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成語類節目尚缺乏對成語內涵深入挖掘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幾天前的書博會上,知名學者、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攜新書《王立群智解成語2》和貴州讀者見面——

  在第二十四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讀者見面會上,王立群和他在電視上一樣,妙語連珠,經典成語脫口而出,展現著睿智博學的風採。

  此書是王立群在《王立群智解成語1》熱銷後又推出的新作,他用歷史故事談論時下熱點話題,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全新學習成語的範本。

  借成語說「熱詞」

  在上部書裡,他用「食指大動、染指於鼎,各自為政等」來解釋「舌尖上的中國」,「日月如梭、光陰似箭等」讓世人明白「時間都去哪兒了」,用而「買櫝還珠、名副其實等」來諷刺「包裝界的怪象」,借古喻今,說誠信、說勵志、說感恩、說時光、說教育,在他的筆下,每一個成語,都閃耀著智慧的光芒,由此也得到讀者的熱捧。

  針對現下流行的「成語熱」現象,他認為,現在市面上出版的「成語大全」之類的書與詞典類似,側重成語本身的解釋,缺乏與社會現實的聯繫;而近兩年不少電視臺推出的成語類電視節目,也大多以成語默寫和接龍為主,雖對普及成語知識有好處,但缺乏對成語文化內涵的深入挖掘。

  在他的新作裡,「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等」解釋了婚姻的幸福密碼,「知音之交、君子之交」等讓大家注重朋友之情,「禍從口出、言多必失」等告訴人們說話是一門藝術,而「呆如木雞、因循守舊」就會被社會淘汰,表達了立世為人的道理。

  「書裡不但講成語,還說勇士,說師道尊嚴,講寬恕,講養生。」面對記者「怎麼熟悉這麼多社會熱詞」的疑問,他說,每年都要參加詞典的編纂,選出當年的熱詞,是他的工作之一,所以他生活中時時刻刻關注「熱詞」的收集。

  成語世界古今萬象

  發布會上,王立群給大家講解了有關「衣、食、住、行」四個成語的古今含義。

  衣——「衣冠禽獸」,在古代是人人爭相追求的「尊貴之禮」,因為在士大夫的衣服上,文官繡「飛禽」,武官繡「走獸」,後因為官員的腐敗,演變成今天的「貶義」。食——「食不甘味」,在古代表明遵守孝道,是一種禮儀,服喪期間,就算吃得再好,人們也感覺不到什麼味道,今天只形容胃口不好。住——「分庭抗禮」,現解釋為彼此對等,可以抗衡,而在古代是說賓主相見,分站在庭的兩邊相對行禮,以示平等。行——「過庭之訓」, 孔子教育兒子見了長輩要小步走,延伸到今天專指父親的教誨。

  「中國這些傳統禮儀,都記載在《周禮》《易禮》《禮記》三部儒家經典中,四個成語,講清楚了衣食住行的古代禮儀。」他說,這樣的學習會變得很有趣、生動。

  對於成語,王立群從學古禮,又講到了今天的「萬象」。他說,成語是個變化的東西,魯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大家認為「孺子牛」齊景公,肯定是個正面形象,而在歷史上,這位卻是溺愛兒子、導致兒子丟命和國家大亂的人。

  用成語鼓勁貴州

  前段時間做客貴州衛視,擔當熱門節目《最愛是中華》的導師,這次雖然是王立群第一次到貴陽,但他對黔地已經有了相當的了解。「通過貴州選手的優秀表現,我看到了這裡濃厚的學習氛圍、醇厚的文化底蘊。」他說。「黔驢技窮」、「夜郎自大」這兩個略帶貶義的成語,「更多是說古代貴州,交通的不發達,高山峻岭阻擋了大家出外的腳步。但這絕不是說貴州人的成語。」

  「如今的貴州,已不是傳說中的落後樣子。清新的空氣、良好的生態環境、豐富的民族文化等,令人印象深刻。這屆規模宏大的書博會,說明貴州現在與外界的交流已非常頻繁。」他說,多彩貴州的名聲已經相當響亮。

  他表示,會後準備到黃果樹大瀑布、西江苗寨去走走,領略一下貴州山水的神奇。

  當王立群得知貴州通往全國各地的高鐵即將開通,貴陽至北京只需7個小時時,他用「後來居上」這個成語,鼓勁貴州一定「後發趕超」。

  ■實習生 王勇華 本報記者 劉輝 文/圖

相關焦點

  • 王立群:成語已成為漢語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
    自年初推出《宋太宗》與《無冕女皇呂后》 兩部著作之後,王立群推出最新作品《王立群智解成語》,以成語說故事,以故事論時下,講述了近300個令人難忘的成語故事。他不僅僅是講成語,更多的是在說誠信,說感恩,說勵志,說圓夢。
  • 講述成語的「前世今生」——讀《王立群智解成語》
    □張光恆    王立群,知名學者、教授,通古博今,睿智博學,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之一。今年6月,他的新書《王立群智解成語》上市。整本書講述了近300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成語故事,在這些成語中,有的我們能脫口而出,卻不知它出自何處;有些我們經常引用,卻不明白它的演變;還有的成語我們行走在大街小巷隨時都能看到,卻不清楚它背後隱藏的感人故事。正如王立群所說的:「我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成語是其中的瑰寶。對於成語,我們可以說既熟悉又陌生。」
  • 《王立群智解成語》講述近300個成語故事
    這個成語出自《孟子·離婁下》,說的是齊國的一個人一面乞討人家的殘羹冷炙,一面還洋洋自得、虛偽驕傲。在日前舉辦的一個關於「成語中的傳統與現代」的講座中,我省著名學者王立群曾講述過這個故事。諸如此類的成語講解,被收入大象出版社新出版的《王立群智解成語》一書中。(記者程梁)  這本書以成語說故事、以故事論時下,講述了近300個令人難忘的成語故事。
  • 王立群智解成語
    原標題:王立群智解成語 二十一、鮑叔牙的胸懷  鮑叔牙侍奉齊桓公左右,對齊桓公的宏偉志向很了解,齊桓公不是池中之物,他立志騰空躍起當上諸侯霸主,而要實現霸業,必須要舍掉私怨。齊國是尚勇之國,對於逃兵是非常瞧不起的,管仲在當時很多人眼中成為怯懦的代名詞,成為眾人嘲諷的對象,唯獨鮑叔牙不作此想,他知道管仲之所以逃跑,不是他膽怯,不是他不想奮勇殺敵,而是因為他家中尚有老母健在,他需要給老母親養老送終。  第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恥名不顯於天下也。
  • 千萬別惹吃貨,王立群《智解成語》,一碗羊肉湯扭轉戰爭走向
    上篇文章,寫了王立群老師《智解成語》裡的,一碗老鱉湯導致一個國君一命嗚呼。這篇文,我寫他《舌尖上的成語》章節的第二個故事,那就是「千萬別惹吃貨!一碗羊肉湯扭轉戰爭走向。」王立群老師這套書,好就好在這裡,把同類的成語和故事,歸納總結在了一起,用生動活潑,幽默風趣的語言給講解了出來。他也讓我們今人,不但知道這些成語的今天,還相當明晰了它們的過去,以及它們之所以演變成今天的過程。
  • 王立群《智解成語》,一個笑話引發的血案
    但這只是王立群老師的一面,他除了在電視節目裡的睿智和明達,他這些年也是很寫了一些關於我們傳統經典的書籍的,如《王立群品讀經典詩詞系列3本》,《王立群帝王系列9本》,《王立群文史名著書系17冊》,以及《王立群智解成語系列4本》等等。
  • 著名文化學者王立群帶你窺見成語中的家風家訓
    著名文化學者,河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連續十年《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國詩詞大會》點評嘉賓……這些稱謂和電視螢屏呈現的大家風範,都讓王立群在全國聚集了海量人氣,他可以說是本屆中國家長節上當之無愧的「大腕兒」、「網紅」。11月26日,王立群作為「壓軸」的主講嘉賓登場,以《成語中的家風家訓》為題,為近千名觀眾帶來一場精彩演講。
  • 《成語魔方》挖掘傳統智慧受青睞
    原標題:《成語魔方》挖掘傳統智慧受青睞 由「葉公好龍」「東施效顰」「自相矛盾」三個成語組成的第四部「中國故事」之《成語魔方》系列劇近日在中國兒藝假日經典小劇場首演。簡潔精緻的舞美,誇張滑稽的表演,以及對中國成語背後深層智慧的挖掘,讓小觀眾和家長感到收穫不小。
  • 重拾成語這座「語言博物館」
    《王立群智解成語》。伴隨該書的出版,王立群將在7月再度登陸百家講壇解讀成語故事。王立群在本書中著重於講解300餘個成語背後的故事,對於當今讀者的生活、學習、家庭、創業、工作等各方面都有深刻的啟迪意義。王立群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一句話,成語集中地反映了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它是中國語言藝術的博物館。」
  • 文字是根 成語是枝 詩詞是樹
    深圳晚報記者 李福瑩 著名學者、河南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王立群,是《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上特別受觀眾喜歡和信任的點評嘉賓。在此之前,他在《百家講壇》《青歌賽》《中華百家姓》等電視節目中,也幾乎是「零差評」,這對於一位涉足電視圈的學者而言難能可貴。
  • 高端成語文化欄目《中華成語風雲擂》即將落戶邯鄲
    由市委、市政府、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省教育廳、河北廣播電視臺共同主辦的成語文化競技類節目《中華成語風雲擂》,近日在省會石家莊正式籤約
  • 大型文化類原創季播電視節目 《中國成語大會》節目簡介
    節目簡介     《中國成語大會》是由中央電視臺重點推出的一檔大型文化類原創電視節目,也是繼2013年收視、口碑雙豐收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之後,央視在大型原創文化類節目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構築漢字的利益,很像是暗示危機之後的止損,是看空。看空需要人人自危。
  • 我的智慧成語世界
    文化類節目精品內容出版成書 電視出版跨界合作成常態一檔節目焐熱成語文化 一部好書成就成語達人2014年暑期,中央電視臺1套、10套播出文化類節目《中國成語大會2015年11月,接力出版社再次聯手實力文化,經獨家授權後,出版《中國成語大會•我的智慧成語大會》2種,該系列圖書在內容上經過精心編排,挑選《中國成語大會》節目中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成語,在固化《中國成語大會》節目精粹的同時,又邀請到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從成語典故、成語智慧、成語的運用等不同層次進行趣味講解,更深度、全面地展示了中國成語的博大精深。
  • 邯鄲《成語天下》獲評全國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
    日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2019年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名單,來自全國各地的32部作品入選。在邯鄲市錄製的《成語天下》通過激烈競爭蟾中折桂,榮獲全國廣電總局評選的創新創優節目。據了解,這是河北省唯一一部獲獎參評作品,為歷年來少有。
  • 河北衛視《成語天下》:品鑑成語之美,助力文化傳承
    「成語者,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成語天下》節目以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為基點,從成語典故切入,採用趣味闖關模式,融合當代文化元素,解讀成語背後的文化內涵,既體現了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認同,也承載著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初心和使命。
  • 《中國成語大會》接近尾聲 嘉賓為文化類電視節目支招
    相同班底製作,節目形態大有創新,但「成語大會」的收視率卻難敵「漢聽」,直到播出後期,才逐漸吸引了一批忠實觀眾。對在節目中擔任嘉賓的畢淑敏、酈波和蒙曼來說,「成語大會」面臨的處境,折射出的雖是傳統文化危機這一老問題,但也亟待得到社會關注。   談起參與節目的初衷,三位嘉賓不約而同地表示,是因為看到了「成語在現代生活中的缺失」。
  • 評論:《中國成語大會》為何遇冷?
    隨著《中國成語大會》與河南衛視《漢字英雄》播出遇冷,文化節目如何在螢屏重拾輝煌,關鍵在節目設計上需貼近觀眾、在節目製作編排上勇於創新,讓節目在「娛樂」中承載文化擔當。  央視《中國成語大會》第一季前晚落幕,來自北京的雜誌編輯唐蕊最終獲得冠軍。但與去年同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相比,《中國成語大會》雖然同樣傳承民族文化經典,卻沒有像《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那樣具有轟動效應。
  • 趙孝斌和「中國成語典故名城」
    他在發掘、研究開封成語典故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隨之,「中國成語典故名城」花落開封,開封成語典故被列入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位老人就是趙孝斌。5月27日晚,在開封首屆文化獎章頒獎典禮上,趙孝斌與王立群、翟俊傑、肖紅、胡葆森等13位文化名人被授予「開封首屆文化獎章」。
  • 《中國成語大會》總導演:希望掀起關注成語熱潮
    《中國成語大會》的製作經歷似乎讓關文正對成語有了更深刻地認識。在他看來,成語承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成語有自己特定的語言形態和特定價值。成語所承載的人文內涵更為豐富和厚重,大量成語出自傳統經典著作,表達著臧否人倫善惡的中國價值觀。成語古今同源,古今同用,形成獨一無二的文化現象。它僅用四個字即可完整地寫情狀物,是高度濃縮、凝練的語言形態,韻律之美自成一派。
  • 《中國成語大會》總導演:希望掀起關注成語的熱潮
    《中國成語大會》的製作經歷似乎讓關正文對成語有了更深刻地認識。在他看來,成語承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成語有自己特定的語言形態和特定價值。成語所承載的人文內涵更為豐富和厚重,大量成語出自傳統經典著作,表達著臧否人倫善惡的中國價值觀。成語古今同源,古今同用,形成獨一無二的文化現象。它僅用四個字即可完整地寫情狀物,是高度濃縮、凝練的語言形態,韻律之美自成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