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玩具被搶,爸爸直接動手!孩子發生衝突,家長是否該出面?

2020-10-07 李姥姥話育兒

昨天在家長群裡看到了一個消息,引起了大家的討論,內容其實很簡單:

因為不能遠遊,所以很多家長選擇了帶孩子去遊樂場或者是動物園,而兒子的家長群裡一個家裡的二寶今年才5歲多,寶媽選擇帶她去動物園裡遊玩。

動物園裡有遊樂場,她的二寶在積木玩具池裡玩的不亦樂乎,在旁邊發生了一件讓寶媽很震驚的事情,旁邊玩玩具的一個小男孩把遊樂場的另外一個小男孩手上的玩具搶走了,沒想到讓人驚恐的一幕發生了,另外一個小男孩的媽媽直接跳入了海洋球池內,生氣的打了那個小男孩一個巴掌,搞得大家一陣驚慌,紛紛把自己的孩子拉到了身邊。

01

當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產生了分歧,發生了矛盾,我們的第一反應肯定是要維護自己的孩子,這絕對是一種人之常情,但是作為家長來講,我們的身份比較特別,孩子畢竟是未成年人,而且很多孩子還處在懵懂的周期,作為家長二話不說,以大欺小,這是一種很過分的行為,孩子我們可以說他不懂事,但大人你還用不懂事來形容嗎?

每一個父母都是孩子的守護神,但是我們不應該為了這樣的一個身份,去肆意傷害別人的孩子!

家長群裡瞬間就爆了,很多人說這並不是所謂的護子心切,這就是打著護子心切的名義在持強凌弱,這種素質怎麼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間,兩個人鬧了些矛盾並不是什麼稀罕的事情,應該說普遍都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作為家長的不能冷靜的或者是理智的去處理,而用自己的方式生硬的介入孩子之間的衝突,多半這是一種火上澆油的態度!

02

那作為家長,我們就放任孩子們發生這種矛盾嗎?

孩子發生這種矛盾,很多都是因為玩鬧起的小衝突,比如說爭奪一件玩具,就一句話的對錯起爭執,爭論自己對某個事物的看法,孩子都會有小矛盾,甚至有小摩擦的產生,但是孩子的世界畢竟是要他們自己才能聽得懂,上一秒兩個人可能爭到面紅耳赤,下一秒他們會馬上一笑泯恩仇,這一點是成人世界所無法理解的,所以我認為孩子之間的一些小摩擦,注意我的用詞是「小摩擦」,我們不需要介入,讓孩子自己去面對自己去解決,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獨立面對事物的能力。

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如果孩子之間的矛盾已經升級到了動手的地步,那我們必須要介入,但是我們的介入方式需要討論。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應該理性的引導孩子處理糾紛,如果是我們自己孩子的錯誤,我們絕對不能姑息,也絕對不能包庇,要指出他的錯誤,讓他積極的改正;如果別人家的孩子犯了錯誤,我們也不要忍氣吞聲,要積極的和對方家長溝通,讓雙方的家長一起冷靜處理這種矛盾。

所以當孩子起了衝突之後,我們要看一下自身的情況,再選擇是否介入,但是即使要介入也不能用暴力的手段來解決,因為暴力只會催生更多的暴力,而且也只會給孩子造成不良的示範,不利於他的健康成長。

我們應該教會孩子的是要讓他自己去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而不是而不是替孩子解決一切問題,作為家長,說實話我們畢竟無法庇護孩子一輩子!

而作為家長保護孩子是我們的本質,但是用正確的方式保護孩子,其實是我們對孩子最大的負責!

相關焦點

  • 孩子間發生小摩擦,家長該如何正確的「插手」?
    前陣子,上海的一個遊樂場內,一位家長因為自己孩子玩具被搶,當眾掌摑並持續推搡搶玩具的小孩子。被打孩子的奶奶報了警,警方介入後,這位打孩子的家長因涉嫌毆打他人被刑拘。,孩子之間相互搶玩具、甚至動手比比皆是,這時候家長站在旁邊該不該加入到孩子的矛盾中呢?
  • 看到兒子玩具被搶,父親動手出頭引圍觀,孩子打鬧父母該不該護崽
    文|艾米都說孩子是天使,可是當一群天使聚集在一起,那簡直就是噩夢的開始。有的時候看到小傢伙們在一起蹦蹦跳跳挺開心的,可每當他們開始吵架或者打鬧的時候,往往也是大人們最頭疼的時候。最要命的是,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受到別人欺負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究竟應該如何處理,該不該護崽呢?
  • 女兒的玩具被男孩搶走,爸爸掌摑男孩:大人該不該幹預孩子的衝突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寶,再兇的爸爸在孩子面前也會變得溫柔和小心翼翼。當孩子被欺負時,爸爸總是最不能忍的那一個,因此他們常常會為孩子撐腰,但家長該不該幹涉孩子的衝突,這是個問題。
  • 女兒的玩具被男孩搶走,爸爸掌摑男孩:大人該不該幹預孩子的衝突
    當孩子被欺負時,爸爸總是最不能忍的那一個,因此他們常常會為孩子撐腰,但家長該不該幹涉孩子的衝突,這是個問題。一位爸爸為被欺負的女兒「出氣」,動手打了欺負女兒的孩子,不少人直言爸爸的做法太過粗魯了!曉曉爸趕緊跑了過去檢查孩子有沒有受傷,並安慰孩子。孩子看到爸爸後更加放聲大哭:「爸爸,他搶我的玩具,嗚嗚嗚!」
  • 2歲寶寶玩具被搶!媽媽的做法亮了
    不管是誰家的寶寶,在社交上發生衝突,父母看在眼裡都會萬分心疼。但是,小寶寶之間產生的矛盾和問題是避免不了的,畢竟 「矛盾 」是社交生活的一部分,逃避不會讓矛盾消失,更不能解決問題。在面對寶寶社交衝突這個問題上,寶媽們尤其需要關注寶寶社交能力凸顯的初級階段——1-2歲的時候。
  • 孩子搶玩具,是不管不顧還是出面解決?聰明的家長有妙招
    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兩人的自我意識開始發展,自己的玩具根本不讓別人碰。這不,哥哥剛給小侄子買了一個新玩具。一臉好奇的兒子也想要玩一玩,便一點一點地湊到哥哥面前,卻被一把推倒。兒子的哭鬧聲引來了家中的長輩,看到兒子坐在地上大哭立馬明白了是在怎麼回事。嫂子直接走上前把小侄子手中的玩具搶給了我兒子,最後則變成了小侄子又哭又鬧。
  • 孩子玩具被搶家長該不該插手?大多數情況下沒必要,但這4種除外
    好玩的、能吸引孩子的玩具一般也會受到更多孩子們的歡迎,如果多個孩子同時看上了一個玩具,就很可能發生爭搶的情況,最近就有一個因為孩子爭搶玩具而引發的事件:視頻中一群孩子在遊樂園裡玩兒,一個身穿藍色衣服的男孩搶了另一個孩子的玩具,被搶玩具的孩子找到家長哭訴,家長便上前推搡,甚至打了搶玩具的藍衣男孩,雖然傷的並不重,但藍衣服男孩兒的家長對此無法接受,於是選擇了報警,
  • 寶寶玩具被搶後,只知道哭,要教他搶回來嗎?
    寶媽來諮詢早教課時跟我們反饋:寶寶總體屬於很乖的,也樂於分享,有時自己玩著玩具,看旁邊有小朋友在看著,她還會主動讓出來。有時玩具被搶走,雖然很難過,哭得很委屈,但也只是哭不會去搶回來。我有點擔心她委屈了自己,要不要教育她進取霸道一些,想要就去搶回來,更加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 孩子玩具被搶了只會哭,怎麼辦?
    有時玩具被搶走,她雖然很難過,哭得很委屈,但不會去搶回來。我有點顧慮,擔心她會委屈了自己,要不要教育她霸道一些,讓她更加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呢?好的,這是關於「玩具被搶了只會哭」的話題。1 歲半到 2 歲的寶寶逐漸有了自我意識和物權意識,所以她的玩具被搶了會難過、會哭,是正常的反應。甚至更直接的本能反應是呆住或逃避,而不是搶回來。為什麼呢?
  • 孩子和同學起衝突,父母該出面解決嗎?
    原來事情的起因僅僅是這名男子的孩子與被甩孩子之間由於爭奪玩具起了衝突,父親護子心切,直接替孩子出手解決了對方。這麼做,顯然不對。面對孩子之間的衝突和矛盾,許多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我得保護我的孩子」,但事實上,孩子間的很多矛盾完全可以讓他們自己解決,最近熱播的親子綜藝《想想辦法吧爸爸
  • 孩子玩具被搶家長該不該介入?家長不同的做法會影響孩子未來
    ,竟然直接掌摑和推搡對方。要知道對方也是個半大的孩子,兩個孩子之間因為玩具發生衝突,可能都存在對錯,而男子不問緣由就直接維護自己的孩子,這種行為也是錯誤的。因為父母對外人惱羞成怒的樣子,也有可能會給自己的孩子留下嚴重的心理陰影,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其實,孩子之間有自己的相處方式,當他們發生衝突的時候,大人及時引導好就可以了,動手打孩子是最低級的行為。
  • 孩子玩具被搶之後的反應,隱藏著孩子的性格,家長要懂得分辨
    ,但是這種變化並不大,想要知道孩子的性格如何,從他們玩具被搶之後的反應就能看出來。以家長的心態來看,這種行為是大部分家長喜歡的,這意味著小朋友不卑不亢的性格,遇到事情能夠用自己的辦法解決,即使在面對惡勢力的時候也不會輕易低頭。但是同時,這樣的孩子更容易與別人發生衝突,家長要選擇正確的方式耐心引導。
  • 「媽媽,我的玩具被搶了」,家長的2種不同做法,影響孩子的一生
    文 | 果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玩具被搶,簡直是分分鐘都在上演的事。這也讓不少家長感到困惑,到底該如何處理才好?而性格不同,面對玩具被搶,也會有做出不同的反應。我們不妨來看看,準不準?第一種:只知道哭被搶後,除了愣在原地大哭,或是找媽媽哭訴之外,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這類孩子,一般性格較弱,不敢去搶回來,膽子也比較小。如果孩子一直沒有學會怎麼去解決矛盾衝突,長大後也容易處於被動地位,很容易吃虧。
  • 被搶玩具,被欺負之後,孩子不敢還手,父母要出面「撐腰」嗎?
    白天,她帶2歲的兒子去了遊樂場,寶寶看上一個滑行車,剛坐上去,便有一個大孩子衝過來說:起來,起來,這是我的。嚇得孩子連滾帶爬的跑到了閨蜜懷裡。前幾天還有位媽媽來問,幼兒園有個小朋友總是搶自己家娃的玩具,不給就動手,她鼓勵自家孩子告訴老師,老師倒是也會批評搶玩具的孩子,但是批評了也不聽,隔兩天,還是會搶、會動手。我有個當幼師的朋友,跟我說過一句實話,老師沒有那麼大的精力去解決每一個問題的。
  • 孩子搶玩具,您還這樣做?
    強制要求孩子分享?NO!尊重3歲以前寶寶的物權意識,不要認為他們自私、蠻橫。3歲前的孩子,他們覺得所有的東西都是自己的,分不清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別人的。所以如果寶寶不願意分享請不要過多幹涉,如果寶寶搶了別人的玩具,也請不要過分訓斥他們。2,幫孩子把玩具搶回來?表面上看,這是尊重自己孩子的物權心理,但這樣的行為過於簡單粗暴。
  • 孩子玩具被搶咋辦?別直接搶回來,也別瞎客氣,家長這樣做才機智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什麼地方都不缺熊孩子,尤其是親戚聚會,大家都把孩子帶過來。在這當中,總會有那麼幾個熊孩子。要說這些熊孩子最愛幹什麼,除了破壞別人家裡的東西,恐怕就是搶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了。這個時候被搶的小孩子就會哭哭啼啼找家長告狀。
  • 兒童搶夥伴玩具遭對方父親毆打,孩子間起衝突家長該不該介入?
    近日,有一條熱搜牽動著家長網友的心。上海松江,一男子因自家孩子的積木被搶,掌摑並持續推搡他人小孩,該男子因毆打他人被拘留。關注象樂成長,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哦~孩子間起衝突家長該不該介入?生活中,孩子間起爭執和矛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眾所周知,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家長見不得孩子受到任何的委屈,又怎麼能夠任由外人欺負呢?那麼,孩子間的衝突家長到底該不該介入呢?我們先來看看一些家長不恰當的處理方式。
  • 因兒子積木被搶,父親掌摑、推搡另一個男孩。警察:毆打他人,刑拘
    近日,在上海松江的,一名男子被自家兒子玩具被搶,就掌摑、推搡另一個男孩。該男子的行為已構成毆打他人,被刑拘。最後我們得知,起因是因為該男子的兒子積木被搶。此事一出立馬引起網友熱議,孩子間起衝突家長該不該介入我們都知道,孩子之間起衝突,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有的家長先觀察
  • 孩子玩具被搶只能生氣?聰明父母三個步驟拿回玩具,讓孩子更自信
    孩子玩具被搶,聰明的父母會幫助孩子提高三項能力搶玩具是孩子成長中最常見的矛盾,很多家長一聽見孩子哭,第一感覺是自己家孩子吃虧了,憤怒的情緒瞬間就會被點燃,二話不說上前要回自己家孩子的玩具,或者抓住別人家的孩子就開始批評。
  • 玩具被搶,孩子的表現暗示著他將來是什麼樣的人,一般錯不了
    文 | 果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玩具被搶,簡直是分分鐘都在上演的事。這也讓不少家長感到困惑,到底該如何處理才好?第三種:直接回擊的孩子眼看別人把玩具搶走,孩子也不甘示弱,直接搶回來,有的孩子可能是邊哭邊搶,有的孩子哪怕搶不回來,也要打一下對方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