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消化系統的一個儲存食物的器官,也是食物消化的場所。
由於現在很多人忙碌的生活、不規律的飲食習慣,導致胃黏膜受損,引發胃炎、胃潰瘍等消化疾病。
胃不好的症狀:胃痛、胃脹、腹瀉或便秘
1、當胃不好時,會減慢腸胃蠕動,不能正常消化食物,容易出現胃痛,腹脹等症狀。此外,患有胃寒的人也會有這種情況。
2、經常腹瀉和便秘的人腸胃一定是有問題的!如:胃火大水分易流失,導致便秘,脾胃虛弱可導致腹瀉等。
如果你經常刺激胃神經末梢,就會引起嚴重的胃痛,導致腹瀉。過量的辛辣食物也會引起慢性胃炎,影響腸道內營養物質的正常吸收。
世界衛生組織營養專家學會認為:「不論中西藥物長期食用都會對降低腸胃中的活性酶跟有益菌群,加速胃病的惡變起不到根本的效果。」所以胃病還需「三分治七分養」。
立冬後,常喝三種粥,健脾胃助消化,尤其適合胃不好的人
1、花生紫米粥——健脾、和胃、止痛
做法:紫糯米粥1杯,花生半杯。紫糯米、花生洗淨。鍋中加水燒開,下紫糯米和花生,煮開後轉小火,熬成粥。粥將煮熟,放少許鹽調味即可。
功效:紫糯米是糯米的一種。它具有溫脾暖胃,補氣的功效。
它對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腹脹和腹瀉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花生具有強化身體,補脾益胃的功效。紫糯米和花生的結合具有強化脾胃,緩解疼痛的作用,有胃痛的人經常可以吃這種粥。
2、山藥百合大棗粥——清熱潤燥、滋陰養胃
做法: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將山藥90克,百合40克,大棗15枚、薏苡仁30克及大米適量共煮粥。
功效:山藥具有補脾和胃的效果,百合是清熱溼潤燥;大棗、薏苡仁健脾和胃。
三者搭配滋陰養胃、清熱潤燥的作用。本粥特別適合胃病中醫辨證屬胃陰不足者,病人常表現為胃脘隱痛、飢不欲食、口乾咽燥、形體消瘦、舌紅少苔、脈細。
3、小米南瓜粥——保護胃黏膜、助消化
做法:小米、南瓜適量。南瓜去皮切塊或攪成泥,小米洗淨後一起放入鍋中,加足量水煮30分鐘。
功效:小米不僅僅能補脾胃、補腎,還有很好的安心養神、滋陰養顏的作用。
小米中的B族維生素、鉀、鎂等為胃腸道健康提供重要的營養素。
南瓜中的果膠能保護胃腸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胃腸蠕動,幫助消化等。
南瓜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而且膳食纖維非常的豐富,南瓜小米粥既可以提供很好的飽腹感,而且熱量又非常低,是養胃清腸的佳品
總的來說,胃病需要七分養三分治,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而粥在我們生活中,是屬於比較養胃助消化的食物,所以在生活飲食中建議經常喝粥。粥的種類很多,作用也很多,以上三種粥大家喜歡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