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職場朋友講,在公眾演講的時候,最難的不是表達的方法(比如總分總結構),而是不清楚自己的思想。平時不演講的時候,感覺對自己的想法挺清晰的,可一上臺演講,就感覺思想模糊,不知道說什麼比較好。
一個人的思想是什麼呢?
演講的思想,就是你內心的聲音,也就是對事物的心得體會。我們的口語表達的思想,就是來自於內心的聲音(感想)。
亞裡士德說:「口語是內心經驗的符號。」鬼谷子講:「口乃心之門戶。」意思是說:想和說,要統一起來。
當你說的話,或者寫的文章,表達的是內心的聲音,你就會思路清晰的表達自己。反過來說,如果你的講話,不是自己內心的聲音,而是從別人的思想中東拼西湊而組織起來的內容,你就會說得「形聚而神散」,沒有自己思想的內容,別人根本就聽不懂你說了什麼,更談不上說話的影響力了。
內心的聲音要怎麼提煉成自己的思想呢?
你的演講,無論是講三十秒還是五分鐘,你都要用一句簡短的話進行概括,成為中心思想。其他要表達的內容,都是來圍繞或論證你的中心思想。
如何提煉自己的演講呢?主要是三步:感受,態度和提煉。
先感受:是指由感受器接受刺激並將其轉化為神經衝動。感受越深,你說話的思想越能打動別人。
後態度:是指你對事物的評價和行為的思想傾向。一般是指思想的肯定或否定的態度。
再提煉:是指用一句簡短的話,來表達你的思想。在邏輯思維中,稱為命題,是指一個名詞和動詞組織成一句話,來表達你的思想。
當你對一件事情有了自己的思想,你的演講就變得思路清晰了。
比如,十多年前,我參加銷售工作一個月後,我要給經理進行工作匯報。當時我也沒學表達技巧,不知從何說起。就只有跟經理講講對這份工作的感想,我希望領導能給我一些支持。當時就我是用這三步提煉出匯報的中心思想的。
1.工作的感受是:說話能力太差,很難有好業績。
2.當時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提高說話能力(肯定態度)。
3.我向經理工作匯報的核心語句是:說話強才能業績好(提煉出的中心思想)。
總結來講,我參加銷售工作一月來,內心的聲音是:說話強才能業績好。
這句中心思想的話,也就是演講「總分總結構」中的「總」。再用事例進行說明,這就是一個完整的演講或匯報。
我說完之後,經理聽了很高興,說我對銷售工作很有自己的體會。當然也給了我提高說話能力的建議。
這就達到了我工作匯報的目的。我希望匯報完之後,經理會覺得:我是一個可塑之才,很有潛力。並且也願意幫助我。
所以說,要想做一個精彩的公眾演講或工作匯報,最重要的是要從工作或生活中提煉出自己的思想。提煉的方法是:先有自己感受,再是明確的態度,之後提煉出自己的思想(內心的聲音)。
邏輯思維改變計劃,詳情請關注我的公眾號:三維樹。每天學一個職場溝通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