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訓練自閉症兒童的感知覺?

2020-11-22 上海星家園自閉症

冬冬(一個5歲自閉症兒童)的視覺發展比較好,有注視能力和一定的追視能力,但視覺辨別能力較差。

1、靜態視覺訓練:拼圖,點數。這兩個項目的練習要做到頻繁,每天都有,但每次持續時間不要太長,不超過15分鐘。冬冬對這一類型的練習已經覺得厭倦了。

2、動感視覺訓練:沒有發現冬冬在這方面的能力不足。但是這方面的練習項目也沒有。這種訓練形式遊戲性較強,可以調節冬冬的情緒。目前有三種可能的活動方案,第一是吹泡泡,由訓練者或冬冬吹出滿屋子的泡泡,再要求冬冬追打泡泡,這一活動最好多人參加,可以作為親子活動,並引入「比賽」的概念——看誰打的泡泡多,在比賽時訓練冬冬每打一個泡泡就數數。活動過程中引入訓練項目要循序漸進,不要一開始就提出很高的要求,遊戲還是要保持「遊戲」的首要特性。第二是推打桌球,在門框上吊一個桌球,讓冬冬先用手推球,慢慢過渡到用拍子推球。第三是吹桌球(或跳珠),在光滑的桌面上兩人對吹,訓練冬冬集中視覺注意力及對氣流的運用。


3、視覺辨別能力:需要一些圖片資料。目前冬冬對於顏色的辨別能力不能得到肯定的判斷,不清楚是因為他不能從生理上分辯,還是因為認知上不能分辯,即對顏色的概念不能判斷。所以需要轉換一種形式,先檢驗他能否從生理上辨別。需要一些彩色圖片,要求冬冬從圖片中找出隱藏的動物(注意選用冬冬熟悉的動物)。

4、分類訓練:需要幾個紙盒子或別的容器。一開始可以是積木和跳珠放在同一個盒子內,然後訓練者帶著冬冬進行分類,要求冬冬模仿訓練者將不同的東西分別放到不同的盒子裡。完成一次分類之後,進行別的活動(大概5分鐘到10分鐘左右的活動),不要馬上讓冬冬再分一次,他也許會厭煩。之後,再要求冬冬分類,根據冬冬的訓練情況,從訓練者提示,到完全自己完成。慢慢過渡到兩種不同顏色的跳珠、不同顏色的積木、不同形狀的積木,再過渡到三種不同,四種不同。這一訓練活動切忌操之過急,一定要反覆練習,不斷鞏固。同樣做到頻繁,但每次訓練時間不要過長。

5、聽覺辨別:在家庭親子活動過程中進行。家庭成員圍坐一圈,冬冬站在中間。用一塊手絹蒙住冬冬的眼睛,冬冬可能會覺得害怕,這個過程要讓冬冬慢慢熟悉,不要太過強迫。由媽媽先開口說:「冬冬,到媽媽這裡來。」注意冬冬的反應——是否能辨別聲音的來源,媽媽的呼喚聲不要間斷。如果冬冬不能正確反應,則媽媽應該伸出手牽引冬冬的手,讓他走到自己面前並抱住他。如果冬冬能夠準確反應走到媽媽面前,媽媽應讚揚他並擁抱他。冬冬正確反應之後,馬上由爸爸開口:「冬冬,到爸爸這裡來。」程序相同。替代形式:家庭成員圍坐成扇形,冬冬坐在圓心的小椅子上,手絹蒙住眼睛。媽媽開口說:「冬冬,誰在說話?」重複兩三次,如果冬冬反應錯誤或沒有反應,則由媽媽說「冬冬,媽媽在說話。」並上前握住冬冬的手。然後,由爸爸進行。如果冬冬在這一活動中受挫較多,則每次活動不要超過15分鐘,並且在每次活動之後要給予他很喜歡的食物或活動(如上街)作為獎勵。這很重要,否則冬冬不會努力進行該活動,甚至變成抗拒。一旦冬冬在這一活動中的表現能達到90%的正確率,則活動就該停止。

6、聽力理解:由於懷疑冬冬對視覺刺激進行了過度選擇,在進行聽力練習時,先用手絹蒙住冬冬的眼睛。訓練者與冬冬面對面坐下,告訴冬冬:「我說一句,你跟著我說一句。」先從最簡單的聽數唱數開始,然後是一句話,再到一段話,最後是一個故事。每次練習時間不要超過20分鐘。

7、觸覺練習: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練習,幫助冬冬理解「冷熱、軟硬、甜苦」等概念,也逐步建立反義詞的概念。

相關焦點

  • 自閉症孩子感知覺訓練的基本內容
    感知覺也稱簡單知覺。知覺是多種分析器協同活動的結果,依照知覺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分析器來劃分,則與前述感覺水平種類的外部感覺相接近,可分為視知覺、聽知覺、嗅知覺、味知覺和膚知覺五種。一、視覺1、視覺注視:注視光線刺激(分為自然光源和非自然光源;注視顏色刺激。
  • 自閉症兒童如何進行遊戲康復訓練?
    正如美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杜威所說:「無論何時,無論何國,凡是兒童的教育,其大部分莫不藉助於遊戲與競技,而對於年幼的兒童,尤其不能不如此。」 遊戲康復訓練對自閉症兒童認識成人社會和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起著重要作用。
  • 自閉症兒童如何進行遊戲康復訓練?快收藏
    這種手眼協調、手腦並用練習,會有效地促進他們感知覺的發展。 在結構遊戲中,一切的結構活動都以豐富的想像和創造思維為基礎。依靠頭腦中的表象去構思、設計並製造具體的物品,這正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一種極富創造性的行為。
  • 知覺訓練逆轉自閉症相關的感知障礙
  • 首都兒研所自閉症訓練中心成立
    責任編輯: 郭洪濤   日前,首都兒科研究所的李橋兒童醫院康復中心兒童自閉症訓練中心成立,該訓練中心是北京市科委自閉症課題承辦單位。首都兒科研究所李橋兒童醫院憑藉多年重點培養與發展的神經傷殘康復專業優勢成為該課題的承辦單位。經過半年多的籌劃與準備,自閉症訓練中心落成。
  • 走訪兒童行為矯正中心,看看自閉症兒童是如何被教育和訓練的
    根據《中國自閉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Ⅲ》顯示,中國在冊自閉症康復機構僅有1810家,年最多可服務自閉症患者不超過30萬人,具備篩查診斷經驗的兒童精神科醫師全國不足500人。自閉症康復訓練師資力量短缺,難以滿足康復需求。
  • 怎樣更有效的提高自閉兒的感知覺能力發展?
    感知覺反應異常是多數孤獨症患兒都會存在的問題,有些星兒對感知覺尤其敏感,而有些星兒卻對感知覺的反應較為遲鈍,這些都是孤獨症孩子較為常見的問題。像明明這樣存在感知覺問題的孤獨症孩子並不在少數,他們有些在觸覺方面存在嚴重問題,也有一些在嗅覺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這些都阻礙了孤獨症患兒與外界的正常交流與融合,因此,提高星兒的感知覺能力對於他們融入社會,回歸正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 感統訓練真的能治癒自閉症?
    但在中國內地,真正做治療的機構少,大都偏重於感統訓練 所以一些家長誤以為治療就是感統訓練,甚至認為感統訓練就是治癒自閉症的良方。 雖然各國情況有差異,感統和治療的內容屬於互有交叉,但治療的範圍不僅限於感覺方面。 鞦韆、滑板,各種眼花繚亂的立體設備,算是感統活動的標配。
  • 如何訓練自閉症兒童上廁所?家長實操指南
    自閉症兒童的上廁所問題是家長們面臨的一大難題。那麼如何訓練自閉症兒童上廁所呢?這裡有一份針對家庭幹預的初階版指南。語言困難:自閉症兒童在語言理解及使用方面有困難。你不能期望一個自閉症的孩子使用廁所前會主動詢問別人。脫衣褲問題:有些自閉症兒童不會脫衣服和褲子。
  • 最基礎的自閉症兒童各方面能力訓練手冊
    兒童是通過感知覺來認識環境的,感知覺對小肌肉及綜合感知肌動很重要。透過知覺去分辨事物對智能發展,計劃及組織環境等尤其重要。 自閉兒得差異:感覺異常,對分辨和處理外界資料有困難,通過學習能有助於掌握外界事物的意義,減低他們異常的感知反應。 感知覺種類:觸、視、聽、嗅、味、本體感覺。
  • 自閉症兒童進行粗大訓練的必要性
    為什麼自閉症康復訓練需要粗大運動訓練?有一些自閉症兒童的家長,在自閉症孩子開始接受大運動訓練時表現出懷疑的態度。強調自閉症幼兒的運動能力已發展的比較好,自閉症康復訓練內容都會了,或是說都已經訓練過了,再訓練就應加強語言、認知方面的內容。
  • 兒童自閉症治療:自閉症怎麼辦
    自閉症本質上屬於一種心理障礙性疾病,簡單地來說便是患者把自己封閉起來,不願意與外界觸摸,詳細症狀表現有所不同,有的不願意與人溝通,有的沉迷於某種遊戲或活動,有的則對某聲音圖片有較強的敏感度等等。自閉症多發於兒童,很多家長都非常要害自閉症醫治辦法。那麼,得了自閉症怎麼辦?
  • 自閉症兒童家庭訓練:堅持、專業、協同
    自閉症兒童的康復之路艱辛漫長,一生陪伴照料自閉症兒童的家長要兼具父母、同伴、康復訓練師、護理人員等多重角色。 2、特殊教育的缺乏,自閉症兒童求學無門 由於自閉症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思維封閉、社交能力受損的情況,一般託幼園所和普通學校都拒絕接收自閉症兒童,這使大批生活在農村和小城鎮的自閉症兒童求學無門,終生無法接受學校教育。居住在大中城市的自閉症兒童儘管病情不同,也都難以進入普校上學,只能在特殊教育學校與智障或聾啞兒童一起就讀。
  • 怡安養生課(關注兒童感知覺系列)丨3、兒童觸覺發育的4個關鍵期
    孩子感知覺的發育 促進兒童觸覺發育的方法我們大致分為4期:胎兒期,嬰兒期,學步期,學齡前期。 呂崧 小兒康復中心主任 鄭州市第一按摩醫院小兒康復中心主任呂崧 為您講解如何培養孩子感知覺的發展 觸覺的分類 1、胎兒期
  • 自閉症如何進行有效幹預?
    然而,目前我國還缺乏官方的統計報告,據世衛組織統計,中國大陸的自閉症兒童數量約為60-180萬人,有學者則認為實際數量可能達到260-800萬人。自閉症已經成為兒童精神類致殘的重要疾病,隨著發病率的持續升高,已經並將持續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負擔。
  • 如何利用感統訓練克服自閉症兒童的膽小心理
    不要忽略自閉症兒童的感受。一是以大人經驗看似簡單的事,在幼小心靈中「非同小可」,您應該耐心講解。或許自閉症兒童不一定聽得懂你講的知識,但是講解本身會讓他感覺危險的程度在減弱,起碼在這個時刻是安全的。二是支持,當自閉症兒童真的處於恐懼中時,他需要你實際的支持和陪伴,不僅限於口頭安慰,最好在行動上讓自閉症兒童感到你理解他。對於年幼自閉症兒童來說,父母就是依靠,和父母在一起是絕對安全的。他人的照顧、容易受到挫折、會做噩夢等,都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特點。
  • 自閉症兒童的三大表現症狀
    自閉症兒童的三大表現症狀 時間:2020-12-15 17:06 太原天使兒童醫院 兒童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是嚴重的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性疾病。交流障礙、語言障礙和重複刻板行為是自閉症的三個主要特徵,患兒同時伴有智力、感知覺和情緒等方面的異常。
  • 如何訓練自閉症兒童的社會交往?
    所以,培養自閉症孩子的社會性意識和社會交往能力是自閉症療育的重中之重。事實上,半數以上的自閉症孩子是輕度的自閉症譜系障礙患者,具有較好的語言能力。對於少數無語言或語言能力很差的中重度自閉症孩子,建議先參加語言發育、發展的專項訓練。
  • 自閉症兒童的言語障礙與訓練方法
    自閉症兒童也是人類中的一部分,對其存在的語言交往障礙訓練是勢在必行的。可是,自閉症兒童,由於其大腦功能有缺陷,言語在很大障礙。自閉症兒童的言語障礙的程度可以從詞彙少、重複句型到完全不會說話、不懂話。本文就針對此類現象加以分析概括,簡單介紹筆者在語言康復訓練中的幾點做法。
  • 兒童認知的發展,感知覺是基礎,沒有感知的認知是有缺陷的
    兒童的認知能力和智力發展是緊密相連的,以至於我們有很多家長會認為,孩子的認知能力強,智力就一定不會弱。這種理解雖然不全面,但也算是有一定的依據可循。認知理解能力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在學習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