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科普】地貧防控,從婚前和孕前開始!

2020-12-24 騰訊網

地中海貧血概況

1、全球範圍內約有3.5億人口攜帶地貧基因,佔世界總人口的2%。

2、每年有將近5萬多例致死性地貧患兒出生。

3、福建省是我國地貧高發省份之一,地貧基因攜帶率約4%左右,即平均25個人中就有1人攜帶地貧基因。

什麼是地中海貧血

地中海貧血概念

簡稱地貧(又稱海洋性貧血或者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是一種常染色體遺傳性、溶血性疾病。

由於珠蛋白基因的缺陷導致血紅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鏈有一種或幾種合成減少或不能合成。----- 紅細胞壽命縮短。

地中海貧血的分類

按缺乏的珠蛋白鏈種類:

α型、β型、δβ型、δ型地貧

按病情輕重:

靜止型、輕型、中間型、重型

靜止型、輕型:多無症狀,或輕度貧血

中間型:輕-中度貧血,大多可存活至成年

重型:重度貧血,進行性加重

地中海貧血的危害

治療費用高昂:重型β地貧患兒在出生3-6個月後貧血可進行性加重,需依靠輸血維持生命,大多數患兒在未成年即夭折,目前唯一可治癒的方法為骨髓移植。

致殘性:終生貧血,勞動能力降低。

致死性:重型α地貧患兒在妊娠中、晚期或出生後數小時內死亡。

地貧患兒:

中、重度地貧患者有貧血症狀,如渾身無力、營養不良、生長發育不良、智力遲鈍、肝脾腫大、抵抗力下降等,且隨著年齡增長會越來越嚴重。

地貧孕婦:

早產、胎兒宮內生長受限、胎兒宮內窘迫、胎死宮內、剖宮產等不良妊娠結局風險增加。

生育中、重度地貧兒,心理及經濟負擔重。

地中海貧血的高發地區

遍布世界各地,以地中海地區、中非洲、亞洲、南太平洋地區發病較多。我國的高發區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其中以廣西、廣東、福建、雲南等地區多見。

不是高發地區不代表沒有!

地中海貧血是怎麼遺傳的?

1、地中海貧血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其發病與性別無關,男女患病機率相同,父母將異常基因遺傳給子女。夫婦每次孕育地貧兒概率相同、與性別無關。

2、夫婦雙方僅一方有地貧或雙方為不同類型地貧,不會孕育中重型地貧兒,可以正常妊娠並做好孕期保健。

(1)若夫妻雙方均不帶地貧基因,則下一代不會出現地貧情況。

(2)若夫妻其中一方為地貧攜帶者,則下一代有50%的機會成為地貧基因攜帶者。

(3)若夫妻雙方皆為地貧攜帶者,則下一代有50%的機會成為地貧基因攜帶者,25%的機會患地中海貧血症。

產檢如何排查地中海貧血?

第一次產檢時,醫生都會要求孕婦檢查血常規用以篩檢孕婦是否有地中海貧血。

血常規:

血紅蛋白

平均紅細胞容積(MCV):<82fl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量(MCH):

<270g/L ---- β地貧

<250g/L ---- α地貧

血紅蛋白電泳分析:

HbA2

HbA2 > 3.5 ---- 高度懷疑β地貧;

F值升高 ---- 高度懷疑δβ地貧;

異常條帶 ---- 異常血紅蛋白病

血清鐵代謝相關指標檢測:

排除缺鐵性貧血

地貧基因檢測:

胎兒基因檢測:

孕10-13周:絨毛組織活檢術

孕15-21周:羊膜腔穿刺術

孕28周-- :臍靜脈穿刺檢查

無創檢查:分離難度大,價格昂貴,尚在實驗研究階段

植入前遺傳學診斷:試管嬰兒常用。

胎兒取捨:

如果基因診斷發現胎兒患有中間型或重型地貧,在遺傳諮詢和知情選擇的基礎上,根據產前診斷結果,針對有孕育重型地貧風險的孕婦建議實施終止妊娠幹預措施,避免重型地貧兒出生。如果為正常或輕型地貧兒,則繼續妊娠。

地中海貧血的治療

地中海貧血是一種遺傳性血液病,目前尚無藥物或成熟的基因治療方法,靜止型、輕型地貧無需特殊治療,中重度地貧患者需要以下治療:

1、輸血治療

2、祛鐵治療

3、脾切除術

4、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

5、其他:如基因治療,目前在實驗研究階段

地貧患兒:目前尚無治療地貧的有效方法,且醫療費用昂貴,一個地貧患兒靠常規治療活到三四十歲,治療費用大概要三四百萬元。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可能治癒重型β型地貧的方法。

妊娠合併地中海貧血:屬於高危妊娠;孕期需動態監測血常規,如達到輸血指徵則考慮輸血糾正貧血;合併缺鐵的地貧孕婦應補充鐵劑和葉酸。

地中海貧血的如何預防?

我們沒辦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不讓我們未來的孩子成為重度地貧患兒,做好婚前檢查、產前檢查,了解自己是不是地貧攜帶者,了解對方是不是地貧攜帶者。

地貧雖難治但可防,在地貧高發地區開展婚前、孕前及產前優生檢查,通過醫學幹預措施阻止重型地貧兒出生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有效防控地貧的首要措施和重要策略。

圖文編輯:邱 琳

版面編輯:馮秀山

相關焦點

  • 地貧防控,從婚前孕前開始!
    地貧防控 從婚前孕前開始 ●我國南方地貧基因缺陷攜帶率為2.5%-20%,地貧基因攜帶者達3000萬人。 ●廣東省平均每8人中就有1人是地貧基因攜帶者。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人口遷移,南北通婚群體日漸增多,「地貧」基因攜帶者正逐漸向北方地區蔓延。
  • 地貧防控,從婚前孕前開始
    「地貧防控,從婚前孕前開始」 準媽媽們不要急 趁著「世界地貧日」的到來 小康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 什麼是地中海貧血?
  • 世界地貧日|易防難治的它,防控應從婚前孕前開始
    5月8日是第27個「世界地貧日」,為了引導公眾科學認知、有效防控,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聯合大鵬新區醫療健康集團於即日起開展為期一周的網際網路醫院線上健康諮詢和防控知識宣傳活動,讓廣大深圳市民在獲取知識的基礎上,積極轉變觀念、增強意識,支持地貧一級防控工作,一起進行科學有效的防治。
  • 「話說健康」婚前、孕前不能忽視這項檢查,來聽聽專家的建議
    株洲婦幼開展線上健康諮詢和防控知識宣傳活動,遺傳優生專家徐麗副主任醫師進行《地貧防控從婚前孕前開始》科普講座直播,旨在倡導全社會聚焦地貧防治,廣泛開展宣傳倡導和健康教育,讓市民在獲取知識的基礎上,積極轉變觀念、增強意識,支持參與地貧工作,一起進行科學有效的防治。
  • 避免「地貧寶寶」 深圳孕婦可免費做地貧篩查
    &nbsp&nbsp&nbsp&nbsp5月8日是世界地貧日,深圳市衛計委發布消息,從2017年起,深圳針對「地貧」的免費服務已從婚前、孕前篩查擴大到產前幹預。&nbsp&nbsp&nbsp&nbsp5月8日是世界地貧日,深圳市衛計委發布消息,從2017年起,深圳針對「地貧」的免費服務已從婚前、孕前篩查擴大到產前幹預。這意味著,如果孕婦不幸懷上了地貧寶寶,也可以接受免費終止妊娠治療。
  • 孕婦進行地貧篩查免費了!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餘海蓉 通訊員 深衛信)5月8日是世界地貧日,深圳市衛計委發布消息,從2017年起,深圳市針對「地貧」的免費服務已從婚前、孕前篩查擴大到產前幹預。這意味著,如果孕婦不幸懷上了地貧寶寶,也可以接受免費終止妊娠治療。
  • 世界地貧日:南方朋友尤其要警惕地貧,防治知識您懂多少?
    來源 | 都市現場原創稿件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相信有不少人有聽過「地中海貧血」這個疾病,5月8日是第27個世界地貧日,今年的主題是「地貧防控,從婚前孕前開始」。地中海貧血:患者血液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物質產生不足,導致組織細胞攜氧不足,身體各部位的器官和組織正常功能受到影響。不幸患有重型地貧的患兒,由於體內不能生成足夠的血紅蛋白,一出生就貧血,但目前臨床可以治癒的方法及其有限。
  • 深圳孕婦可免費篩查地貧了!
    記者從深圳市衛計委獲悉,從2017年起,深圳市針對「地貧」的免費服務已從婚前、孕前篩查擴大到產前幹預,這意味著,如果孕婦不幸懷上了地貧寶寶,也可以接受免費終止妊娠治療。    地貧全稱為地中海貧血,是一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可分為α地貧與β地貧兩類,在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尤其是廣西、廣東和海南發病率較高。廣西的地貧基因攜帶率為24.5%,廣東約為16.8%,海南約為15.63%。
  • 南寧成功幹預1810例地貧胎兒出生,符合條件的夫婦可享免費篩查
    預防丨重視相關檢查和篩查地中海貧血難治,但易防。南寧市婦幼保健院孕產保健科主任沈寅琛介紹,地中海貧血防控,預防是第一位,只要重視婚前檢查、孕前檢查以及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就可以有效減少重度地貧兒的出生。
  • 廣東地貧發病率約16.8%,這些地貧知識你要知道
    防控:應在適當時間進行產前診斷「地貧是一種遺傳性血液病,目前尚無藥物和成熟的基因治療方法,靜止型和輕型地貧無需特殊治療,中重型地貧患者需要定期輸血和排鐵治療維持生命。」廣東省地中海貧血防治協會副會長兼診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尹愛華指出,地貧雖難治但可防,在地貧高發地區開展育齡人群婚前、孕前與產前孕早期廣泛的地貧篩查,診斷出攜帶同型地貧基因型的夫婦,在孕期進行產前診斷,通過醫學幹預措施阻止重型地貧兒出生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有效防控地貧的首要措施和重要策略。
  • 郴州市免費為近兩萬名孕產婦進行地貧基因篩查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兒童醫院)舉行郴州市2020年「世界地貧日」大型宣傳活動,主題為「地貧防控,從婚前孕前開始」,旨在強調預防為主,進一步引導公眾有效防控地貧。活動現場,25名地貧患兒接受了來自相關愛心單位和企業捐贈的愛心救助金10萬元。
  • 關注地貧 科學防治
    2012年起,廣東啟動了地中海貧血預防控制項目,廣東戶籍的夫婦能享受到從健康教育、地貧篩查、診斷、終止妊娠等一系列免費服務。據統計,我市自2012年全面開展地貧防控項目以來,為了增強群眾的防控意識,減少重症地貧患兒的出生,在宣傳、篩查、診斷幹預、信息建設等方面已投入大量的人、財、物進行積極防控,取得顯著的效果。
  • 廣州遺傳病地貧篩查:「3合1」基因晶片5小時出結果
    婚前孕前檢查是預防地貧的關鍵地中海貧血是廣東高發的地方性重大遺傳病。專家提醒,地貧難治卻可防,婚檢、孕前檢查和產前診斷,是預防地貧的三道防線。此外,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地貧基因檢測試劑已投入臨床檢測應用,該技術和以往檢查相比更準確、省時,但患者的檢查成本不會提升。地中海貧血是由於父母雙方攜帶同型地貧基因而遺傳給下一代,從而導致下一代血紅蛋白中的珠蛋白肽鏈出現不同程度合成障礙,以致破壞了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結構和功能,嚴重時發生溶血和貧血。
  • 強化建設 河南全力推進婚前孕前保健工作
    12月3日,全國婚前孕前保健省級師資培訓班暨工作推進會在河南鄭州舉行,進一步提高婚前孕前保健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能力,切實保障服務質量。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健康司一級巡視員王巧梅,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級巡視員謝李廣出席開班式並講話。
  • 首期全國婚前孕前保健省級師資培訓班 在豫開班
    推進會上通報了婚前孕前保健工作進展成效,解讀了《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講解了健康科普實用方法,河南等6個省份交流分享了經驗做法。培訓班內容包括婚前孕前保健服務規範、管理要求解讀及風險評估、諮詢指導要點講解等,還涵蓋生殖健康技術服務、單基因病攜帶者篩查、生育力評估及生育諮詢等婦幼健康領域重點熱點專題。培訓現場氣氛熱烈、互動頻頻。
  • 科學幹預產前診斷 地貧夫妻可生育健康寶寶
    旨在引導動員全社會弘揚抗疫精神、凝聚奮進力量,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婦幼健康工作,加強出生缺陷防治知識普及和宣傳教育,引導公眾主動獲取知識、接受服務,科學孕育健康新生命。  國務院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將「主動學習掌握出生缺陷防治知識」,作為適用於個人和社會的倡導性指標納入評估指標體系。
  • 預防出生缺陷日|免費篩查地貧,海南在行動
    為進一步加強出生缺陷防治健康教育,深入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和健康中國建設,省優生優育公共服務中心推出本期地貧防治知識,旨在提高群眾對地貧的了解和認識,倡導新婚夫婦或計劃懷孕夫婦在婚前或孕前進行地貧篩查,對地貧篩查陽性的夫婦進行基因檢測,明確夫婦雙方地貧基因攜帶狀況,及時幹預幫助家庭生育健康寶寶。
  • 深圳去年產前診斷發現189例重度地貧,89家機構可免費篩查
    地貧篩查來不得半點僥倖!在地貧高發地區開展婚前、孕前以及產前地貧幹預,防止中重度地貧患兒出生,是預防地貧的最有效措施。2018年,深圳共有34.17萬例孕婦及13.95萬例配偶參與了地貧篩查,其中發現夫婦雙方攜帶同型地貧基因孕婦數505例,經產前診斷確診重度地貧並採取幹預措施的189例。
  • 去年篩出中重型地貧1281胎
    為加大防控力度,2012年廣東啟動了地貧防控項目,平均每年投入超3500萬元專項經費用於經濟欠發達地區地貧產前防控,珠三角經濟較發達地區則參照省的做法自籌經費開展地貧產前防控,去年篩查出中重型地貧胎兒數1281,重型地貧胎兒出生率得到了初步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