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父母決裂的北大學子,怎麼實現代際和解

2021-01-08 新京報

  心理嘀咕

  北大學子王猛萬字長文以及背後反映的親子衝突,很可能只是雙方在存在心理疾患情況下的異常舉措,不能以常情常理來揣度之。

  近日,一篇數落父母的萬字長文在網絡上掀起小小的熱議。文章作者是一名留學美國的北大畢業生王猛(化名),他此前因為與父母的衝突已經12年春節未歸家,拉黑與父母的聯繫則超過6年。

  拋開這起親子衝突事件中的是非曲直,孰對孰錯,僅僅從這篇1.5萬字的長文中,不難看出王猛的父母有著明顯的人格缺陷,特別是高度疑似偏執型人格障礙症候。同時,文中作者也坦言自己在接受心理諮詢後被診斷為創傷後應激障礙。也就是說,這篇文章以及背後反映的親子衝突,很可能只是雙方在存在心理疾患情況下的異常舉措,不能以常情常理來揣度之。

  拋開這起事件,客觀來看,成年人有人格障礙等精神疾患的情形在生活中並不鮮見。就以人格障礙為例,根據流行病學統計數據,罹患各類人格障礙的成年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大約有10%-15%,大多數人格障礙患者在工作、生活中都能顯得較為正常,只是在人際交往中存在著某些明顯非理性的異常舉措,通常是令人不悅或不安。如果反映在家庭關係中,特別是親子關係中,極易讓子女的成長曆程充滿心理折磨,嚴重的可能會毀掉孩子。

  具體而言,父母罹患各型人格障礙都會給子女帶來心理困擾或痛苦,其中像諸如偏執型人格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對子女成長的影響尤為消極。

  一般來說,如果子女處於未成年階段,那麼父母的精神疾患對子女的影響基本上是單向的,而且必然會持續地損害孩子的心理發展。

  不過對於已經成年的子女來說,如何應對罹患精神疾患的父母,就成為橫亙在子女成長道路上繞不開的關隘。處理不好,可能一生都沉浸在壓抑和痛苦之中難以自拔;處理好了,不僅能幫自己紓解,也能給父母以慰藉。

  那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是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輔導,對自己以及父母的問題進行專業的概念化或甄別診斷。如果王猛知道一直困擾自己成長曆程的問題並非父母不待見自己,而是他們陷入精神疾患的非理性異常反應,那麼長期積壓的怨懟或許就沒有那麼不堪重負。

  其次是先行讓自己接受系統的心理諮詢輔導幫助,紓解情緒上的怨懟,以及長期鬱結的應激模式,改變對父母的態度歸因,學會承擔起與父母積極理性溝通的責任。通常情況下,父母的精神疾患會令子女也反映出精神疾患或性格缺陷來,因此先行幫助自己積極成長不僅有助於改善親子關係,更有助於自己建立和維繫健康、積極的親密關係。

  再者,才是如何以積極理性的方式與父母溝通,重新構建成年後的親子關係。無論父母是怎樣的情況,在子女未成年階段,親子關係必然以父母為主導,而一旦子女成年,成年後的親子關係就應當逐漸過渡到以子女為主導。

  因此,子女成年後,應該讓自己直面困難,承擔起親子關係的主導責任,改善親子關係,幫助父母減輕精神疾患對他們的損害,特別是說服和陪同父母接受系統的心理諮詢輔導幫助,以使父母晚年也能安享快樂。

  父母不能選擇,童年也無法重來,作為成年子女,可以選擇的是自己對父母的態度,以及未來家庭的天倫之樂。

  □唐映紅(心理學學者)

相關焦點

  • 北大高材生與親生父母決裂?論良好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而沒有良好的親子關係,父母就沒有影響力,教育也就在還沒開始時就失敗了。正如美國著名兒童精神科醫師 James Comer所說:沒有強有力的聯繫,學習就不會有顯著的進步。  案例   北大高材生與親生父母決裂,相信大家不會陌生。王猛(化名)北大高材生發布了萬字長文,宣布與父母徹底決裂,拉黑了與父母所有的聯繫方式,與「家」徹底告別。
  • 北大高材生與父母「決裂」:你把我當「驕傲」,我把你當「毒藥」!
    昨天,科長看了一則紅星新聞的消息,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一位高考理科狀元北大畢業、留美研究生卻長達12年不回家過春節拉黑父母,與其決裂6年他書寫萬字書信控訴父母「罪行」為了解決自己長期壓抑的心理問題他甚至準備攻讀心理學博士
  • 留學生萬字痛斥父母 決裂背後的傷痛誰來承擔
    一篇「北大畢業美國留學生的萬字長文」刷屏網絡,這位「別人家的孩子」讓人豔羨:高考理科狀元、北大生物專業畢業、美國TOP50大學的心理學研究生……
  • 北大學子殺母:教育太求完美也是一種不完美
    4月25日,記者從福州市公安局宣傳處獲悉,涉嫌弒母的北大學子吳謝宇已經被抓獲。據接近警方的內部人士透露,吳謝宇於4月21日在重慶江北機場乘機時被抓。身上帶了30多張身份證,通過網絡購買,三年來一直在國內活動。
  • 反思北大學子弒母案:有一種家長,叫直升機父母!
    北大學子弒母案開庭審理了。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定於2020年12月24日上午9時整在該院第二法庭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吳謝宇故意殺人罪一案。2016年2月14日,教師謝天琴死在家中,其兒子吳謝宇有重大作案嫌疑。此後3年,吳謝宇一直銷聲匿跡。
  • 北大高考狀元12年不回家過年,寫萬字長信決裂,揭露父母最大隱患
    80後的王猛(化名),來自四川一個地級市,從小是學霸,高考成為當地的理科狀元,被北大最好專業之一的生物專業錄取,本科後又成為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研究生……一路青雲直上,是常人不能企及的高度。但如此優秀的他,卻自卑、孤僻、戀愛不順、工作不順,對父母恨之入骨,他拉黑父母所有的聯繫方式,12年都不回家過年。
  • 北大男生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還寫萬字長文數落父母……
    、留美研究生卻12年未回家過春節、與父母決裂6年寫萬字書信控訴其「罪行」而這一切都源於父母的「過度關愛」……這位主人公叫王猛(化名),從小成績數一數二,四川一地級市高考理科狀元,被北大最好專業之一的生物專業錄取,本科後又成為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研究生……
  • 霍邱4名學子上榜清華北大
    北大、清華中國高校的「絕代雙驕」是廣大學子心中夢寐以求的名校!在父母心中對於孩子成績好的最高讚賞好像就是「孩子成績這麼好,肯定可以上清華北大!」目前霍邱一中有4名學子被清華北大錄取龔延池 清華大學顧 彭 北京大學名單上還能看到其他優秀學子
  • 《站著上北大》:從保安到北大學子
    也許在《站在上北大》這本書裡你會找到答案。 《站著上北大》這本書的作者叫甘相偉,他的前半身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甚至可以說是很失敗。命運的轉折點是他應聘到北大當了保安。北大的氛圍燃起了他內心的熊熊烈火。他起初很高興,而後卻做出了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瞞著父母退學。因為在重點高中,環顧四周都是比自己優秀的人,起初的自信跌入谷底。而壓抑的心裡得不到釋放,也沒誰能夠訴說,所以他只能選擇逃離。 後因親身體會到生活的不易,選擇重回校園。他比任何時候的自己都要努力,遺憾的是高考成績很不理想,他選擇了一所普通的大專。
  • 北大學子:99.9%的北大學生智商都很普通,上北大,有2個重要原因
    俞敏洪也說,北大學生的智商平均140。但是,在北大學生看來,他們的智商並不高,之前有個叫孫賀的北大學子這麼認為,而另外一個叫周海營的北大學子,也得出同樣的結論。贏在高三「老師在重點高中任教多年,也接觸多名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在我看來,這些學生並沒有表現出智商超群,他們能夠考上北大清華,靠得是」智商+努力+家庭+高效學習方法+運氣「!
  • 北大學子:99.9%的北大學生智商都很普通,上北大,有2個重要原因
    俞敏洪也說,北大學生的智商平均140。但是,在北大學生看來,他們的智商並不高,之前有個叫孫賀的北大學子這麼認為,而另外一個叫周海營的北大學子,也得出同樣的結論。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呢?」贏在高三「老師在重點高中任教多年,也接觸多名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在我看來,這些學生並沒有表現出智商超群,他們能夠考上北大清華,靠得是」智商+努力+家庭+高效學習方法+運氣「!
  • 北大學子弒母的背後
    今天2020年12月24日,「」北大學子弒母案」在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 案件我相信大家都了解清楚了,但是事件具體的原因或者說作案動機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這次事件的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 六安霍邱一中4名學子被清華北大錄取
    北大、清華中國高校的「絕代雙驕」是廣大學子心中夢寐以求的名校!在父母心中對於孩子成績好的最高讚賞好像就是「孩子成績這麼好,肯定可以上清華北大!」目前霍邱一中有4名學子被清華北大錄取龔延池 清華大學顧 彭 北京大學名單上還能看到其他優秀學子
  • 北大留美碩士萬字長文控訴父母 王猛父親乞求兒子心靈健康
    成都商報微信公號消息,1月28日,成都商報報導《北大留美碩士萬字長文 控訴父母「控制與傷害」》一事,王猛的這封「決裂信」在網上引發廣泛討論。  王父表示,兒子選擇決裂,他只能接受。現在,他「只能乞求蒼天還我兒子一個健康的心靈」。他反思在教育兒子的問題上,「過於樂觀和自信」,認為很多事情在多年後都會過去,忽略了兒子的「不一樣」。
  • 心理學:穿越原生家庭之痛與父母和解,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解
    難道父母真的都是禍害嗎?我想告訴大家的是:穿越原生家庭之痛與父母和解,與自己和解,才能與世界和解。這是誰也逃不開的。有太多的人,即使父母都已經不在人世了,還不能放下當年的傷害,不能開始好好地生活,但是最終,他們活成了父母當年的樣子。
  • 北大留美碩士萬字長文控訴父母:強勢的父母,造就了「情感孤兒」
    01從小成績就數一數二,四川地級市的高考理科狀元,被北大最好的生物專業錄取,考上美國排名前50的研究生……在父母和外人眼裡,34歲的王猛(化名)符合所有「別人家孩子」的特徵。相信很多人都非常好奇他父母是如何交出這麼「優秀」孩子的? 然而現實卻是,這種成長是以「與父母之間決裂」為代價換來的:6年前他拉黑父母電話、qq和微信;12年來他都沒有回家過春節;甚至發萬字長文控訴父母。
  • 聊城:寒門學子上北大?政府企業伸援手
    開學前,當地政府、企業共同伸出援手,助力這位寒門學子安心入學。「寒門學子上北大,學費政府伸援手!」近日,在陽穀縣僑潤街道辛菜郭村,前來走訪慰問的街道主要領導對今年考入北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辛銘如說。據悉,辛銘如一家三口人,父母均殘疾,無收入來源,多年來一直靠政府救濟生活。辛銘如沒有被貧寒嚇倒,反而在逆境中養成堅強性格。幼年時的辛銘如就發誓努力學習,長大後當名醫生,用先進醫療技術治癒像父母那樣的殘疾人。來源: 魯網
  • 怎麼看「北大學子弒母案」?4位父親實話實說,很揪心
    怎麼看「北大學子弒母案」?4位父親實話實說,很揪心「北大學子弒母案」馬上就要進行公開審理,相信圍繞在該案背後的很多謎團都會被一一揭開,到時候自然會真相大白。社會大眾之所以特別關注北大學子弒母案,是因為該案的發生,讓很多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感到百思不得其解,一個特別優秀的大學生,一位孝順的孩子,一位鄰居眼裡的好孩子,為何能變成弒母的惡魔?幾位父親感同身受的談了對該案的看法。
  • 中華家風|對父母最大的感恩,是與他們和解
    父母對我們的傷害,其實是一種我們暫時不理解的愛。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只是他們的表達方式不一樣而已。他們對我們的「暴打」、「狠罵」確實是過分了一點,但也不能怪他們,他們可能是因為文化水平局限不懂教育,可能是受原生家庭的傷害而性格粗暴,也有可能是飽受生活的壓力,內心需要發洩。
  • 餘杭13平米出租房飛出北大學子!醫學碩博連讀
    餘杭高級中學的高三畢業生吳繼超,以優異的成績被北大臨床醫學專業錄取。要知道,清華和北大是全國無數學子的名校夢,能夠考上的,也都是全國各所高中的佼佼者。究竟是怎麼樣的天之驕子,能夠被北大選中?北大學子是從這間13平的出租屋內飛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