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脹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在冬天越容易肚脹呢?適不適合天氣氣溫有關呢?自然界之木氣和*五臟肝氣相應,中醫上就會有一種解釋說,冬天到了很多樹木枯萎了,木氣枯萎,然後就是是的脾胃功能減弱,這時,平常脾胃虛弱的朋友飲食稍有不慎,或情緒不暢,或遇冷感熱,很容易腹脹腹瀉。為何會出現腹脹的情況呢?中醫如何調理腹脹呢?
腹脹是怎麼回事
為何天氣冷容易腹脹?
秋屬木,自然界之木氣和*五臟肝氣相應,中醫藏象學認為肝在*主疏洩,可以調暢氣機、調理情志、促進脾胃運化功能,木氣枯萎,勢必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這時,平常脾胃虛弱的朋友飲食稍有不慎,或情緒不暢,或遇冷感熱,很容易腹脹腹瀉。
腹脹之病因以食積停滯、溼阻脾胃、肝胃氣滯以及脾胃氣虛較為多見。
調理脾胃兩款食療方
1、芡實山藥粥
做法:芡實30克,山藥50克,粳米200克。將三者同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後,改用小火熬。
功效:能收斂澀精、健脾補肺。
2、百合銀耳粥
做法:鮮百合50克,銀耳10克,大米100克。將百合洗淨切碎,銀耳用溫水發開後,洗淨切碎,與大米同煮為粥。
功效:百合,味甘性微寒,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銀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大米益氣健脾,三者同煮為粥,具有潤陰潤燥、補肺養心、健脾生津的作用,適用於在乾燥的秋季食用。
三類人調理脾胃要格外注意
第一,脾虛患者。脾虛的人常常表現為食少腹脹、食欲不振、肢體倦怠、乏力、時有腹瀉、面色萎黃,這類朋友進補前不妨適度吃點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如茯苓餅、芡實、山藥、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食粥能和胃、補脾、潤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療效更佳。
第二,胃火旺盛者。平素嗜食辛辣、油膩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熱生火,積熱於腸胃,表現為胃中灼熱、喜食冷飲、口臭、便秘等。這類朋友進補前一定要注意清洩胃中之火。適度多攝入些苦瓜、黃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後再進補。
第三,老年人及兒童。由於消化能力較弱,胃中常有積滯宿食,表現為食欲不振或食後腹脹。因此,在進補前應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適量吃點山楂、白蘿蔔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症狀嚴重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保和丸、香砂養胃丸等。
腹脹是怎麼回事呢?哪些人容易出現腹脹的情況呢?以上為大家介紹了腹脹的原因,也為大家介紹了調理腹脹的食療方,效果非常的好,有腹脹苦惱的朋友不妨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