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孩子越催越慢?別總是怪孩子,這2個原因父母得知道

2020-10-15 豆寶麻麻

生活中可以經常見到一些孩子學習很自律,做事很利索,儼然就是別人的孩子。當然,有好孩子自然就有一般的孩子。有些孩子做事慢慢吞吞,還總是喜歡拖延,學習不積極,這可是讓一些雷厲風行的家長急壞了。

很多家長面對這樣的孩子時候,再好的脾氣都能變成「河東獅」。而孩子面對家長的催促、斥責,也是十分的不耐煩。其實,孩子做事慢家長也不必過於著急上火,正確的疏導和帶動才能讓孩子有所進步。

前幾天閨蜜瘋狂吐槽自家女兒,做事總是慢慢悠悠,這可把他急壞了,每天都搞的一肚子火,但閨蜜嗓子都喊得冒煙了,但是自家女兒還是磨磨唧唧。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很多家長都是十分的頭疼,最近一則新聞登上熱搜,株洲一位媽媽因孩子慢性子,吼叫的時候把自己的肋骨吼斷了,讓人十分的唏噓。

其實確實,如果是急性子的父母,面對慢性子的孩子,確實十分的令人著急。有些父母也知道,面對孩子不同性格,確實應該包容與理解,但是面對他們做的事情的時候,心裡卻是壓不住火。

但是為什麼孩子會形成這種慢性子呢?在父母的催促下,為什麼孩子往往會更加墨跡呢?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才能改變這種現狀呢?

磨蹭的孩子,也許是由於這些原因養成此類性格:

1.心裡有難以避免的壓力

前幾天到侄女家,侄女和和嫂子就因為作業的事情發生了一幕「催促大戰」侄女在看電視,媽媽在旁邊催促他寫作業,但是侄女一直磨磨蹭蹭,這可把媽媽熱的不耐煩,我後來細心詢問才知道侄女十分討厭數學,它不僅要寫好課堂作業還要寫媽媽布置額外作業。他想到自己又不會做十分頭大,就開始磨磨蹭蹭。

其實從這可以看出來,拖延並不是時間管理問題,而是自身的情緒問題,是否帶有壓力。人都是本能逃避自己不擅長的事情,所以面對不得不做的事情的時候,難免會磨蹭。

2.與父母一手包辦事情密切聯繫

孩子磨磨蹭蹭跟家長包辦也脫不了干係。父母每當看到孩子磨磨唧唧,為了省時省力,就會選擇一個人全部幹好,孩子便可以做起甩手掌柜,慢慢的,孩子就會形成滿滿的依戀,想著只要自己做慢點,父母就會來幹屬於自己的事情。

據研究表明,被催促的孩子往往能更容易形成過度依賴性或者高度叛逆性的孩子,最終催促反而造成了壞的應影響。

以下方法改善孩子墨跡現狀:

1.讓孩子自己支配時間

研究表明,0-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所以在這個時間給孩子形成良好的時間管理經驗是十分有利於孩子未來習慣的形成的。可以通過列清單或者畫時間表,這樣孩子也會更加容易把控時間的成就感。

2.選擇比催促更有用

主動給孩子提供選擇是一個十分有利的方法,這一下子就可以把複雜事情簡單化,而且他們也會更加的樂於接受。但是有一點十分重要,選擇不是隨便的,需要在父母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孩子和家長可以雙贏。

3.親身體驗事物,切勿包辦

獨立能力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技能,而家長的大包大辦無疑是會使得孩子喪失這種技能,而且還會使得孩子更加的依賴父母。所以與其過度操勞,不如讓孩子自己去體驗新事物,學會自我獨立的能力。

總之,教育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不可操之過急,所以那就很考慮家長的耐心了,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父母需要給孩子去成長的機會,這樣孩子才會成長的更加的美好。

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教授推薦:別總是怪孩子,因為你越急,世界就越慢
    導讀:李玫瑾教授推薦:別總是怪孩子,因為你越急,世界就越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李玫瑾教授推薦:別總是怪孩子,因為你越急,世界就越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越催越慢,心理學:拖延症有原因,催促不是解決之道
    但是同時我也提醒她:面對磨蹭、拖拉的小孩,你這樣只會越催越慢,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意識不到自己該不該起床,以大人催促的次數和發火的程度來判斷該不該起床。孩子意識不到自己該不該做作業,以大人催促的音量和犀利的眼神來判斷該不該做作業。
  • 別再催孩子了,越催越慢!看看催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大家我是你們的老朋友求真教育別催孩子了,越催越慢,那今天呢,讓咱們倆一起來看一看這個催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一位媽媽給我留言說孩子,二年級了,做什麼事情都是特別的磨蹭,比如說早晨起床穿衣服,都是慢慢騰騰,讓她急的抓心撓肺,她就把孩子從早催促道晚,但是不管他怎麼催,這個孩子呢,整天還是磨磨蹭蹭的,這到底該怎麼辦呢?
  • 孩子做事越催越慢?家長試試這3個方法,不用催,也能快起來
    說到這裡,小朱情緒略有些激動,聲音也稍稍大了些:「班主任讓我平時多催催孩子,我能不催嗎?可是越催越慢啊,穿個鞋,他能穿個10分鐘!」「剛才我本來想催他走快些,可生怕他聽我一催走得更慢,唉……」孩子為什麼會越催越慢
  • 教育孩子,別當「催媽媽」,因為越催,越慢
    那天在我的高壓政策下,女兒的作業做得還算是比較快。只是到了晚上的時候,看著她那雙哭紅了的眼睛,我的心一下子又軟了起來。我在想我這樣的教育方法難道就對嗎?從一早上起床開始,女兒就在我的催促下度過,直至晚上寫作業,我的催促聲依舊沒有停止過。 我希望她能夠像我這樣,合理地安排時間。可是我越希望她這樣,她卻越是和我唱反調。
  • 孩子做事磨嘰還越催越慢,該如何是好?
    孩子做事慢吞吞,從來不知道著急,有時候大人急死了可孩子依然要多磨嘰有多磨嘰,你越催他就越慢,簡直能把人給氣死。相信十有八九的娃都存在磨嘰這個缺點,也相信十有八九的父母在孩子磨嘰的問題上崩潰過。我朋友的兒子今年剛上一年級,因為家裡學校有點遠,每天還得先送娃去學校後才能去上班,時間趕得不得了。
  • 孩子天生"慢性子",家長越催反而越慢,這些原因在作祟
    孩子天生就具有不同的性格,有的活潑開朗而有的則比較內向。內向的孩子往往做事比較慢,這就會讓家長非常頭疼。每天早上催他們起床上學都需要好多遍,長此以往誰都會不耐煩。家長覺得孩子性子慢,多催催就好了,可是就算再怎麼催促孩子似乎也快不起來,甚至會因此變得越來越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家長需要了解這背後的真正原因。
  • 孩子天生「慢性子」,家長越催反而越慢,這些原因在作祟
    孩子天生就具有不同的性格,有的活潑開朗而有的則比較內向。內向的孩子往往做事比較慢,這就會讓家長非常頭疼。每天早上催他們起床上學都需要好多遍,長此以往誰都會不耐煩。家長覺得孩子性子慢,多催催就好了,可是就算再怎麼催促孩子似乎也快不起來,甚至會因此變得越來越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為什麼孩子越催越慢?這其中緣由,各位家長你們知道嗎?
    他們高標準的要求自己,同時也如此要求著自己的孩子。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達到父母的要求,於是催孩子成了一個普遍現象。可是我們的孩子呢,並未如家長所願的越催越快,反而有些越催越慢。那為什麼孩子越催越慢?曾經奔波於快節奏工作生活中的父母,有了孩子之後,仍然希望不和這個社會脫軌。他們不希望孩子佔用自己太多的時間。送完孩子去幼兒園或學校,家長們就要趕赴自己的工作崗位,為了節約自己的路途時間消耗,他們會從催孩子開始起床開始,好像這樣才能讓自己上班不遲到。
  • 父母越催催催,孩子越慢慢慢!孩子磨蹭?聰明家長都這樣做
    但很多人會發現,孩子可不是家長能催動的,甚至是越催越磨蹭。這是怎麼回事呢?當孩子感覺自己的自我節奏被父母幹擾後,會觸發孩子的自我反抗機制:不聽家長的話,和家長反著來。 家長讓自己快,那就慢吧,於是孩子變得更加磨磨蹭蹭。然後家長又不斷地催,孩子更加叛逆磨蹭,陷入惡性循環。而且成年人和孩子的節奏是不一樣的,這有明顯的生理差別、智力認知差別。孩子很難達到成年人眼中的快。
  • 為什麼孩子的拖延症屢教不改?父母「催得越多」,孩子「越磨蹭」
    你的孩子平時有拖延症嗎?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每天自己早早起床,為孩子做好早餐,打點好一切,可是孩子卻磨磨蹭蹭,穿衣服都要二十分鐘,而且自己「催得越多」,孩子越磨蹭,本來自己精心算計好的時間,卻耽誤來耽誤去最後還差點遲到。
  • 孩子做事磨磨蹭蹭,爸媽越催越拖拉,或許是「超限效應」在作祟
    家中有個"磨蹭鬼"的寶爸寶媽可能會發現,你和孩子說的最多的一個詞,可能是就是"快點"。而且往往你越是催促,娃像是有意跟你對著幹似的,越說越慢。事情越是著急,他越是這樣,很多父母到最後幾乎暴跳如雷。孩子如此拖拉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又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改善這樣的習慣呢?下面我們就來逐一分析下。
  • 越催孩子越磨蹭?這個方法助你「藥到病除」
    有些時候磨蹭是孩子偷懶的一種策略,案例中的孩子吃飯慢,催他就讓媽媽喂,如果媽媽餵他的話,那他的計謀就得逞了。以後還會用同樣的計謀在其它事情上偷懶磨蹭。在家裡,如果孩子洗臉慢,媽媽就過來幫他洗,整理玩具慢,媽媽就過來幫忙整理,這樣,孩子有什麼理由不磨蹭呢?
  • 為啥越「窮」的父母越勸你「生二胎」?農村寶媽的一句話,很扎心
    農村寶媽一句話,很扎心首先,你會發現一個規律,農村生孩子是最多的,並且尤其實越窮的家庭生孩子越多,現在有錢的人家反而只要生一兩個就可以了。這種問題就讓人不得不錯愕,為啥越窮的父母越勸你生二胎?這很好理解,因為窮人家養孩子其實並沒有壓力。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父母做好這3件事,孩子才能更自律
    好不容易起來去寫作業,寫3分鐘玩5分鐘,半個小時能寫完的作業,硬是花了一個多小時,甚至還出現了"你越催,孩子越磨蹭"的情況,讓父母瀕臨抓狂。但是因為自身能力不足,而父母又以成年人的標準要求孩子。所以,父母看著孩子慢慢做事情,就覺得他們很磨蹭。
  • 上學起床總是磨蹭拖拉,為何越催反而越慢?不催不吼培養自律兒童
    最近收到一個父母的諮詢,他的孩子快4歲了,上幼兒園起床特別拖拉磨蹭。每天一大早就會上演「驚天地,泣鬼神」的「催娃」模式:叫第1遍,孩子紋絲不動;叫第2遍,孩子哼哼唧唧回應一聲;叫第3遍的時候,才不情願拖拉著身體起床,眯著眼磨磨蹭蹭的穿衣服。最近孩子拖延的情況越來越嚴重,父母越是催孩子,他反而越來越慢。孩子是有拖延症嗎?為什麼他總是拖拉磨蹭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孩子拖拉的那些事。
  • 孩子做事太「拖延」?多半是這「3大原因」,父母別只會催
    平時在學校完成任務的時候也會比別人慢半拍,同樣的任務別家孩子已經完成了,而自家孩子才剛剛完成一半。小美表姐對此頭疼不已,完全不知道該用怎樣的方法去教育侄子。父母總是催促讓孩子做事情十分被動,明明想去做一件事情,父母催了之後孩子的內心可能會存在牴觸情緒,導致做事變得拖拉。2.
  • 越催孩子越磨蹭?快來試試這個方法助你「藥到病除」
    脾氣再好的媽媽,都能氣得想揍人。大一點的孩子,寫個作業更是磨蹭,摸摸橡皮,玩玩鉛筆,10分鐘過去了,還在把名字寫了擦,擦了寫,一小時過去了才寫了一行字。孩子的磨蹭真的特別令人抓狂。孩子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活潑好動,有的安靜沉穩,有的火急火燎,還有一種就是愛磨蹭。
  • 為啥孩子越長大,越不愛去姥姥家?其實不是姥姥不好,原因很現實
    由於父母工作繁忙,大多數孩子生下來後都是由老一輩帶大。而避免&34;的千古難題,姥姥成為幫忙帶孩子的主力軍。所以很多孩子小時候都和姥姥最親,讓不少媽媽都&34;不已。可隨著孩子年紀的增大,不知從何時起,孩子不再願意去姥姥那裡玩,只有逢年過節才會跟著爸媽去看看姥姥,甚至還得&34;。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孩子總是磨蹭,父母"催催催"完全沒有用,該怎麼對付磨蹭的娃?
    所以孩子的很多行為都需要父母一直不斷的催催催,但是長時間的催催催不僅讓孩子煩,父母也特別煩,對待孩子磨蹭還有其他的好方法嗎?這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敢積極嘗試害怕犯錯的心態也有關。這種孩子很容易出現焦慮症的狀態,他們因為害怕出錯,所以會越來越緊張,就會使他們開始逃避拖延。父母總是催催催,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