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廚房工作?那你吃的應該很不錯吧?」
「你是廚師,那你都是自己做給自己吃的吧?」
在人們的印象中,廚師似乎是一個「近水樓臺」的職業,天天做美食,那應該自己吃的也不會差。然而現實中,真的是這樣嗎?
此前,紅廚網(微信)發布的一條視頻就引發了熱議(無良老闆!竟逼廚師吃變質飯菜!),視頻中報導,深圳一家餐廳的後廚員工爆料稱,餐廳不但把過期的食材全部做成員工餐,甚至有時候,還做成菜端上顧客的餐桌。
變質的飯菜給後廚員工吃,這本來就是一件十分惡劣的事情,已經超出了常人的接受程度。但是萬萬沒想到,這種事情居然不在少數,廚師們對此竟表現得習以為常。
讓我們來看看一些廚友的留言——
@歧途
習慣了,我做過四個廚房,有三個都是這樣,放久了沒賣掉的發臭的魚頭,炸一下還是做員工餐,我們還是自己去外面買包子吃,習慣了。
@張小帥
餐飲行業好多就是這樣,身為餐飲人,見怪不怪了。
@友聚廚幫餐飲策劃
我們身為後廚,吃已經不能買的都很正常,我去了九間酒樓做過也是這樣啊,倆個月的肉餡拿來釀茄子我都吃過。
@軒味米粉
我以前做也遇到過,特別是素萊,發黃員工吃,我一般不會吃。
@無語
這樣的事我也遇到過,採購部買回來就是變質的,沒賣出去就做給員工吃,我在那做了兩天連工錢都沒要就走了。
@不胖二十斤不改名
早已經習以為常了,這種情況很正常,很多飯店都發生過。反正我現在一般員工餐都是能吃就吃下,不能吃自己花錢叫外賣。
△許多餐廳會把變質的食材做成重口味來掩蓋異味,然後給後廚員工吃
不過更讓人感到糟糕的是,餐廳的經營者對此並不以為然,反倒以此為「正常現象」灌輸給後廚員工,理由不外乎:
「菜品滯銷賣不出那麼多,如果扔掉是一大損失,反正還能吃,就當員工餐吧!」
「我們也要考慮成本的啊,如果味兒不是太大,大家煮煮還是能吃的!」
「冰箱積壓的原料,其實熱一熱就能吃,別浪費了。」
這些理由,聽起來既節儉又充份,竟讓人一時難以反駁,但是,老闆你咋不一起吃呢?
△你所看到的這份員工餐,已經算很好了
而在紅廚網(微信)發布的另一篇文章中(標題:別人家的員工餐大曝光!你吃的員工餐還好麼?),我們可以看到,雖然並非每一家餐廳,都會給後廚員工吃變質的飯菜,但是除了一些高星級酒店的飯堂以外,大多數中低檔餐廳廚師們吃的員工餐,也好不到哪裡去。
@山非山水非水
又別人家的員工餐,怎麼就沒看到中低檔酒家員工餐呢?和豬食有啥區別,冬瓜南瓜茄瓜輪著吃反正什麼便宜吃什,通常都是一個青菜加一個肉少得可憐的葷素搭配。用大鍋煮熟用大桶裝出來叫上一個啊姨來分。有同感餐飲人舉個手!
@苦澀的甜咖啡
好著啦!一天三餐吃素不吃葷,早上洋芋絲,中午土豆片,晚上馬鈴薯條,好啊!
@華哥
我們的員工餐都是客人吃剩下的,一天吃不完第二天繼續吃,嗯就這樣!
@味來
員工餐,中午吃剩下的下午吃,下午吃不玩夜宵繼續吃。片皮鴨,客人吃了皮,收回來鴨架,存夠了就用來做員工餐,一般都是一個月的。
@徐xing福
跟他們一比,我們吃的跟豬食一樣了,什麼快壞了,吃什麼,老闆可捨不得買職工餐的東西。
@莫莫
我們的員工餐是吃來保命的
@心本逍遙
我們這邊百分之五十的酒店,吃的都是爛菜葉子大雜燴!很少吃肉。
@陳成
我的員工餐是一年4季都白菜球菜,土豆白蘿蔔沒了,快吐了。
@一家人
看到員工餐真的一點食慾都沒有,真的像豬食,有時只好叫外賣。
@璀璨的夜空,手機
我們員工餐,客人吃剩下的,身在他鄉,默默無語兩眼淚,耳邊響起駝鈴聲。
@深愛無聲
白菜豆腐土豆一年的員工餐。
@平常心
我們的職工餐(飯店)每天吃:生芽蘿蔔 綠土豆 一年見不到半點肉 你們學傳的是真實的嗎???
@郭小七
我們每天都是土豆廢料青菜廢料,沒法比,已經遞交了辭呈。
所以,「要想留住員工,首先要留住他們的胃」這句出自星級酒店飯堂的話,放在中低端餐廳的員工餐,簡直成了笑話。
△很多時候,一大桌人就吃這麼幾個菜,一吃就是長期性的,都是青菜、豆腐......肉都很少見
然後,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些紅廚網的粉絲,他們的回答,也是很令人感到唏噓。
@阿龍
以前學徒的時候,在店裡就是吃客人吃的剩菜剩飯,或者是做菜剩的邊角料,拿來一鍋燉就是員工餐了。
@小巴
二十幾個人就吃一鍋蘿蔔而且還是全素的,中餐白蘿蔔,晚餐紅蘿蔔,員工都當兔子養了。
@孫書
同一家連鎖餐廳飯店不同地方都有天壤之別,我以前在南昌毛家飯店工作時,晚餐就是給每個員工一包八毛錢的方便麵,這是真的。不過這是好幾年前的事了。
@憤怒的小曾
把賣不出去的或剩菜或將過期的產品當成員工福利,我所見過的做過的餐飲都以不要浪費的名義,將就地成為員工的盤中餐!
△廚友提供的自家員工餐照片
為什麼這些餐廳的老闆可以如此肆無忌憚?
一說是時下中低端餐飲市場競爭殘酷,所以大家都在拼命壓縮成本,於是最先遭遇縮水的,便是員工餐及員工福利。
一說是餐飲小店不需要高技術的廚工及人員,對人員要求低,員工流動性大亦容易替代,因此根本不會考慮員工福利。
「小店老闆一年能賺20萬左右就是做得好的了,反正員工可替代性強,這類人員容易找,如果待遇再好了,他賺的就少了。小店管理與規模店管理的差別就在這裡,往往目光短淺。」已成為廚師長的小李,早已看多了這種唯利是圖的小老闆。
△快變質的各種素菜做成重口味的員工餐
這聽起來真是合理得讓人絕望,可是,廚師生下來就應該吃這些東西嗎?
一位比較年長的廚師表示,自己做廚房二十多年了,99%的店的員工餐都是豬食,曾試過連續一個月吃冬瓜燜魚內臟,腥的不行,無法下咽;青菜則每天都是摘下來的爛葉子,每個月的工資,都是貢獻給旁邊的餃子店、小吃店的。也試過每天都是用瓶裝橄欖菜來下飯,有時候就偷偷的舀一些XO醬來下飯。
「後廚員工都吃不好,客人能吃好嗎?廚師上班都沒有心情,能做出什麼好的出品?任何一家店錢是賺來的,而不是省岀來的,員工能吃你多少呢?」這位年長廚師說。
△受訪廚友提供的自家員工餐照片
結語:
其實一頓夥食的好壞,就是一份對別人的態度。
為何一些大品牌、大企業往往能有讓人稱羨的員工福利?
不是因為那些企業有錢,所以對員工好,而是因為員工感受到企業的溫暖,所以願意盡全力鑄就企業發展。
如果一家餐廳的老闆靠省員工餐來維持,那麼這家餐廳也做不大。
很多時候,廚師們要的不是多高大上的員工餐,需要的僅僅是一份尊重而已。
這, 就是真實的、 大多數後廚員工餐的現狀。
——————
記者:張美嫻,本文為紅廚網原創文章,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紅廚網,廚師界第一新媒體,每日更新面向廚師和大眾的菜譜。 歡迎關注我們!(;網站地址:www.chuyi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