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醒:歡迎轉載,但請署名王誠,並註明來自金橋智庫微信公眾號。否則追究法律責任。喜歡我的文章可按文末二維碼或點擊藍色「金橋智庫」,輕鬆關注。
1月10日,為貫徹中央有關精神,教育部要求在全國中小學課程教材中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取代以往的「八年抗戰」說。這個新聞很重要,它是中國開始還原真實歷史,顛覆西方杜撰的二戰史的開端。至此,國內學術界、教育界爭論了多年的,八年抗戰說與十四年抗戰說,終於塵埃落定。
事實上,關於抗戰史,一直有不同的聲音,有「十四年說」,有「八年說」,也有「四年說」。以往我們的教材和社會主流接受的都是「八年抗戰」說,最有名的便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裡所唱的「她堅持抗戰了八年多,她改善了人民生活」,由於這首歌傳唱得比國歌還廣泛,所以把「八年抗戰」說普及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而且這首歌是經過毛主席親自修改潤色的,其權威性勿庸質疑。當然,「八年抗戰」概念之所以流行,並不是因為一首歌,而主要是因為它容易被國共兩黨所接受,因為1937年發生「七七事變」,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以後,國共兩黨終於真正結成了抗日統一戰線,開始了全面抗戰。儘管國民黨方面還有所反覆,仍然把防共、溶共、剿共放在第一位,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堅持其攘外必先安內的理念,但是迫於全國人民的壓力,畢竟在明面上是把抗日當成頭等大事了。
「八年抗戰」說,之所以為國共兩黨所接受,一方面是國民黨政府構成了抗日的主戰場,而共產黨的工農紅軍被改編成了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路軍,簡稱為八路軍。所以國民黨能接受八年抗戰,它是唯一的執政黨,合法政府。而共產黨也能接受,因為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犧牲巨大,損失了數百萬軍隊,丟掉了大半個中國,差點亡國。而共產黨則開展了敵後根據地的鬥爭,在日寇佔領區建立了多個根據地,發動群眾,武裝群眾,抗日到底。成為了八年抗戰的中流砥柱,這可不是玩笑話。如果沒有共產黨發動和領導人民的堅持抗戰,國民政府早就被日本所消滅了,中國也就明朝一樣被滅亡了。「八年抗戰」說的另外一個依據,是從軍事鬥爭的角度來看,前面幾年由於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確實沒有爆大規模的戰役,八年抗戰比較吻合軍事鬥爭的歷史。
除了「八年抗戰」說之外,還有「四年抗戰」說和「十四年抗戰」說。「四年抗戰」說,中國學術界提到的比較少,西方學術界提到的比較多,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反動透頂的國民黨政府,即便是在丟掉了大半個中國之後,都沒有對日本公開宣戰,當然日本也沒有對中國宣稱。一直到日本在1941年偷襲了美國珍珠港,美國政府對日本宣戰了,國民黨政府才追隨著主子的步伐,正式公開對日本宣戰,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國民黨反動政府的買辦本質,它代表的不是人民的利益,國家的利益,而是四大家族、英美帝國主義者的利益,所以才會有中國遠徵軍西出緬甸給英美當炮灰。西方學術界樂意使用「四年抗戰」說,因為這有利於塑造以西方為中心的二戰史觀。按西方人的強盜邏輯,從法理上也說得過去,你沒有宣戰就不算戰爭狀態,這就好比你一個女人被強姦了十年,你都不去報案,那他從法理上當然可以說那不算強姦。很顯然這種四年抗戰說,別說共產黨接受不了,就是普通中國人也接受不了,只有國民黨的極右派的買辦勢力才接受得了。
事實上,二戰以後,以英美為代表的西方勢力在不斷地修改和杜撰二戰歷史,改到最後,仿佛二戰史就只剩下納粹屠殺猶太人這一頁了。其它的都變得不那麼重要了,蘇德戰爭,在蘇聯存在的時候,還有得說道,蘇聯倒臺了,西方人也不提了。俄國的二戰勝利日紀念,西方大國統統抵制,中國前年的九三大閱兵,美國、英國這些昔日抗擊日軍的盟友,一個也沒有來。儘管他們與中國至少在表面上保持著友好關係,他們尊重歷史嗎?尊重中國嗎?尊重中國人民的感情嗎?並沒有,因為他們本來就是人夥的,日本就是他們扶持起來的打手,只不過當日本反響主人的時候,才與中國聯手來教訓日本,僅此而已。
「十四年抗戰」說,國民黨政府更接受不了。因為九·一八事變以後,是蔣介石下達了堅決不抵抗的命令,而張學良糊塗蛋執行了這個命令。結果,日本關東軍只用了一萬人就佔領了擁有數十萬東北軍,裝備精良,擁有數百架飛機,上千門大炮,亞洲最大的兵工廠,以及3000多萬人口的東北三省。翻開歷史書,世界上還有這樣的戰爭嗎?我們可以說,日本軍隊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因為國民政府下達了堅決不抵抗的命令,就是將東北拱手相送了。從這個意義上而言,蔣介石這個新軍閥,比土匪出身的舊軍閥張作霖更壞一百倍。甚至我們可以說,如果沒有東三省的拱手相讓,日本政府是沒有能力在數年後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因為東三省擁有當時中國最發達的工業和最富饒的土地,資源異常豐富,光是劫掠的黃金白銀等財富便數不勝數。這是日本實現二次騰飛的經濟基礎,上一次是甲午戰爭的巨額賠款。
所以說,十四年抗戰的概念,不僅是剌向日本心臟的尖刀,同時也是赤裸裸地打國民政府的臉,打國民黨的臉。這說明了,在當前的臺海形勢下,中國共產黨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準備,不再給國民黨保留什麼顏面了。只要民進黨等臺獨勢力膽敢踩政治紅線,那麼統一臺灣的戰爭就會打響。當然,十四年抗戰說,最難受的還是日本。日本之所以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拒不承認侵略中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入侵東北的時候,國民政府沒有抵抗,隨後日本人在東北成立了偽滿洲國(另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天皇沒有被追究戰爭責任)。這可以說是日本拒絕承認侵略中國的兩個精神支柱。現在,我們把它第一個支柱掀翻了。
十四年抗戰說的意義在於,雖然國民政府沒有抵抗,但是中國人民抗戰了,中國共產黨抗戰了。雖然蔣介石和張學良下達了「堅決不抵抗」的命令,但是還是有少數愛國的東北軍將士、東北的警察部隊和土匪,揭杆而起,堅決抵抗日本侵略者。而且後來東北抗日力量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組成了東北抗日聯軍,湧現了揚靖宇將軍、趙尚志、趙一曼等無數抗日英烈,擊斃、擊傷日偽軍十幾萬人。有力地拖住了日本數十萬關東軍精銳,支援了關內抗日戰場的戰爭。這個就是人民的抗戰,也是共產黨的抗戰,可以說共產黨開展敵後武裝鬥爭,建立敵後根據地,就是東抗日聯軍經驗的總結和擴大,從而成為事實上的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事實上,早在1945年4月,毛澤東發表的《論聯合政府》中就提出了十四年抗戰說,他說「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在曲折的道路上發展起來的。這個戰場,還是在1931年就開始了」,顯然,毛澤東堅持了人民抗戰的立場,而後周恩來發表了《論統一戰線》,將抗日戰爭劃分為五個階段,也是從九·一八開始算起的。
所以,十四年抗戰說,八年抗戰說和四年抗戰說,表面上看起來是年限之爭,但是背後深藏的卻是階級立場和歷史敘事的巨大差異。十四年抗戰說,代表的是人民的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立場,也是愛國主義的立場。符合歷史事實,更有利於愛國主義精神的普及,更好的教育我們的下一代。而八年抗戰說,主要是共產黨與國民黨既鬥爭又統戰的結果,是調和的立場,雙方都能接受的立場,當然也符合軍事學、戰爭史的視角。而四年抗戰說,則是國民黨所代表的買辦階級的立場,為西方學術界所採納,從法理上也有依據。但卻不符合歷史的事實,因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早已經頑強地進行了十年。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見微而知著,一個小小的歷史教程的修改之所以能引起這麼大的反響和共鳴,就是因為從「八年說」到「十四年說」,反應了我國的歷史教程向人民立場的回歸。說明了我們黨在十八大以後,重新回歸到了人民的立場,走上了群眾路線。書寫歷史的是人民,創造歷史的也是人民,為教育部點讚。
讓國民黨和日本政府來抗議吧,只要中國共產黨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就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誰敢與中國人民為敵,定叫他滅亡!
文化戰爭是沒有硝煙的戰場,曾經日本人用刀筆和金錢,培養了一大批漢奸,勾結英美,踩著中華巨人肩膀登上了東亞霸權。忘恩負義的日本就是東亞的猶大,今天我們堅決要為亞洲清理門戶,幹掉吃裡扒外的小日本。牢記歷史,堅決鬥爭,給教育部點個讚!謝謝各位讀者,你們的支持和鼓勵是我前進動力,喜歡這篇文章就請分享和讚賞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