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改教材 專家釋疑八年抗戰和十四年抗戰

2021-02-23 網易新聞客戶端

教育部有關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 資料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10日電日前記者獲悉,2017年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將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凡教材中有「八年抗戰」字樣處將進行修改。

眾所周知,在那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就有這樣一句歌詞「他堅持了抗戰八年多」。難道,這麼多年大家都唱錯了麼?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所抗日戰爭研究組組長、研究員,抗戰史專家嶽思平在接受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歌詞中的「八年抗戰」應該準確理解為全民族抗戰。但全民族抗戰並不能和中國抗日戰爭完全畫上等號。

長久以來,國內對於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和經歷的時間在認識上不盡統一。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兩種說法:一是1937年說,從1937年七七事變算起,即中國進行了八年抗戰;二是1931年說,即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算起,即中國進行了十四年抗戰。

嶽思平告訴記者,「這裡既有思想認識和宣傳報導不盡統一的問題,又有口語習慣說法和文字表達不夠嚴謹的問題。而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把有關概念區別清楚是首要前提。」

他表示,關於抗戰與局部抗戰、全國抗戰的概念不能混為一談。中國局部抗戰,指的是1931年9月至1937年7月,主要是東北義勇軍、東北抗日聯軍、部分華北和華中地區的中國軍隊抗戰;全國抗戰主要指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的全國抗戰,亦稱為全民族抗戰。人們習慣地稱作「八年抗戰」,實際上是指全國抗戰,即抗日戰爭時期。而包括中國局部抗戰和全國抗戰兩大階段在內的中國抗日戰爭,則應是十四年抗戰。

當得知「十四年抗戰」的概念將在中小學教材中落實時,嶽思平告訴記者,「只有看清了八年抗戰和十四年抗戰兩個概念之間的區別和聯繫,才能客觀全面地把握國共兩黨在抗戰期間的歷史地位,才能正確認知中國抗戰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歷史貢獻。」

與此同時,在嶽思平看來,關於抗日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在概念上也不能混同。中國抗日戰爭是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算起的,而抗日戰爭時期是從1937年「七七」事變算起。眾所周知,1931年至1937年,雖然在東北和華北、華中部分地區進行著抗日戰爭,但從全國範圍來講,畢竟還是局部的,而作為中國兩股最大政治力量的國共兩黨主要進行的是「圍剿」反「圍剿」的階級鬥爭。1935年華北事變後,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開始了由土地革命戰爭向抗日戰爭的過渡。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戰爭與戰爭時期的概念區別也有類似的情況。如解放戰爭時期開始於1945年9月,結束於1949年9月;而解放戰爭則開始於1946年6月,結束於1950年6月。因此,只有把有關概念分清,才能準確地反映中國抗戰從何年算起和共進行了多少年的問題。否則,就難以判定哪種說法的正確或錯誤。

相關焦點

  • 「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背後的原因
    昨天,「八年抗戰」改「十四年抗戰」刷屏了朋友圈。近日,一份署名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所發《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在網絡流傳,文件表示,根據在教材中要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對各級各類教材進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實。
  • 「八年抗戰」為什麼改為「十四年抗戰」?
    網傳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下發2017年1號函件《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今天上午,新京報記者從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了解到
  • 教育部: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 春季教材落實
    近日,一份署名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的《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在網絡流傳,文件表示,教材中要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對各級各類教材進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實。文件中要求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戰」字樣,改為「十四年抗戰」,並視情況修改與此相關內容,確保樹立並突出十四年抗戰概念。
  • 為什麼「八年抗戰」說法要改為「十四年抗戰」?
    網傳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下發2017年1號函件《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
  • 一文讀懂「八年抗戰」為何改為「十四年抗戰」
    《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今日上午,據新京報報導,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證實,在教材中要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戰」字樣,改為「十四年抗戰」,教育部已要求對各級各類教材進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實。
  • 「八年抗戰」已改為「十四年抗戰」
    近日,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下發《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文件中要求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全面排查
  • 八年抗戰說法已改為十四年抗戰!一文讀懂原因!
    近日,有消息稱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下發2017年1號函件《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1月10日上午,新京報記者從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了解到,這封函確由該司所發,目前2017年春季教材已全面落實。文件中要求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戰」字樣,改為「十四年抗戰」,並視情況修改與此相關內容,確保樹立並突出十四年抗戰概念。
  • 為什麼會有「十四年抗戰」和「八年抗戰」兩種說法?
    近日,網傳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下發2017年1號函件《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
  • 教育部下發文件,中小學教材一律將八年抗戰改成十四年抗戰! 特別關注
    近日,教育部下發文件,要求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全面排查,將8年抗戰一律改為14年抗戰,要全面反映日本侵華罪行,強調九一八事變後的14年抗戰歷史是前後貫通的整體。換句話說,以往我們慣用的「八年抗戰」要正式更改為「十四年抗戰」了。教材修改對在讀中小學生影響尤大,身為教師的您如何向學生解釋作此修改的原因?
  • 「八年抗戰」說法已改為「十四年抗戰」,原因是……
    網傳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下發2017年1號函件《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
  • 【重磅】「八年抗戰」說法正式改為「十四年抗戰」!
    「八年抗戰」說法正式改為「十四年抗戰」!人民日報記者剛剛從教育部證實,教育部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實「14年抗戰」概念。近日,網上流出教育部教基二司的2017年1號函件稱要在中小學地方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
  • 「八年抗戰」說法已改為「十四年抗戰」!一文讀懂原因
    近日,教育部下發2017年1號函件《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以下稱為《函件》)。1月10日,教育部基礎二司證實該通知確實由他們所發。目前2017年春季教材已全面落實。
  • 「八年抗戰」說法已改為「十四年抗戰」丨新聞日誌
    記者10日從教育部獲悉,2017年春季教材將全面落實14年抗戰概念,8年抗戰一律改為14年抗戰。據了解,為落實中央關於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有關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教育部組織歷史專家進行了認真研究,對教材修改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日前基礎教育二司又專門發函對中小學地方教材修訂提出了要求。
  • 重磅丨「八年抗戰」說法改為「十四年抗戰」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教育部表示,教材修改要求將8年抗戰一律改為14年抗戰,全面反映日本侵華罪行,強調「九一八」事變後的14年抗戰歷史是前後貫通的整體,應在課程教材中予以系統、準確體現。教材修改要求覆蓋大中小所有學段、所有相關學科、所有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教材,要全面體現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強調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凸顯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英勇抗擊侵略的偉大民族精神。記者注意到,在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洪袁舒曾提出,「關於儘快將我國十四年抗戰史寫入中小學教材的建議」。
  • 從「八年抗戰」到「十四年抗戰」說 背後暗藏了什麼玄機
    1月10日,為貫徹中央有關精神,教育部要求在全國中小學課程教材中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取代以往的「八年抗戰」說。這個新聞很重要,它是中國開始還原真實歷史,顛覆西方杜撰的二戰史的開端。至此,國內學術界、教育界爭論了多年的,八年抗戰說與十四年抗戰說,終於塵埃落定。
  • 【時評】教育部改8年抗戰為14年抗戰!有什麼重要意義?
    近日,網傳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下發的《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
  • 「八年抗戰」為何改為「十四年」?這些內容你應知道!
    函的內容極具爆炸性——「8年抗戰」要改為「14年抗戰」。據新京報報導,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證實,在教材中要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戰」字樣,改為「十四年抗戰」,教育部已要求對各級各類教材進行修改,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實。
  • 官方為什麼將「八年抗戰」說法改成「十四年抗戰」?
    近日,網上流傳著一份《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的函件,署名為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
  • 國臺辦回應大陸中小學課本將"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 侯和君攝 人民網北京1月11日電(劉潔妍、侯和君)今天上午,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主持例行新聞發布會時回應了大陸中小學的課本將「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一事。 針對最近大陸中小學的課本將「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一事,馬曉光表示,在「七七事變」和全面抗戰爆發之前,從1931年東北淪陷開始,在廣袤的白山黑水之間,就活躍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他們的抗日義舉早於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對他們所做的歷史貢獻不應忘記。
  • 遼寧學者1950年代起提出「十四年抗戰」理念,終入教科書
    核心提示教育部有關部門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將教材中「八年抗戰」的表述改為「十四年抗戰」,並在2017年春季教材裡全面落實。此前常用的「八年抗戰」是以1937年「盧溝橋事變」全國性抗戰開始為起點。現在,「十四年抗戰」則以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作為抗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