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忌諷齊王納諫》歷年中考閱讀真題及答案解析
一、(2019年遼寧省遼陽市中考題)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9~13題。(12分)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
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①,偶語②者棄市③。吾與諸候約,先入關者王之。
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餘悉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④如故。凡
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⑤,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選自《入關告諭》)
【注釋】①族;滅族。②偶語:兩個人在一起談論。③棄市:死刑。④案堵:即「安堵」,安居不變、安頓不動的意思。⑤霸上:地名,在鹹陽東。
9.選出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不同的一項( )(2分)
A.上書諫寡人者 誹謗者族
B.諸吏人皆案堵如故 公問其故
C.門庭若市 燁然若神人
D.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水落而石出者
10.將選文畫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
(2)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
11.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
為 父 老 除 害 非 有 所 侵 暴 無 恐!
12.概括【甲】文的主要內容。(2分)
13.【甲】文中齊威王給群臣吏民下達命令,【乙】文中劉邦入關前給百姓寫告諭,他們這樣做各有什麼目的?(2分)
二、(2019年廣西池河市中考題)
文言文閱讀(10分)
【甲】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裡,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節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趙且①伐燕,蘇代②為燕謂惠王③曰:「今者臣來,過易水,蚌方出曝④而鷸啄其肉,蚌合而拑⑤其喙⑥.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⑦之。今趙且伐燕,燕、趙久相支,以弊大眾,臣恐強秦之為漁夫也。故願王熟⑧計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選自《戰國策》,有刪改)
【注釋】①且:將要。②蘇代:人名。③惠王:趙惠王。他將要攻打燕國。④曝:曝曬。⑤拑:通「鉗」,夾住。⑥喙:鳥獸的嘴。⑦禽:通「擒」,捉住。⑧熟:仔細。
(1)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
A.何陋之有?
B.吾妻之美我者……
C.故願王熟計之也!
D.臣之客欲有求於臣。
(2)下列加線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下列對【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中畫線的句子朗讀節奏應為: 今齊/地方千裡。
B.【甲】文中的鄒忌諷諫齊威王時,由生活瑣事推及國家大事,注重細節和對話描寫,人物形象生動。
C.《戰國策》中文章大都短小精悍,富有哲理,很多成語都出自其中。如【甲】文中的「門庭若市」,【乙】文中的「鷸蚌相爭,漁人得利」。
D.【甲】【乙】兩文的論證方法略有不同,【甲】文採用類比的方法論證,【乙】文採用設喻的方法論證。
(4)把【乙】文中的畫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5)【甲】【乙】兩文講的都是成功進諫國君的故事。結合【乙】文,請具體說明蘇代向趙惠王進諫時所用的方法,並簡要分析這樣進諫的好處。
三、(2019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題)
閱讀下面文言文,根據要求回答問題。(12分,每小題3分)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日:「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 齊國之美麗者也。 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日:「吾孰與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日:「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裡,百二十城,官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19.下列句子中加線詞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朝服衣冠 朝暉夕陰
B.時時而間進 又何間焉
C.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孰視之
D.吾妻之美我者 執策而臨之
2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21.下列對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對鄒忌由「受蔽」到「清醒」過程的敘寫,實際上就是對「受蔽」與「除蔽」道理的說明,是緊扣文章的中心來寫的。
B.文章未尾寫齊王納諫,進諫者由多而少,一年後,由少而無,用的是誇張寫法。
C.文章對鄒忌的描寫,不僅注重形體的細緻刻畫,而且注重細節和對話描寫,表現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
D文章雖短,卻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寫了進諫的緣起,進諫的內容、進諫的結果,環環相扣,結構完整。
22.你從鄒忌進諫、齊威王納諫中分別得到什麼啟示?
四、(2018年遼寧省撫順市中考題)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9 ~12題。(12分)
【甲】於是入朝見威王,日:「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裡,百二十城,官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靖郭君將城①薛,客多以諫。靖郭君謂謁者②無為客通。齊人有請者曰:「臣請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請烹。」靖郭君因見之。客趨而進曰:「海大魚。」因反走。君曰:「客有於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為戲。」君日:「亡③,更言之。」對曰:「君不聞大魚乎?網不能止,鉤不能牽,蕩而失水,則螻蟻得意焉。今夫齊,亦君之水也。君長有齊陰④,奚以薛為?失齊,雖隆薛之城到於天,猶之無益也。」君日:「善。」乃輟城薛。
(選自《戰國策》)
【注釋】①城:修築城牆。②謁者:主管傳達通報的小吏。③亡:不。這裡指(我)不怪罪你。④陰:通「蔭」,庇護。
9.選出下列各項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 ( )(3分)
A.皆以美於徐公 客有於此
B.聞寡人之耳者 君不聞大魚乎
C.雖欲言,無可進者 雖隆薛之城到於天
D.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靖郭君謂謁者無為客通
10.將選文中畫線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
(2)鄙臣不敢以死為戲。
11.【甲】文中齊王強國的原因有哪些?(2分)
12.鄒忌和齊客分別是針對什麼問題勸諫的?他們共同採用了怎樣的勸諫方式?(3分)
五、(2018年遼寧省阜新市中考題)
閱讀下面甲、乙兩段選文,完成7—10題。(10分)
【甲】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裡,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節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衛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為相。封之於商,號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傳於商君,辭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後,蒞政有頃,商君告歸。
(節選自《戰國策·秦策》)
【注】衛鞅:即商鞅。孝公:指秦孝公。 商:古代地名。至行:貫徹到底。諱:避忌。
黥(qíng)劓(yì)其傅:指衛鞅因太子犯法,對其師傅處以黥劓的刑罰。黥、劓,皆為古代酷刑。
7.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 皆以美於徐公 諮臣以當世之事
B.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C. 能謗譏於市朝 欲傳於商君
D. 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賞不私親近
8. 把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 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2) 衛鞅亡魏入秦,孝公以為相。
9. 用「/」為【乙】文中畫直線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
10. 在甲、乙兩文中,君臣同心使國力變強。齊國在國外取得了
的巨大成效(用甲文原句回答),秦國則很快取得了 的效果(用乙文原句回答)。(2分)
六、(2018年遼寧省錦州市中考)
閱讀下面【甲】【乙】兩個語段,完成11—15題。(12分)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乙】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①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②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雍③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
王弗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④。
(《國語·召公諫厲王止謗》節選)
【注釋】①弭(mǐ):消除。②鄣:阻塞。③壅(yōng):堵塞。④彘(zhì):晉地名,在今山西省霍縣。
11.解釋文中加點詞的含義。(2分)
⑴時時面間進 ( ) ⑵期年之後 ( )
⑶厲王虐 ( ) ⑷國人謗王 ( )
12.選出下列中加線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 )(2分)
A.能謗譏於市朝 受任於敗軍之際
B.門庭若市 願為市鞍馬
C.乃不敢言 若無興德之言
D.於是國人莫敢出言 問今是何世
13.翻譯文中的畫線句子。(4分)
⑴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
⑵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4.【甲】文中鄒忌以家比國,勸諫齊威王;【乙】文中召公用「,」(請用原文語句作答)形象地說明廣開言路的重要性。(2分)
15.【乙】文中周厲王的做法,帶給你什麼啟示?(2分)
七、(2018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題)
文言文閱讀
【甲】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裡,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貞觀二年,太宗謂侍臣曰:「朕嘗謂貪人不解愛財也。至如內外官五品以上,祿秩優厚,一年所得,其數自多。若受人財賄,不過數萬。一朝彰露,祿秩①削奪,此豈是解愛財物?規②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儀休③性嗜魚,而不受人魚,其魚長存。且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詩》云:『大風有隧,貪人敗類。』固非謬言也。昔秦惠王④欲伐蜀,不知其徑,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後,蜀人見之,以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師隨而伐之,蜀國遂亡。漢大司農⑤田延年贓賄三千萬,事覺自死。如此之流,何可勝記!朕今以蜀王為元龜⑥,卿等亦須以延年為覆轍也。」
(選自《貞觀政要》)
【注釋】①祿秩:俸祿秩爵。②規:貪求。③公儀休:公儀,複姓。休,名。戰國時魯相。④秦惠王:即秦惠公。⑤大司農:官名。漢武帝時置大司農,掌錢穀之事。⑥元龜:本指大龜,這裡引申為可做借鑑的前事。
11. 解釋文中加點的字。
(1)臣之妾私臣_____________ (2地方千裡____________
(3)性嗜魚____________ (4)師隨而伐之____________
12. 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
(1)由此觀之,王之弊甚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主貪,必喪其國:為臣貪,必亡其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甲】【乙】兩文分別運用了設喻和舉例的說理方式,請結合原文進行簡析。
14. 請根據甲乙兩文分別談談從兩文中分別獲得的啟示。
八、(2018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題)
閱讀下面兩篇短文,完成後面小題
【甲】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裡,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乙】越王勾踐棲於會稽之上
越王勾踐棲①於會稽之上,乃號令於三軍曰:「凡我父兄昆②弟及國子姓,有能助寡人謀而退吳者,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大夫種③進對④曰:「臣聞之,賈人夏則資⑤皮,冬則資⑥,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⑦,不可不養而擇也。譬如蓑笠時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棲於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勾踐曰:「苟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後之有?」執其手而與之謀。
【注】①棲:退守。②昆:兄。③種:指文種。④進對:進諫。⑤資:積蓄,準備。⑥⑦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將士。
11. 請用「/」給文中劃線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譬 如 蓑 笠 時 雨 既 至 必 求 之
12.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朝服衣冠
(2)皆以美於徐公
(3)吾與之共知越國之政
(4)乃號令三軍
13.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2)苟得聞子大夫之言,何後之有?
14.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B.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C. 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不求聞達於諸侯
D. 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15. 【甲】文中鄒忌和【乙】文中文種在進諫方式上有著相似之處,二人都是通過 的方式委婉進行勸諫。文種以商人夏天就要積蓄皮貨,冬天就要積蓄細葛布等「以待乏也」,暗示君王平時就要 。
九、(2017年湖南省婁底市中考題)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①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日:「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②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裡,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④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1)下列句子中,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今齊地方/千裡 B.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C.吾與徐公/孰美 D.蓋/石性堅重
(2)對下列句子中,加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孰視之(仔細)B.臣之妻私臣(偏愛)
C.皆以美於徐公(在) D.不以物喜(因為)
(3)下列對選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選文第①段主要寫鄒忌與徐公比美以及鄒忌的冷靜思考,說明鄒忌頭腦清醒,不為奉承所 迷惑。
B.選文第③段寫齊王下令按上中下等次獎賞進諫的群臣吏民,從「令初下」「數月之後」「期年之後」的反響來看,齊王之「蔽」得到了根本整治。
C.選文第④段寫燕、趙、韓、魏皆朝於齊,作者以誇張之語收束全文,意在從正面突出鄒忌的治國之才。
D.選文在語言上運用了眾多排比句,增加了語言的節奏感,使之朗朗上口,造成了一種步步進逼的語勢,給人無可辯駁之感。
(4)將下列文言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5)齊王被鄒忌說服,欣然納諫。請簡要分析鄒忌諷諫的高明之處。
十、(2017年甘肅省蘭州市中考題)
閱讀【甲】【乙】兩段選文,完成10-13題。(18分)
【甲】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裡,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齊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語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毀②言日至。然吾使人視即墨,田野闢,人民給,官無事,東方以寧。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萬家。召阿大夫,語之曰:「自子守阿,譽言日至。吾使人視阿田野不闢人民貧餒。昔日趙攻鄄,子不救;衛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幣③事吾左右以求譽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嘗譽者。於是群臣聳懼,莫敢飾詐④,務盡其情,齊國大治,強於天下。」(選自《資治通鑑》)
【注釋】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東平度東南②毀:誹謗與後文「譽」意思相對③厚幣:豐厚禮品。④飾詐:作假騙人。
10.解釋下列詞語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
⑴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 ⑵時時而間進( )
⑶自子之居即墨也( )⑷封之萬家。( )
11.用「/」為【乙】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標出停頓。(標兩處)(2分)
吾 使 人 視 阿 田野 不 闢 人 民 貧 餒
12.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譯文:
(2)是子厚幣事吾左右以求譽也!
譯文:
13. 回答下面問題(6分)
(1)根據【甲】文的內容填空。(2分)
鄒忌的勸諫很有藝術性。他由 想到治國理政之事,由 想到齊威王的被蒙蔽,以小見大,極具說服力。
(2)從【甲】【乙】兩段選文來看,「齊國大治」與齊威王的哪些措施用關?先概括作答(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