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小孩適合隨普通班就讀嗎

2020-12-11 修身在正其心

近日一個朋友和小編談起了她兒子班級裡的一件煩心事。事情是這樣的:小編的這個朋友的小孩是某中學初一學生,班上有個智障女孩,兒童時這個女孩因為一場疾病發燒導致了智商的發育不健全,據智障女孩家長介紹,目前她的智商還停留在6歲前的水平。在小學的時候還可以哄著她保證她的安全,可是現在她的身體發育遠遠超過了心理髮育,甚至有了情思萌動的預兆。一天課間休息時,她在班上公然擁抱親吻班上帥氣的男生以視她對男生的好感,這讓師生都非常難堪。還有更為可怕的事情。某次生物實驗課上,班上一個男生因為看到她又在抓頭自言自語的嘀咕什麼說了她一句:「你在講什麼呢,吵死了。」而她說:「你罵我就要殺了你!」說完後拿著做實驗的刀片追著男生滿教室跑,把生物老師嚇得夠嗆,也更把時候知道的當事男生的家長嚇得要死,朋友後來聽說這事後,也每天提心弔膽,因為他兒子也是比較調皮的孩子,是啊,小編非常理解朋友的心情,這個女孩對於整個班級來說仿佛就是一顆定時炸彈。小編覺得:對於輕度智障兒童來說,在現有條件下「隨班就讀」可能是家長最願意接受的教育形式。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因為他們希望孩子能和正常學生一起學習,使他們在文化知識、心理健康和生活自理等方面得到良好教育。社會、學校也是為了實現教育的公平平等,完成義務教育的法定責任,自然也就無條件接受了這種所謂「容納式」教育的最佳方式。不可否認,確實有許多智障兒童因為隨班就讀而度過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生活,在智力發展獲得了一定的發展,生活上也得到了良好的照顧。但我們似乎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可曾認真的考慮過孩子們的感受?可曾考慮過老師的壓力和付出?可曾考慮過還有沒有更有效的教育方式?首先,智障兒童的智力發展水平低下,正常孩子很容易掌握的知識,他們往往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不一定學會。據小編了解,朋友兒子班級的該智障女孩每天上課就是揪頭髮,一到討論時間就高聲唱歌,鬼叫,跟著興奮,學校發的教材從來沒有翻動過,沒交過一次作業,雖然學校給予公平參加每次考試的機會,但是每次考試都是0分。而且坐在周圍的孩子學習上還要受到影響,就算上課受了騷擾也只能忍氣吞聲,因為人家是弱勢群體,老師都是教育其他孩子要愛護她...換個角度想想,一個孩子像聽天書一樣傻傻地坐在教室裡聽老師講課,而且一坐就是四十分鐘不許亂動亂看,一天得有多少個四十分鐘就這樣坐著熬著啊。那是一種怎樣的難以忍受呢。其實,智障兒童長期和優於他們的孩子在一起,自卑心裡會非常嚴重。和正常孩子一樣,他們也需要一種與同伴們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相互尊重的和諧氛圍。可是,也許是學校和老師的忽略,班級裡的同學又畢竟都是孩子,還不懂得用更多的愛心和寬容來對待智障兒童自身的缺陷和不足,甚至有的時候被取笑。這就會使他們遭遇到更嚴重的心理失衡。那麼他們也可能會採取更加極端的方式為自己尋找安全的心理環境,為自己贏得自尊。就像上面朋友提到的那樣的事情。那麼,怎麼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呢?我想,首先要幫助家長澄清錯誤認識,給孩子一個更加適合的健康成長的教育環境。一方面家長要正確面對,不能迴避現實,不能自欺欺人的否認自己孩子是智障兒童;另一方面,不能為了所謂的面子,因為害怕別人的指指點點,而硬是把孩子送到普通學校。否則,家長就會成為造成孩子更大痛苦的人。其次,呼籲政府更加重視這些特殊群體,呼籲全社會都來關心智障兒童的健康成長。這讓小編想起了30年前讀師範到基層學校實習的事情。記得那時許多學校裡都有一個或幾個專門為這些智障兒童設立的班級,當時好像叫「弱智班」,現在想想雖然班級的名稱不好聽,聽了心裡不舒服,但畢竟適合孩子成長啊。而且我曾親眼看到那些老教師對那些孩子是那樣充滿愛心。現在,我們的政府不妨投資再多辦一些專門的智障兒童教育學校,配備專業教師。也可以在普通學校裡設立「啟智班」,讓智障兒童接受更加專業的特殊的教育和輔導。這樣每個班級只有十名左右的孩子,每個孩子都能受到細緻的照顧並得到及時的教育,更加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開學8天被學校「勸退」,特殊兒童隨班就讀難在哪裡?
    翔恩就讀於重慶江北區勞衛小學,和他的同學們不同,他是一名特殊的孩子。被醫生鑑定為發育遲緩的他,到8歲身高只有110公分。對於「勸退」祥恩,校方給出的理由是孩子出現擾亂課堂、不聽使喚等行為偏差,不適合在學校就讀,且學校缺乏特教條件,師資是一大障礙。
  • 關注隨班就讀課堂教學 提升融合教育教學質量——嘉興市特殊教育...
    為進一步提升嘉興市融合教育隨班就讀教學質量,探索總結隨班就讀個別化教育經驗,11月24日,嘉興市特殊教育專兼職教研員、嘉興市融合教育教學協作組的指導老師們在嘉興市特殊教育教研員鄢麗芳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平湖,開展為期一天的融合教育隨班就讀課堂教學專題調研活動。
  • 重慶首個特殊教育實驗區成立「隨班就讀支持中心」
    央廣網重慶5月4日消息(記者劉湛)記者今天從重慶渝中區教委了解到,作為全市首個「國家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從即日起,該區為保障部分輕度特殊兒童受教育的權利,將依託區內兩所特殊學校,成立「隨班就讀支持中心」,對全區隨班就讀工作開展全方位的指導和支持。  據了解,隨班就讀是讓部分肢殘、輕度弱智、弱視和重聽等殘障孩子進入普通班就讀,享受正常教育的一種方式。
  • 海南日報數字報-隨班就讀 特殊孩子不「特殊」
    近年來,定安縣教育局著眼特殊教育,在黃竹鎮中心學校等鄉鎮小學大力推進隨班就讀工作,建立針對特殊教育的資源教室,讓殘疾孩子們在這裡安心學習,進行康復訓練和培養生活技能。  讓輕度殘疾孩子  隨班就讀  普通學校不願意接收,特殊教育學校沒條件就讀,偏遠地區輕度殘疾孩子就學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多家長。
  • 浙江省杭州市:以資源教室為抓手 提升隨班就讀質量
    ,積極推進隨班就讀工作深入發展,形成了以隨班就讀為主體,特殊學校為骨幹,資源教室為抓手的特殊教育格局。  三、以科研和培訓為手段,提升資源教師隊伍的素質  杭州市於2007年成立了杭州市智障教育資源中心,依託其開展資源教室運作研究、隨班就讀師資培訓、隨班就讀課題研究,明顯提升了資源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  一是加強資源教師培養培訓。
  • 潛山市開展適齡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工作督查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殘疾人教育條例》,進一步落實《安徽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文件精神,保障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益, 促進教育公平,切實做好適齡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和入學安置工作。根據潛山市教育局文件精神,9月7日—9日,潛山市特殊教育學校組織了5個工作組,分赴全市各鄉鎮、各義務教育學校全面開展隨班就讀督查指導及入學安置情況核查工作。
  • 事關1000萬智障兒童的教育,不能採取鴕鳥政策
    「隨班就讀」只有在滿足「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條件下才可以選擇,不能因看起來省事、省錢而被無條件推崇,甚至強加於普通中小學校。不幸的是,大人們推崇「隨班就讀」時未必把患兒康復放在第一位。比如把節約開支放在康復前面,「隨班就讀」需要的投入幾乎為零,教師多操點心即可,同學們還可藉此學會包容、培養愛心。
  • 輕率地讓智障兒童接受普通教育,本質上是拋棄
    「隨班就讀」只有在滿足「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條件下才可以選擇,不能因看起來省事、省錢而被無條件推崇,甚至強加於普通中小學校。學校、家長的煩心事《義務教育法》第十九條規定:普通學校應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適齡兒童、少年隨班就讀,並為其學習、康復提供幫助。
  • 石家莊殘疾兒童小學二年級起可申請隨班就讀
    日前,我市出臺《關於加強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管理工作指導的意見》,規定我市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少年(除聾、低視力、肢體殘疾等存在明顯殘疾的學生以外),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可在其學區內申請隨班就讀。  開展隨班就讀是發展和普及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維護殘疾兒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教育權利的重要保障。該《意見》明確,隨班就讀的對象指按照規定程序評定,並經教育行政部門審核確認的視障(包括盲和低視力)、聽障(包括聾和重聽)、輕至中度智障、肢體障礙、腦癱、自閉症、多重障礙等類別的殘疾兒童少年。
  • 推動殘疾學生隨班就讀,大數據和區塊鏈被「點名」了
    》(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新時代進一步加強隨班就讀工作,完善隨班就讀工作機制,提升隨班就讀工作水平作出部署。隨班就讀,簡單理解,就是讓殘疾學生進入普通班就讀。加強隨班就讀是中央的明確要求,對實現特殊教育公平而有質量發展,促進殘疾兒童少年更好融入社會生活具有重要意義。資源條件對提高殘疾學生隨班就讀質量具有重要的專業支撐作用。為解決隨班就讀資源不足、支持體系還不完備的問題,《指導意見》明確,要發揮資源中心作用,鼓勵運用大數據、區塊鏈技術提高服務的精準性。
  • 民進中央:殘障兒童隨班就讀難在哪兒?
    但是,「殘障兒童隨班就讀」這項特殊教育政策,在落實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中西部殘障兒童入學成難題「2014年國務院殘工委開展了殘疾人基本需求和服務的專項調查,對持證殘疾人和疑似殘疾人群體進行了入戶調查,我們發現,在未入學的24萬名殘疾兒童中,84%是農村戶口,78%分布在中西部農村地區!」
  • 最「逆襲」的平民考生,高中一直就讀於普通班,最終成為高考狀元
    我們國家的中學會把班級劃分為不同的等級,如普通班和實驗班。沒錯實驗班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學霸班,裡面的學生要不是學霸要不就是學神。而我們普通班就不一樣了,裡面的同學都是和我們一樣苦讀的平凡生。但是,誰說我們普通班比不過人家學霸班呢?
  • 提升隨班就讀質量 大邑縣紮實開展融合教育師資培訓
    》專題,圍繞課程融合國際走向、隨班就讀課程調整和隨班就讀教學調整三個方面展開講述,幫助融合教育老師們答疑解惑。盛永進教授講解了現在隨班就讀融合的三個方面:物理融合(普校普通班)、心裡融合(學校的接納程度)和課程融合,課程融合是隨班就讀的最高層次,也是最終極的目標,同時也是目前最難實現的目標。課程融合是基於權利,滿足所有學生學習需要的共同課程,所有學生不僅僅是殘障學生,還包括有特殊需要的正常學生。
  • 教育部印發指導意見:推動殘疾學生隨班就讀
    點擊「特教觀察」關注更多內容 本周特教資訊 01 教育部印發指導意見:推動殘疾學生隨班就讀
  • 廣州慧靈智障人士服務機構
    屬下服務單位有:幼兒園、學校、青少年展能中心、庇護工場、託養中心、和農場,並先後開設十三間社區家庭讓智障人士融入社區生活。慧靈遠景智障人士平等參與社區建設,共享社會文明成果。慧靈使命推廣社區化服務模式,提高智障人士生活品質。
  • 教育部印發指導意見:推動殘疾學生隨班就讀 大數據和區塊鏈被...
    《關於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印發 推動殘疾學生隨班就讀,大數據和區塊鏈被「點名」了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新時代進一步加強隨班就讀工作
  • 統籌規劃隨班就讀,以專業推進融合教育——普通學校裡,特殊孩子享...
    早在讀小學時,這4個孩子就在普通學校的普通班級就讀。他們能順利完成小學學業,得益於學區建特教資源教室服務特殊學生。這也是廈門統籌規劃特殊學生隨班就讀,以專業支持推進融合教育的一個典型案例。統籌規劃建設資源教室「學校這幾年的特殊關照幫助孩子能正常讀書,我們很感激。」小葉的父親葉先生說。小葉是4名特殊孩子之一。
  • 慈利:慈利縣特殊教育巡迴檢查組對苗市完小開展隨班就讀巡迴指導工作
    11月24日,慈利縣特殊教育學校郭原源、石基等一行四人來到苗市鎮中心完小巡迴指導檢查隨班就讀工作。巡迴指導組成員們首先隨堂聽取了慈利心理教育學會成員、育兒理論實踐者李正君老師對智障兒童熊某、李某的個性化輔導課。正君老師結合自己的育理論,根據兩位兒童的心智特點,設計沙盤遊戲教學,「玩中學,學中玩」如春風般打開了兒童封閉的心靈。
  • 重點班和普通班的存在,算是違背「因材施教」的原則嗎?
    重點班和普通班是我們從小就已經接觸到的事情,即使是一些比較普通的學校,但是也設立了重點班,不少家長為了擠進重點班,可以說是想盡了一切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