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舞弊、不要放屁...這些公告憑啥用中文特別提醒

2020-12-12 中國僑網

  中國僑網電 題:不要舞弊!不要放屁……外國這些公告憑什麼只用中文「特別提醒」?

  近期正值英國各高校的考試季,英國利物浦大學學生服務中心福利諮詢與指導部門的一封提示郵件,引發了網友的關注。

  該郵件是學校專門發給國際生,提醒學生在考試期間作弊的嚴重後果的,其中英文詞「cheating」後專門用中文「舞弊」進行了翻譯標註,格外顯眼。

  在郵件最後,校方專門解釋說:「我們發現,有中國學生經常不能理解英語中『cheating』一詞是什麼意思,所以我們提供了翻譯:舞弊。」

  這個看似「善意」的提醒,立即引發了中國留學生的不滿。學生們認為,學校不該在面向國際學生的郵件中,單獨使用中文解釋敏感詞彙,此舉涉嫌歧視。

  有網友直接回懟利物浦大學的做法:「我一個沒過四級的學生都知道Cheating是『欺騙、作弊』的意思,你們竟然說留學生不知道什麼意思?」

  與此同時,有人在公眾請願網站上發起籤名活動,要求校方就此事公開道歉,目前已有超過1000人參與。

  請願書寫道:「這是一種不負責任、傲慢且帶有歧視性的行為,它傷害的是所有國際學生,尤其是那些來自中國文化的學生。我們特此要求利物浦大學向所有國際學生公開道歉。」

  該事件也引發英國當地媒體關注,英媒採訪了在利物浦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他們都認為,學校這份通知將中國學生單列並使用中文標註,非常不妥。

  終於,在北京時間1月15日晚10時52分,英國利物浦大學官方微博發布了中英文《校長聲明》一文,該校校長簡尼特·比爾(Dame Janet Beer)教授在聲明中作出了公開致歉。強調該校尊重文化多樣性,並承諾,今後要注意工作流程,確保此類事件不再發生。

  校長的道歉再次引發網友討論。

  

  利物浦大學有2.2萬名學生,包括7000名在校國際留學生。這麼敏感的詞語為何被單單解釋為中文,而不是其他文字?就算真的是想善意提醒,這麼做也實在不妥。

  這不是個別事件,近幾年,各國在提醒中特意標註中文的現象,已經多次出現。

  泰國有自助餐廳特意用中文提示「請適量拿取」。

  巴黎某酒店的電梯內張貼中文告示:「親,歡迎您的到來。請勿帶走鑰匙和枕頭(鑰匙=5歐一把 枕頭=50歐一個)。」雖然這則提醒用的是時下流行的「淘寶體」,貌似拉近了酒店與顧客的關係,但針對中國遊客的意圖非常明顯,難道在其他國家遊客身上就沒有發現這種行為嗎?果然,該酒店經理也承認,其他國家的遊客也有拿走鑰匙的。

  在日本神奈川藤野町的一家便利店,有中國遊客看到在該便利店門口直接貼出中文告示,直指「中國來的顧客們」,提醒他們不要在店內大聲說話、不要在店裡吃喝東西、排隊時請排成一排……

  

  還有西班牙一服裝店用中文告知中國消費者,「不要在店內打嗝或者放屁」。相比之下,德國連鎖時裝店更是絕了,直接貼出一張「八大禁止」的中文告示,不禁包含了該條禁令,還增加了另外七條。

  1、請不要在店內吃東西或者喝飲料;

  2、本店不提供休息場所;

  3、請不要在店內剪手腳指甲;

  4、請不要在店內用牙籤剔牙;

  5、請不要在店內外隨地吐痰;

  6、我們謝絕講價,但是可以開具購物退稅單;

  7、請不要過於大聲講話,以免影響其他顧客購物;

  8、請不要在店內打嗝或者放屁。

  近年來,許多華人認為,中國遊客的素質已有大幅提高,告示中的行為是極個別現象。

  此類告示中的「特別提醒」,把個別人行為上升到群體行為,顯然有失公允。這樣長期下去,將有損中國人的國際形象。

  小僑注意到,其他國家的遊客也有許多不文明的現象,但告示中單用中文來強調提醒,給人感覺只有中國這樣做,這種行為我們不能接受。

  希望日後各國都能放下有色眼鏡,平等對待每一個國家的遊客。

相關焦點

  • 不要舞弊、不要打嗝 這些公告憑啥用中文特別提醒
    該郵件是學校專門發給國際生,提醒學生在考試期間作弊的嚴重後果的,其中英文詞「cheating」後專門用中文「舞弊」進行了翻譯標註,格外顯眼。在郵件最後,校方專門解釋說:「我們發現,有中國學生經常不能理解英語中『cheating』一詞是什麼意思,所以我們提供了翻譯:舞弊。」這個看似「善意」的提醒,立即引發了中國留學生的不滿。
  • 2019年NYU申請者創歷史新高;利物浦大學用中文提醒學生不要舞弊
    英國 大學用中文提醒學生不要舞弊近日,英國利物浦大學面向國際學生發送了一封郵件,提醒學生在考試期間作弊的嚴重後果在這封英文郵件中, 英文詞cheating後專門用中文「舞弊」進行了標註,格外顯眼。校方給出的解釋是「學校的中國學生通常不熟悉『cheating』這一英文單詞,所以我們提供了它的中文翻譯『舞弊』」。此舉在該校就讀的中國學生中引發巨大爭議,他們認為學校不該在面向國際學生的英文郵件中單獨使用中文解釋敏感詞彙,此舉涉嫌歧視。
  • 英國利物浦大學郵件中文提醒不要「舞弊」,怕中國學生看不懂?網友:四級沒過我也懂啊...
    而且,在郵件的結尾,校方還特別添加了下面這段話:「我們發現我校的中國學生往往不熟悉cheating這個英文單詞,所以我們為中國留學生提供了翻譯:舞弊」這扎眼的兩個中文漢字,不僅用括號標註出來,結尾還「特別」解釋一番,身為中國留學生
  • 咋說|英國利物浦大學中文提醒不要「舞弊」引爭議 回應:怕看不懂
    【英國利物浦大學中文提醒不要「舞弊」引爭議 回應:怕看不懂】近日,英國利物浦大學面向國際學生發送了一封郵件,提醒學生在考試期間作弊的嚴重後果。在這封英文郵件中,英文詞cheating後專門用中文「舞弊」進行了標註,格外顯眼。校方給出的解釋是「學校的中國學生通常不熟悉『cheating』這一英文單詞,所以我們提供了它的中文翻譯『舞弊』」。此舉在該校就讀的中國學生中引發巨大爭議。
  • 英國利物浦大學郵件中文提醒不要「舞弊」,怕中國學生看不懂?網友:4級沒過我也懂啊...
    而且,在郵件的結尾,校方還特別添加了下面這段話:「我們發現我校的中國學生往往不熟悉cheating這個英文單詞,所以我們為中國留學生提供了翻譯:舞弊」這扎眼的兩個中文漢字,不僅用括號標註出來,結尾還「特別」解釋一番,身為中國留學生
  • 英國一大學特意用中文提醒學生不要舞弊,校長致歉了
    英國時間1月14日,正值期末備考期間,利物浦大學的國際指導中心向所有國際學生發送了一封提示郵件,提醒學生在考試期間作弊的嚴重後果。然而,郵件中英文詞cheating後專門用中文「舞弊」進行了標註,格外顯眼。
  • 英國利物浦大學用中文提醒學生「不要作弊」引爭議
    【文/觀察者網 秦璐】又到期末季,英國利物浦大學(University of Liverpool)的留學生們收到一封郵件,郵件內容是提醒大家不要作弊。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郵件中竟專門用中文標註了「舞弊」一詞。因涉及「種族主義」,中國留學生強烈抗議,校方最終對此事發表道歉聲明。
  • 利物浦大學中文提醒學生不要舞弊 校長發布聲明致歉
    我們發現,有中國學生經常不能理解英語中『cheating』一詞是什麼意思,所以我們提供了翻譯:舞弊。」  據英國《利物浦回聲報》15日消息,學生服務中心還在郵件中特意用中文標註:「不幸的是,每年都有部分國際留學生違反學校的考試規定,這可能是無意的不當行為,也可能是故意作弊。一旦被發現cheating(舞弊),學生將面臨嚴重後果,譬如取消成績、休學一年或直接退學。」
  • 用中文提醒不要「舞弊」起爭議 英國利物浦大學:他們不太明白英語...
    封面新聞記者 寧寧近日,英國利物浦大學面向國際學生發送了一封郵件,提醒學生在考試期間作弊的嚴重後果。但是,郵件中英文單詞「cheating」後專門用中文「舞弊」進行了標註,引起極大爭議。校方給出的解釋是,由於學校的中國學生通常不熟悉『cheating這一英文單詞,所以才提供了它的中文翻譯『舞弊』」。英國利物浦大學面向國際學生發送了一封郵件,提醒學生在考試期間作弊的嚴重後果利物浦大學在這封英文郵件中說道:「我們希望你們在此次考試中好運,但不幸的是,每年在考試期間都有一定數量的國際學生違規,考試違規可能是無意的也可能是有意為之。
  • 利物浦大學中文提醒學生不要舞弊 校長:為錯誤帶來的傷害道歉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報導「我們發現,有中國學生經常不能理解英語中『cheating』一詞是什麼意思,所以我們提供了翻譯:舞弊。」上面這句話,出現在英國利物浦大學學生服務中心福利諮詢與指導部門1月14日發給國際留學生的考試建議的郵件中。
  • 英國大學用中文提醒別舞弊,怕留學生看不懂cheating?
    但是原文中有一句話卻用中文進行標註—— 「Students who and caughtcheating(舞弊)in exams suffer serious consequences such as......」
  • 英國大學用中文提醒別「舞弊」,竟是怕留學生看不懂「cheating」?
    但是原文中有一句話卻用中文進行標註——「Students who and caught cheating(舞弊) in exams suffer serious consequences such as.」
  • 德國服裝店用中文提示「不許打嗝放屁」,當事企業「深表歉意」
    文章稱,德國一家名為Blutsgeschwister的連鎖服裝店,日前在店內張貼了一張簡體中文提示,提醒中國遊客遵守店內規定,第一條是不要在店內吃東西或者喝飲料,之後是不要在店內剪手腳指甲、吐痰等,最後一條更直言「請不要在店內打嗝或者放屁」。
  • 英國高校特地用中文標註「舞弊」,怕中國學生看不懂cheating?
    原來,在本月14日,該大學的學生服務中心福利諮詢與指導部門向國際留學生發了一封提醒大家不要作弊的郵件。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郵件中竟然專門用中文標註了「舞弊」一詞,顯得格外顯眼。單單用中文標註「舞弊」還不夠,郵件最後又專門就標註進行了解釋——「我們發現有中國學生不能夠理解英文中『cheating』的意思,因此我們提供了中文翻譯:舞弊」。
  • 英國大學特別提示中文「舞弊」,是否涉嫌歧視?
    近日,英國利物浦大學面向國際學生發送了一封提醒學生考試作弊嚴重後果的郵件。在郵件中,專門對「cheating」用中文「舞弊」進行標註。此舉在中國學生中引發巨大爭議,認為學校不該在面向國際學生的英文郵件中單獨使用中文解釋敏感詞彙,此舉涉嫌歧視。校方給出解釋「學校的中國學生通常不熟悉『cheating』這一英文單詞中文釋義,故給出翻譯傳達考試規範。
  • 利物浦大學用中文特別標註別「舞弊」! 留學生「炸了」!校長發布聲明致歉!
    1月14日,英國利物浦大學向國際學生發送了一封關於「考試行為規範」的郵件,提醒學生在考試期間作弊的嚴重後果。在這封郵件中, 英文單詞「cheating」後面專門用中文「舞弊」進行了特別標註,格外顯眼。單單用中文標註「舞弊」一詞還不夠,郵件最後又專門就標註進行了解釋——「我們發現有中國學生不能夠理解英文中『cheating』的意思,因此我們提供了中文翻譯:舞弊」。
  • 利物浦大學用中文特別標註別「舞弊」!網友:小學就...
    近日,英國利物浦大學面向國際學生發送了一封郵件,提醒學生在考試期間作弊的嚴重後果,引發網友爭議在這封英文郵件中, 英文詞cheating後專門用中文「舞弊」進行了標註,格外顯眼。校方給出的解釋是「學校的中國學生通常不熟悉『cheating』這一英文單詞,所以我們提供了它的中文翻譯『舞弊』」。
  • 禁中文、不要去中國、中文寫不要作弊?!中國學生真的心累……
    該校生物統計系的助理教授梅根·尼利(Megan Neely)向全系學生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要求中國學生不要在學校說中文。梅根在郵件中稱,學校有兩名教職員工找她調看學校對一二年級學生的監控視頻,然後從視頻裡指出一小群在教學區和休息室講中文的學生,想從梅根這裡知道他們的名字。
  • 給國際學生發考試提醒,特意在cheating後用中文標註「舞弊」,算不算歧視?
    英國時間1月14日,正值期末備考期間,利物浦大學的國際指導中心向所有國際學生發送了一封提示郵件,提醒學生在考試期間作弊的嚴重後果。然而,在這封英文郵件中,英文詞cheating後專門用中文「舞弊」進行了標註,格外顯眼。
  • 又一大型留學吃瓜現場,利物浦大學用中文標出「舞弊」,算歧視嗎?
    用中文標「舞弊」上周,利物浦大學在考試周來臨前,通過郵件強調了考紀,其中特地將「cheating」翻譯成中文「舞弊」,並且在郵件正文中加粗顯示以強調。:舞弊」。不可否認,校方在發給所有國際學生的郵件中,單獨用中文標出「舞弊」二字的做法,絕對是有失妥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