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語文字——清宮吉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0-12-15 收藏家雜誌

壽,《說文解字》中記載:「久也」;古人云:「壽居五福之先」。人們認為「壽」和「福」一樣,都是吉祥符號。千百年來,壽與福、祿、喜並列使用,成為美滿、吉祥的象徵。

清 雍正款礬紅白蝠壽紋大盤

清雍正款礬紅白蝠壽紋大盤盤為敞口,弧腹壁,平底,淺圈足。內壁施白釉,胎質細膩如玉,盤內中心繪礬紅團壽紋,四周用紅彩繪9隻蝙蝠,設計簡單而雅致。外壁施珊瑚紅彩,顏色亮麗,留白處裝飾32隻蝙蝠飛翔其上,蝙蝠繪製巧妙,在紅地映襯下立體感強烈。因蝠與「福」諧音,寓意「福壽」「長壽」。底有青花雙圈楷書「大清雍正年制」6字2行款。本品正是雍正50大壽時的賀壽御禮,存世極少。盤心繪飾的團壽紋,獨特而新穎,左右對稱,外觀規整協調,內部變化多端,有別於後世。

雍正皇帝尤喜祥瑞,所以當時內廷各式工藝品多飾瑞物,加之雍正帝具有近乎苛刻的審美性格,非常留意宮廷藝術品的製作,對瓷器紋飾講究「文、雅、精、細」,為達此效果往往不惜多次修改稿樣,直至完美。因而雍正御瓷紋飾多筆逸麗清新,構圖別具一格。

清 雍正款鬥彩壽字桃紋盤

清雍正款鬥彩壽字桃紋盤盤為敞口,弧腹,淺圈足。盤內口沿及盤心各飾兩道青花弦紋,盤心青花雙圈內繪鬥彩壽石、靈芝、仙草和11枚壽桃,桃樹枝幹比較抽象地盤曲纏繞成一個「壽」字,用桃祝壽、祝福正是取其長壽、闢邪之意。整體圖案協調美觀,吉祥寓意明顯。外壁等距繪6組壽桃,每組壽桃5枚,其間分別隔以3個礬紅變體「壽」字和3個青花如意紋飾,極富裝飾效果。此盤整體造型優美,胎質細膩,色彩清新。底部青花雙圈內有青花楷書「大清乾隆年制」6字2行款。

清 掐絲琺瑯玉石月季盆景

清掐絲琺瑯玉石月季盆景清中期宮中陳設品。盆為深盆狀,圈足外撇,掐絲琺瑯製成;盆口部為圓口折沿,沿外素麵鎏金,沿上為藍地飾一周紅、綠色纏枝花卉紋;盆腹以藍色琺瑯為地,上飾3組5隻蝙蝠圍繞一團壽字,寓意「五福捧壽」;腹身間飾五彩祥雲,腹下部為焦葉紋,足沿素麵鎏金,外飾藍色幾何紋。盆中主景為月季花,以粉紅碧璽做花瓣,碧玉為花葉,製作精細,頗具匠心,當為宮中帝後壽誕特製的祝壽禮物。

清 掐絲琺瑯龍鳳紋果盒

清掐絲琺瑯龍鳳紋果盒蓋面拱起,蓋與身合成圓形,子母口,圈足。通體施藍色琺瑯釉,掐絲填紅、黃、白、藍、紅、黑等色。蓋面飾龍鳳團「壽」字紋,蓋、盒口沿飾一周回紋,蓋及盒外壁分別以八寶紋分成四組開光,開光內各有六隻仙鶴飛舞環繞一團「壽」字。圈足飾彩色幾何形紋飾。此盒為祝壽時所用的食盒,有祝壽、長壽的吉祥含義。

吉,為善,為利,常與「祥」字組合使用。古代時「吉」和「祥」分開使用,但又常常相伴而行,如《左傳·禧公十六年》中有「是何祥也?吉利焉在?」《周易·繫辭下》中也有「吉事有祥」之句。祈求吉利、吉福是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具有理想主義色彩。

清 掐絲琺瑯象馱寶瓶

清掐絲琺瑯象馱寶瓶清乾隆朝宮廷陳設品。通常放置於大殿內側堂陛之上,用以殿上陳設,為成對使用。大象俯首而立,長鼻微卷,神態生動;象身為掐絲琺瑯制,上裝飾有橫紋;象牙、耳、尾、鞍韉、寶瓶及其上飾物均為鎏金;鞍韉上鏨刻花紋,並以填琺瑯制寶相花和回紋等。象背馱有「大吉」葫蘆寶瓶,瓶口中央插有祥雲託起的太極飾品,兩側為兩支鎏金如意頭銅飾,下面懸系「磬、魚」等裝飾物,因磬代表吉慶,魚代表餘,以此象徵吉慶有餘;又因大象四隻穩固,則寓意天下太平、江山永固。整件器物寓意吉祥,為清代宮廷殿上用品中最重要的陳設品。

清 藍綢彩繡菊花團壽紋鑲邊棉袍

清藍綢彩繡菊花團壽紋鑲邊棉袍此袍為清宮后妃於內宮、園苑所穿的冬季朝服。圓領,大襟右衽,雙層闊平袖呈摺疊狀,袖長及肘,身長掩足,裾不開,直身式袍。領、袖、襟鑲邊四道,由外至內分別為團壽織金緞,黑地彩繡菊花平金團壽字、回紋花卉圖案、黃地梅花絛;袍身彩繡9種菊花紋和團壽字。9種菊花紋和壽字組合,寓意「久居長壽」。整體構圖規矩大方,顏色柔和恬淡。平金銀獨特的光線折射效果和彩繡互相映襯,凸顯了皇家御用服飾獨有的富麗尊貴。

組字吉語

傳統文化中的吉祥用語內涵豐富,經千百年傳承與發展派生出大量的固定詞語,有二字的,如萬壽;四字的較多,如壽山福海、萬壽無疆、長宜子孫、百子呈祥、福壽康寧、惠風和暢、蘭秀菊芳、福壽三多、百柿大吉、三陽開泰等。這些詞語讀起來朗朗上口,寓意美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之一。

清 康熙款琺瑯彩壽山福海碗

清康熙款琺瑯彩壽山福海碗碗內壁施白釉,碗外壁以藍釉為地,繪以4朵粉紅色牡丹花,花心處在黃、綠地上分別以藍釉篆書「壽」「山」「福」「海」4字,旁有一周纏枝紋將4朵牡丹花相連,枝葉藤蔓彼此相連,寓意「長壽」「多福」。底足施白釉,內有紫紅色楷書「康熙年制」4字2行雙方框圖案章款。此碗構思巧妙,別具匠心,而獨特的琺瑯工藝又使其成為彩瓷中的無價之寶。琺瑯彩石康熙晚期創製的一個新品種,並由此發展出了粉彩。由於康熙至雍正初期所用的琺瑯釉料基本為進口料,因而當時傳世的琺瑯器十分稀少,也極其珍貴。

清 百子呈祥翡翠佩

清百子呈祥翡翠佩清代貴族佩飾。此佩為梯形鎖式佩,鎖上端透雕長方倭角鎖環,底邊呈圓弧形。鎖正面凸雕四個正圓開光,內書楷體「百子呈祥」,字跡端正,筆鋒蒼勁有力。百子呈祥,反映了人民祈求多子多孫、天下太平的美好祝願。鎖四角雕刻如意雲頭紋並一凸線相連,鎖下部有一道弧形弦紋。鎖背面刻凸起輪廓和弦紋。

清 剔紅壽春寶盒

清剔紅壽春寶盒盒為木胎,盒蓋面中心為一「春」字,內圓形開光處雕一老壽星,取壽春之意。「春」字兩側,飾有雲龍紋,象徵祥龍獻瑞。「春」字下方為聚寶盒。蓋與器身的周壁各有四組開光,內以錦紋為地,雕博古紋,開光外刻錦地雜寶紋;此盒雕工纖細精美,式樣典雅美觀,花紋繁密且極為清晰,紋飾寓意吉祥,不僅是實用盛器,也是珍貴的藝術品。

清 刻福壽康寧紋直耳三足銀爐

清刻福壽康寧紋直耳三足銀爐銅爐仿青銅器造型,銀制,雙耳沖天,唇口,近口沿處凸起一道弦紋,圓腹,下承三足。銅胎厚重,爐身飾「福壽康寧」四字及博古圖,寓意幸福、長壽、健康、安寧諸福齊備。

文章來源:《收藏家》201903期《吉語迎春——清宮文物解讀》作者:李曉麗 欒曄

相關焦點

  • 清宮裡的香文化
    不同祭祀場所所用的香料由內務府發出,由負責祭祀的官員領取,都有一定的規制,這些制度化的儀式也是清代禮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天壇、地壇,曾經都是帝王祭祀的重要場所。天地祭祀是古代專制王朝充分表達自己權力的重要手段,表明皇帝是代表天統治萬民擁有社稷江山,這也是儒家對政權合法性的一種重要踐行方式。
  • 揭秘清宮新年的第一餐——皇帝吃素餃子,有什麼含義呢?
    餃子過去的名字是「交子」,長得同元寶近似,元旦(大年初一)吃餃子代表新的一年財源滾滾的吉祥含義。除了元旦,除夕包餃子同樣有特別的意義。正是因為具有以上含義,每到春節餃子成了皇家、民間的重要美食。當然,相較於民間,清朝宮廷則更加講究,主要表現在餃子餡和吃餃子的儀式。
  • 聞識清宮裡的香文化
    不同祭祀場所所用的香料由內務府發出,由負責祭祀的官員領取,都有一定的規制,這些制度化的儀式也是清代禮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場合選用香類不同,祭祀天地祖先用沉香、速香、降香和檀香比較多,而祭祀山神、河神及關帝廟等神祗往往多用藏香。除藏香以外,清宮在日常禮佛時所用香料主要為沉香,且多數禮佛宮殿都會有沉香月例。
  • 吉祥數字與中國的數字文化——董林
    數字也是一種文字,但又與一般的文字不同,在吉祥文化中表現出很強的獨特性。不論在吉語中,還是在吉祥畫題中,可以看出,從一到十、從百到萬的數字很多,有些數字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的位置。如:一。 一元復始,一團和氣,一路平安,一帆風順,一登龍門,一朝富貴,一舉千裡,一路榮華,一本萬利,一廉如水,一琴一鶴;二。
  • 清宮史詩 《皇上吉祥》迎端午獻四大豪禮
    在這難得一遇的雙節裡,清宮史詩巨作《皇上吉祥》為大家獻上四大豪禮,收禮收到手發軟!不一樣的雙節,不一樣的驚喜!須應此情,此景! 熱辣夏季 活動... 六一端午雙節一起過,我們憶了童年祭屈原。在這難得一遇的雙節裡,清宮史詩巨作《皇上吉祥》為大家獻上四大豪禮,收禮收到手發軟!
  • 古代「花錢」蘊含什麼樣的文化元素,背後又反映了多少傳統民俗?
    有的有圖案有文字,有的只有圖案沒有文字,也有的只有文字而無花紋等,其字文圖案千姿百態,各具姿容,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有古代「銅版畫」之稱。其豐富多彩的紋飾文化和銘文文化,是我們了解古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窗口。
  • 今古同心,讀讀古人的吉祥話
    新春伊始,我們心中總是充滿了新的期望和祝福,家人朋友相聚,也要說些祝福的吉祥話。人同此心,古人所期望的幸福與今天的我們並無二致,內容涉及勸食祝酒、健康長壽、平安喜樂、多子多福等。這些吉語簡潔凝練,自有不同於今日的風貌。
  • 磚雕圖案的書法文字和幾何紋樣
    1、書法文字北方地區傳統古建築上的磚雕裝飾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不僅有各式各樣的人物故事、祥禽瑞獸、瓜果花卉及器物等裝飾紋樣,其中還有大量寄託主人祈福迎祥願望與追求的書法文字作為裝飾紋樣。中國書法是一種古老的文字書寫藝術, 它以漢字為依託來反映主體的精神氣質與學識修養的一種抽象符號。
  • 獅子山萬古樓景區,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獅子山公園位於麗江市中心,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山體宛如一頭睡獅而得名,古城建築群就依山順勢,環繞在獅子山山腳,獅子山是觀賞麗江古城全景。公園總面積15公頃,山上綠樹成蔭,古樹蒼天,聲聲鳥啼不絕於耳。獅子山頂坐落著極富納西建築特色的樓閣式五層五重簷全木結構建築――萬古樓。它是麗江古城獅子山公園的標誌性建築。高33米,主柱16根,通天22米。
  • 瀋陽故宮典藏清宮珍品亮相國博
    畫琺瑯三羊開泰六角盆景以盛京皇宮為基礎建立的瀋陽故宮與北京故宮並列為目前中國僅存的最完整的兩大古代宮殿建築群,典藏有十分豐富的清宮珍貴文物。此次展示了200餘件(套)清宮藝術珍品,其中既有威嚴莊重、典雅靜穆的禮儀用器,帝後玉寶、玉冊,富麗華美、工巧藝絕的陳設佳器,紋飾精美、寓意吉祥的生活用器;又有富有文人意趣的君臣書畫,法相莊嚴、裝飾華美的金銅佛造像等。此外還精選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30餘件(套)清宮器物同場展出。
  • 「吉祥文化」第二組貴金屬紀念幣發行 「五福拱壽」率先亮相
    3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第二組以「吉祥文化」為主題的貴金屬紀念幣亮相。由《國家人文歷史》雜誌社和中國金幣總公司聯合主辦的「《國家人文歷史》沙龍——中國人的吉祥文化」同日舉行。
  • 座右銘:勵志的金玉良言,中華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銘,原是古代人刻在青銅器等器物上,用來警戒後人或者敘述功德的文字。有些文人喜歡將「銘」放在座位的右邊,於是稱為「座右銘」。由於「座右銘」能給人啟迪和鞭策,增添信心和勇氣,所以古往今來,許多名人雅士給我們留下多式多樣的「座右銘」,讀來陶冶情操。
  • 日月合璧,金玉良緣——鑑賞2018吉祥文化「珠聯璧合」30克心形銀幣
    傳統文化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吉祥文化便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一員。在中國,吉祥符號、圖案等從部落圖騰延伸到人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從對美好願望的期盼延伸並升華為對好運、幸福、長壽、美滿,子孫滿堂等等的嚮往,從而構成了民族文化方陣中獨樹一幟的吉祥文化。
  • 老北京文化:清宮藏書散落何方?故宮宮殿、宮門為何沒有滿文?
    可是令人遺憾的是,隨著歲月的流逝、時代的變遷,很多清宮的藏書都流失了。很多圖書愛好者不禁要問:那些清宮藏書因何流失?昔日珍貴的清宮藏書,如今又身說起清宮藏書流失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毀於火災,如武英殿、昭仁殿、方略在何處呢?
  • 童騁:紋必有意頌吉祥——民俗錢幣中紋飾隱寓初探
    ,在雕刻(石雕、木雕、磚雕等)、剪紙、刺繡、年畫、建築裝飾、等民俗工藝品中處處可見,是我國民俗文化的奇葩。圖5 五福並臻如圖5所示吉語錢,正面文字豎讀為「五福駢(駢)臻」(駢臻:並至,一併到來);背面紋飾為五隻蝙蝠向中心(穿、錢眼)飛去,形象地表現了「五福駢臻」的場景,還寓意「福到眼前」。其中蝙蝠諧音「福」。
  • 平安吉祥的乳名,好名助好運!
    孩子是父母的掌心寶,在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準爸準媽們就已經絞盡腦汁給孩子想名字了,首先考慮的自然是乳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而好名助好運,為孩子起一個平安吉祥的乳名,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 梅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湖南益陽茶馬古道景區
    馬幫文化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安化馬幫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資水古稱益水,又叫蚩尤江。據新化縣梅山文化研究協會考證,與安化相鄰的大熊山區域為蚩尤出生地及與黃帝等北方部落徵戰的大本營根據地。安化縣梅山文化專家陳首濤的研究成果表明:安化思遊區域留下了部分與蚩尤有關的史料、遺存和風俗,該地地名以「蚩尤」而命。後來,因避諱而改成諧音「思遊」,一直沿用至今。蚩尤部落聯盟為了戰爭的需要引進優良馬種並大量繁殖,以供運輸和騎兵作戰之需。此為安化及古梅山地區養馬的起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