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經成為數學大國 正向數學強國的目標邁進

2020-12-17 中國政府網

    新華網北京12月2日電(記者吳晶晶)12月3日是數學大師陳省身先生逝世一周年紀念日。對於他生前提出的「中國應該成為21世紀數學大國」的命題,吳文俊、王元、楊樂、文蘭等著名數學家表示,我國數學的發展正在與國際接軌,我國已經成為數學大國,現在正向著數學強國的更高目標不斷邁進。

    中國數學會2日舉行紀念儀式,緬懷陳省身先生為世界數學發展做出的傑出貢獻。陳省身是國際著名數學家,他對整體微分幾何的卓越貢獻,影響了整個數學的發展,被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幾何學家」,被國際數學界尊為「微分幾何之父」。他也是有史以來唯一獲得世界數學界最高榮譽「沃爾夫獎」的華人。

    陳省身把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數學事業,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他就多次提出中國一定可以成為數學大國,「現在他的預言已經成為了現實,而他本人為此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吳文俊院士說。

    紀念儀式上,我國數學界的代表、陳省身的女兒陳璞和陳省身生前好友回憶了陳省身先生做人、做事、做學問的點點滴滴。大家紛紛表示陳省身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淡泊名利的坦蕩襟懷、提攜後進的無私品格、不倦探索的人生境界,為世人樹立了典範。

    「陳省身數學獎」設立二十周年慶祝大會也同時舉行。這是我國數學史上第一個獎勵項目,目前已有20位在數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中青年數學家獲獎。

    楊樂院士表示,「陳省身數學獎」對於我國年輕數學家的成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希望通過幾代數學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到這個獎設立四十、五十周年的時候,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中國已經成為數學強國,這也是對陳省身先生最好的紀念和安慰。(完)

相關焦點

  • 2019,中國從數學大國向數學強國邁進
    世界強國必然是數學強國。2019年,李克強總理強調,「卡脖子」問題根子在基礎研究薄弱,四部委聯合發文加強數學研究,任正非等企業家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數學之重要……全社會對數學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數學研究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未來,數學仍將乘風破浪,在解決國家重大需求和強國建設中擔當重任。
  • 2019,中國從數學大國向數學強國邁進—新聞—科學網
    「中國數學水平不斷與世界接近,在一小群華裔數學家裡面,中國的純數學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著名華人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說。 基礎應用同等重要 數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也是重大技術創新發展的基礎。 比如,華為的5G標準源於10多年前一位土耳其數學家的一篇數學論文。
  • 科學網—由「數學大國」向「數學強國」邁進始於重視數學(下)
  • 一個永久的約定:「把中國建成數學大國、數學強國」
    我們天津是可以引以為豪的,因為天津是陳省身先生的第二故鄉,他從11歲起就從故鄉來到天津求學,在這裡奠定了數學生涯的基礎;晚年他葉落歸根,又定居津門,把天津作為實現「把中國建成數學大國、數學強國」夢想的起點。 天津的孩子們更是十分幸運的,在一次數學冬令營上,陳爺爺來到他們中間,和他們歡聚一堂、娓娓而談,與他們促膝相擁、合影留念。
  • 陳省身:所有努力只為21世紀中國成為數學大國
    為創建數學強國冥思苦想  對於這些,遠在大洋彼岸的陳省身是不知道的。那時的他,正在為南開數學研究所的籌建費盡心力。在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的檔案室裡,至今仍存放著陳省身與胡國定200餘封20多年前穿越太平洋的通信,從介紹著名數學家來講學,到引進人才,再到籌措捐款,事無巨細。
  • 數學有多重要?這位中科院院士說了,歐美大國都是數學強國
    數學有多重要?在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湯濤眼裡,現代科技發展的軌跡,背後是數學發展演變的歷程。 「縱觀工業革命以來的西方史,數學實力影響著國家實力,世界強國必然是數學強國。」湯濤對記者表示,17到19世紀的英國、法國,後來的德國,都是歐洲大國,也是數學強國。
  • 加快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指出,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正在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劉小明表示,交通的可持續發展與全球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在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全部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都與交通相關。
  • 龍以明:數學強國的追夢人
    對於所有的榮譽與褒獎,龍以明只是淡淡一笑:「我只是做了一名數學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該做的事。能夠為中國數學人才的培養和數學科學的發展儘自己一份力,我就很開心了。」   改革開放圓了數學夢   龍以明認為他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與我國的改革開放是分不開的。
  • 全球數學最厲害的國家有哪些?三大數學強國
    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專門研究數量關係與空間形式的一門學科。數學可以分為純粹數學和應用數學。,數學有著高度的抽象性和邏輯性,應用的廣泛性與描述的精確性。數學的公式和理論以及數學的概念以及出現在教科書中和研究文獻中,很多數學方法已經被寫成了軟體,目前在市場上銷售,我們生活中用的數學手冊計算器是一種進行符號計算的數學軟體。
  • 哈佛大學教授:我不拿中國一分薪水,只想中國成為真正的數學強國
    數學是一門很神奇的學科,在大多數人眼裡,學習數學只要能買個菜就行了,沒有太大的實際用途,不止在生活裡,就算在科研上也是如此,他不像其他科目那樣有著具體的表現,太過於理論化讓很多人意識不到數學的重要。有這樣一個經典笑話,如何一句話激怒數學專業的學生。答案是:數學?不就是研究物理的工具罷了。大家雖然這樣調侃,但數學在科學上可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沒有數學,那就沒有一切。哈佛大學教授:我不拿中國一分薪水,只想中國成為真正的數學強國。
  • 求解"數學強國"——在"上海數學中心"揭牌日上的思考
    東方網5月14日消息:600個,這是目前上海數學工作者的人數;1/5,這是上海正在執行的國家級數學科研項目的比例。近幾年裡,兩個數字在老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谷超豪心裡打了個結,成為一道難解的「數學題」:上海實施國家戰略,建設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四個中心,上海未來的經濟、社會發展,僅靠現有的數學人才夠嗎?
  • 中國正由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在會上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已經建成了交通大國,正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為充分發揮交通「先行」作用,團結世界各國積極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我國政府編寫了《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主要包括六方面內容。  一是闡釋了新時代中國交通發展的理念。
  • 多彩時評:保護創新「火種」,向智慧財產權強國邁進
    多彩時評:保護創新「火種」,向智慧財產權強國邁進 2020-12-03 21:31:20   要從智慧財產權大國向智慧財產權強國轉變,關鍵是要實現智慧財產權創造由量到質、由大到強的轉變。
  • 科學大廈數學為基 丘成桐盼中國成為數學強國
    (新中國70年)人物誌:科學大廈數學為基 丘成桐盼中國成為數學強國中新社北京7月8日電 題:科學大廈數學為基 丘成桐盼中國成為數學強國作者 馬秀秀 單璐著名華人數學家丘成桐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描述數學的重要性。丘成桐194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後隨父定居香港,大學期間赴美深造。因在數學領域科研成果卓著,他22歲獲得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26歲便成為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
  • 著名數學家楊樂院士:中國將成為數學強國
    在商品經濟大潮中,社會上流行追逐「熱門專業」,純數學的研究一度顯得落沒,唯一比較受關注的也是可以作為升學敲門磚的奧數比賽,功利的東西越來越多。楊樂就曾提出,這種全民皆舉的數學培訓,「基本是一些解題技巧的灌輸,已經脫離了數學教育思維鍛鍊的本質,尤其以得金牌為目標的培訓更是不可取。」
  • 從「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 我國多項交通運輸指標「世界第一」
    白皮書顯示,中國已經建成了交通大國,正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多項交通運輸指標位居「世界第一」。白皮書顯示,中國已經建成了「交通大國」。為什麼做出這一判斷?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從基礎設施、運輸服務、交通科技三個維度進行解讀。
  • 看2021|博納於冬:我們應該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
    2、我們不應該以追趕美國為目標。我們應該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3、行業需要金融資本的支持,需要銀行低息的,甚至貼息的行業扶持政策,需要優惠的退稅政策。疫情期間,國內電影票房超過了美國的票房,於冬表示,「我們不應該以追趕美國為目標,我們已經是電影生產大國,第一大電影放映市場,所以我們應該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對比上世紀九十年代,目前電影行業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在產業政策、硬體基礎和人才培養上都取得了極大進展。
  • 日本超越中國成為世界數學強國!一年一個諾貝爾,日本憑什麼?
    現在日本的數學已經超越了中國,不僅如此其諾貝爾獲獎者數量更是在全球中數一數二。其中引人注意的是,日本保持了平均一年一位諾貝爾的記錄。被稱為數學界的菲爾茲獎(每四年頒獎一次),日本更是排名第五,中國落敗。而且在《最強大腦》節目中,9歲的辻漥凜音以超出5倍的心算速度「碾碎」 各國對手,贏得世界冠軍。
  • 關於我國發展起來後使大國成為強國的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
    從十九大報告可以看出,十八大以後,在我國發展起來以後這一新的歷史方位,如何使大國成為強國,就成為主要的歷史任務。這裡的「強國」,不是名詞是動詞,不是完成時而是進行時。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強國時代需要強國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理論? 可以用大眾化的語言明確回答:就是一種強國理論,即是我國發展起來以後,如何使大國成為強國的強國理論。
  • 張偉平2008年的採訪:中國是數學大國但不是強國
    經濟觀察報:什麼時候開始明確想要成為一名數學家?張偉平:漸漸形成的想法。最早時,比如說我們高中數學老師特別好,那時考復旦數學系,就想出來做中學老師也挺好。到了復旦,很自然去考研究生;讀研究生時到了中國科學院,很自然就去研究數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