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新生兒變「小黃人」,出生7天全身換血,這件事家長要重視!

2020-12-25 浙江在線

2020-12-10 12:00 |諸暨市婦幼保健院

近日,諸暨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為一名出生僅7天的危重新生兒,成功實施了「新生兒換血療法」,共置換患兒血液400毫升,相當於嬰兒全身血液的1.5倍。

據了解,這名患兒出生後第4天就出現了黃疸,醫生建議住院治療,但家長並未引起重視,拒絕住院,認為吃點藥過幾天便會自行消退。誰知回家後,寶寶出現嗜睡、抽筋,吃奶少、反應低下,全身皮膚發黃等症狀,家長這才帶著寶寶又來到了醫院。

入院後經過檢查,提示患兒黃疸高。醫生立即給予患兒藍光治療18小時。治療結束後,複查患兒總膽紅素405.8μmol/L,提示總膽紅素達危急值!光療無效,而且很有可能發生「核黃疸」!

「核黃疸」在新生兒黃疸中屬於非常嚴重的疾病,若治療不及時,會發生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疾病,僥倖存活也會遺留智力低下、聽力受損、腦癱等嚴重後遺症。

為挽救患兒生命,新生兒科主任周均華在對患兒仔細檢查、認真研判後,果斷決定為其進行換血治療。

「新生兒換血療法」主要用於救治高膽紅素血症或嚴重溶血的患兒,它是一邊將患兒體內的血液放出來,再一邊將健康血液輸進去,通過換血可以有效控制重度高膽紅素血症,糾正嚴重貧血,去除溶血性疾病的致敏紅細胞和抗體,去除額外的未結合膽紅素,防止核黃疸的發生,從而避免嚴重後果。

換血療法可以降低大約45%~85%的膽紅素水平,但新生兒換血風險較大,對技術要求高,稍有不慎便會引發血管栓塞、低血糖、凝血功能和電解質紊亂、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術後感染等併發症。

新生兒科主任周均華緊急成立救治小組,在徵得家屬同意換血治療意見後,醫務人員開始給患兒消毒、鎮靜、動靜脈通道開放、用加溫器溫熱血液……做好輸血前的各種準備。同時,檢驗科在最短時間內將所有的血源備齊。大家齊心協力,爭分奪秒。

換血開始後,兩位護士長親自上陣,換血過程中對出入量的計算非常嚴格,必須做到精準,她們細緻地查看每一個細節,反覆計算並核對輸血量、輸血速度、出血速度、出血量,記錄的護士每隔三分鐘記錄一次生命體徵和出入量。同時在輸血前、中、後進行驗血,觀察患兒有無抽搐、呼吸暫停、血糖、電解質、皮膚顏色等情況。

經過2個小時緊張而又有效的救治,換血治療順利完成,共置換患兒血液400毫升,相當於嬰兒全身血液的1.5倍。

換血結束時,患兒總膽紅素由換血前的405.8umol/L降至189.4umol/L,黃疸得到了有效控制並且未反彈,換血手術取得了圓滿成功!

1607572856000

相關焦點

  • 這件事家長要重視!諸暨新生兒變「小黃人」,出生7天全身換血
    近日,諸暨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為一名出生僅7天的危重新生兒,成功實施了 「新生兒換血療法」,共置換患兒血液400毫升,相當於嬰兒全身血液的1.5倍。據了解,這名患兒出生後第4天就出現了黃疸,醫生建議住院治療,但家長並未引起重視,拒絕住院,認為吃點藥過幾天便會自行消退。
  • 湖北一出生4天的新生兒竟然要全身大換血,原因是……
    據外院資料顯示:媽媽血型是O型RH陽性、寶寶血型是A型RH陽性,出生24小時便出現皮膚黃染,經皮測膽紅素160μmol/L,然而,常規藍光照射治療數日,卻並未阻擋黃疸上升的步伐,總膽紅素值節節攀升。「入院時寶寶的黃疸已經非常嚴重,全身皮膚從眼睛到足部明顯發黃,看上去就是個『小黃人』。」荊門二醫新生兒科劉莉主任醫師首診時表示,考慮到孕母的典型血型,需警惕「新生兒ABO溶血症」。
  • 寶寶出生12小時全身蠟黃成"小黃人" 醫生緊急全身"換血"
    足月順產誕生的小寶(化名)在出生後12小時,突然變成了「小黃人」,全身蠟黃,被緊急送到新生兒科。多學科合作凌晨4點備血 「小黃人」成功換血小寶被送到新生兒科後,醫生急查膽紅素常規,發現小寶血膽紅素已升至19毫克,血紅蛋白從入院時120克降至80克,膽紅素水平已超過換血水平,危及生命,需立即施「全身換血」術。
  • 出生才5天,全身大換血,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
    這個孩子僅出生5天就經歷了「生死時速」全身大換血!孩子媽媽透露,小寶才出生5天,前兩天開始身體發黃,以為是正常的新生兒黃疸,並未在意。正常出生5天的新生兒黃疸值多數在13mg/dl,即使黃疸值偏高,也在18mg/dl以下,小寶的數值比正常孩子高出兩倍多。
  • 男孩出生24小時就全身換血 這幾點知識寶媽們謹記
    溫州網訊 一名男嬰剛剛從娘胎出來,就要被全身大換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近日,溫州市中心醫院新生兒科收治了一名黃疸新生兒,該院新生兒科副主任醫生陳清說,如果再遲點換血,新生兒可能會留下智力低下、聽覺障礙、腦癱等神經系統後遺症。
  • 出生僅14天!畢節一新生兒全身「換血」,竟和這種常見病有關!
    2021年1月1日 畢節一名僅出生14天的寶寶血清總膽紅素735.6umol/L有極大的風險合併核黃疸會對孩子的神經系統及今後的生活造成不可逆的嚴重影響畢節市婦幼保健院金海湖新院區對其進行了全身大尤其是要學會區分生理性黃疸vs病理性黃疸關於新生兒疾病我們一起漲姿勢新生兒黃疸新生兒(出生28天內)出生後,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80%以上的新生兒都會面臨黃疸問題。
  • 深夜為新生兒全身換血 出生僅8天經歷的「生死時速」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通訊員 陳毅 孫冬冬)「配血成功,現在採用的是同步外周靜脈換血療法,開始進行換血治療,注意,一定要同步……」晚上22:40分,駐馬店市中心醫院新生重症醫學科主任王新華和護士長張國英仍堅守在病房,為一名出生僅八天,在家保守治療黃疸七天無明顯好轉的女嬰進行換血療法
  • 新生兒和媽媽血型不合 出生僅一天全身大換血
    作者:寶寶知道 熱點影像館因為與媽媽血型不合,寶寶出生後就患上了嚴重的溶血症,需要全身換血,否則可能會留下智力低下、聽覺障礙、腦癱等神經系統後遺症。目前,經過成功換血治療後,寶寶的各項生命體徵平穩。兩天前,38歲的王女士(化名)剛剛產下一子,可本應沉浸在喜悅之中的一家人發現,孩子出生後皮膚越來越黃,吃奶反應也不好,家人覺得不對勁,趕緊將寶寶轉到武漢市中心醫院新生兒科重症監護室。醫生檢查發現,寶寶全身皮膚發黃,有新生兒黃疸症狀,結合王女士O型RH陽性血的情況,初步診斷患兒可能患有嚴重溶血病。新生兒科醫護人員迅速安排抽血檢查,並馬上為其進行光療和心電監護。
  • 因「蠶豆病」出生10天需全身換血,專家稱孕婦應警惕氧化劑藥物
    出生僅10天的小樂樂(化名),不幸患上溶血症,急需「全身大換血」。幸運的是,依託湖北省兒童醫學中心同濟兒童專病聯盟打造的「黃金6小時危重救治圈」,小樂樂得到及時救治,終於轉危為安。萌寶出生10天變「小黃人」6月5日,家住鹹寧的蔣女士(化名)生下了一名可愛的男嬰,正當全家人都沉浸在新成員加入的快樂之中時,噩運卻在不知不覺中降臨到剛出生不久的小樂樂身上。7天後,小樂樂突然出現了「皮膚重度黃染」現象,並逐漸加重。
  • 新生兒患溶血症 出生第一天就要「大換血」
    近日,一名產婦於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剖宮產誕下一名男嬰,本來全家皆大歡喜,可由於新生兒溶血症,孩子命懸一線,剛出生 17 分鐘就被緊急送往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急需全身換血。所幸醫護人員打開綠色通道,第一時間緊急救治,順利完成了嬰兒全身血液置換,目前各項生命體徵平穩。
  • 新生兒剛出生幾小時就變「小黃人」只因媽媽是「熊貓血」
    龍頭新聞訊(解廣瑩 徐旭 記者 霍營)近日,哈醫大一院產科病房收治了一名「熊貓血」產婦,在冒著風險剖宮產下一名男嬰後,由於產婦體內有兩種特殊的血清抗體,導致新生兒在出生幾個小時候出現新生兒溶血,全身黃染。
  • 新生寶寶從黃疸變成全身換血,病理性黃疸的危害家長要知道
    出生後第二天,姍姍被檢測確定存在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症,這也是人們常說的蠶豆病,也是這一天姍姍開始出現黃疸,醫生給姍姍進行了藍光照射治療。住院治療期間姍姍的家人覺得新生兒黃疸不是大事,於是家長們不聽醫生的勸告帶著寶寶就出院了,但回到家後的第三天寶寶就出現了異常,也不吃也不喝,家長馬上又把孩子帶回醫院。
  • 寶寶出生兩天為何要全身換血? 只因遺傳了母親的「蠶豆病」
    出生兩天的寶寶需全身換血 上個月16日凌晨3時,樂樂順產出生於柯橋區婦幼保健院。24小時後,她黃疸迅速上升,生後48小時後總膽紅素達19.0mg/dl,經加強藍光治療後黃疸仍上升至22.5mg/dl,且血液檢測指標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嚴重缺乏,臨床確診為「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症、新生兒溶血性黃疸」。新生兒科主任王紅衛立即決定,馬上準備全量換血術。18日晚19時,王紅衛帶領的搶救小組為樂樂全量換血。幸運的是,換血非常成功。
  • 出生近10天寶寶患「蠶豆病」 全身換血400毫升後「續命」
    湖北日報訊(記者龍華、通訊員鄧國歡)出生不足10天的小樂樂(化名),不幸患上少見的「蠶豆病」,導致急性溶血性貧血,急需「全身大換血」。緊急從鹹寧轉運武漢,小傢伙幸運輸入1.5倍全身容量的新鮮血液後,症狀消失,終於轉危為安。
  • 出生近10天寶寶患「蠶豆病」全身換血400毫升後「續命」
    湖北日報訊(記者龍華、通訊員鄧國歡)出生不足10天的小樂樂(化名),不幸患上少見的「蠶豆病」,導致急性溶血性貧血,急需「全身大換血」。緊急從鹹寧轉運武漢,小傢伙幸運輸入1.5倍全身容量的新鮮血液後,症狀消失,終於轉危為安。
  • 新生兒黃疸重 為何要換血?
    「您的孩子因為嚴重的新生兒黃疸需要立即換血治療」,當醫生與黃疸患兒家長談起換血治療時,大部分家長都心裡發怵:孩子病得很嚴重嗎,為何要換血?新生兒黃疸是指未滿月(出生28天內)的寶寶,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導致其周身皮膚、雙眼、小便都發黃為特徵的疾病。
  • 出生僅6天的寶寶黃疸,竟然需要「換血」!奪命黃疸「月嫂必讀」
    近日,出生僅6天的寶寶樂樂(化名),因黃疸偏高,引發了極重度高膽紅素血症,湘南學院附屬醫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緊急為其進行了換血治療,目前患兒病情明顯好轉。換血是治療新生兒重度黃疸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將血液中的膽紅素換出,減輕對神經細胞的進一步毒害。
  • 寶寶剛出生時粉嘟嘟,沒幾天就變「小黃人」,是母乳質量不好嗎?
    我家寶寶剛出生時粉粉嫩嫩的,十分可愛,但沒幾天就突然皮膚發黃,跟「小黃人」一樣了。好擔心,不會是得什麼病了吧?有人說是因為我全母乳餵養的問題,斷掉母乳喝奶粉就好了,難道是母乳質量不好?
  • 嬰兒出生不久出現溶血症 凌晨,「黃金寶寶」全身大換血
    丁雲 攝蘇宣 丁雲「一個剛出生10小時重度黃疸的寶寶需要緊急轉院!」10月12日下午3點左右,寶應縣人民醫院聯繫蘇北人民醫院,一場「生死時速」悄然上演。一個剛出生的小寶寶出現了危重稀有血型溶血並發血小板減少症,該醫院專家在短時間內診斷,並及時大換血,讓寶寶轉危為安。
  • 新生寶寶從黃疸成全身換血
    由於同時患有蠶豆病,又沒有在早期及時控制黃疸,僅僅照藍光退黃疸效果已經不好了,醫生只能對珊珊實施新生兒換血術。換血足足進行了兩小時,珊珊的換血量達300ml,相當於將珊珊體內的血液更換了2遍。換血後的當天晚上,珊珊黃疸明顯減輕,病情穩定了下來,這才轉危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