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來兒童反覆發燒病因終於找到病因了 原來是基因所致

2020-12-22 驅動之家

6月9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下屬的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NHGRI)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發現了可能導致反覆發作的、非傳染性的、只影響兒童的發燒和生瘡的原因。

1987年,研究人員首次描述了12名兒童出現的一種症候群(PFAPA症候群),其特徵是反覆發熱、潰瘍疼痛、喉嚨痛和淋巴結髮炎。這種情況從1歲到5歲的幼年開始。

NHGRI的醫學博士卡爾帕納·曼蒂拉姆(Kalpana Manthiram)說:「PFAPA症候群是常見的周期性發熱,許多兒童每個月都會發作,持續3到5天。」

雖然PFAPA症候群已成為西方國家兒童最常見的復發性發熱症候群,但診斷和治療方法基本上仍處於原始和不足狀態。研究人員一直認為答案可能在於基因組學,在排除了該症候群是由單個基因突變引起的可能性後,他們考慮了多個基因參與的可能性。

2012年至2015年,曼蒂拉姆博士在範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的臨床研究期間發現,PFAPA症候群許多病例都是家族性的。與沒有患扁桃體病的人的親屬相比,患者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經常有扁桃體發炎和潰瘍症狀。

為了研究哪些基因與這種疾病有關,曼蒂拉姆博士和她的團隊在PFAPA症候群和其他兩種炎症性疾病的症狀上尋找共同點:引起血管炎症的貝赫切特症候群和潰瘍瘡。

通過對比歐美和土耳其血統的患者與美國普通人群,研究了已知與這些疾病相關的基因變異是否也存在於PFAPA症候群患者中。他們對6個與貝赫切特症候群和潰瘍病密切相關的基因進行了更詳細的分析。

最強的關聯是基因IL12A,它編碼免疫系統使用的炎症相關蛋白。IL12A蛋白對免疫系統起到警報作用,通過激活各種白細胞來促進炎症反應。其他與免疫系統相關的基因也在患者中表達增加,如STAT4、IL10和CCR1-CCR3。

由於PFAPA症候群、貝赫切特症候群和潰瘍病之間的基因組相似性,研究人員建議將其命名為貝赫切特症候群譜疾病。在嚴重程度上,潰瘍屬於輕度,貝赫切特症候群位於重度,而PFAPA症候群屬於中度。

研究人員表示,這個譜疾病在臨床上很重要,因為許多病人可能有三種疾病共有的症狀,這可能使醫生很難分離出他們的具體情況。但如果將它們統一為貝赫切特症候群譜疾病,我們希望通過已知可有效減少炎症分子(例如IL12)的藥物,帶來新的治療方案,以減少患者的痛苦。

相關焦點

  • 女子不明原因反覆發燒一年多 住院7次才查出病因
    女子不明原因反覆發燒一年多 住院7次才查出病因 2020-06-11 10:21:55   來源:澎湃新聞
  • 兒童反覆發燒的原因,這裡有詳盡解讀!
    冬天天氣寒冷,不少孩子病倒了,出現反覆發燒的情況。很多爸爸媽媽對此感到很不解,也很擔心。其實,兒童反覆發燒的原因有:1.中樞性發燒這也是導致兒童反覆發燒的原因之一。中樞性發燒是指,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出現異常,進而出現發燒的情況。判斷兒童反覆發是否為中樞性發燒,應先嚴格排除全身性或局部炎症感染,以及其他病因所誘發的發燒。如果孩子患有顱內疾病伴有發燒,大多病情危重,其中大多是由於肺部感染、泌尿系統感染、顱內炎症所引起。
  • 青島一醫院夜裡接到急診病號,反覆發燒8天,病因不明!醫生一句追問...
    近日青島78歲老人高老先生反覆發燒8天急壞家裡所有人他肌肉關節酸痛、腹部不適、食慾減退吃藥也只能暫時控制體溫元兇到底是什麼呢?剛走進診室,高老先生的兒子就焦急地向醫生介紹病情,父親已反覆發燒8天了,最高39.1℃,服用退燒藥治療效果不佳,體溫一直保持在38℃-39℃之間,家人非常擔心。高老先生既往有冠心病,無咳嗽、咽痛,無腹痛、腹瀉,無尿頻、尿急,無皮疹,否認昆蟲咬傷史,無胸悶、胸痛,反覆發熱,每日發作2-3次。
  • 青島一醫院夜裡接到急診病號,反覆發燒8天,病因不明!醫生一句追問揪出元兇…
    剛走進診室,高老先生的兒子就焦急地向醫生介紹病情,父親已反覆發燒8天了,最高39.1℃,服用退燒藥治療效果不佳,體溫一直保持在38℃-39℃之間,家人非常擔心。高老先生既往有冠心病,無咳嗽、咽痛,無腹痛、腹瀉,無尿頻、尿急,無皮疹,否認昆蟲咬傷史,無胸悶、胸痛,反覆發熱,每日發作2-3次。
  • 兒童多動症(ADHD)病因原來是這個
    (ADHD),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綜合症, 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疾病 。  學術界的病因(以下內容摘自百度百科,括號內為筆者觀點)  1、遺傳因素  研究表明該障礙與遺傳因素有關,遺傳度為0.75-0.91,遺傳方式尚太少不清、可能為多基因遺傳。分子遺傳學研究表明該障礙和多巴胺受體基因的多態性有關。
  • 兒童肺炎吃退燒藥能退燒嗎 解除病因是根本
    兒童肺炎是指因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該病作為小兒時期最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其症狀主要包括發熱、呼吸困難、咳嗽等等。而對於症狀嚴重者,很有可能會出現持續性的高燒不退,這時家長們都想選擇用退燒藥來快速退燒。那兒童肺炎吃退燒藥能退燒嗎?
  • 患兒反覆發熱1年多,病因竟然是……
    父母也從原來緊張的狀態,到現在的疲倦和麻木。甚至這一次就診也不敢抱有希望。圖一:兒童發熱在兒科門急診非常常見事情還得從1年餘前說起。患兒自出生後便吃奶較慢,並容易嗆咳,但嗆奶後卻也很少有吐奶、咳嗽等不適,所以父母也沒放心上。
  • 兒童腦部發育遲滯的病因是哪些
    兒童腦部發育遲滯的病因是哪些 時間:2020-09-18 15:38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人大腦與心臟一樣,是我們身體上面一個至關重要的器官,幼兒的腦發育遲滯對其發育及其不利,腦發育遲滯是指幼兒的腦部發育不健全或是大小腦發育異常等導致,兒童腦發育遲滯輕則呆滯、木吶
  • 百年來兒童反覆發燒的原因居然是...
    6月9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下屬的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NHGRI)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發現了可能導致反覆發作的、非傳染性的、只影響兒童的發燒和生瘡的原因。
  • 78歲老人反覆高燒病因難尋,原是寵物狗惹的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馮萍 青島一78歲老人反覆發燒8天,肌肉關節酸痛、腹部不適、食慾減退,吃藥也只能暫時控制體溫,然而病因難尋,留觀期還因突發心梗命懸一線。醫院日前經過二代基因測序,發現老人得的是恙蟲病,發熱元兇是「恙蟲病東方體」感染。高齡老人發熱8天,突發心梗命懸一線10月中旬的夜裡,78歲的高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急診科就診。家屬介紹,老人已反覆發燒8天了,最高39.1℃,服用退燒藥治療效果不佳,體溫一直保持在38-39℃之間。
  • 耳聾的病因及分類
    耳聾的分類有很多種,比如按病變的性質、發病的時間、病變的部位及發病原因等進行分類,但臨床最常用的是按病因及病變的部位分類。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各種常見的耳聾。 總而言之,各種原因引起外耳或中耳的結構異常所致的集音或傳音障礙,均可引起耳聾,但這種耳聾,一般不超過6OdBHL。 二、感覺神經性聾 內耳的結構十分複雜而且精密,尤其耳蝸內的螺旋器,是聽覺的主要部分,它與聽神經協同作用,共同將聲音信號傳入大腦的聽覺中樞。
  • 小兒蕁麻疹的病因及治療
    皮疹反覆成批發生,以傍晚發作者多見。風團常泛發,亦可局限。有時合併血管性水腫,偶爾風團表面形成大皰。部分患者可伴有噁心、嘔吐、頭痛、頭脹、腹痛、腹瀉,嚴重患者還可有胸悶、不適、面色蒼白、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狀。
  • 半歲娃反覆溼疹發作!皮膚科專家:有些很難找到病因,保溼很重要
    溼疹反覆發作很惱人「剛開始在臉上,後面慢慢的擴展到前胸後背,嚴重的時候全身都長滿了。」西西媽媽說,孩子五個多月大,從出生後沒多久就開始斷斷續續長溼疹,反反覆覆一直好不了,很是令人發愁。原來,西西在沒滿月的時候,臉上和脖子上就長了一些溼疹,抹保溼霜仔細護理之後有點好轉。
  • 嬰兒反覆低燒卻找不到病因,最後查出是白血病 小姑娘差點因顱內...
    浙醫二院兒科主攻小兒神經內科 記者 謝謹憶 通訊員 方序 魯青 本報訊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兒科近日接診兩例疑難病例:一個是一歲多的嬰兒,反覆低燒,之前一直找不到病因,最後查出是白血病;另一個是初中生,差點被誤診為顱內腫瘤開刀,結果查出是近年來新發現的免疫性腦炎。
  • 不明原因反覆發燒 可能是基因突變在「搗亂」
    我科學家解析自身免疫性疾病分子機制不明原因反覆發燒 可能是基因突變在「搗亂」自1997年科學家與自身炎症性疾病的鬥爭正式拉開序幕,20多年來,學界對自身炎症性疾病及其致病基因的探索發現不斷拓展。從患者體內發現基因突變位點「很多自身炎症性疾病是一類單基因的遺傳病,已有約40種致病基因被發現,除了周期性、反覆性發燒外,還伴隨皮疹、關節炎等症狀。」
  • ​八旬老人反覆腹痛、噁心、嘔吐?病因竟是它
    為進一步治療,遂來我院,門診以「腹痛待查」收住院。發病以來,患者神志清,精神差,飲食差,大便未排,小便無異常,體重無明顯下降。■ 既往史患者高血壓病史8年,血壓最高180/100mmHg,口服降壓藥物,血壓控制不詳。無糖尿病、冠心病、結核、肝炎史,無重大手術、外傷史。
  • 孩子拉肚子又發燒,病因很關鍵!3套手法靈活應對
    臨床上有很多孩子一發燒,沒多久就會拉肚子;也有些孩子拉肚子一兩天後,隨之而來的就是發燒了。所以一些細心的家長發現了這個問題,給我留言說:「邵醫生,通過學習課程,我已經逐漸能自己在家幫孩子解決問題,不用再一生病就往醫院跑了。但是最近孩子不僅發燒還拉肚子,我不知道應該是給她先退熱還是先止瀉?」
  • 孤獨症的重要病因找到了
    在孤獨症藥物治療上,雖然美國已經批准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兩個藥物,但主要都針對衝動行為的控制,並沒有針對病因的治療。兒童腸道解毒功能受損機制孤獨症的治療之所以「捉襟見肘」,主要因為其作為一種典型的複雜疾病,病因機制涉及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
  • 阿爾茨海默症的治療,病因與發病機制
    病因與發病機制 病因至今仍不清楚,目前有多種學說,一般認為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 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為多基因遺傳病,具有遺傳異質性,迄今為止發現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染色體有1、14、19、21號染色體,染色體上的基因突變引起阿爾茨海默病或改變阿爾茨海默病的易感性,如澱粉樣前體蛋白(APP)基因、早老素1(Presenilin 1,Ps1)基因、早老素2(Presenilin 2,Ps2)、載脂蛋白Eε-4(ApoE4)等。
  • 小兒推拿李波:兒童抽動症的症狀、危害、病因病機及小兒推拿方法
    >  三、小兒抽動症的病因病機  兒童抽動症,作為近十年來非常棘手的一項社會性疾病一直困擾著廣大家長、孩子和兒科醫生;這種病病情常常有很大的波動性,時輕時重,有時還可能自行緩解一段 時間,抽動的部位、頻度和強度都可以不斷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