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寄語河南大學濮陽工學院學生——
沒有自傲的本錢,無須有自卑的心理
袁冰潔/文
10月26日上午,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老師蒞臨濮陽,在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報告廳,為河南大學濮陽工學院學生做了一場題為「勤奮與堅持」的精彩講座。講座中王立群寄語大學生:沒有自傲的本錢,也無須有自卑的心理,只要踏踏實實,兢兢業業,勤奮學習,堅持好習慣,練就過硬的本領,一樣能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出彩。
「大學期間最重要的是鍛鍊身體,忽略鍛鍊要吃大虧」
大學應該學什麼?應該怎麼過?王立群首先建議大家,一定要加強鍛鍊,爭取有一個好身體。
王立群把自己比為「前浪」,而大學生們當然是「後浪」。他說,人的一生中,青年時期是最珍貴的,一生中最好的年華能夠在校讀書,非常幸運,希望大學生們一定要珍惜。
王立群對大學生們說,因為年輕,可能很多大學生目前還體會不到鍛鍊身體的重要性。而到了像自己一樣快要「奔八」的年齡,對健康體會得尤為深刻。他以自己擔任央視「中國詩詞大會」嘉賓為例,「中國詩詞大會」一共舉辦了五季,自己每季都參加了,但第五季只參加了三期,原因就在於身體情況不允許。像蒙曼、酈波、康震等,錄完節目還可以馬不停蹄參加活動,而自己由於上了年齡,錄完節目只想休息。尤其是第五季,錄一次要休息兩天。
王立群其實很重視鍛鍊身體,一直到今年上半年,他還堅持每天早晨起床時做伏地挺身,每天四組,一組20個,共80個,同時還要做平板支撐。但現在只能練練啞鈴,做做深蹲等。
「一定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身體不好,不僅給國家帶來麻煩,給家庭帶來困擾,而且還給自己帶來極大的痛苦。健康是第一位的,大學期間最重要的是要把身體練好。一旦忽略了身體的鍛鍊,將來肯定要吃大虧。」王立群說,他希望大學生們能夠從刷手機、玩遊戲中解放出來,好好地鍛鍊身體。
「專業固然重要,但廣泛的興趣更重要」
除了要鍛鍊好身體,王立群認為,在大學裡也要把廣泛的興趣培養起來。
對很多人來說,在學校所學的專業和未來的工作,很難做到完全匹配。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多不是自己的終身職業。大學生們現在還在上學,不知道將來會幹啥,也許有些人要走上領導幹部崗位,有些人會做其他工作,這些工作可能都與大學所學的專業關係不大。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設立總統大學、總理大學、主席大學,總統、總理、主席等,都是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經過不斷歷練,通過各種機遇最終培養起來的。
「專業固然重要,但廣泛的興趣更重要,不僅要學好專業,文學、歷史、美學也都要學,視野也開闊,將來能勝任的工作就越多。」王立群說。
「雙手不是光用來擁抱的,還是用來讀書和寫作的」
人們都知道王立群知識淵博,這與他長期博覽群書有關。
王立群非常重視讀書,他說,大學是最好的讀書時代。自己曾經在一個場合對大學生們說:「雙手不是光用來擁抱的,還是用來讀書寫作的。大學四年,能讀到的書會很多,能學到的東西會很多,希望大家能抓住機會,儘可能多讀書,各方面的書都讀一點兒。」
王立群說,參加工作後就會知道,一旦進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時間就沒法自由支配了。只有在學校,讀書才是主業;離開學校,讀書就是副業,除非你是搞專門學術研究的。讀一輩子書和很早就放棄讀書的,在視野的開闊程度、對問題的認識程度和知識面上,差別都是非常大的。
「要多讀書,讀好書,古代的、現代的;中國的、外國的,都要涉獵,廣泛閱讀,尤其是讀經典。」王立群說。
「沒有自傲的本錢,也無須有自卑的心理」
王立群說,河南大學濮陽工學院,目前還算不上全國名校,這是由各種原因造成的。但是,既然能夠來這裡學習,就一定要珍惜,我們沒有自傲的本錢,也無須有自卑的心理。
王立群向大學生們分享了自己參加央視「百家講壇」欄目的經歷。當時,「百家講壇」在全國進行選拔,包括北大、復旦、浙大、南大等著名高校,都紛紛向欄目組推薦教師。因為能夠在這個講臺講課並得到觀眾的認可和喜愛,對所在學校是一種榮譽。但並不是說,只有名校的老師,才能在這個講臺上出彩;更不是說,只要是名校的老師,就一定能在這個講臺上出彩。可以說,「百家講壇」當時就是各校教師的比拼場,有的人剛試講就被淘汰了,有的人錄完後就被淘汰了,有的人講了幾期後沒什麼反響也被淘汰了。自己在參加的過程中得到河南大學的大力支持,講課的效果也非常好,講了《史記》又講宋太祖、宋太宗,一共在「百家講壇」的平臺上講了374集。
央視另一檔很受歡迎的欄目「中國詩詞大會」,王立群作為嘉賓同樣非常出彩。但因為年齡原因,王立群一直在猶豫去還是不去。「為了河南,還需要咬牙再堅持幾年,因為一旦不去,短時間內就不會有河南高校的教師會站在這個平臺上;而為了自己,為身體著想,見好就收更好。」王立群說,「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很快開始錄製,自己還沒考慮好到底去還是不去。
王立群以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學生們,我們的出身和我們最終能做出的成績,並不一定就是一致的。即便我們不是名校畢業,但只要我們能夠認真學習,不斷歷練,掌握過硬的本領,一定能夠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脫穎而出。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都是認真做事的結果」
眾所周知,習慣對一個人非常重要。王立群希望河南大學濮陽工學院的大學生們,要自覺養成勤奮和認真的好習慣。
他同樣以自己為例。自己在平時工作、治學過程中,均是非常勤奮和認真。這種習慣,也直接促成了在「百家講壇」的出彩。
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百家講壇」講課時,很多人都看到王立群在講臺上睿智、淵博、幽默的一面,卻少有人知道他在下面所下的功夫。首先是備課認真,每講一項內容,王立群都要把相關資料看完,然後在知網上將相關文章下載、列印下來,把所有的與之有關的內容看一遍。接著,再寫一篇一萬多字的草稿,修改幾遍後作為定稿。由於視力原因,還要將一萬多字的稿件壓縮成四五千字。最後,用一號宋體把講稿列印好,將需要顯示的用黑體突出出來,這樣才會在講課過程中做到從容自如。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都是認真做事的結果。」王立群說,成就事業的秘訣無他,一個是勤奮,一個是認真,養成這兩個好習慣,一生都會受用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