1.1倍。與此同時,政府部門在二手房交易強制引入第三方資金監管帳戶,房產經紀公司原有的交易流程全面變革,自此,深圳樓市形勢急轉直下,房價急劇下降,從年初的16000元/平方米直線跌至年底的11000元/平方米左右。

    「降價」、「特價」、「促銷」、「裸奔」、「救市」等詞彙頻繁亮相,「徐牛對賭」一場鬧劇更是在這一年賺足中國地產業界的眼球。

    同年10月,南都《黃金樓市》提出「抄底」概念,並從五大信號、七大類型物業為深圳的購房者上了一堂「如何抄底」的課。在房價的漲跌之間,《黃金樓市》通過對房地產市場的深入思考和剖析,以預見性的獨到視角,發掘出行業自身都未曾察覺的潛在現象和規律,為深圳購房者及地產行業輸送專業性、有效性的信息和觀點。

    城市更新

    房企第二輪爭奪戰開局

    公開數據顯示,從1986年到2000年,深圳G D P每增長1億元,土地資源消耗就相應增長24萬平方米。當年以製造業為主的低附加值產業在給深圳帶來繁榮的同時,也消耗了大量的土地。土地危機逐漸演化成近年來深圳房地產市場的一大難題,城市更新也因此站上深圳土地市場供應的「舞臺」。

    相關數據顯示,20 12年,深圳存量用地規模首次超過新增用地。此後,存量用地的供應比重從2012年的56%逐步上升到2015年的75%.深圳本土大小房企和垂涎已久的外地房企都試圖借道城市更新在高利潤的深圳市場分一杯羹。

    如果說,2010年是深圳城市更新消息漫天飛舞的年份,那麼,2014年堪稱深圳城市更新項目的「面市年」。

    以城市更新為分界點,深圳的地產格局開始重構,原本由一線品牌房企「萬中招華金」主導的地產格局,演變成央企陣營、本地國企、具備豐富城市更新經驗的民營企業三足鼎立之勢。

    在深圳城市更新前進的第六個年頭,2014年12月30日,南方都市報主辦了第三屆中國(深圳)城市更新論壇。

    兩岸三地的多位嘉賓針對深圳城市更新的現狀與瓶頸紛紛建言獻策,並就「如何破解拆遷難」展開深度交流和思想碰撞,從法律角度和實際操作經驗等方面各抒己見。

    城市更新曆來是個敏感而專業的話題,其中涉及太多太多複雜的利益糾葛,也時不時會突發與之相關的惡性事件。

    選擇將其擺到檯面上來,是南都《黃金樓市》基於多項數據與現實之後做出的判斷:城市更新將決定深圳城市的未來。城市更新也將決定在深的房地產企業的未來。

    「我們希望可以通過舉辦這樣的論壇,搭建一個官民學商共同對話、理性前行的城市更新思想平臺,來推動城市更新更加公平、更加文明地破局。」早在2013年第二屆中國(深圳)城市更新論壇的報導中,南方都市報房產新聞部就曾如次表示。

    十多年的時間裡,從不可能到超乎想像,深圳房地產行業年年在突破。從「黃金十年」到白銀時代,狂飆式的房地產也推動深圳迅速完成全方位的蛻變。

    《黃金樓市》一路相隨,見證這座城市房價的漲跌起伏,見證這些年裡的地王頻出與調控相伴,也見證深圳房地產逐步走上全國地產行業名副其實的領跑者之位。

    網絡營銷

    中海陽光棕櫚園「首吃螃蟹」

    地產與網絡的首次碰撞,網際網路營銷的首次出現,要追溯到2001年的中海陽光棕櫚園項目。當時的中海少帥劉愛明提出要注重客戶關係管理,建立與業主的溝通渠道並縮短管理鏈條,於是陽光棕櫚園的網絡營銷第一次應運而生。

    2001年,中海地產在深圳房地產信息網上開闢社區論壇,以文字、漫畫等多種形式進行網絡營銷。據統計,其中一篇《中海陽光棕櫚園考察流水帳》獲得了8096次閱讀、64個回復(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 N N IC )發布的第九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01年中國網民數量為3300萬人),首戰即引發巨大反響。

    2001年12月,陽光棕櫚園首次開盤,創造了購房者排隊八天七夜的盛況,登記581套,兩天之內銷售了309套,引起巨大的市場轟動。中海地產成為房地產網絡營銷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此次網絡營銷在此後很多年裡也成為一提起深圳房地產營銷便不可避開的一個事件。

    彼時,至祥集團董事總經理周瑋曾向南都記者分析,網絡營銷對年輕、有文化、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定人群比較有效,陽光棕櫚園的網絡營銷之所以能取得這麼好的效果,與其樓盤定位有很大關係。

    總統營銷

    京基借柯林頓一「秀」成名

    2002年,京基集團走出梅林,開啟紅樹灣片區的第一個項目———碧海雲天。原定的成龍、周潤發等代言人均因種種原因無法達成合作。京基集團董事長陳華靈機一動,提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大膽想法———邀請柯林頓來做樓盤的形象大使。在一番努力之下,京基集團真的請到了剛卸任美國總統的柯林頓來為碧海雲天代言,成為中國營銷史上的一個經典案例。

    2002年5月23日,柯林頓現身「2002深圳京基。W T O與中國經濟論壇」,作了題為「W T O與中國經濟」的演講。一「秀」成名,自此開了中國營銷史上總統營銷的先河,並帶來了巨大反響———全國各地的報紙都進行了報導,京基也一躍成為全國知名的地產企業。此後,京基還繼續將英國首相卡梅倫,中國桌球國手蔡振華、劉國梁、張怡寧、王楠等知名人物納入自己的營銷策略。

    雖然為了柯林頓一小時的演講,京基集團付出了25萬美金的代價。但從營銷層面來講,這是一次成功的嘗試,商業地產與政治領袖「牽手」,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價值。「碧海雲天這一樓盤定位於私營企業主、民營企業的老闆,這一部分客戶對政府的資源需求非常大,選擇柯林頓,具有極大的暗示作用,能吸引目標客戶。」後來,世聯地產集團大客戶部總經理甘偉在受訪時表示,「柯林頓事件」是深圳地產營銷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也是非常成功的營銷事件。

    「太空」營銷

    綠景「太空遊」豔驚地產營銷界

    2014年,綠景集團以科技雅居為概念的高端產品虹灣項目正式亮相。在發布會上,比項目本身更吸引人的是綠景集團公布的「太空旅行計劃」。綠景集團宣布已與荷蘭SXC私人太空旅行計劃達成協議,將聯手在深圳地區免費招募兩個名額,一名虹灣項目業主、一名社會人士,將他們送入太空享受私人旅行。這場「太空遊」營銷,為虹灣項目賺足了輿論和眼球,也豔驚了全國地產營銷界。

    彼時綠景集團品牌營銷中心總經理薛浩曾經介紹,此次未來式的「太空旅行計劃」營銷,是為了匹配虹灣項目所打造的7棟深圳首創的150米超高建築。據悉,此次太空旅行,每人飛行船票費用為100萬元,綠景此次的「太空遊」營銷也算是一擲千金了。

    全媒體整合營銷

    華南城情緣節成為經典

    2011年11月12日,華南城舉行第六屆深圳情緣節,現場吸引2000多位單身男女參與,超過140對現場配對成功,參與人數與配對成功人數創歷屆深圳情緣節之最。

    在整場活動中,南都團隊運用多種媒體組合傳播,效果驚人。據活動負責人介紹,整體活動除報紙招募外,還運用了奧一網論壇、南都手機報、南都互動社區微博等新媒體形式。這也是南都尋求新媒體轉型整合傳播的優秀案例。當年華盛奧特萊斯市場部人員在事後介紹,活動促使華盛奧特萊斯各商家的營業額都有不同幅度提升,整體營業額比往常周六超過一倍左右。「一些品牌店與以往營業額相比,增幅都達到80%-120%,當天進店消費人員達1922人。」

    本疊主筆:南都記者陳博

    本疊採寫:南都記者陳博 謝宇野 見習記者謝中秀 實習生伍曼娜

相關焦點

  • 十二年蝶變|2020樓市政策關鍵詞梳理 補貼、人才新政...
    核心提示:十二年蝶變|2020樓市政策關鍵詞梳理,在經歷了疫情過後,樓市政策有何變化?
  • 躁動的深圳樓市|什麼催生了2019年「現象級」深圳樓市?
    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一線城市中北上廣整體平穩或回落的情況下,深圳樓市突然爆發。2019年,深圳新房住宅成交量突破320萬平米,擺脫了連續2年在300萬平米以下徘徊的局面,同比增長26%,成交套數達到3.3萬套;二手住房成交套數達到近6.8萬套,同比增長11%。
  • 網友:後悔在重慶買房,羨慕在深圳買房。重慶比深圳樓市差距多大?
    重慶的房價當然不能和深圳相比,但也要看到重慶未來的發展潛力如何?重慶和深圳對比傷害有多大被呢?第一,經濟上,重慶和深圳差太多,樓市經濟受經濟影響大。深圳樓市第二,人口基數,也是直接影響樓市需求。而人口基數的下降,導致樓市需求量的下滑,深圳近幾年房價一直漲而不跌,市場在樓市不斷調控下,房價還是繼續上漲。重慶和深圳樓市房價對比?重慶7月二手房市場價格在11961元/m,漲幅在1.14%。
  • 深圳樓市領漲一線城市,北京房價卻紋絲不動
    2020年12月第二周一線城市樓市數據出爐,這周的四個一線城市之中,深圳、上海、廣州二手房掛牌價均有所上漲,其中深圳二手房掛牌價漲幅最高,為263元,廣州二手房掛牌價漲幅最少,為77元。四個城市之中,僅有北京一個二手房掛牌價下跌。
  • 樓市調控處處有,深圳卻來長沙取經,Why?《2020年度長沙樓市白皮書...
    年中時,深圳來長沙考察交流房地產市場管理工作。考察交流一過,長沙樓市一如既往,反倒是深圳買房人哭了,史上最嚴的調控新政出爐了!  有個在深圳廣為流傳的段子,充分說明了人們的心情:【嗶嗶嗶】的!我帶客戶從龍華來羅湖,走到一半,客戶失去了購房資格!  深圳和長沙的房價,應該是大城市裡的兩個極端,一個極高,一個極低!
  • 深圳樓市,冰火兩重天,一半是火焰,一半是冰山
    500萬在深圳買房也只能求購,中產在深圳安家,太難了深圳樓市深圳樓市,冰火兩重天,一半是火焰,一半是冰山。住宅貴衝雲霄,3字頭僅坪山有,光明奔5萬,福田南山喜大普奔齊奔10萬。2020年,深圳樓市的火爆表相下,不僅不同物業類型走勢嚴重背離,即使是住宅,也呈現走勢迥異的兩極分化!一個剛從老家來深圳創業的朋友說。這個朋友在老家已經算得上是成功人士了,有自己的公司,住的是別墅,開的是寶馬,日子過得是相當滋潤。
  • 深圳樓市:房企讓利促銷還是提價待沽?
    深圳樓市剛剛走過不平靜的2018年,出臺了三價合一、二次房改、731樓市調控新政、城中村(舊村)總體規劃等影響樓市的重磅政策。剛剛進入2019年,樓市也顯得有些「不平靜」。另據深圳房地產信息網的數據,2018年全年深圳合計成交73047套二手房,同比減少1.1%。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深圳樓市趨向平穩、開發商大量推盤並推出一定幅度的促銷措施。這時,網上流傳出這麼一則消息,卻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消息指出:實地集團2018年全年銷售目標達成。
  • 深圳豪宅降價千萬大甩賣?樓市要崩了?
    今天是2020年4月8號,今天跟大家聊聊一線城市的樓市「熱潮」。疫情中後期的樓市二八分化節奏,正在迅猛加快。這邊是大量資金搶先加注一線城市,上海、深圳、北京、廣州樓市均跑出了非常亮眼的成績,成交量均創下了近期的新高。
  • 2021年深圳樓市的新起點
    深圳是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也是發展最快、最直接、最科技的城市。所以深圳的房價一直是年輕人最喜歡討論的話題,因為那邊有無數的年輕人為了能夠在深圳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而不懈努力中,2021年的深圳將會在科技騰飛的同時,迎來一個全新的起點!
  • 深圳地產中介老闆攜巨款逃跑 挪用千萬房款深圳樓市寒冬將至?
    2007年11月13日,「全國房地產經紀百強企業」深圳中天置業評估公司在樓市頹勢中資金鍊斷裂,總裁蔣飛涉嫌卷巨款逃跑。  多位業界人士認為,這一事件正在加劇樓市寒意。  11月18日,深圳全市新房僅成交68套。
  • 深圳樓市開始「退燒」 專家稱購房者需求仍然還在
    繼「3·25」樓市調控新政落地後,4月1日,深圳房產評估價格又迎來例行更新,評估價普遍上調超50%,這使得二手房交易者承擔的稅費成本大幅增加。據深圳規劃國土委的數據顯示,上周深圳一手住宅成交652套,成交面積約7.05萬平方米,分別下滑16%和15.7%,根據深圳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監測,深圳新房成交量已經連續5周下滑。
  • 中國樓市「天花板」又被打破:深圳二手房均價,破8萬了
    (原標題:中國樓市「天花板」又被打破:深圳二手房均價,破8萬了)
  • 深圳在學新加坡樓市!
    然後頓時市場無數的解讀:《深圳樓市要學新加坡,房價要下降?》;《深圳不學香港,改學新加坡,樓市格局或將面臨巨變》;……事實上,如果讓深圳真的朝著上面這個目標狂奔,深圳的商品房價會漲的比火箭還快。總的來說,新加坡模式,是把樓市分成了組屋和私人住宅兩個市場,中低收入靠保障,高收入靠市場。收入不高的,政府幫你買組屋,自己有錢的,可以花錢買高端住宅,既保證了公平,又滿足了效率。為什麼新加坡模式是可行的?
  • 深圳樓市調控需要什麼硬核政策
    當下要做的是,對於深圳樓市的本質、問題、對策,需要重新審視。首先,深圳樓市的本質,不是供應問題,而是槓桿炒作問題。說實在的,不控制違規炒作、違規加槓桿,不控制包括銀行、私募、小貸、擔保等各路資金逐鹿深圳,深圳新房市場供應端多幾個、十幾個,甚至幾十個新樓盤,根本無法達到釜底抽薪的降溫效應,反而因新房限價,人為創設「套利效應」,在各路資金加持下,只會讓樓市更加火爆、上漲預期更強。其次,深圳居民炒房,不再是資產保值增值訴求,而是「加槓桿」套利的訴求。
  • 深圳樓市引以為傲的大南山,涼了?
    漁村樓市出品 深圳人都關注的房產圈 深圳人心裡一直有兩個永不落 其實就一句話:深圳南山的樓市,似乎涼了。 南山樓市真的一夜入秋? 坊間都流傳著一句話:中介的嘴,騙人的鬼。 意思大約就是,中介說的信息,可靠不可靠,得我們自己去考證。
  • 魔幻的深圳樓市:二手房市場出現「詭異一幕」!
    最近深圳樓市新聞頻出。 近期正逢樓市「金九銀十」,開發商們集體推盤,新盤扎堆入市,供應井噴。 9月入市的新盤也不少。截至到9月25日, 共有18盤扎堆入市,總房源超過6000套。
  • 調控加碼,深圳樓市怎麼走?
    7月15日上午,深圳市住建局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深圳戶籍落戶滿3年且社保滿36個月才能購房,而此前深圳對深戶居民並沒有落戶時間和繳納個稅或社保的要求,居民落戶即可購房。
  • 深圳樓市正經歷瘋狂時刻!|深圳|前海控股|北京|阿倫|...
    到達深圳後,一天的時間裡,見了三撥朋友,深度溝通了彼此對於深圳樓市近期情況的看法。誠然,深圳成為最近一段時間內全國目光的聚焦點,是有自身的一部分原因的。然而,更多的,是深圳及全國樓市近期發生的一些變化分不開。這篇文章呢,阿倫就結合深圳區域老牌地產專業機構——深圳中原研究中心郵寄給阿倫的《深圳樓市報告》為切入點,好好和大家聊聊深圳樓市的家長裡短。
  • 樓市政策轉彎!深圳買房,至少有3個確定性你要知道
    | 全文3894字,閱讀約需9分鐘「樓市政策會不會收緊,現在買房是不是高位站崗?」「樓市政策會不會放鬆,如果全城積分搖號,我們這樣的換房家庭是不是更沒機會?」「明年經濟確定向好,樓市調控有更大騰挪空間,房價怎麼走?」樓市依舊和政策息息相關。深圳依舊是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樣板房。
  • 深圳樓市博弈加劇 二手房價格鬆動漸成趨勢
    (原標題:深圳樓市博弈加劇 二手房價格鬆動漸成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