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首發於公眾號「小小神經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我四歲的孫子患有自閉症,平時叫他名字總是不答應,甚至都不會抬頭看人一眼。該怎麼教會他叫名字要理人?」
這是我們收到的,來自一位奶奶對小孫子應名能力的求助。
事實上,叫名字不應答是很多自閉症孩子家長和老師都困擾的問題。
面對孩子的病症,家長們並不急於讓孩子去挑戰高困難度的反應,因此孩子對於基礎應名能力的「無動於衷」反而更令家長們心灰意冷。
與此類求助相似的還有不少:
「孩子看都不看我,要怎麼交流?」
「為什麼他不能專心聽講呢?」
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弄明白孩子出現此類情況的根本原因:
在引導孩子開展訓練前,首先要弄明白他是「不會做」還是「不想做」,兩者有很大區別:
【不會做】很多時候,自閉症兒童在聽到別人叫自己名字時,不知道應該如何恰當地表現,尤其是在相對複雜、人多的社交場合。他們還不會做,是因為不曾有人以他能理解的方式教給他們。
【不想做】部分自閉症兒童可能不在意社交互動,即使他們知道別人在叫自己的名字,也不願意,甚至是缺乏動力來按照人們期望的方式給出回應。
孩子叫名字無響應,可能由於「不會做」,可能由於「不想做」,也可能兩者皆有。
確定原因後,就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練習。元元老師今天教各位家長一套很多專業治療師都在使用的訓練法,平時在家就能幫助孩子進行練習。
家長需要先確定可以集中精力陪孩子練習的時間段,比如白天在什麼時間,晚上在什麼時間,最好可以確定一個相對穩定的時間帶孩子訓練。
如果感覺孩子不理解「叫名字給應答」這件事有什麼價值(也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不想做」),家長可以找一些孩子比較喜歡的東西作為激勵,最好是一些可以即時獎勵給他們的東西。
比如,可以給予正面的關注(擁抱、擊掌,表揚等),也可以陪孩子玩一個他喜歡的小活動(如撓痒痒),或者是提供一個孩子不常玩得到的玩具。
做好準備工作後,我們可以按下述步驟進行引導練習:
①尋找合適的時機,在孩子沒有過度專注於一件事情的時候接近他,儘可能避免在他沉浸於一項活動(如看喜歡的動畫片)的時候開展練習。
②叫孩子的名字。
③叫完名字後馬上拍他肩膀,或輕輕地將他的臉轉向您。此過程要注意不要強求直接的目光交流,這對自閉症孩子來說會非常不舒服。
④一旦孩子看向您(即使是不經意間的動作),即刻給出獎勵物品或活動,同時表揚他做得好。
⑤隨後讓孩子繼續做自己的事情,家長為下次練習作準備。
上述練習的重複頻率取決於家長有多少時間陪孩子練習,以及孩子對活動的興趣度。
如果有一整天陪孩子練習,可以重複上述步驟10-20次或更多;如果只有1小時練習時間,比較好的節奏是兩次叫名字的時間間隔控制在1-2分鐘。
在練習的過程中,一旦發現孩子興趣度下降,就應該立即暫停。
堅持練習,直到孩子在拍肩膀或引導他看人之前就能夠對叫名字給出響應。很多時候,經過幾小時或20-60次的訓練,孩子們便開始對叫名字有反應了。
但每個孩子情況不同,所以即使家中孩子開始時進步不明顯,家長也不要著急,找機會下次再練。
另外,練習過程中家長要時刻注意孩子的表現,比如孩子興趣下降時,注意觀察周圍環境,是否有什麼玩具或者其他的東西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這些小細節或多或少地會影響練習的效果。
在進一步拓寬練習範圍之前,先確認孩子是否已經準備好:站在孩子身邊叫他名字(不要拍肩膀或輕轉他的頭),等待幾秒看他是否會轉過頭給予回應。
如果沒有,那就繼續和之前一樣拍肩膀提示他進行訓練。直到孩子不需要身體的提示就響應您,那說明孩子已經準備好接受下一步練習啦:
①在不同的場地嘗試上述練習。例如,在飯桌上或廚房裡,在後院或商店裡。不要吝惜您的讚美,哪怕孩子只是微微朝您轉身,也要及時表揚和獎勵。
②讓其他人也參與到練習中來。這樣孩子面對不同人,在不同地方叫其名字都能有反應。同樣的,練習過程中要表揚和獎勵孩子。
③一旦孩子對不同人在不同場合叫名字都有響應了,我們便可以試著從更遠的距離叫孩子。從幾步遠的地方開始,到房間對面,再到院子對面。記住,對任何回應,家長都要立即表揚和鼓勵。
④堅持在新的地方,讓不同的人一起陪孩子進行遠距離叫名字練習。
要幫助自閉症孩子健康成長,孩子、家庭、醫療、社會的力量缺一不可。其中與孩子相處最久、相交最深、影響最深的一定是家人。美國國立精神衛生研究所在2004年的研究報告中就明確指出,父母參與自閉症兒童的早期幹預計劃是重要且有效的。
而《中國自閉症兒童發展狀況報告》也告訴我們一個殘酷的事實:「對於自閉症兒童的家長來說,卻充滿困惑:要送孩子去哪裡『看病』?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症後該怎麼辦?接下來都要做什麼?這些問題,很多醫院的醫生也無法給家長解答。雖然有能力的家長可以到網絡上去查詢相關資料,但是網上這類的資料有些雜亂,缺乏權威性。家長無法確認哪些是可信的,哪些不可信,更不清楚什麼是早期幹預訓練的正確方向。」種種因素的限制,導致了自閉症兒童家長既心急如焚又愛莫能助。
小小神經元是由哈佛海歸老師團隊創立的自閉症兒童早期幹預平臺,團隊原創的【SMART家庭幹預課程】被評為2019年度哈佛大學教育創新十佳項目。我們旨在為自閉症家庭引入國際前沿的方法理論、提供科學的家庭社交幹預訓練課程,幫助家長在家裡就能帶著星寶從遊戲和互動中提升社交能力,把握早期幹預的黃金時期。
如果您也是一位星爸星媽,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小小神經元」,用愛與科學呵護星寶的成長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