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正月不宜理髮?我們又該不該忌諱

2020-12-17 感情中轉站

我們從小都會被灌輸了很多傳統理念思維的忌諱,尤其在春節期間,基本上都會成為犯錯高發期,因為在成人眼中有很多不能說,不能做到的事情,大多被人稱之為封建迷信,而正月裡不許剪髮就是其中之一,我第一次知道這個不能剪髮的原因是,正月裡剪髮會死舅舅。那麼到底這句話的根據和由來有是什麼,才流傳至今呢?

傳說一

民國二十四年版的《掖縣誌》卷二《風俗》揭出了習俗的謎底:「聞諸鄉老談前清下剃髮之詔於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一變,民間以剃髮之故思及舊君,故曰『思舊』。相沿既久,遂誤作『死舅』。」

正月不剃頭,原是「思舊」。

正月為一年之始,有如一日之晨。正月一個月不剃頭,以緬懷傳統。鄉老將「剃髮令」的時間記錯了,不是順治四年正月,是順治二年六月。那時候攝政王多爾袞就下令在北京的前門、地安門、東西四牌樓等主要的路口設立席棚,免費給來往的行人剃頭。「剃髮令」規定官軍民一律剃髮,遲疑者按逆賊論,斬!朝廷以死要挾漢人歸依滿人的髮式,使漢人驚恐萬狀。

但這驚恐瞬間化作滿腔怒火,他們寧死也不剃髮,甚至高呼:「寧為束髮鬼,不作剃頭人。」但是,脖子畢竟硬不過鋼刀,漢人為了項上頭顱被迫剃髮。然而反抗並沒有停止,正月不剃頭即是一種反抗形式。

傳說二

漢族男兒自古就蓄髮,「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妄動。剃頭簡直就是剔命。「去發」的髡刑不在五刑之內,但也是一種刑罰。

三國曹操割發代首就是明證。此習自隋、唐以後已廢止:未成丁的孩童,頭髮覆頸披肩;成年後,總發為髻。那時候,清朝為了統一全國的服飾,強迫漢人學滿人的樣子,剃頭留辮子。滿族人原是狩獵部族,為了實用方便,從額角兩端引一直線,直線外的頭髮全部剃去,僅留顱頂發編成辮子。

習俗有極強的傳承性,也會因時因地而變。滿族入主中原後,強迫漢人剃髮,「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漢人誓死抗爭,死了很多人,但最後還是被強迫剃髮,都留「金錢鼠尾」了。這樣,正月不剃頭以「思舊」就失去了賴以存在的文化心理基礎,由諧音訛傳為「死舅」。為了反抗滿族的統治,漢人就編造出正月剃頭死舅的說法。正月一個月不剃頭,意味著一年沒有剃頭,以此來緬懷祖宗,緬懷傳統。而舅舅在中國人的傳統中,是公正的象徵,一般家庭分家都是由舅舅主持公道。

所以如今會有很多年輕人為了彰顯自己時代性和科學性,領先潮流去做剪頭人,也會有些人執著堅持傳統,依然避免正月剪髮。前者瞧不上後者思維落後,後者也可能看不慣前者不顧習俗,而正月是否剪頭髮,不禁成為了時代下很多人理念的衝突爭執不下。

中國是傳統重視禮儀的國家,而且很多所謂的傳統也好,忌諱也罷,都關乎牽扯到長輩又或者自己的問題,從一定意義來分析,中國文化的核心是一種「人倫文化」,慈孝仁義永遠是道德和自我約束的標尺,所以在沒有必要,又有舅舅的情況下,晚幾天剪髮又有什麼關係,這和本身的迷信毫無瓜葛,而是對親人的一種尊重和在意,這就仿佛一句詛咒的惡語,雖然對方不會因為詛咒而真的厄運,卻會因為被詛咒而心中不痛快,同理,即使舅舅不迷信,可身為晚輩的人呢一旦這樣做了,恐怕心裡也會多少有些不舒服,甚至失望情緒。

相傳二月二龍抬頭是個剪頭髮的好日子,即使不能真的揚眉吐氣轉運,仍然會有人借用吉祥話給自己一個奮鬥的動力,所以生活嘛,無需把很多問題搞的上綱上線,年俗還在,中國還在,很多禮儀上的事情,尊重一下也無妨。

相關焦點

  • 正月理髮死舅舅?西安市正月裡理髮的人並不少
    西安市正月裡理髮的人並不少   正月裡理髮的人並不少  (首席記者 姬娜實習生劉嘉穎楊青)我國大多數地方流傳著「正月裡不理髮」的習俗,理由是「正月裡理髮死舅舅」。
  • 農村老話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啥意思?是何道理?
    引言:村裡小鄭,就因為正月理髮,被他舅舅撞上了,一巴掌呼過去,把小王都打蒙了。小鄭不服,就找母親理論。他母親告訴他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他犯了忌諱,這是老講究,雖然沒有嚴謹的科學性,但是要入鄉隨俗,要不然被人笑話不懂事!
  • 正月為什麼不能理髮?真相是這樣的!
    我國很多地方,都有這個民間習俗:正月不能理髮。 究其原因,流傳最廣的說法就是正月理髮對舅舅不好,大家一定都聽過「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頭髮和舅舅,風馬牛不相及,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呢?正月剃頭死舅舅? 「正月裡不理髮」的一個說法,源於清軍入關後。
  • 你會在正月裡理髮嗎?
    理髮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頭髮長了找個理髮館理髮後會顯得很有精神,給人留下一種好的印象。可是這本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情,在正月裡卻是另有說法。相信大家都聽過,正月裡不能理髮。有的說是正月裡理髮會死舅,更有甚者說是沒有舅的會死大伯。
  • 正月不理髮?這個正月裡關於理髮的感人故事……
    在我國,有很多地方民間都流傳著正月不理髮的風俗,理髮民間俗稱剃頭,有「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的說法。事實上這種說法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是一種誤傳,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誤傳呢?當時清朝入關,進入中原,命令所有人必須剪掉長發,有人為懷念明朝,就在正月裡不剪髮以表示「思舊」,但是又不能公開與清朝政府對抗,於是就有了「正月剪頭死舅舅」的說法,所以這種說法就從明末清初一直流傳到至今。正月裡,一般理髮店很少開門,即使開門,也很少人去理髮,大家都熱衷於擁到二月二去理髮。為什麼要「二月二」理髮呢?
  • 為什么正月不能搬遷 正月搬遷有什麼影響嗎?
    為什么正月不能搬遷 正月搬遷有什麼影響嗎?時間:2021-01-06 20: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么正月不能搬遷 正月搬遷有什麼影響嗎? 為什么正月不能搬家 全面為您解析為什么正月不能搬家,一起跟隨小編看看吧!
  • 正月不理髮,理髮死舅舅?實為「思舊」
    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說法,正月不理髮,理髮死舅舅。人們大多會在年前把頭髮剪短,避開正月這段時間,從二月二龍抬頭開始,再進入新一輪的理髮高峰期。對於這個說法,有人不當回事一笑了之,但也有人把它當作一種禁忌,嚴格遵守。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這些講究你知道多少?有道理嗎
    但是,我們看一句話或某件不成文的規矩時,要明白它有沒有道理,還得去追溯它的來源,就是這句話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講究是怎麼出現的,然後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對農村事物的理解去判斷有沒有道理。像是這句「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我們初看這句話時都會會心一笑,因為這句話裡的講究幾乎是全國性的,特別是正月不理髮,幾乎所有地方都有這個規矩。那麼我們就會奇怪,為啥會有這種規矩?這句話是怎麼來的?有沒有道理呢?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民間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臘月已到,哪些忌諱要注意?
    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臘月已到,哪些忌諱要注意?有這樣一句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臘月已到,你知道有哪些忌諱要注意嗎?臘月第一忌:忌搬家「喬遷新居」固然是喜事一樁,但是對於舊社會的農村人而言,年尾的臘月最為忌諱的一件事情就是「忌搬家」;為什麼老祖宗會有這樣的忌諱呢?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的這些講究你知道多少?
    ,就像是今天這句「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可能一些年輕的朋友們也不太清楚這些講究,今天咱們就一塊來了解一下,學一學,免得老人們再說咱們不懂規矩。另外臘月不搬家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在臘月搬家被認為是不吉利的事情,農村流行有人搬窮,火搬熄,因為即將過年,正是各路神仙和家裡面的祖先給子孫們送祝福,送好運的時候,如果搬家的話,很容易讓財神等一些神仙找不到家裡的路,從而對家庭的福運產生影響。第二,正月不理髮。
  • 農村習俗正月不剃頭,為什么正月不能理髮?跟舅舅又有什麼關係?
    想必大家都聽過,"臘月不搬家,正月不剃頭"這句農村俗語,為什么正月不能剪頭髮呢?還有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說法,這種說法又是從什麼時候流傳下來的呢?跟舅舅又有什麼關係呢?正月是一年的開始,之所以一開始有正月不理髮這個說法,原義是新的一年一開始不要忘了去年的辛苦和經驗,是思舊的意思。其實古時候的人比較封建迷信,禁忌也比較多,在中庸思想的影響下,不太願意打破常規,而且又對開端比較看重,所以就有正月不剪頭的說法。類似的還有初一不扔垃圾的習俗,都反映的是同一層意思。
  • 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是為何?老祖宗這話有何講究?
    在他救母的這個過程中,最大阻力便是自己的親舅舅二郎神,所以有網友在討論沉香應該如何迅速救母成功的時候,熱度最高的回覆是「只要沉香在正月裡去理髮就可以了」。為何說「沉香在正月裡理髮,就可以成功救母」呢?因為古老相傳「正月理髮死舅舅」,二郎神正是沉香的親舅舅,於是從理論上來說,只要沉香在正月理髮就可以成功幹掉二郎神了。當然這也僅僅是限於理論方面,所以沉香還是經過十五年的勤學苦練,還要得到四位仙姑的幫助才可以成功救母,但是這一句為大家所津津樂道的俗語卻很有意思。
  • 正月為什麼不能理髮,非要等到二月二才能理髮?
    而二月二日這一天理髮會使人在新的一年中好運連連,福星高照。小孩子在這一天理髮會保佑孩子健康成長,大人理髮被稱為剃龍頭,寓意新年新氣象,好運到到到。在北方,正月裡剪髮被認為不吉利,過了正月才能理髮。還有一種說法是正月剪頭死舅舅,所以大家都在二月二剪頭。
  • 中國式忌諱:初一十五為什麼特殊
    「今天是十五,別去理髮了,改天去吧。」「今天是初一,這件事明天辦吧。」「初一十五要上香,去逛廟會。」那麼為什麼初一十五這麼多忌諱了,我想這是我們獨有的特色了吧。廟會我們都知道,我國古代適用農曆計時的,初一是一個月的開始,二十四節氣也是按照陰曆來的。中國人每年最隆重的節日,春節,也是正月初一這一天。每年的正月初一是農曆新年那麼為什麼初一十五這麼特殊,首先初一是每個月的開始,而十五是每個月的月中。
  • 農村俗語「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說的是什麼?為什麼呢?
    其實在農村有很多讀起來朗朗上口的俗語,很多人都不怎麼相信,不過對於一些老人來說,還是需要遵守著這些俗語的,比如即將過年了,來理髮的人變多了,因為很多人都覺得「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這是因為什麼呢?為什麼說「正月不理髮」呢?
  • 民間龍抬頭重要儀式「理髮除舊」?抱歉,2020龍抬頭不宜「剃頭」
    農曆二月初一,對部分朋友來說,終於把正月熬過去,二月二龍抬頭,可以光明正大理頭髮。「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 民間流傳300多年的俗語:正月不理髮,不然後果很嚴重——會死舅舅。仔細想想,這樣不具有科學性關聯的,顯然不可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謠言並流傳300多年呢?這個故事,我們得從清朝說起1644年以前漢族人18歲以下的小孩可以理髮,並且一般都是剃禿頭。等過了十八弱冠之年的男子就是頭上所有頭髮都要留著,一直到年終,有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說法。
  • 民俗解密:正月裡為何不能理髮?
    眾所周知,我國大多數地方都有「正月不理髮」的習俗,說起來理由非常簡單,那就是「正月理髮死舅舅」。頭髮和娘舅,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為什麼就有了聯繫呢?雖然筆者對此從來不信,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直到昨日網上閒逛,看到了一些關於「正月不理髮」習俗的故事,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一種典型的誤傳,完全是口耳相傳發錯了音。
  • 民俗解讀:正月裡不理髮的禁忌是個誤會?
    作者:劉宏宇都說正月裡不能理髮,否則犯忌。犯什麼忌呢?會有人具體告訴你——對舅舅不好。所謂「正月理髮妨舅」。如果您自己就是當舅舅的,那直接就「妨」了自己。所以,正月裡,舅舅們的相關警惕性,會很高。但這個完全是誤傳!
  • 俗話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為什麼這麼說?多數人不知
    由於俗語的趣味性,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也時常會引用,叫人們倍感親切。這些俗語傳來傳去,就導致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很多時候我們其實並不明白這些俗語是什麼意思,可是卻將俗語的內容奉為生活中的準則,比如說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就是如此,"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想必這句俗語有很多朋友都聽說過,但是你真的知道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嗎?
  • 正月為什麼不能搬家 我們臨沂也有這個講究
    雖然公曆已經到了3月,但是農曆還只是正月,也是春節過後第一個月,這個月我們臨沂有很多家講究,比如正月不剃頭,還有不搬家不動土,小編來給大家講講為什麼不能搬家。   正月不搬家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正月正好是過年的時候,大家都在慶祝新春,一般是沒有時間搬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