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挑錯 王立群一一作答

2020-12-27 光明網

近日,上海《咬文嚼字》雜誌邀請全國文字監督員,對電視欄目《百家講壇》及其出版物進行挑錯。繼今年第一期公布《於丹〈論語〉心得》中的8處錯誤後,在剛剛出版的第二期上,又刊出了《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帝》一書的8處文史知識和語言文字差錯。王立群日前對《咬文嚼字》所指出的8處錯誤一一作了解答。

《咬文嚼字》指出8處錯誤

第一處錯誤是書中說漢武帝晚年燒香拜佛。事實上,佛教當時還未傳入中國。

關於佛教傳入我國的具體時間,《辭海》記錄了兩種說法:一說為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一說為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而漢武帝是公元前140年登基,公元前87年駕崩的。也就是說,漢武帝身後至少有85年,佛教才傳入中國。

第二處錯誤是書中將發生在北宋的「靖康之役」與明朝的「靖難之役」混淆。「靖難」是「平定變亂」的意思。1399年,明朝燕王朱棣以遵祖訓、誅奸臣為藉口,公然奪自己侄兒的皇位,這次內戰史稱「靖難之役」。而「靖康」是北宋欽宗的年號。

第三處錯誤是書中說張騫出使西域非常艱苦,因為當時是公元前2世紀,連指南針也沒有。而公元前3世紀的著作《韓非子》中,就已經有了對指南針的記載:「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第四處錯誤是書中拿貂蟬和西漢衡山王劉賜的王后徐來對比,證明中國歷史上常用女人挑撥父子關係。專家指出,徐來實有其人,而貂蟬卻是小說《三國演義》杜撰出來的一個虛構人物,歷史上並無其人。

第五處差錯是書中引用《紅樓夢》人物焦大的話「大觀園裡,除了石獅子,有幾個人是乾淨的?」其實,焦大並沒說過這話。在《紅樓夢》一書裡,「你們東府裡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乾淨,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乾淨」這句話,是柳湘蓮對賈寶玉說的。

除了這些文史知識方面的錯誤之外,還有三處語言文字理解、使用不當。

一是將「逆龍鱗」解釋為「拔掉龍鱗」,很不準確。逆鱗,原來的意思是「倒生的鱗片」,後來衍生出「逆龍鱗」一詞,指忤逆、觸犯皇帝(君主)的尊嚴和旨意。

二是將「不齒」誤用為「不恥」。「不恥」要帶賓語,意思是不覺得這是讓人羞愧的事,常見於「不恥下問」「不恥相師」。而「不齒」用於表示鄙視,如「不齒於人類」。

三是將山西的「洪洞縣」誤寫成「洪桐縣」。「洪洞縣」的「洞」字的讀音在一般詞典裡查不到,《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裡有明確的標註,念(同)而不念,宋朝的《廣韻》中就已有記載。

王立群:6條系他人誤增或編校錯誤

王立群說,將「靖康之役」與「靖難之役」混淆等4條錯誤不是出自他的筆下,可能是出版社修改原稿時誤增之錯。還有些錯誤是編校之誤。

關於被指弄錯指南針發明時間,王立群稱「關於指南針,比較複雜。司南是我國春秋戰國時代發明的一種最早的指示南北方向的指南器,但還不是指南針。司南是利用天然磁石製造的,在礦石來源、磨製工藝和指向精度上都受到較多限制。到了北宋時代,由於軍事和航海等需要以及材料與工藝技術的發展,先後利用人造的磁鐵片和磁鐵針以及人工磁化方法製成了比司南先進的指南魚和指南針。」

至於歷史人物貂蟬,王力群稱,貂蟬之名確實不見於正史,從《後漢書・呂布傳》的記載裡,可以看到貂蟬的影子――董卓的一位侍妾,而董卓與呂布的怨隙,也是因女人而引起,《三國演義》「董太師大鬧鳳儀亭」的故事,就是因此生發出來。但也有學者認為貂蟬實有其人,梁章鉅在《歸田瑣記》中說:「貂蟬事,隱據《呂布傳》,雖其名不見正史,而其事未必全虛。」而在《小棲霞說稗》中,他則肯定「是蟬固實有其人」。所以,文中之言,亦有根據。

希望再對《王立群讀〈史記〉之項羽》糾錯

對於為何出現這些錯誤,王立群說問題出在出版社和作者身上。首先,有的錯誤在原稿中並沒有,為出版社修改時誤增所致。另外出版方改定的稿子,他用了三天時間校改其原來指出來的錯誤,但其他新添的錯誤顧不上看了,是他的失誤。

對於為了增加可讀性而改動原稿產生錯誤的問題,王立群表示,為了增加可讀性,出版方可以適當改動原稿,但是不能改動太多。所以對於新出版的《王立群讀〈史記〉之項羽》一書他就要求出版社儘量少改,如有改動他一定要親自過目。

當被問及如何看待讀者和媒體熱衷於查證百家講壇圖書中的錯誤這個現象時,王立群表示,指出錯誤,糾正錯誤,是一件好事。這是對「百家講壇」主講人的一種關心。人非聖賢,孰能無誤?有錯不怕,改了就好。希望《咬文嚼字》再對近日出版的《王立群讀〈史記〉之項羽》進行這類糾錯。

相關焦點

  • "咬文嚼字"給作家挑錯:莫言歡迎 郭敬明錯最多
    《咬文嚼字》編輯部的所有人都沒想到糾正甄嬛讀音這件事兒會引來這麼多爭議,甚至有記者問郝銘鑑:你不覺得這是一本刊物和十億人民的決鬥麼?郝銘鑑不覺得,十億人民太誇張,最多是給一個劇組指指錯誤。  其實這並不是《咬文嚼字》爭議最廣泛的一個錯誤,2008年奧運會開幕之時引用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名人微博「咬文嚼字」:網絡語言必須規範嗎?
    《咬文嚼字》雜誌發起的「圍觀名家博客」活動近日結束,通過一年來「圍觀」12位名人的博客,從中挑出語文差錯,得出上述「三多」結論。此事引起網友關於網絡語言嚴謹性的討論,網友「普羅騎士」說:「值得讚揚!網絡文化屬於速食,但希望發博發貼的朋友能嚴謹、嚴謹、再嚴謹。」而網友「愚笨的三月」則道出了另一方聲音:微博要那麼嚴謹幹嘛?
  • 《咬文嚼字》挑錯春晚 文史成語字詞語法均涉及
    小品《荊軻刺秦》將「秦王」錯用成「秦公」   春晚引起的話題討論還未散去,素有「語林啄木鳥」之稱的《咬文嚼字》雜誌昨天發布了其關注到的央視春晚文字差錯。據介紹,繼2006年「咬」出央視春晚28處差錯,並連續三年關注春晚,還在2007年派出專家赴春晚直播現場把關之後,《咬文嚼字》今年再度檢查春晚的文字質量。此次雜誌發布的差錯內容包括文史差錯、成語差錯、字詞差錯、語法錯誤。
  • 《咬文嚼字》創辦人郝銘鑑「捍衛語言的純潔」功不可沒
    剛剛,文匯報從《咬文嚼字》雜誌編輯部獲悉,語言學家、《咬文嚼字》創辦人、原主編郝銘鑑4月2日上午10時12分病逝,享年76歲。出版圈一片悼念和惋惜聲。「師長遠行。難過。」很快他就發現,社會語文應用方面存在問題亟待解決,於是1995年在上海創辦了《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本是貶義,但他堅持使用:「咬文嚼字代表的是大家寫文章時字斟句酌、嚴謹治學的態度。」
  • [都市零距離]道裏區做客直播間 就百姓訴求一一作答
    [都市零距離]道裏區做客直播間 就百姓訴求一一作答 道裏區做客直播間,就百姓訴求一一作答。
  • 王立群智解成語
    原標題:王立群智解成語 二十一、鮑叔牙的胸懷  鮑叔牙侍奉齊桓公左右,對齊桓公的宏偉志向很了解,齊桓公不是池中之物,他立志騰空躍起當上諸侯霸主,而要實現霸業,必須要舍掉私怨。  王立群智解成語  社科  人文  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王立群新著。  結合時政和當前社會現象,用耳熟能詳的漢語成語鉤沉歷史,以古喻今。  王立群 著 大象出版社  下期提示:人常說:「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典故為何?又揭示了怎樣的交友原則?請看下期。
  • 王立群:人文學科才能讓人才成為健全的人才
    1月23日,河南省政協常委、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在接受大河網記者採訪時說。  2007年,《百家講壇》播出《王立群讀史記》系列,讓風趣儒雅、侃侃而談的王立群一舉成名,成為了全民偶像。上午10時許,大河網記者來到黃河迎賓館,走進王立群的房間,就今年他的提案,進行了採訪。
  • 《咬文嚼字》發布2015年十大語文差錯
    原標題:《咬文嚼字》發布十大語文差錯   「罄竹難書」還是「磬竹難書」?「嚴懲不貸」還是「嚴懲不怠」?《咬文嚼字》編輯部昨天發布2015年十大語文差錯。   《咬文嚼字》編輯部還一一給出了具體解釋,比如,2015年9月3日,天安門廣場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有媒體在報導時,把1945年9月3日說成「日本投降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書上正式籤字,中國抗日戰爭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 王立群話家風:牢記母親教誨 名利面前自帶免疫
    中新網鄭州2月5日電 題:名家王立群話家風:牢記少時母親教誨 名利面前自帶免疫  作者:門傑丹 胡鏡  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王立群,自2006年在電視節目《百家講壇》講述《史記》以來,從默默無聞的學者華麗變身為學術界名人。但成名後的他,始終堅持一個學者的本分,依然是那個蝸居一寓白首窮經的知識分子。
  • 《百家講壇》的主講人,卻因賞析一句詩被質疑,王立群如何回應?
    一位文學家王立群,紅了14年,卻因在節目中對「停車坐愛楓林晚」這句詩詞的賞析被質疑,後來有其他學者進行解釋,王立群其實很冤枉。王立群是1945年生人,他出生於安徽,祖籍山東。王立群最開始的高考志願報的是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
  • 王立群濮陽講學:沒有自傲的本錢,也無須有自卑的心理
    王立群把自己比為「前浪」,而大學生們當然是「後浪」。他說,人的一生中,青年時期是最珍貴的,一生中最好的年華能夠在校讀書,非常幸運,希望大學生們一定要珍惜。王立群對大學生們說,因為年輕,可能很多大學生目前還體會不到鍛鍊身體的重要性。而到了像自己一樣快要「奔八」的年齡,對健康體會得尤為深刻。
  • 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帶你窺見成語中的家風家訓
    著名文化學者,河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連續十年《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國詩詞大會》點評嘉賓……這些稱謂和電視螢屏呈現的大家風範,都讓王立群在全國聚集了海量人氣,他可以說是本屆中國家長節上當之無愧的「大腕兒」、「網紅」。11月26日,王立群作為「壓軸」的主講嘉賓登場,以《成語中的家風家訓》為題,為近千名觀眾帶來一場精彩演講。
  • 王立群濮陽講學:沒有自傲的本錢,也無須有自卑的心理
    王立群首先建議大家,一定要加強鍛鍊,爭取有一個好身體。王立群把自己比為「前浪」,而大學生們當然是「後浪」。他說,人的一生中,青年時期是最珍貴的,一生中最好的年華能夠在校讀書,非常幸運,希望大學生們一定要珍惜。王立群對大學生們說,因為年輕,可能很多大學生目前還體會不到鍛鍊身體的重要性。而到了像自己一樣快要「奔八」的年齡,對健康體會得尤為深刻。
  • 講述成語的「前世今生」——讀《王立群智解成語》
    □張光恆    王立群,知名學者、教授,通古博今,睿智博學,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之一。今年6月,他的新書《王立群智解成語》上市。正如王立群所說的:「我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成語是其中的瑰寶。對於成語,我們可以說既熟悉又陌生。」而這本書的出版,卻像一把鑰匙,為我們打開了歷史之門,使我們看到了成語的「前世今生」——它的誕生,它的演變,它的發展。在王立群教授的筆下,每一個成語,都蘊含著閃光的智慧,提醒人們銘記做人的根本,知曉做事的道理。
  • 王立群:成語已成為漢語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
    自年初推出《宋太宗》與《無冕女皇呂后》 兩部著作之後,王立群推出最新作品《王立群智解成語》,以成語說故事,以故事論時下,講述了近300個令人難忘的成語故事。他不僅僅是講成語,更多的是在說誠信,說感恩,說勵志,說圓夢。
  • 王立群首次做客南國書香節
    文/羊城派記者 付怡8月18日,著名文化學者、《中國詩詞大會》嘉賓王立群教授攜新作《王立群妙品古詩詞》首次做客南國書香節,給讀者獻上一堂風趣幽默、見解獨到的詩詞講解課。活動剛開場,王立群指了指身旁的手機說,「現在它正錄著直播呢。」他表示,自己在新作中加入了大量的網絡用語,如「確認過眼神」、「佛系男神」等,目的是把古典詩詞帶到當下語境中,與當下的生活聯繫起來。
  • 王立群:成語類節目尚缺乏對成語內涵深入挖掘
    幾天前的書博會上,知名學者、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攜新書《王立群智解成語2》和貴州讀者見面——  在第二十四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讀者見面會上,王立群和他在電視上一樣,妙語連珠,經典成語脫口而出,展現著睿智博學的風採。
  • 《王立群智解成語》講述近300個成語故事
    在日前舉辦的一個關於「成語中的傳統與現代」的講座中,我省著名學者王立群曾講述過這個故事。諸如此類的成語講解,被收入大象出版社新出版的《王立群智解成語》一書中。(記者程梁)  這本書以成語說故事、以故事論時下,講述了近300個令人難忘的成語故事。這些成語故事所蘊含的哲理樸素深刻,在當前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性。
  • 讀解新詩話:文化學者王立群推出新作,妙評100首經典古詩詞
    半島記者黃靖斐近日,著名文化學者、中國詩詞大會嘉賓王立群新作《王立群妙品古詩詞》出版。此次,王立群著力於恢復中國古人點評詩文的傳統,全書見解獨到,風趣幽默。書中,王立群用深入淺出的流行語言讓傳誦一千多年的經典古詩詞活在了當下,可以說是一本新詩話。
  • 客人打電話諮詢酒店詳細信息,如何用英語一一作答
    酒店前臺必會的英語,客人打電話來酒店諮詢酒店的詳細信息時,如何用英語一一作答。請看下面的英語口語對話。   R:   Changhong Hotel.May i help you ?   長虹飯店。需要我幫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