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顧正秋:蔣經國苦追不到的女人
顧正秋 從戲校畢業,為了把京劇發揚光大,顧正秋自組劇團,外出公演。她演《白蛇傳》、《貴妃醉酒》、《霸王別姬》,幾乎每出戲都贏來喝彩與好評。 1948年11月,應邀請,顧正秋劇團在臺北的永樂戲院演出,一亮相,即大火起來。本來顧正秋打算在臺北一試身手便打道回上海,哪知傳聞局勢動蕩,一時間,劇團上下,人心混亂,不知該怎麼辦。反而是年少的顧正秋先冷靜下來,安穩住大家,在永樂戲院繼續演出。 那年,蔣經國與父親蔣介石在臺灣。顧正秋的京戲成了蔣經國關注的一個目標。
-
一代名伶顧正秋:讓蔣經國大動幹戈的女子
在海峽的那端,有一位名伶,她的名字叫顧正秋,現今已是八十多歲的老人。 她的人生與戲曲合為一體,無法分出是戲內或戲外,戲曲中的忠孝節義算是對她最好的註腳。她是用心在演出,也是用心去體會人生,可以說一生都活在舞臺上。
-
京劇名伶顧正秋在臺灣辭世 曾一度迷倒蔣經國
一代京劇名伶顧正秋前天下午因敗血性休克辭世,享壽87歲。臺當局為她申請褒揚令,感念其奉獻。顧正秋唱的「蘇三起解」,那句拐了三個小彎的「蘇~三」,過了一甲子仍縈繞他心中,讓他在80歲退休後還正式習京劇。顧正秋的傳記《休戀逝水》被大陸知名編劇何冀平讀到,大為震撼。去年11月,何冀平赴臺多次訪顧正秋,準備改編《休戀逝水》為京劇。沒想到,顧正秋來不及親睹自己的人生在戲臺上演。
-
她是京劇名伶,因為這兩個女人的關係沒有接受蔣經國的追求
民國時期,除了那些政壇人物、社交名媛,最出彩頭的要屬那些梨園子弟了,他們的觀眾大多是上流社會的人,把他們捧紅的也是這些人,跟這些人打交道,也勢必會在歷史上留下多多少少的痕跡,況且這些人自身還自帶舞臺光環,在民國時期,想不出名都難,我們熟悉的比如京劇大師梅蘭芳、還有孟小冬、程硯秋等等,今天要說的這個人是他們的晚輩,曾經也師從梅蘭芳、程硯秋等人,她就是一代京劇名伶顧正秋
-
蔣經國苦追不得的名伶,因一張照片丈夫入獄,她卸下青衣晚年悽苦
這就是後來戲劇學院的頭牌,從大陸一直紅到臺灣,被稱為「臺灣梅蘭芳」的名伶顧正秋。顧正秋原名為丁蘭葆,出生於南京。她的父親在她三歲時意外逝世,她只得隨著母親來到上海投奔外婆。在上海,小小的丁蘭葆經常被乾媽顧減秋帶到天蟾舞臺去聽戲,戲臺子上的悲歡離合讓丁蘭葆痴迷,6歲時,她被天蟾舞臺的京劇演員收為徒弟,8歲時,她已經會常好幾段旦角戲。
-
顧正秋:蔣經國的夢中情人
↑ 點擊上方「微塵閒話」關注我 2016年8月21日,有「臺灣梅蘭芳」之稱的一代名伶顧正秋女士在臺北病逝
-
顧正秋,蔣經國追求過的女人,嫁人後因一張照片丈夫遭蔣經國報復
顧正秋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上海灘出名的京劇名伶,長相甜美,早年間受到喜好戲曲的家人的薰陶,很早就接觸到了戲曲這個行當,後來也順利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師從梅蘭芳,在大師的栽培下,顧正秋成長很快,颱風極穩,扮相嬌美,唱功也沒得說,畢業之後就開始正式登臺唱戲,很快就在上海灘走紅了,之後也組建了自己的劇團
-
顧正秋,從京劇名角到鄉下婦人,一張照片引起蔣經國注意惹禍上身
一代京劇名伶顧正秋和蔣經國是在臺灣認識的,但是顧正秋並不是臺灣人,她出生於南京,在上海長大 ,並且在上海的戲劇學院上學,由於外形條件極好再加上多年的專業訓練,顧正秋很快就登臺演出了,並且在上海灘一炮走紅,演藝事業順風順水,名聲在外,後來組建自己的劇團,後來帶著自己的劇團到臺灣演出,
-
「臺灣梅蘭芳」顧正秋辭世 蔣經國曾是頭號粉絲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一代京劇名伶、被譽為「臺灣梅蘭芳」的顧正秋,21日下午因敗血性休克在臺辭世,享年87歲。島內媒體23日紛紛追憶顧正秋的傳奇一生。據臺灣《中國時報》23日報導,顧正秋1929年出生於南京,本名丁祚華,1933年隨母親遷至上海,10歲開始學戲,是上海戲曲學校創校首屆學生,並以第一名畢業,師承京劇大師梅蘭芳、程硯秋、張君秋等人。1946年顧正秋創「顧劇團」,於1948年受永樂戲院之邀赴臺演出,票房極佳,最後因內戰無法返鄉,在臺灣生根,也寫下許多傳奇。
-
顧正秋:拒絕蔣經國,苦等大17歲已婚囚犯,甘願當20年農婦
京劇名伶顧正秋就是她,而這個比他大17歲的男演員是任顯群。一九二八年,顧正秋出生於南京,原名丁蘭葆,父親很不幸地在年幼時就死了,因為那時寡婦常常要受別人閒話之苦,再加上一個母親帶三個孩子也有點困難,顧母就把孩子帶回了上海。
-
顧正秋:臺灣「梅蘭芳」,拒當蔣經國外室,苦等坐牢丈夫,甘當15年農婦
臺灣名伶顧正秋,素有「臺灣梅蘭芳」之稱。她本是內地人,畢業於上海戲劇學校,1944年拜在梅蘭芳名下,1946年挑班成立了「顧正秋京劇團」,在全國進行巡演。顧正秋在郊外農場顧正秋一心苦等任顯群出獄,為此,1953年,正在京劇演員巔峰年齡的顧正秋宣布退出舞臺,不再出入社會場所,此後,她與任顯群一同隱居臺北郊外農場,自甘淡薄,足足當了15
-
京劇名伶顧正秋的青島往事
幼年喪父,拜師梅蘭芳 顧正秋,原名丁祚(音同「作」)華,又名丁蘭葆,1928年生人。她自幼喪父,在上海讀小學時就常隨她乾媽顧劍秋去看戲,由此愛上京劇,並向乾媽的好友坤旦吳繼蘭學戲。1939年,改名顧小秋,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取上海戲劇學校「正」字班,1940年她首次登臺公演,並正式改名為顧正秋。 顧正秋嗓音清脆洪亮,善於博採眾長。
-
蔣家門不好進,細數蔣經國一生中的幾個女人,除了蔣方良,都很慘
,不久章亞若懷孕,蔣經國滿以為這樣蔣介石就會讓章亞若進蔣家門,但是蔣介石卻說戰事艱難,蔣經國這樣做對其以後的政治影響不利拒絕了,他只默許章亞若當蔣家門外的女人。章亞若生下兩個男孩以後,可能覺得自己有資格和蔣經國公開露面了,所以經常和他一起出入公開場合,蔣介石知道以後,不得不派特務暗殺了她。看來,蔣家門難進,蔣家門外的女人也不好做啊!
-
蔣經國追求一生,都未得到過的女人
她用如水似月的眼眸,清亮精湛的唱腔,在舞臺上盡情綻放自己獨特的魅力,在歲月裡安靜溫柔的感悟生命的點滴,她是顧正秋,一代京劇名伶,與蔣經國之間的故事,也是其一生重要的生命插曲。京劇名伶 一代佳人少女時代的顧正秋,洋溢著自信青春的微笑,穿著考究,談吐大方,當時已經是小有名氣的京劇青衣演員。
-
一代名伶為愛甘願變成農婦,晚年卻被拒絕合葬,還被剔除家屬行列
她就是一代名伶,顧正秋。顧正秋從小就在京劇上頗有造詣,以第一名考上上海戲劇學校正字班,又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拜梅蘭芳為師,之後還自組了顧正秋劇團,在全國各地公演。1948年顧正秋劇團赴臺灣義演,本來想義演完就返回上海的顧正秋因為上海遭到日軍空襲,有家難回,只能留在臺灣加入永樂戲院,繼續她的京劇演出。
-
名伶顧正秋辭世
(原標題:名伶顧正秋辭世)
-
蔣經國費盡心機也得不到的女人,卻把一生都交給了一名犯人
(圖)一代名伶顧正秋活在這熙攘的人世間,每時每刻都能遇見擦肩而過的人。而能為之駐足和停留的,卻是少之又少。一代名伶顧正秋,雖芳華絕世,卻命運多舛。她的名字曾和蔣經國糾葛在一起,她也曾在新婚不久便面對無妄之災——摯愛的丈夫沉冤落獄。為了守候這份愛情,她褪去華美戲服,索性訣別梨園。一代「青衣祭酒」,自此全然清心寡欲。她只著粗衣布裙,淡然隱逸于田園。顧正秋曾說過:「一生抄寫過那麼多戲詞,只有『情』和『緣』兩字最是耐人尋味……走過六十餘年的生命之路,唱過三四十齣戲,一直珍惜的也只有人與人之間的情分和緣分。」
-
此人是梅蘭芳的親傳弟子,蔣經國一輩子得不到的女人,獨愛一囚犯
此人是梅蘭芳的親傳弟子,蔣經國一輩子得不到的女人,獨愛一囚犯梅蘭芳,民國時期一代傳奇,在50餘年的舞臺生活中,發展和提高了京劇的演唱表演藝術,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派系,所以,對於那時候的百姓們來說,能聽一場梅蘭芳先生的戲,絕對是一生最難得的事情,
-
民國上戲大姐頭:顧正秋不忍說的往事
顧正秋早在20年前就出版了回憶錄《休戀逝水》,但這部回憶錄實在縮水嚴重,很多關鍵問題或避而不談,或一筆帶過,若不補闕,終是遺憾。 雷震酒席上初識蔣經國 網絡檢索顧正秋,最多的一條是:蔣經國追求不到的女人。
-
她拒絕蔣經國,反做他下屬的情人,無名分拋事業死後卻不得同葬
愛京劇的漂亮女人南方的女子似乎有著與生俱來的精緻與韻味,南京作為我國的六朝古都之一更是有著與眾不同的底蘊。顧正秋就是出生在這個浪漫多情的城市。逐漸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伶。京劇名家的感情生活京劇演員向來對身段和氣質的要求極高,而顧正秋作為一代名伶,自然不僅是戲唱得好,長的必然也是極為漂亮的。所以顧正秋當時深受社會名流、上層權貴的喜愛,追求者自然也不在少數。其中便有大名鼎鼎的蔣家「太子」蔣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