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朋友哭訴背漢字的血淚過程
外國人學中文,跟中國人學英語一樣,外國人學中文最怕積累詞彙量的基礎階段,積累生字的過程最難受(像我們學英語一樣目標程度的話)。
中國人學英語。
美國人學中文。
美國人學西語。
天壤地別。
很多人把美國人學西班牙語的「二語學習經驗」用在中國人學英語上,美國人學中文的「二語學習經驗」才能跟「中國人學英語」的「二語學習經驗」做對比。
真的是學習一門全新的語言。
真正喜歡中國文化的人,必然要追求「中文閱讀」,生字積累階段是他們受苦最多的。中國人學英語,各方面都或多或少要吃苦,但一定是積累基礎詞彙量的過程最少趣味。
名詞,五官,自然是beginner就要學的,「眼睛」。
「眼看」、「眼見」是synonym,一般可以替換。但「見」更接近"see","看"接近「watch」,這種固定搭配要當詞組學,具象意思之外又有意像,詞組變化意思又會改變,但固定詞組搭配還是容易掌握。
但「眼觀」——「眼觀六路」,「眉開眼笑」、「另眼相看」、「眼花繚亂」、「丟人現眼」、「望眼欲穿」、「眼疾手快」,一堆idioms,像「see stars」、「wait and see」這些一樣,idioms更接近文化。
跟中文的成語比,英語的idiom真的容易好多,歷史短有好處的。
只要想到中文漢字跟發音的「關係」,我就慶幸我不是想學中文的外國人。一天背五十個英語單詞的中國人太多了,背過「error」,相當於背過「mirror」,拼寫跟讀音關心緊密。一個外國朋友一天要背50個漢字的話,WTF!!!先背50個發音,再記50副畫。這樣講雖然誇張了點,但外國人學漢字,難度真的很大,跟著臺灣人學「注音符號」,更接近日語五十音圖的感覺,如果直接按大陸的教學模式學拼音,更是沒玩沒了的災難了。
掌握核心3000英語詞彙的中國人,說英語會被中國人鄙視;可只會一千字的外國人說幾句中文,又常被中國人當做天才。這種雙標,無窮無盡的,別以為英語水平好了就能擺脫中國人的挑刺,即便你變成專業翻譯了,電影字幕、圖書翻譯,也能有一堆人給你挑毛病。
別跟中國人說英語。
學習一門外語,會重新認識自己的母語。經常有人問我,想改變生活,通過學英語。我水平太低,回答不了,但有一個領域,「中文教學」是一片紅海,未來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別想著學英語當英語老師,太土了,給外國人教中文,當外教,反正比給中國人教英語要強。
ios用戶讚賞通道
真誠讚賞,手留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