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含義和用法,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
2、探究道家哲學思想的思辨性,分析老莊的哲學之道對當今社會所起到的積極意義
【學習過程】
一、導入
名言:
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④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這些名言涉及到了哪兩位古代文化名人?依據是什麼?
明確:老子和莊子
二、走進老子和莊子
要求:速讀材料,標畫人物和人物思想的關鍵點
老莊其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後被道教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認為李姓始祖。曾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老子曾擔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學而聞名,孔子曾入周向他問禮。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欲棄官歸隱,遂騎青牛西行。到靈寶函谷關時,受關令尹喜之請著《道德經》。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他的思想核心是「道」。他認為道是萬物的本源,無論什麼事都要遵循本源,並且要遵循發展的規律,不能強加幹涉,要尊重自然。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
莊子,姓莊,名周,戰國時期末國蒙人。戰國中期道家學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莊學的創立者,與老子並稱「老莊」。他主張「天人合一」 和「清靜無為」。莊子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於他提出的「逍遙處世」之說,莊子塑造的人生境界,是最飄逸靈新的一種灑脫。
莊子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僅擔任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最早提出的「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陰陽」,其「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像豐富奇特,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被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代表作品為《莊子》,其中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等。
三、走進文本:
學習活動一:誦讀吟詠,整理文言現象
1、給下列劃線的字注音。
強行者( ) 呺然( ) 掊之( ) 洴澼絖( )
鬻技( ) 龜手( )
2解釋下列劃線詞語的意思。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無功( ) 強行者有志( )我樹之成( )
吾為其無用而掊之( )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
3、翻譯下列句子。
(1)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2)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
(3)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
明確:(1)所以,「有」給人便利,正是「無」使它發揮了作用。
(2)補救眾人所犯的過錯,來輔助萬物自然不加以幹涉。
(3)現在你有可容五石東西的大葫蘆,為什麼不把它系在身上作為腰舟而浮遊於江湖呢?卻擔憂它大而無處可容納。
學習活動二:解讀文本,探究老莊思想
1、 再讀《五石之瓠》,概括故事內容,分析莊子所闡述的思想。
明確:「大用」「小用」會相互轉化,對待事物,人們要更善於去發現這個事物的最大價值,從而完美地利用它。眼界開闊,見識通達的才能不拘於一時一地的有限之用,才能達到逍遙之境。
2、 找出《老子》四章中第十一章與《五石之瓠》觀點相近的句子,並探究第十一章所表達的思想。
明確:事物由有與無兩部分組成,其「有」的部分只有藉助「無」的部分才能產生實用價值。表達了老子「有無相生」的觀點,同時辯證地看待問題。
3、 比較一下《五石之瓠》和第十一章在藝術特色方面有哪些不同?
明確:
4、 分組討論,深入探究其他三章體現了老子的哪些思想?
明確:第二十四章:「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的行為令人厭惡,為有道之人所不齒,有道之人不會彰顯自我。
第三十三章:一個人能「自知」「自勝」「知足」「強行」,才能延續他的精神生命,雖然身體消亡了,但是精神不朽,因此要加強自我修養。
第六十四章:告訴人們要始終保持慎重,要依照自然規律,要有堅定的毅力,耐心的去完成某件事情。同時,引出「無為而治」思想的具體做法。
5、 學習活動三:繼承發揚,讓思想與思想碰撞火花。
學以致用,走入生活 :列舉日常生活中能夠體現老莊思想的事例。
合作探究,各抒己見
語言運用,升華情感 :道家思想給了你哪些啟示,用下面的形式去解讀老莊思想,提升精神境界。
示例: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我想到了「自 知者英,自勝者雄」,了解別人,戰勝別人容易,認識自己,戰勝自己卻很難 只有客觀地認識自己,突破性地戰勝自己,才能成為真正的英雄!
課堂總結: 如果說儒家思想是生存的通行證,那麼道家思想便是清心的良藥方。老莊思想教會我們怎樣看待這個世界,教會我們如何審視自己的內心。學會用思辨的思維解讀萬物,順應自然規律,進而找到屬於自己安身立命於世間的正確方式。 不悲觀,不畏縮,不盲目,不卑微,即使生活千瘡百孔,遍地枯枝敗葉,也能夠從中汲取濡養內心的養分,擁有屬於自己的精神原鄉。智哉,老莊 !課後作業:
1、背誦《老子》四章。
2、閱讀姚淦銘的《老子智慧》 劉厚琴的《莊子品讀》
要求:寫一篇老莊思想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