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4歲叫名字沒反應,如何幫助自閉症孩子練習「聽名字做反應」

2020-08-28 小小神經元

原創文章,首發於公眾號「小小神經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我四歲的孫子患有自閉症,平時叫他名字總是不答應,甚至都不會抬頭看人一眼。該怎麼教會他叫名字要理人?」

這是我們收到的,來自一位奶奶對小孫子應名能力的求助。

事實上,叫名字不應答是很多自閉症孩子家長和老師都困擾的問題。

面對孩子的病症,家長們並不急於讓孩子去挑戰高困難度的反應,因此孩子對於基礎應名能力的「無動於衷」反而更令家長們心灰意冷。

與此類求助相似的還有不少:

「孩子看都不看我,要怎麼交流?」

「為什麼他不能專心聽講呢?」

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弄明白孩子出現此類情況的根本原因:


究竟是「不會做」還是「不想做」?


在引導孩子開展訓練前,首先要弄明白他是「不會做」還是「不想做」,兩者有很大區別:

【不會做】很多時候,自閉症兒童在聽到別人叫自己名字時,不知道應該如何恰當地表現,尤其是在相對複雜、人多的社交場合。他們還不會做,是因為不曾有人以他能理解的方式教給他們

【不想做】部分自閉症兒童可能不在意社交互動,即使他們知道別人在叫自己的名字,也不願意,甚至是缺乏動力來按照人們期望的方式給出回應

孩子叫名字無響應,可能由於「不會做」,可能由於「不想做」,也可能兩者皆有。

確定原因後,就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練習。元元老師今天教各位家長一套很多專業治療師都在使用的訓練法,平時在家就能幫助孩子進行練習。


01.做好準備工作,確定每日互動時間


家長需要先確定可以集中精力陪孩子練習的時間段,比如白天在什麼時間,晚上在什麼時間,最好可以確定一個相對穩定的時間帶孩子訓練。

如果感覺孩子不理解「叫名字給應答」這件事有什麼價值(也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不想做」),家長可以找一些孩子比較喜歡的東西作為激勵,最好是一些可以即時獎勵給他們的東西。

比如,可以給予正面的關注(擁抱、擊掌,表揚等),也可以陪孩子玩一個他喜歡的小活動(如撓痒痒),或者是提供一個孩子不常玩得到的玩具。


02.創造動機、獎勵成功


做好準備工作後,我們可以按下述步驟進行引導練習:

尋找合適的時機,在孩子沒有過度專注於一件事情的時候接近他,儘可能避免在他沉浸於一項活動(如看喜歡的動畫片)的時候開展練習。

②叫孩子的名字。

③叫完名字後馬上拍他肩膀,或輕輕地將他的臉轉向您。此過程要注意不要強求直接的目光交流,這對自閉症孩子來說會非常不舒服。

④一旦孩子看向您(即使是不經意間的動作),即刻給出獎勵物品或活動,同時表揚他做得好。

⑤隨後讓孩子繼續做自己的事情,家長為下次練習作準備。


03.練習頻次及注意事項


上述練習的重複頻率取決於家長有多少時間陪孩子練習,以及孩子對活動的興趣度。

如果有一整天陪孩子練習,可以重複上述步驟10-20次或更多;如果只有1小時練習時間,比較好的節奏是兩次叫名字的時間間隔控制在1-2分鐘。

在練習的過程中,一旦發現孩子興趣度下降,就應該立即暫停。

堅持練習,直到孩子在拍肩膀或引導他看人之前就能夠對叫名字給出響應。很多時候,經過幾小時或20-60次的訓練,孩子們便開始對叫名字有反應了

但每個孩子情況不同,所以即使家中孩子開始時進步不明顯,家長也不要著急,找機會下次再練。

另外,練習過程中家長要時刻注意孩子的表現,比如孩子興趣下降時,注意觀察周圍環境,是否有什麼玩具或者其他的東西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這些小細節或多或少地會影響練習的效果。


04.拓展練習的範圍:距離、人和場所


在進一步拓寬練習範圍之前,先確認孩子是否已經準備好:站在孩子身邊叫他名字(不要拍肩膀或輕轉他的頭),等待幾秒看他是否會轉過頭給予回應。

如果沒有,那就繼續和之前一樣拍肩膀提示他進行訓練。直到孩子不需要身體的提示就響應您,那說明孩子已經準備好接受下一步練習啦:

在不同的場地嘗試上述練習。例如,在飯桌上或廚房裡,在後院或商店裡。不要吝惜您的讚美,哪怕孩子只是微微朝您轉身,也要及時表揚和獎勵。

讓其他人也參與到練習中來。這樣孩子面對不同人,在不同地方叫其名字都能有反應。同樣的,練習過程中要表揚和獎勵孩子。

③一旦孩子對不同人在不同場合叫名字都有響應了,我們便可以試著從更遠的距離叫孩子。從幾步遠的地方開始,到房間對面,再到院子對面。記住,對任何回應,家長都要立即表揚和鼓勵。

堅持在新的地方,讓不同的人一起陪孩子進行遠距離叫名字練習

要幫助自閉症孩子健康成長,孩子、家庭、醫療、社會的力量缺一不可。其中與孩子相處最久、相交最深、影響最深的一定是家人。美國國立精神衛生研究所在2004年的研究報告中就明確指出,父母參與自閉症兒童的早期幹預計劃是重要且有效的。

而《中國自閉症兒童發展狀況報告》也告訴我們一個殘酷的事實:「對於自閉症兒童的家長來說,卻充滿困惑:要送孩子去哪裡『看病』?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後該怎麼辦?接下來都要做什麼?這些問題,很多醫院的醫生也無法給家長解答。雖然有能力的家長可以到網絡上去查詢相關資料,但是網上這類的資料有些雜亂,缺乏權威性。家長無法確認哪些是可信的,哪些不可信,更不清楚什麼是早期幹預訓練的正確方向。」種種因素的限制,導致了自閉症兒童家長既心急如焚又愛莫能助。

小小神經元是由哈佛海歸老師團隊創立的自閉症兒童早期幹預平臺,團隊原創的【SMART家庭幹預課程】被評為2019年度哈佛大學教育創新十佳項目。我們旨在為自閉症家庭引入國際前沿的方法理論、提供科學的家庭社交幹預訓練課程,幫助家長在家裡就能帶著星寶從遊戲和互動中提升社交能力,把握早期幹預的黃金時期。

如果您也是一位星爸星媽,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小小神經元」,用愛與科學呵護星寶的成長與教育。

相關焦點

  • 語言倒退、叫名字沒反應就是自閉症?沒這2個兩個特點別瞎懷疑
    昨天收到一寶媽朋友後臺留言諮詢:玲玲 快1歲的時候還能說「爸爸、媽媽」這些疊詞,可反而到了兩歲現在一句話也不說了。平時叫她名字也沒反應,網上一查說孩子可能是自閉症,把我們全家人都急壞了。只要孩子存在說話晚,詞彙量少、不應人、不喜歡和小朋友玩,等等,都可以參加(測試步驟在文末)[送心]那對於玲玲媽媽在網上查到的結果,到底是真是假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哪些問題才是確定自閉症的關鍵原因。
  • 孩子不回應自己的名字就是自閉症嗎?訓練孩子應名技巧有哪些?
    通常情況下,NT(正常發育)的孩子在9-12個月左右開始對自己的名字做出回應,比如: 別人喊她/他名字時,會頭扭向喊的人,看一下,或笑一下,總之當聽到自己名字時會回應一下。當孩子不響應他/她的名字時,許多父母會擔心。社交障礙嚴重的兒童(例如自閉症兒童)在被叫時通常不會回應他們的名字。成年人很難引起他們的注意或使他們遠離正在做的事情。
  • 叫孩子名字,孩子總是不理人?我們需要將名字與強化物建立關聯
    意思是:父母在叫你的名字,你一定要快快應答,不要緩緩地應答或者不應答。有時候,他人叫我們的名字,如果我們不給予回應,也會顯得特別沒有禮貌。但是,對於自閉症的孩子來說,你叫他名字,他就是不回應你。這是自閉症孩子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 3歲自閉症孩子叫了第一聲媽媽,孩子母親給我寫了這樣一封信!
    張穎(化名)今年3歲了,是個典型的自閉症孩子,出生以來從來沒有叫過爸爸媽媽,不會叫人也不會與人進行目光對視。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去廣州、上海等各地多家醫院做了很多檢查,都被醫生告知是自閉症,而且是一輩子也無法治癒的。
  • 自閉症孩子為啥總聽不到別人叫自己?因為他們這項能力薄弱
    自閉症孩子家長常常有這樣的感受,孩子明明聽力沒有問題,但卻總是「聽不到」別人叫Ta的名字。更令人困惑的是,對自己名字沒反應的孩子,卻常常被其他細小的聲音吸引或者刺激……最新一項研究表明,自閉症孩子之所以有這樣的表現,是因為他們缺乏聲音共同注意力!
  • 自閉症孩子為啥總聽不到別人叫自己?因為他們這項能力薄弱——
    自閉症孩子家長常常有這樣的感受,孩子明明聽力沒有問題,但卻總是「聽不到」別人叫Ta的名字。
  • 自閉症兒子叫出第1聲婆婆!媽媽分享心酸經歷,及4個實用方法
    寫在前面:沒有人天生就會做父母,更不用說,做自閉症孩子的父母。但,我們可以不斷學習實踐、借鑑前人的經驗,避免彎路,找到捷徑和突破口。兒子1歲2個月有叫「爸爸、媽媽」,1歲5個月能叫我的名字。2歲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但後來一切都變了。2歲後,程程的社交能力逐漸減退,不主動和其他孩子玩。
  • 如何居家練習社會反應?
    3、特殊的孩子很多時候是不理解他人的一些動作、情緒表情等等,我們用一個動作、表情,正常人能理解我們的意思,但是特殊的孩子,他們在理解這方面可能會有所障礙或能力欠缺;4、孩子沒法理解我們的動作表情,那就更不用說對我們的動作、表情、情緒等作出恰當的反應; 三、家長對社會反應練習的現狀
  • 孩子說話晚 或是自閉症
    近年來自閉症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孩子不說話或者說話晚,是得了自閉症嗎?如何儘早發現自閉症的信號?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副主任技師吳滿紅來支招。孩子不理人到處跑竟是患上了自閉症3歲2個月的豆豆是一個「很酷」的小男孩,平時基本「不需要」和小朋友一起玩。
  • 孩子說話晚 或是自閉症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王婧通訊員林惠芳)近年來自閉症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孩子不說話或者說話晚,是得了自閉症嗎?如何儘早發現自閉症的信號?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副主任技師吳滿紅來支招。孩子不理人到處跑竟是患上了自閉症3歲2個月的豆豆是一個「很酷」的小男孩,平時基本「不需要」和小朋友一起玩。
  • 如何判斷孩子有自閉症?醫生教你快速篩查
    病例:喜歡自言自語,說一些家人「聽不懂的話」大多數孩子1歲左右就開始牙牙學語,到了2歲就會說一些簡單的語句了,但兩歲半的天天(化名)卻反常地話很少。因為天天的爸爸媽媽上班忙,平時都是爺爺奶奶在帶,一開始天天話很少,大家都沒當回事,以為是孩子性格內向。
  • 自閉症兒童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兒童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星星的孩子 時間: 2015-04-03 10:29  來源: 羊城晚報   編輯: 摘要:   2日是第8屆「世界自閉症關愛日」,今年的主題是「職業:自閉症優勢」。當天,由省殘聯組織,省殘疾人康復中心、省殘疾人康復協會等省內及港澳自閉症康復教育機構和單位共同舉辦的「繽紛色彩,追求夢想」關愛自閉症廣場活動在廣州舉行。
  • 如何面對自閉症孩子,看這三點?
    2、在孩子一歲的時候,自閉症小孩很少會叫爸爸或者媽媽,並且和父母或者其他孩子沒有其它的互動。當我們喊他名字的時候,也沒有任何的反應。 當注意觀察孩子的時候,會發現自閉症的孩子是沒有任何眼神和言語交流的,他們眼神稍微的呆滯,並且會一直做重複的動作和言語。 家長和孩子的相處時間是比較長的,一旦發現異常的情況下,就要及時的就診檢查,幫助孩子儘量減少這方面的痛苦。
  • 如何跟自閉症的孩子交流
    自閉症兒童在表達需求時,經常用「你」代替「我」,例如當患兒說「你要喝水」,其實真正的意思是「我要喝水」4、隱喻式語言。自閉症兒童常自言自語地說些別人聽不懂的話,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例如:「看房子畫」來表達「去美術館看畫展」,要想了解自閉症孩子想要表達的意思,就需要家長充分發揮想像力。那如何跟自閉症孩子溝通呢?
  • 孤獨症(自閉症)孩子不聽指揮、不回應他人,怎麼辦?
    最近有兩位家長向我諮詢了兩個不同的問題,是大部分孤獨症(自閉症)孩子的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 這兩位媽媽遇到的問題似乎完全不一樣,一個問的是孩子不聽指令,一個問的是孩子不會社交。其實,譜系孩子出現這兩個問題,根本原因是一樣的,那就是我們沒有獲得孩子的注意力。
  • 孩子說話晚 或是自閉症 - 健康 - 新鄉網新聞中心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王婧通訊員林惠芳)近年來自閉症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孩子不說話或者說話晚,是得了自閉症嗎?如何儘早發現自閉症的信號?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副主任技師吳滿紅來支招。
  • 自閉症高危預警:如果孩子有以下6種現象,請及時帶孩子就醫
    萱萱八月初剛滿五歲,是一位漂亮白淨的小姑娘。如果不是命運的捉弄,這個年齡的她應該在幼兒園和小夥伴們一起享受著快樂。可惜的是,萱萱患有自閉症,目前依舊沒有去普通的幼兒園就讀,每天被媽媽帶著去康復機構進行康復訓練。
  • 星星的孩子會做咖啡了,你有故事嗎-a-coffee 自閉症 患兒 顧客...
    凱凱的媽媽激動地說:「真的沒想到,我兒子也會有上班的一天。」自從凱凱學會了做咖啡,家裡也買了一套打奶泡的機器,給他日常練習,甚至連平常根本不喝咖啡的爸爸,也會對兒子說:「給爸爸也泡一杯。」端起香濃的咖啡的時候,爸爸說自己體會到了一種久違的簡單幸福。  別看凱凱現在不僅可以跟人簡單交流,還可以製作美味的咖啡。其實,他曾是一名重度自閉症患兒。
  • 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可能是自閉症!別耽誤!
    哥哥好動,從幾個月大時就會和父母互動,5,6個月就會喊爸爸……然而弟弟在叫他的名字時沒有反應,在哥哥天天嚷嚷找夥伴玩時,他只靜靜的在一旁自顧自的玩,轉眼兩個孩子快要上幼兒園了,弟弟依舊不會說話,喊他也不理不睬。在朋友的提醒下,孩子父母帶上雙胞胎到了醫院,哥哥正常,弟弟則被診斷為自閉症。
  • 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可能是自閉症!別耽誤
    哥哥好動,從幾個月大時就會和父母互動,5,6個月就會喊爸爸...然而弟弟在叫他的名字時沒有反應,在哥哥天天嚷嚷找夥伴玩時,他只靜靜的在一旁自顧自的玩,轉眼兩個孩子快要上幼兒園了,弟弟依舊不會說話,喊他也不理不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