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給予孩子正確的鼓勵?小心,這些鼓勵方式可能會傷到孩子

2020-08-28 學而思網校課堂

父母首先要以愛心和熱情去努力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要學會鼓勵和賞識自己的孩子。

這是日本著名教育家鈴木鎮關於孩子的教育所說過的一句名言。

鼓勵常常會給孩子帶來自信感,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關心。但並不是說,鼓勵就一定會給人帶來正能量。

錯誤的鼓勵方式,不僅不能促使一個人的進步,甚至還會令人迷失前行的方向。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那些不太科學的鼓勵方式,希望各位家長朋友能避免這些無益的鼓勵。

對比式鼓勵


你看看李阿姨家的兒子,這次考試又是全班第一,再看看你!

學習成績比不過小明,興趣愛好又不能和人家小強比,拿你沒辦法。

你怎麼這麼不爭氣,看看你們班其他同學……

很多時候,家長朋友們總是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相比較。好像只有別人家的孩子才能滿足自己對優秀的希望,這其實是個體差異忽視的體現

這種對比式的鼓勵方式,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在比的過程中會受到傷害,久而久之,孩子會從自身層面慢慢喪失掉主動性以及學習的積極性。

空洞式鼓勵

加油!寶貝,你是最棒的!

不要著急,多多嘗試幾次就好啦~

沒事兒,爸爸在這裡保護你,快點加油爬上去……

這些話,父母們是不是很熟悉?聽上去似乎很合理,但從心理學來看,這並不是鼓勵

「你可以的,加油!」,這背後是對成功結果的期待,而不是對孩子能力的鼓勵。

孩子心裡想的可能是「這真的很難,我做不到,可爸爸 / 媽媽卻一直告訴我,我可以。如果我沒辦法實現目標,一定會讓他們失望,證明我很差勁!

激將式鼓勵

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喜歡批評式的教育,比如:

當孩子嘗試獨立做飯,但結果不是那麼喜人,家長朋友會說:「你真笨!」

急於否定孩子,怎麼知道孩子不能完成呢?其實很多時候,讓孩子止步不前的,往往就是父母們有意無意的否定。

很多時候,我們明明希望孩子做出點成績,卻常常以打擊式的言語、激將式的鼓勵教育孩子,以為這樣的方式能夠激勵孩子前進。但這樣激將式的鼓勵,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傷害,增加孩子焦慮情緒的同時也破壞著孩子對學習、對生活的樂趣

後記

有的時候,錯誤的鼓勵往往不會產生正面的影響,反而影響孩子的健康發展。

這些正確的鼓勵方式,建議家長朋友在生活中可以運用:

  • 描述性鼓勵。我們拒絕空洞的鼓勵,在鼓勵孩子的時候可以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描述,之後再加上:你是怎麼做到的!這樣孩子會有一種被看見的感覺。
  • 致謝性鼓勵。我們可以用「我謝謝」開頭,後面是我們發自內心地感謝孩子對家庭的貢獻。
  • 授權式鼓勵。我們可以給孩子一個任務,然後在後面加上「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分享一下你是如何鼓勵孩子的吧,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越鼓勵,孩子越害怕?小心,你的鼓勵可能傷到孩子!
    越鼓勵,孩子越害怕?小心,你的鼓勵可能傷到孩子!鼓勵,一直是個令人溫暖的詞語。的確,它能給人以自信,給人以勇氣,給人以勇往直前的力量……可以說,無論是兒童,還是成年人,都喜歡並希望得到別人的鼓勵。但並不是說,鼓勵就一定會給人帶來正能量。錯誤的鼓勵方式,不僅不能促使一個人的進步,甚至還會令人迷失前行的方向。
  • 越鼓勵,孩子越害怕?小心,你的鼓勵可能傷到孩子
    這些話,父母們是不是很熟悉,而且覺得該給的鼓勵都給了。可是,孩子就是聽不進去,甚至越鼓勵越放棄?這些話,聽上去似乎很合理,但從心理學來看,這並不是鼓勵。鼓勵並不是泛泛、空洞的一句「要加油」「你真棒!」而是根據孩子遇到的情境,給予他適當的鼓勵和啟迪。
  • 「健康寶貝」越鼓勵,孩子越害怕?小心,你的鼓勵可能傷到孩子
    但並不是說,鼓勵就一定會給人帶來正能量。錯誤的鼓勵方式,不僅不能促使一個人的進步,甚至還會令人迷失前行的方向。日本著名教育家鈴木鎮說過,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首先要以愛心和熱情去努力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要學會鼓勵和賞識自己的孩子。然而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常常用看似有用的鼓勵,想點燃孩子的興趣、激發孩子的自信,可往往卻適得其反。
  • 你的鼓勵小心傷害到孩子
    鼓勵,其實是一個溫暖的詞語,鼓勵能幫助孩子提升自信,給人力量。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都喜歡被鼓勵。但是,鼓勵不一定都能給人能量。錯誤的鼓勵方式,不僅不能給人帶來正能量,還可能使人迷失方向。對於孩子的教育,父母應該以愛心和熱心努力的培養孩子,要學會鼓勵孩子。但是,在生活中,很多父母看似是鼓勵孩子,但是卻起到反作用,那到底什麼樣的鼓勵方式是錯誤的呢?
  • 你會表揚鼓勵孩子嗎?看看正確鼓勵孩子的方法吧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家長的鼓勵和表揚,父母的表揚與鼓勵是孩子健康成長、提高自信心的必備因素。那麼各位家長,怎樣鼓勵孩子才是正確的方式呢?這類鼓勵的話孩子們初次聽到時可能會很開心,但聽的次數多了,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 鼓勵孩子的方法,你用對了嗎?正確鼓勵孩子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大多數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是把孩子吹上天、捧上天,要麼就是過度的打擊孩子。其實這樣的做法都是不正確的,過度的誇讚孩子或者是過度的打壓孩子,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正確的鼓勵孩子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正確的鼓勵孩子。
  • 請給予您的孩子足夠的鼓勵吧
    面對孩子的不懂事,不聽話,做錯事,大部分父母的直接反應都是嚴厲批評甚至動手,這些無疑都是孩子人生中的負能量,有一句叫「鼓勵能使白痴變天才,批評能讓天才變白痴」。適當的鼓勵是激發孩子發憤圖強的動力。你鼓勵孩子什麼,孩子就會成為什麼!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就朝哪方面鼓勵!最愚蠢的家長就是拿著自己的缺點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
  • 如何與孩子溝通?先肯定,再鼓勵
    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們常常碰到很多困惑,包括:如何與孩子溝通。似乎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他們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叛逆:愛頂嘴、對著幹、父母的話當耳邊風,有的孩子甚至拒絕與父母溝通。碰到這樣的"熊孩子",我們該怎麼辦?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一個有效的正面管教工具:先肯定、再鼓勵。
  • 家長如何正確鼓勵孩子?掌握這4大原則很重要 ||睿智燈塔教育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家長的鼓勵和表揚,父母的鼓勵是孩子提高自信和勇敢的最好方式。那麼各位家長,你是如何鼓勵孩子的呢?你是否經常對孩子說:「你真棒!」「你太聰明了!」「你好厲害!」……這種鼓勵看似沒有問題,孩子們聽到可能開心一時,但很快就聽膩了。
  • 家長鼓勵孩子的7句話,卻傷孩子最深,不信你沒有說過
    一說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很多父母就不知道該如何做了。我的建議是父母先要注意自己和孩子說話的方式,有些話真的很傷孩子,父母一定要忍住。 父母不妨多觀察觀察孩子的言行,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教育他們。這可能會花費你很多時間,但只要方式是正確的,就一定會有正面的反饋,例如帶孩子去參觀一些知名學府,也許比你說一百句類似的話更管用。
  • 孩子最大的底氣,來源於父母的鼓勵
    當童話般的國王鄭元傑總結自己成功的秘訣時,他只有一句話:只聽鼓勵,不要批評。這很荒謬,但它包含了教育的偉大智慧:鼓勵遠勝於所有教學。鼓勵也是一種激勵和鼓勵的方式,可以激發和調動兒童的學習興趣,熱情和欲望,然後鼓勵兒童積極地掌握需要學習的知識,技能和行為守則,從而在各個方面提高兒童的素質。沒有鼓勵,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孩子最大的自信來自父母的真誠鼓勵。
  • 《終身成長》:你的鼓勵方式對嗎?小心孩子成為「稱讚」的奴隸
    以前,老一輩教育信條是「不打不成才」「打是親,罵是愛」,接著又風行了「虎爸虎媽」,近來則推崇「快樂學習」「鼓勵教育」。「鼓勵教育」建議家長不要打擊孩子,多鼓勵孩子,發現孩子閃光點,多誇誇孩子聰明、能幹,這一點目前也受到很多父母、老師的認可。但是,你真的掌握可科學的鼓勵孩子方法了嗎?
  • 如何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家長應保持耐心,從給予孩子支持鼓勵開始
    而許多父母在看到孩子有這些不良習慣後,往往都是用打罵責罰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不聽話就打,似乎已經成了家長教育孩子時共同的默契起初媽媽還會心疼妥協,孩子哭一會兒就給孩子一個臺階,滿足他的要求,但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囂張,覺得哭鬧就讓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當到了這階段父母再去想改的時候,已經很困難了。
  • 孩子有進步就鼓勵他,但大多數家長會表揚,卻不知道如何鼓勵孩子
    當孩子遇到挫折,父母的鼓勵可以讓他體會到他人對自己能力的肯定和信任,這種態度可以激發出孩子戰勝困難的信心。久而久之,會對來自父母的要求會產生牴觸感,甚至在青春期的時候發展出叛逆的個性。想要讓孩子主動『求好』,鼓勵必不可少。通過這種方式讓,可以讓孩子明白,只要努力,就能獲得來父母的肯定。這種心態可以使孩子主動尋求進步和成功。
  • 如何鼓勵孩子讓孩子變優秀?
    家長都希望孩子優秀,經常鼓勵孩子進步,但是鼓勵孩子是一門學問,家長方法用得不對,效果就不好。有的家長天天說同樣的話「孩子,好好學習吧,爸媽以後全靠你了」,這不是鼓勵,是嘮叨,不但沒效果,還會讓孩子反感。究竟應該怎樣鼓勵孩子才有效果呢?總結多年的教子經驗和對家庭教育的研究,我認為,鼓勵孩子要注意六 點:一、要正確歸因。
  • 正確的家庭教育 :這種鼓勵方式長大的孩子,會更自信和充滿幸福
    鼓勵,一直是個令人溫暖向上的源動力。它給人自信、勇氣、美好的力量,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鼓勵。對於孩子的成長,父母往往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如果給予孩子正確的鼓勵方式,會點燃孩子向上的鬥志、激發興趣、孩子會更自信。反之,不僅不能促使孩子的進步,甚至還會令孩子固步不前,迷失前行的方向。
  • 《終身成長》:你的鼓勵方式對了嗎?小心孩子成為「稱讚」的奴隸
    「這些誇讚孩子天賦或能力的鼓勵,真的能夠更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嗎?這些不告訴孩子失敗真相,安慰孩子的話語,真的能避免打擊孩子自信心嗎?卡羅爾·德韋克博士在《終身成長》闡明:家長對孩子的智力水平進行表揚,會損害他們學習的動力和表現。
  • 你真的會鼓勵孩子嗎?《孩子挑戰》教你3種鼓勵的正確方式
    如果用孩子的視角看大人,他們看到的是一些非常強大的,無所不能的巨人。因此他們特別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希望自己可以因著模仿而一點點變得強大。所以這裡說的鼓勵是我們會常常把建立孩子的信心放在更高的位置,我們允許孩子在不斷嘗試和失敗中成長,他們才會慢慢嘗到「我可以」的甜頭。
  • 別瞎鼓勵,小心,你的鼓勵可能會讓他更崩潰
    商場遊樂場的攀爬樂園,總能看到稍小一點的孩子在下面觀望;小區廣場滑輪滑的小朋友身邊,總有幾個追著跑的「跟屁蟲」;很多父母就會鼓勵孩子:「你看他們都可以,你也可以。」但父母越這樣,孩子越不敢邁出這第一步。
  • 孩子自信心的培養需從點滴做起,父母的鼓勵首當其衝
    孩子在某些方面有了進步,父母應該對於他的進步進行誇獎,即使孩子沒有什麼進步,父母也應該尋找機會進行鼓勵,這樣就會讓孩子有想要進步的欲望和動力,會讓孩子渴望進步。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做的不好,父母就要幫助他們尋找原因,分析並鼓勵他要不斷的進行嘗試。如果孩子表現很優秀,父母要適時地進行肯定和讚許。父母應該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擁有的潛能和可發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