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濮陽講學:沒有自傲的本錢,也無須有自卑的心理

2021-02-13 濮陽說

王立群寄語河南大學濮陽工學院學生——

沒有自傲的本錢,無須有自卑的心理

袁冰潔/文

濮陽說、濮陽早報《文創周刊》投稿郵箱yuanbingjie2003@126.com;電話:13721737408

10月26日上午,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老師蒞臨濮陽,在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報告廳,為河南大學濮陽工學院學生做了一場題為「勤奮與堅持」的精彩講座。講座中王立群寄語大學生:沒有自傲的本錢,也無須有自卑的心理,只要踏踏實實,兢兢業業,勤奮學習,堅持好習慣,練就過硬的本領,一樣能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出彩。

 

「大學期間最重要的是鍛鍊身體,忽略鍛鍊要吃大虧」

 

大學應該學什麼?應該怎麼過?王立群首先建議大家,一定要加強鍛鍊,爭取有一個好身體。

王立群把自己比為「前浪」,而大學生們當然是「後浪」。他說,人的一生中,青年時期是最珍貴的,一生中最好的年華能夠在校讀書,非常幸運,希望大學生們一定要珍惜。

王立群對大學生們說,因為年輕,可能很多大學生目前還體會不到鍛鍊身體的重要性。而到了像自己一樣快要「奔八」的年齡,對健康體會得尤為深刻。他以自己擔任央視「中國詩詞大會」嘉賓為例,「中國詩詞大會」一共舉辦了五季,自己每季都參加了,但第五季只參加了三期,原因就在於身體情況不允許。像蒙曼、酈波、康震等,錄完節目還可以馬不停蹄參加活動,而自己由於上了年齡,錄完節目只想休息。尤其是第五季,錄一次要休息兩天。

王立群其實很重視鍛鍊身體,一直到今年上半年,他還堅持每天早晨起床時做伏地挺身,每天四組,一組20個,共80個,同時還要做平板支撐。但現在只能練練啞鈴,做做深蹲等。

「一定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身體不好,不僅給國家帶來麻煩,給家庭帶來困擾,而且還給自己帶來極大的痛苦。健康是第一位的,大學期間最重要的是要把身體練好。一旦忽略了身體的鍛鍊,將來肯定要吃大虧。」王立群說,他希望大學生們能夠從刷手機、玩遊戲中解放出來,好好地鍛鍊身體。

 

「專業固然重要,但廣泛的興趣更重要」

 

除了要鍛鍊好身體,王立群認為,在大學裡也要把廣泛的興趣培養起來。

對很多人來說,在學校所學的專業和未來的工作,很難做到完全匹配。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多不是自己的終身職業。大學生們現在還在上學,不知道將來會幹啥,也許有些人要走上領導幹部崗位,有些人會做其他工作,這些工作可能都與大學所學的專業關係不大。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設立總統大學、總理大學、主席大學,總統、總理、主席等,都是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經過不斷歷練,通過各種機遇最終培養起來的。

「專業固然重要,但廣泛的興趣更重要,不僅要學好專業,文學、歷史、美學也都要學,視野也開闊,將來能勝任的工作就越多。」王立群說。

 

「雙手不是光用來擁抱的,還是用來讀書和寫作的」

 

人們都知道王立群知識淵博,這與他長期博覽群書有關。

王立群非常重視讀書,他說,大學是最好的讀書時代。自己曾經在一個場合對大學生們說:「雙手不是光用來擁抱的,還是用來讀書寫作的。大學四年,能讀到的書會很多,能學到的東西會很多,希望大家能抓住機會,儘可能多讀書,各方面的書都讀一點兒。」

王立群說,參加工作後就會知道,一旦進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時間就沒法自由支配了。只有在學校,讀書才是主業;離開學校,讀書就是副業,除非你是搞專門學術研究的。讀一輩子書和很早就放棄讀書的,在視野的開闊程度、對問題的認識程度和知識面上,差別都是非常大的。

「要多讀書,讀好書,古代的、現代的;中國的、外國的,都要涉獵,廣泛閱讀,尤其是讀經典。」王立群說。

 

「沒有自傲的本錢,也無須有自卑的心理」

 

王立群說,河南大學濮陽工學院,目前還算不上全國名校,這是由各種原因造成的。但是,既然能夠來這裡學習,就一定要珍惜,我們沒有自傲的本錢,也無須有自卑的心理。

王立群向大學生們分享了自己參加央視「百家講壇」欄目的經歷。當時,「百家講壇」在全國進行選拔,包括北大、復旦、浙大、南大等著名高校,都紛紛向欄目組推薦教師。因為能夠在這個講臺講課並得到觀眾的認可和喜愛,對所在學校是一種榮譽。但並不是說,只有名校的老師,才能在這個講臺上出彩;更不是說,只要是名校的老師,就一定能在這個講臺上出彩。可以說,「百家講壇」當時就是各校教師的比拼場,有的人剛試講就被淘汰了,有的人錄完後就被淘汰了,有的人講了幾期後沒什麼反響也被淘汰了。自己在參加的過程中得到河南大學的大力支持,講課的效果也非常好,講了《史記》又講宋太祖、宋太宗,一共在「百家講壇」的平臺上講了374集。

央視另一檔很受歡迎的欄目「中國詩詞大會」,王立群作為嘉賓同樣非常出彩。但因為年齡原因,王立群一直在猶豫去還是不去。「為了河南,還需要咬牙再堅持幾年,因為一旦不去,河南短時間內就不會有人會站在這個平臺上;而為了自己,為身體著想,見好就收更好。」王立群說,「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很快開始錄製,自己還沒考慮好到底去還是不去。

王立群以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學生們,我們的出身和我們最終能做出的成績,並不一定就是一致的。即便我們不是名校畢業,但只要我們能夠認真學習,不斷歷練,掌握過硬的本領,一定能夠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脫穎而出。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都是認真做事的結果」

 

眾所周知,習慣對一個人非常重要。王立群希望河南大學濮陽工學院的大學生們,要自覺養成勤奮和認真的好習慣。

他同樣以自己為例。自己在平時工作、治學過程中,均是非常勤奮和認真。這種習慣,也直接促成了在「百家講壇」的出彩。

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百家講壇」講課時,很多人都看到王立群在講臺上睿智、淵博、幽默的一面,卻少有人知道他在下面所下的功夫。首先是備課認真,每講一項內容,王立群都要把相關資料看完,然後在知網上將相關文章下載、列印下來,把所有的與之有關的內容看一遍。接著,再寫一篇一萬多字的草稿,修改幾遍後作為定稿。由於視力原因,還要將一萬多字的稿件壓縮成四五千字。最後,用一號宋體把講稿列印好,將需要顯示的用黑體突出出來,這樣才會在講課過程中做到從容自如。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都是認真做事的結果。」王立群說,成就事業的秘訣無他,一個是勤奮,一個是認真,養成這兩個好習慣,一生都會受用不盡。(本文圖片來自濮陽網、崔冠軍的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王立群濮陽講學:沒有自傲的本錢,也無須有自卑的心理
    王立群濮陽講學:沒有自傲的本錢,也無須有自卑的心理王立群寄語河南大學濮陽工學院學生——沒有自傲的本錢,無須有自卑的心理,在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報告廳,為河南大學濮陽工學院學生做了一場題為「勤奮與堅持」的精彩講座。
  • 《將軍諾》:愛一個人放下自傲與自卑
    他是少年意氣風發的慕容將軍,一張盛世美顏無處不張揚著他的自傲。而這樣自傲又自負的人,曾經被一個弱女子輕易誆騙,至此成為他關輝人生中的一段奇恥大辱,不同的是,別樣的情愫也隨著不甘而愈發濃烈。一場張燈結彩的大婚,卻是別有一番生面,婚房裡的兩個人各懷鬼胎。從一開始慕容就知道這是一個局,為了他身上的日符而來。
  • 《知否》盛長柏和海氏:娶不自卑不自傲的女人,是男人的福氣
    如果能娶到一個通情達理,不自卑不自傲的女人,那是男人的福氣。《知否》當中,我覺得盛長柏和海氏是最幸福,最令人羨慕的一對。真的是做到了相敬如賓,相親相愛。在這麼好的一個家庭裡長大,又是嫡女,身份地位決定了她不自卑。在她眼裡,只有真性情最重要。而不像明蘭,小娘是一個典賣到盛家,卑微的女人,明蘭是庶女。雖然當了侯府大娘子,又有誥命,庶女的身份始終被人時不時拿來訴說。她骨子裡有一絲絲的自卑。
  • 黛玉悲劇的背後——自卑而又自傲的高敏感型人格
    如果你不能理解她對於花的情感,那麼有寵物的,看看你身邊的寵物,他離開你,你是否也會傷心難過,有收藏古玩習慣的朋友,想想要是被毀掉了,你是否也會難過,你想一想,你最喜愛的東西毀掉,你的內心是否依舊沒有波瀾?黛玉葬花那是她對花有不一樣的情感,那是她與花的共情,說她多愁善感也好,葬花,於她而言,對得起的是自己的內心,人生短短幾十載,而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對得起自己的心,方能不悔一世。
  • 常見的不良心理你有嗎
    先說說具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的人一般具備哪些心理特點:坦誠、樂觀、幽默、聰明、獨立性強、能為人著想等心理特點。而那些不太受人歡迎的人具有以下心理特點:自私、虛偽、自傲、自卑、猜疑、依賴、固執、斤斤計較等等。
  • 《偽裝者》汪曼春——表面自傲,內裡愛的自卑的女人
    《偽裝者》汪曼春——表面自傲,內裡愛的自卑的女人在整部《偽裝者》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汪曼春了,看完整部劇我覺得這部劇裡的女人們簡直了,各有各的絕美,各有各的風骨。如果當初換了放蕩不羈的明臺,或許她的愛人就會有與大姐抗爭的勇氣了。汪曼春的愛情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原著中有一段明鏡的回憶可以幫我們淋漓盡致的展現:當時明鏡不放心將受傷的明臺交給程錦雲,程錦雲在爭取的時候明鏡這樣說了一段話:「你知道嗎?曾經有一個十六歲的女孩子,就像你現在一樣,站在我家門口,她告訴我,她要嫁給我弟弟。我告訴她,行,除非我死!你知道她怎麼回答的?
  • 心理輔導室:消除自卑心理,其實也並不難
    從心理學上看,這種補償,其實就是一種「移位」,即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發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長處,優勢,趕上或走過他人的一種心理適應機制,正是這一心理機制的作用,自卑感就成了許多成功人士成功的動力,成了他們超越自我的「渦輪增壓」,而「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們的自卑感也愈強,尋求補償的願望就愈大,成就大業的本錢就愈多。
  • 強勢母親養出來的兒女,一個自負,一個自卑,一個自傲
    對妹妹明玉的幫助,從來不往好處想,只覺得是在侮辱他,看不起他,他的內心是自卑的。而蘇母的小女兒其實是和蘇母最像的一個。她從小在家裡受到不公平待遇,但是她性格倔強,性子要強,從來覺得自己沒有不如誰。更是在和家裡關係鬧僵之後還成長成一名成功的白領。她不允許別人瞧不起她,她的自傲與蘇母同出一轍。雖然蘇母最不喜歡這個女兒,但其實女兒與她最像。
  • 自信與自傲的區別
    自信與否原本是描述人在社會適應中的一種自然心境,即人嘗試用自己有限的經驗去把握這個陌生世界時的那種忐忑不安的心理過程。從本質上說,是對人生價值的自我發現,是對自我能力的認知並堅定。自信不是空洞的信念,它是與學識、修養、經歷為基礎的,伴隨自信同時出現的,常常是一些可貴的情感和品質。對於科學人員來說,自信是非常重要的。
  • 大乘禪法 | 自傲自卑的心態障道
    這個世界沒有人吃虧,也沒有人佔便宜的,你嚮往極樂世界的心多,你留戀娑婆世界、流浪在生死苦海中的心自然就會減少;如果你留戀娑婆世界的心特別重,對名利、財色、感情的想法太多,就會要麼自傲,要麼自卑。自傲時瞧不起或者看不慣別人,自卑的時候,又覺得自己橫豎不行,自傲和自卑全是修行路上的攔路虎。
  • 《咬文嚼字》挑錯 王立群一一作答
    也就是說,漢武帝身後至少有85年,佛教才傳入中國。第二處錯誤是書中將發生在北宋的「靖康之役」與明朝的「靖難之役」混淆。「靖難」是「平定變亂」的意思。1399年,明朝燕王朱棣以遵祖訓、誅奸臣為藉口,公然奪自己侄兒的皇位,這次內戰史稱「靖難之役」。而「靖康」是北宋欽宗的年號。第三處錯誤是書中說張騫出使西域非常艱苦,因為當時是公元前2世紀,連指南針也沒有。
  • 長沙心理諮詢醫院推薦 青少年人際交往中的心理
    當我們還是青少年的時候,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特別是在人際關係方面: 青少年的生理髮育很快,但是心理髮育的速度卻跟不上生理髮育的速度,這也造成了這一特定時期的矛盾心理: 半成熟半幼稚,半獨立半依賴的心理特徵。反映在人際溝通上會產生幾種不適當的心理狀態。
  • 自卑的特徵,如何改變自卑心理?
    自卑的人士,在生活中有很多,其中不乏有風光無限的各界名流。隨著社會對個人要求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自卑,對整個世界充滿懷疑。通常,自卑者會有以下特徵: 有自卑觀念的人,仿佛是思想上生病的者,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變:
  • 王立群首次做客南國書香節
    圖/通訊員 聞香在王立群看來,該書最大特色是對詩詞講解的獨家點評,沒有對一首詩逐字逐句去講,而是抓住一首詩最重要的地方,並且只講他最感興趣的地方。可以是名句,可以是作家寫這首詩、這首詞時的生存狀態、心理狀態,感覺抒發完了,文章也隨之結束。「這樣一來,就造成了這本書的點評往往是發前人所未發,道今人所未言。」他說。談用語:網絡語言可貼近當下生活在書中,王立群用了很多隨性甚至很時尚的語言。
  • 常常有自卑心理該怎麼改善?#改善自卑#
    [自卑與自尊水平密切相關。人存在自卑心理的同時往往處於自尊水平非常低的狀態。自尊水平更多受原生家庭的成長經歷所影響想要解決是自卑的問題。就需要去滋養我們的自尊!那如何滋養我們的自尊那?特別是在面對失敗和挫折的時候,我們需要調整好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每個問題至少有三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多角度想想解決問題的辦法,並設計方案這樣子能夠提升我們成功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攢我們的小成功。並且我們要能夠愛護自己,能夠感受到對自己的喜愛,感受到自己是受歡迎的。可以勇敢一些的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哦!
  • 王立群智解成語
    就這樣,在鮑叔牙的勸說之下,齊桓公擯棄前嫌,用計將管仲從魯國贖回,對管仲禮遇有加,管仲亦忠心相報,鮑叔牙甘居其下。從此,齊桓公與管仲這對完美君臣組合,各盡其能,終於實現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霸主大業。  鮑叔牙的讓賢之舉,是大公無私的表現,更是出於對朋友的信任與認同。對此,管仲深有感慨,感嘆鮑叔牙是他的知己。
  • 孩子自卑心理危害大,消除自卑心理,讓孩子喜歡自己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都存在著自卑心理,他們看不到自己的長處,總覺得自己處處不行,對自己各方面的評價都很低,有的孩子甚至在父母面前都會覺得自卑。這種自卑心理會給孩子帶來極其嚴重的影響。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的一無是處的,就像「三人行,必有我師」一樣,一方面的不行並不代表全盤否定
  • 自卑心理改變方法
    引言:自信、自卑、自負都是現在每一個人面孔展示。自卑的卑微心理自卑這種心理表現為對自己缺乏一種正確的認識,在交往中缺乏自信這是最主要的,辦事無膽量,畏首畏尾,隨聲附和,沒有自己的主見,一遇到有錯誤的事情就以為是自己不好。這樣導致他們失去交往的勇氣和信心。
  • 每個人都有自卑傾向,認識自己就從自卑開始
    在人的缺點中,自卑無疑是最能引起共鳴的,有機構統計:「世界上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都有自卑感!」聽來不可置信,但若細心觀察,你周圍的人,有幾個是真正的不自卑?又有幾個不是經常表現出自卑?在1927年,他的親身經歷加上多年的研究,終於出版了這本《自卑與超越》。 阿德勒認為:人類都有自卑感 ,當我們小的時候,看到別人長大而自卑;當我們大的時候,卻發現別人比我們更有錢;當我們有錢的時候,看到別人比我們更富年輕力壯,這些都會在我們心底裡產生自卑。從某種程度上講,自卑也是推動一個人不斷自我完善的動力。
  • 《中國詩詞大會》嘉賓王立群點評百首古詩詞,幽默有乾貨
    曾在《百家講壇》擔任主講人,且是《中國詩詞大會》嘉賓的知名學者王立群教授近日推出新作《王立群妙品古詩詞》,從私人角度點評,乾貨滿滿。頗有國民度的王立群老師深受家長的追捧。《王立群妙品古詩詞》封面提起王立群,許多人都不陌生,他以在文化類電視節目中講歷史而出名,其實王立群真實的身份並不是搞歷史的,而是河南大學文學院的教授、古典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這次他回歸自己的本專業,以點評詩文的方式與讀者共饗古詩詞之美。不妨來看看這本書的有趣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