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題揭秘
從近年高考英語閱讀理解文章和試題來看,主要有以下特點:
1. 詞彙量保持穩定,並略有增長
近幾年高考閱讀理解部分的閱讀量基本保持穩定,略有上升,這增加意味著對閱讀速度的要求在提高,因此我們要提醒和培養考生提高閱讀速度。
2. 更加注重綜合理解能力的考查
閱讀理解能力測試的主要設題方式有:1)理解所讀材料的主旨和大意;2)理解文中用以說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實和細節;3)根據上下文推斷詞、短語或句子的含義;4)根據文章的敘述,作出簡單的推理判斷;5)理解文章的基本篇章結構;6)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和態度。
閱讀理解題型為:主旨大意題;分析推理題;細節理解題;猜測詞義題;以細節判斷試題為主,並加大深層次理解試題和篇章結構試題的考查力度。
3. 更加注重語言材料的真實性
高考閱讀理解文章的語言材料一般都出自英美國家閱讀材料原文或適當修改,體現原汁原味,即in English, about English (cultures, countries,etc.),不會出現反映中國的人或事的文章
4. 選材多樣化
閱讀理解試題體裁廣泛,一般有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和應用文;題材涉及內容廣,在選材方面,突出生態環保、人物傳記、名人軼事、社會風俗文化、大眾科普、廣告、文學作品、社會熱點、時文報導等,這些題材能使考生擴大對異域文化的接觸。
5. 閱讀速度要求每分鐘60單詞。
二、應試技巧
1. 快速、準確地捕捉信息詞句,做好細節理解題
先瀏覽一遍題目,把題目的要求儲存在大腦中,帶著疑問去快速閱讀,然後找出與題目相關的信息詞句加以理解分析,去偽存真。此種辦法能有效地避免做細節理解題時的失誤。
【技巧總結】準確捕捉信息,注意對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分清主次、真偽,避免受信息的幹擾,陷入高考題所設下的"陷阱",誤選幹擾項,因為某些幹擾選項在文章中也能找到"依據",具有很強的迷惑性。
2. 進行推理判斷,做好推理判斷題
深層含義通常是隱藏在文字背後的延伸之意,弦外之音,如作者的意圖、傾向、語氣,人物的性格、心理、情感,故事的結局,事情的因果關係等。因此大家需調動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透過字裡行間,去嚴密推理,合理想像。
【技巧總結】隱含信息並非"空穴來風", 而是"有源之水",即隱含信息也是以文章的語言為載體。大家應準確捕捉信息,調動智力因素,嚴密推理,合理想像,忌"憑空想像 "或"斷章取義"。在閱讀理解中結合自己的常識進行判斷是必要的,但決不能以常識取代信息分析。推理判斷既要嚴密,又要靈活。
3. 進行詞義的判斷,做好語意理解題
首先從詞彙所處的語境進行分析,注意上下文之間的關係,如:如果出現that is, that is to say或破折號等,我們可以斷定,後面的內容是對前面內容的解釋;如果出現轉折詞but, however, yet以及表示相反結果的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等,我們可以從所給內容相反的意義去考慮。
【技巧總結】高考語意判斷題很多都是考查舊詞新義的理解。因此大家需把詞彙或短句的字面意義與語境和上下文結合起來,選擇最切合文章內容,最符合上下文邏輯的意義,切忌望文生義。
4. 抓住文章的中心和主線,做好主旨大意題
讀完一篇短文後應有意識地回味一下文章的大致內容,理一理文章的脈絡,體會一下段與段之間的內在聯繫,這樣做文章的中心一般都能概括出來, 涉及文章主旨大意方面的題目自然會在頭腦中由模糊變清晰。
【技巧總結】我們在歸納文章主題時,一定要注意選項的內涵和外延必須能恰如其分地概括文章的主題,既不能範圍過大,也不能把某一細節或側面誤當作主題。閱讀時我們還應注意捕捉文章出現頻率較高的中心詞彙以及文章和段落的主題句。在選擇文章題目時,還應注意語言方面的特點:文章題目往往具有凝練、醒目的特點。
5. 猜測詞義題
猜測詞義是從特定的角度考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處理生詞的能力。猜測詞義包括對詞、詞組和句意的理解,是高考英語試題閱讀理解中的一類必考題。猜測詞義題常見的解題方法如下:
(1)根據上下文線索猜測詞義
任何一篇文章中的句子在內容上都不是絕對孤立的,都跟句子所在的段落及整篇文章有關。利用上下文提供的情景和線索,進行合乎邏輯的綜合分析而推測詞義,是閱讀過程中的一大關鍵,也是高考的熱點。
(2)根據定義或解釋猜測詞義
閱讀文章中的有些生詞尤其是新聞報導及科普類文章中的生詞,往往在其後有對該詞進行解釋說明性的短語或句子,如to be, that is , mean, stand for, namely, to refer to, to mean ,in other words等,有時也以同位語、定語從句的形式出現,或用破折號、括號來表示。
(3)根據反義詞或反義關係
有的文章作者為了增強表達效果,會用一對反義詞揭示事物的不同點,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時只要把握其中的一詞,就不難推出另一詞的含義。
(4)根據同義詞或近義詞關係
常見的引出同義詞的標誌性詞語有or, like, similarly等。
(5)利用例證性線索
某些冷僻的詞彙後面會舉一個例子,使詞彙具體易懂。等連接性詞語往往用來舉例說明前面較難理解的名詞。
(6)根據構詞法猜測詞義
閱讀中常會遇到一些由所熟悉的單詞派生或合成的新詞,可利用構詞法知識來推測其意思。
6. 閱讀理解中的長難句理解
閱讀理解中的結構複雜的句子一般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由複合句或並列句構成的長複雜句子;第二類是省略句。對於第一類句子,大家應抓其主幹成分,理解其主體意思,其他的成分都是對主體意思的修飾和補充。對於第二類句子,大家應通過上下文找出省略成分,把句子補充完整。
【技巧總結】結構複雜的句子往往出現在說明文或議論文中,這是造成考生心理緊張的主要原因。大家應冷靜下來,結合文章所說明或議論的中心話題,抓住主幹,層層理解。
《每日聽力縱橫》的讀者
因為微信公眾號平臺改變了推送規則,
大家的訂閱號時間線都被打亂了。
如果想要及時看到我們的文章:
1. 把每日聽力縱橫設置為「星標」;
2. 讀完文章後點一下「分享」「在看」「贊」。
謝謝支持~
看完以上內容,您有何想法呢?歡迎留言!
版權聲明:材料來源於:網絡資源 ,【每日聽力縱橫】尊重原創,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