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0 08: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朱鑫璞 朱鑫璞中風預防門診
在了解過「兒童高血壓」的一些基本信息後,人們最關心的應該還是如何治療的問題。一般而言,專業的診斷和治療有以下要點:
一、診斷性評估
對兒童原發性高血壓的診斷性評估包括4個方面:
1.評估血壓水平的真實性,進行高血壓程度分級;
2.排除繼發性高血壓;
3.檢測與評估靶器官損害及程度;
4.評估糖尿病等其他合併症。
根據上述評估的結果,專業醫生制定相應的治療計劃。
二、血壓控制目標
針對原發性高血壓兒童,專業醫生會根據其「年齡和身高」,將其血壓降至合理範圍。
血壓控制最終目標:減少對靶器官(腦、心、腎等)的損害,降低遠期心腦血管病發病風險。
三、病因治療
主要針對「兒童繼發性高血壓」的病因治療,如腎臟疾病、腎動脈狹窄、主動脈縮窄、內分泌疾病或藥物等。
四、生活方式幹預
高血壓兒童應首先改善生活方式並貫穿始終。包括:
1.肥胖兒童應控制體重,在保證身高發育同時,延緩BMI(體重指數)的上升趨勢,降低體脂肪含量;
2.增加有氧和抗阻力運動,減少靜態活動時間;
3.調整膳食結構及品種多樣化,控制總能量及脂肪供能比。按照WHO(世界衛生組織)針對兒童的建議標準,控制膳食鹽和含糖飲料攝入,養成健康飲食習慣;
4.避免持續性精神緊張狀態;
5.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等。
多數高血壓兒童經過生活方式幹預後,其血壓可達到控制標準。與此同時,每年監測血壓變化,對血壓持續偏高兒童,可採用動態血壓監測,鑑別白大衣高血壓,了解血壓的晝夜規律。
五、藥物治療
1.高血壓合併下述任一及多種情況、或達到2級高血壓時,啟動藥物治療:①出現高血壓的臨床症狀;②糖尿病;③繼發性高血壓;④靶器官的損害。
2.生活方式幹預6個月後血壓仍未達標,在繼續生活方式幹預同時可啟動藥物治療;
3.在生活方式幹預期間,如血壓上升至2級高血壓或出現臨床症狀,也要進行藥物治療。
4.兒童高血壓的藥物治療原則:從小劑量、單一用藥開始,同時兼顧個體化,根據療效和血壓水平變化,調整治療方案和治療時限,必要時聯合用藥。
5.目前,我國經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批准的兒童降壓藥品種有限,具體如下:
①ACEI類降壓藥:是最常使用的兒童降壓藥之一,CFD批准的兒童用藥僅有「卡託普利」。
②利尿劑:CFDA批准的兒童用藥有「氨苯蝶啶、氯噻酮、氫氯噻嗪、呋塞米」。
③二氫吡啶類CCB:CFDA批准的兒童用藥有「氨氯地平」。
④腎上腺能受體阻滯劑:CFD批准兒童用藥有「普萘洛爾、阿替洛爾及哌唑嗪」。
⑤ARB類降壓藥:目前尚無CFDA批准的兒童用藥。
註:兒童用藥目前主要參考藥品說明書,有兒童用藥說明的可以採用,沒有的則不推薦使用。
參考文獻: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 年修訂版)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