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國利物浦大學面向國際學生發送了一封提醒學生考試作弊嚴重後果的郵件。
在郵件中,專門對「cheating」用中文「舞弊」進行標註。此舉在中國學生中引發巨大爭議,認為學校不該在面向國際學生的英文郵件中單獨使用中文解釋敏感詞彙,此舉涉嫌歧視。校方給出解釋「學校的中國學生通常不熟悉『cheating』這一英文單詞中文釋義,故給出翻譯傳達考試規範。「
在網友的熱議中,有網友覺得這就是很明顯的歧視,對於校方解釋並不買帳,也有網友會認為這是正常的是中國人自己敏感,留學生更應該好好反省自己。
究竟是國人敏感還是歧視確有其事,網友爭議不休,但一直以來中國學生在海外時常受到「特殊待遇」卻是不爭的事實。
據《利物浦回聲報》15日報導,這封郵件來自學生事務中心的福利諮詢與指導部門。郵件中還指出:不幸的是,每年都有部分國際學生違反學校的考試規則,這可能是無意的不當行為,也可能是故意作弊。一旦被發現作弊,該學生將面臨嚴重後果,比如取消成績、休學一年或直接輟學。
單單用中文標註「舞弊」一詞還不夠,郵件最後又專門就標註進行了解釋——「我們發現有中國學生不能夠理解英文中『cheating』的意思,因此我們提供了中文翻譯:舞弊」。
學生:抱歉,我們懂「cheating」的意思
因為中國學生無法理解「cheating」一詞?「cheating」是一個很複雜的單詞嗎?這段解釋更引發起了中國留學生的怒火。
中國留學生表示,其他國家的學生不作弊嗎?為什麼只用中文標註?學校只看到了少數中國學生的作弊行為,卻忽視了整體中國學生的辛苦和努力。
當日,有學生在公益請願網站change.org表達了作為中國留學生對此事的感受,並要求校方向所有留學生做出正式的公開道歉。
截至當地時間16日凌晨,該請願已經獲得了超過1000人的籤名。
校方解釋:是誤會,誤會
福利諮詢與指導部門後來在推特上發表了相關聲明進行澄清,稱這件事是學生們產生了誤解,該郵件「並不針對任何特定的學生群體,只是為了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儘可能地獲知信息」。
隨後,校方也對此事發表了致歉聲明,辯解稱:以往就出現過中國學生對英文術語不理解的情況,加上中文翻譯只是為了更好地傳達考試規範。
對於校方的這一辯解,中國留學生們不買帳:什麼時候「cheating」成為一個專業術語了?太搞笑了吧!
有學生懟了回去:我看你們不知道中文的「種族歧視」這詞吧,那我也給你翻譯一下,racism。
15日下午,校方代表副校長珍妮特·比爾(Janet Beer)通過利物浦大學的推特官方帳號向所有國際學生表達了歉意,並表示這封郵件造成了對學生的嚴重冒犯,傷害了各方感情。她承認「這是一個錯誤,不代表校方對中國學生的尊重態度」。珍妮特同時表示,校方會為這個錯誤擔全責,將重新審視考試程序,並採取適當行動確保此類事件不再發生。
國外大學專門用中文標註「作弊」,並不是個例。觀察者網此前就有報導,在多國學生同時在場的情況下,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一名老師在屏幕上用中文寫出「我無法容忍學生作弊」的字樣,同樣引發「種族歧視」爭議。
此前,雪梨大學就曾因」考試掛科中國留學生佔八成「而陷入歧視風波。起因源於雪梨大學有一門課程考試形式是運用批判性思維和所學內容來分析案例,掛科率達到40%,校方更是直言掛科率不高,某教授回應掛科是因為中國學生英語不好?掛科因為中國人缺乏批判性思維?首先,這裡的學生雅思入學要求是7分,已經是全澳洲最高的標準,其次,中國人缺乏批判性思維這很顯然是偏見,一定程度上屬於種族歧視言論。學校給出的兩點理由都站不住腳。
雪梨大學也因此被指在考試中故意「放倒」中國留學生賺重修費,有網友算了筆帳,這個科目重修需要繳納5000澳元,300多名學生沒有通過考試,學校就有700萬元收入。
前兩年墨爾本大學、蒙納士大學等名校校園內出現「禁止中國學生進入」的辱華海報。雪梨大學留學生活動室牆壁上「KILL CHINESE」(殺死中國人)的字樣。留學生在外遇到種族歧視、不公待遇的新聞頻發,致使中國留學生的光環也在逐漸退去。
當然,現實中也確實存在中國學生在海外發生不當行為的現象,「託福考試作弊被逐出境「、「為逃避考試偽造醫院證明」。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少數學生不恰當的行為,就有可能讓外國人對整個中國留學生群體產生誤解。這種誤解一傳十、十傳百,就會漸漸發展成外國人對「中國留學生」的刻板印象。真的受到不公待遇、受到損失,千萬不要因為一時衝動或是採取了過激的手段反擊而造成本不必要的麻煩,但是也絕對不要忍氣吞聲,一定要通過合法手段解決,學生可以申訴,維權機構會給予支持,藉助法律與媒體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更希望中國的留學生在國外努力讀書,用優秀的表現證明自己。
眾所周知,如今的爬藤越來越難,每年的留學申請人數都在上升,早些年只需要很高的SAT之類的標化成績,就能收穫名校的offer,可是現如今,優秀的申請者越來越多,即使滿分SAT都不能保證自己一定會被錄取;
這種情況下,招生人員評判的標準開始更多的往申請學生的背景情況上考量:課外活動,競賽等等。不得不承認,現在要想留學申請一個好學校,學生的背景實力很重要。
MC的晉級之路
級別越高,難度和競爭越大,參加學生年齡要求也相應遞增。加工種號偶愛數學獲取模擬題,老師建議之前沒有經過專門系統地數學思維訓練過的小朋友們還是很有必要參加學習的,課程難度適中,適合4年級以上小朋友!
為什麼選擇競賽?
對於參加競賽的原因,最主要的一點之前也說過了,那就是為了提升個人背景的競爭力,提高自己的申請成功率。
以最知名的AMC競賽為例,其中AMC參賽成績,前1%和前5%的學生,將會獲得對應的榮譽證書。各大名校每年都要向AMC的主辦方美國數學協會(MAA)索要參賽名單和成績,邀請成績較好的學生申請本校;
部分學校的網申系統,比如麻省理工大學、加州理工大學、布朗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都需要專門填寫AMC數學比賽成績,足可見大學對該獎項的重視。
最後,今天就暫時分享到這裡了、想要了解更多有關國際數學教育、國際學校、留學專業、家庭教育等相關的信息,歡迎關注我!文章部分節選自公眾號:偶愛數學,實習編輯:徐老師!偶愛數學專欄作家--李清哲老師,13年專注國際數學教學,著有《做自己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