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腸子扯著痛切莫大意 小心是轉移腫塊在作怪

2020-12-18 紅網

紅網時刻12月16日訊(通訊員 彭璐)子宮內膜癌是發生於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好發於50~60歲的圍絕經期和絕經後女性,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腫瘤之一,每年有接近20萬的新發病例,並是導致死亡的第三位常見婦科惡性腫瘤(僅次於卵巢癌和宮頸癌)。在我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條件的改善,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亦逐年升高。

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婦瘤二科主任、主任醫師史彩霞接診了一位子宮內膜癌術後腹膜後淋巴結轉移的患者。來自湖南岳陽的何女士今年57歲,兩年前因為子宮內膜癌在外院實施了開腹行廣泛子宮切除+雙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本來以為手術完了就萬事大吉,沒想到今年9月份,何女士總是覺得自己左下腹總是間斷性的隱隱作痛,周邊朋友都跟她說可能是外科手術後腸粘連引起的疼痛,應該沒什麼大礙,何女士也就沒在意。沒想到這種疼痛的頻率開始日漸增多。何女士開始忐忑不安,12月3日她來到湖南省腫瘤醫院婦瘤二科門診複查。經PET\CT檢查:考慮腹膜後淋巴結轉移。

婦瘤二科副主任、主任醫師眭鴻穎介紹,何女士的轉移淋巴結位於腹主動脈左側,緊鄰腎血管,與輸尿管上段,左側卵巢血管起始段密切粘連,又與腹主動脈緊緊融合,並壓迫神經引起左下腹痛。何女士這三個月來的腹部隱隱作痛正是來源於這個轉移的淋巴結。病情繼續進展的話,不久以後侵犯左側輸尿管上段將會引起左腎積水,而且這個位置的腫塊切除極易引起腹主動脈,和左側卵巢血管破裂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也可能損傷左側輸尿管。

為了減少患者因手術導致腸粘連引起術後放療併發症的發生率,史彩霞和眭鴻穎,主治醫師李虎成共同為患者實施了腹腔鏡下腫塊清除,手術中發現腫塊實際大小6*5*4cm, 血供豐富,極易出血,手術難度大。即使是開腹手術,也有腹主動脈破裂大出血的可能,三位醫生最終使用腹腔鏡技術完整切除了何女士腹主動脈旁腫塊,沒有損傷腹主動脈、卵巢血管和鄰近輸尿管,出血小於100ml。術後患者1天就排氣了,腹部疼痛也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像何女士這樣術後出現腹痛而以為是腸粘連的患者很多,由於轉移腫塊很小,還經常藏匿在腹主動脈旁,有時候還不太容易被發現,」眭鴻穎提醒大家:「婦科腫瘤患者治療後,如果出現腹痛腹脹的症狀,切莫忽視,建議儘早到專科醫院檢查,儘早發現隱藏在腹膜後的轉移病灶,及時治療,對於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很有益。」

相關焦點

  • 術後腸子扯著痛切莫大意!小心是轉移腫塊在作怪
    經PET\CT檢查:考慮腹膜後淋巴結轉移。婦瘤二科副主任、主任醫師眭鴻穎介紹:何女士的轉移淋巴結位於腹主動脈左側,緊鄰腎血管,與輸尿管上段,左側卵巢血管起始段密切黏連,又與腹主動脈緊緊融合,並壓迫神經引起左下腹痛。何女士這三個月來的腹部隱隱作痛正是來源於這個轉移的淋巴結。
  • 婦科腫瘤手術後腸子扯著痛切莫大意!小心是轉移腫塊在作怪
    三湘都市報12月17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彭璐 實習生 龍飛鵬)做完子宮內膜癌手術, 何女士原本以為萬事大吉了,不料出現腸子扯著痛的症狀。再一檢查,竟是癌細胞轉移了。省腫瘤醫院專家表示,何女士這樣的患者很多,婦科腫瘤患者需要警惕。
  • 術後腹部疼痛莫大意 小心是轉移腫塊在作怪
    華聲在線12月16日訊(通訊員 彭璐)明明腫瘤切得乾淨徹底,結果術後又轉移?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就接診了一位子宮內膜癌術後腹膜後淋巴結轉移的患者。來自嶽陽的何女士今年57歲,2年前因子宮內膜癌實施了根治手術,本以為做完手術就萬事大吉,沒想到今年9月份,左下腹開始隱隱作痛。
  • 甲狀腺癌術後復發初期無感覺,患者出現症狀腫塊已長大,別忘複查
    甲狀腺癌早期臨床表現不明顯,患者或家人與醫生偶然發現頸部甲狀腺有質硬而高低不平的腫塊,多無自覺症狀,頸部腫塊往往為非對稱性硬塊。甲狀腺結節腫塊可逐漸增大,隨吞咽上下活動,並可侵犯氣管而固定,腫塊易較早產生壓迫症狀,如伴有聲音嘶啞,呼吸不暢,吞咽困難,或局部壓痛等壓迫症狀,頸靜脈受壓時,可出現患側靜脈怒張與面部水腫等體徵,為甲狀腺癌的特徵之一。
  • 發現頸部腫塊要小心
    為什麼頸部腫塊要引起我們小心呢?這是因為人們常常在發現頸部腫塊後,因不痛不癢而忽略腫瘤發生的可能性,從而造成診斷治療的延誤。惡性腫瘤依其來源則可分為轉移性及原發性,轉移性的如甲狀腺癌、胃癌、肺癌、鼻咽癌等癌症轉移到頸部而形成頸部的包塊,這類包塊大多比較硬,生長快,包塊小時無明顯不適感覺;原發性的如甲狀腺腺瘤、結節性甲狀腺腫、甲狀舌骨囊腫、皮脂腺囊腫、淋巴管瘤、血管瘤、頸動脈體瘤等。發生的機率因年齡而異:孩童及年輕人多半是良性的發炎性淋巴結腫大或先天性囊腫;但在四十歲以上的成人,腫瘤的可能性較高。
  • 30%分化型甲狀腺癌術後會復發轉移!
    甲狀腺癌術後,還會復發、轉移! 這不是危言聳聽,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目前專業界並沒有公認的甲狀腺癌「治癒」標準,大約30%的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會出現術後復發或者轉移,其中2/3發生在術後十年之內。
  • 放屁時若有「這種感覺」,可能是「癌細胞」在作怪,別大意
    尤其是當身體出現症狀的話,可能是癌細胞再悄悄作怪。放屁時若有「這種感覺」,可能是「癌細胞」在作怪,別大意說起放屁,相信很多人都覺得特別的尷尬,其實放屁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尤其是出現消化不良的問題或者是腸胃出現疾病的話,就會容易使人放屁,其實放屁也是自我免疫保護的一種機制。
  • 肺癌術後為什麼還會復發轉移?哪些症狀要小心?早發現、早治療!
    (二)既然無法保證肺癌術後不復發,而且復發轉移初期大多沒有明顯症狀,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複查方案以早點發現,除此之外,一些新出現、或原來有的症狀加重、變化了也要小心。那麼肺癌復發轉移常見的症狀有哪些呢?
  • 耳垂下方長小腫塊,小心是腮腺腫瘤
    ');}-->   部分人發現耳垂下方有胡豆大小的腫塊,前期還覺得不疼不癢,但突然哪一天發現胡豆大小的腫塊有長大的趨勢,嚴重者還會出現疼痛感,醫生提醒,這可能和腮腺腫瘤有關。
  • 科普 長期聲音嘶啞非「上火」,小心喉癌在作怪!
    小心是喉癌在作祟! 市民胡師傅是一名工人,經常在塵土較多的環境中工作。幾年前,胡師傅突然感到喉嚨難受、並伴隨嘶啞的情況,身為「老菸民」的胡師傅起初還以為是上火,壓根沒當回事。 誰知接下來的日子裡,這樣的症狀卻愈發嚴重,甚至無法發聲。
  • 杭州女子頸部有了腫塊沒在意,兩月後腋下鼓出個包,竟是癌轉移了
    47歲的王女士兩個月前摸到自己左側的頸部有個小腫塊,沒有太在意,心想是不是自己累了所以導致淋巴結腫起來了。哪知道隨後左側腋窩下竟然也鼓出一個包,而且這包越來越大,摸上去還硬硬的。這時候王女士才覺得應該去醫院看看,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後王女士傻眼了,杭州市一醫院腫瘤外科醫生告訴王女士,經過左頸部及左腋窩淋巴結穿刺活檢後考慮為甲狀腺癌淋巴結轉移。據了解,類似這樣的病例極其罕見,目前全球文獻報導甲狀腺腫瘤合併腋窩淋巴結轉移病例屈指可數。
  • 腸癌術後腸子像被扯著疼?可能是腸粘連惹的禍!
    但是術後他卻時常覺得腹部疼痛,尤其是飯後,腸子有被牽扯的疼痛。 他立刻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他,是術後腸子發生了粘連。 通常是術後的後遺症,腸粘連患者其中的70%~80%有腹部手術史。手術後一些腸子還能蠕動,一部分卻不能。當食物經過粘粘部位時,相鄰的場子蠕動牽扯,所以導致疼痛。 張教授建議像鄭先生一樣的患者,日常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減少對腸的。 日常護理 1.規律作息,適當的體育運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 肺癌早期術後發現小結節是復發轉移嗎?還真不一定!
    圖片來源:攝圖網在覓健社區,有覓友發帖詢問關於肺癌術後複查結果:「右肺腺癌早期,術後增強CT顯示左肺尖有小結節,屬於遠處轉移嗎?」肺癌術後檢查出了小結節是復發轉移嗎?看兩點。一看「顏值」——根據結節的外觀鑑別結節的良惡性。
  • 老人誤認為胸口被撞出「小腫塊」 不料竟是乳腺癌22年後復發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黃濤  通訊員 陳彥西)本以為胸口長出的小腫塊是跌倒後造成的,78歲的張女士卻未曾想自己因此2年多來喘息、胸悶、呼吸困難,等到醫院檢查後,才知是乳腺癌在術後22年復發了。7月5日,醫生提醒,乳腺癌術後仍有復發轉移的可能性,患者術後切勿放鬆警惕,仍需堅持複查及鞏固治療。
  • 觀眾發現記者脖子有腫塊,一查竟是癌!身上這8類腫塊一定要小心
    記者 Victoria Price醫生提醒:身上出現這些腫塊,一定要小心!頭部腫塊——多是良性頭部出現小腫塊,大部分是良性的,包括:脂肪瘤、表皮囊腫、纖維瘤、血管瘤、神經鞘瘤等,可根據腫塊的軟硬、活動度、顏色、疼痛、質地有個初步的判斷。2.
  • ...隱疾竟是術後併發症?泰州四院專家提醒:腹部腫塊需警惕「疝」來襲
    這是該院開展的首例切口疝新術式,為患者節約近4萬元費用,還減輕患者的術後疼痛,連住院時間也大大縮短了。腹部腫塊是術後併發症切口疝65歲的李女士有個隱疾,幾年前她的左下腹長了一個奇怪的腫塊,站立時腫塊相對明顯,平臥後則感覺不明顯。時間久了,李女士就習慣了這個腫塊的存在。
  • 觀眾發現電視記者脖子有腫塊,一查果真是癌!身上這8類腫塊一定要小心
    記者Victoria Price醫生提醒:身上出現這些腫塊,一定要小心!都說腫瘤狡猾,一發現就是晚期。其實不是敵人偽裝得太好,只是我們知道的有點少,很多身體信號,比如一些小腫塊可能正是腫瘤發出的「信號」,如果我們不在意、任其發展,就會有癌變可能。1.
  • 觀眾發現電視記者脖子有腫塊,一查果真是癌!身上這8類腫塊一定要小心!
    醫生提醒:身上出現這些腫塊,一定要小心! 都說腫瘤狡猾,一發現就是晚期。其實不是敵人偽裝得太好,只是我們知道的有點少,很多身體信號,比如一些小腫塊可能正是腫瘤發出的「信號」,如果我們不在意、任其發展,就會有癌變可能。
  • 因乳腺腫塊而住院 沒想到一下查出三個部位不同的癌
    對她那個乳房腫塊,醫生先給她進行了乳房腫塊穿刺活檢,結果確診為「浸潤性導管癌,部分黏液癌」。考慮到腫塊較大,就先予以AC方案化療兩周期,但腫瘤縮小不明顯,於是去年10月底就進行了「右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術後又做了一周期的AC方案化療。
  • 胃癌術後復發是怎麼回事
    核心提示:胃癌術後復發的原因一、晚期癌腫: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前,已經屬於較晚期的胃癌,癌腫已穿透胃壁,侵及腹腔和鄰近的器官組織,如胰腺、結腸、肝臟、腸繫膜等;或經淋巴組織轉移至遠處。   在臨床上有很多種胃癌的治療方法,其中手術治療、化療、放療是最為常見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