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2020-12-17 文百知天下

《孟子·離婁上》有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它的含義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難,或者人際關係處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然而我們平時的諸多做法卻往往與聖人背道而馳。事情不順利或者沒能完成便找各種藉口來推脫搪塞!甚至怨天尤人,把責任歸咎於旁人或哀嘆運氣不佳。

做錯了事,就要勇於知錯改錯。沒有人是完美的,人生中也難免會有大大小小的錯誤出現。我們只有虛心聽取別人的建議,認真思考反省自己的錯誤才能夠不斷快速地成長起來!我們只有在這不斷地犯錯改錯之中才能夠不斷地完善自我,最終成就自我。

那種生活中盲目自信,置親朋好友善意提醒於不顧的人,註定要多吃很多苦頭兒!當然了,歷史上還是有一些人倒是狂妄至極。如三國時期曹操的知錯改錯不認錯可謂是狂妄到了極點!但古往今來之如曹操之梟雄者有幾何?

我們生活中的長輩們經常會在我們耳邊「嘮叨」,你不能幹這個,不能幹那個,什麼事要怎麼幹等等。這些話我們甚至耳朵都聽出了繭子,對他們的話語總是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但等我們年齡稍長一些步入社會之後,好多虧吃過了,好多苦頭吃過了之後才真正領略到長輩們話語的真正價值!這時候倒還是有些人反過來埋怨長輩們當初為什麼不「暴力一點」,到現在害的自己吃了那麼多苦!

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聽得進勸,改得了錯方能快速成長起來。當然,除了身邊人的「監督」,最重要的還是自身的覺悟。凡事能三省吾身,則事可速成!如若不能正視自身,即便益友成群,又能如何?

凡世間之大小事,非成即敗,成可做收其碩果,敗則需三省自身,待查疏檢漏後繼續迎難而上。

當然,世間也不可能存在那麼多的天時地利人和。每個人的成功背後恰恰是數年甚至數十年的不辭勞苦、永不放棄地持續經營。這樣的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也不排除一些人的成功也是稍有些運氣成分在裡面,但這裡所謂的運氣並不佔主要因素,倘若沒有個人的某方面人脈機緣,試問哪來的這些些許運氣呢?

愛迪生發明電燈泡並非偶然,那是他試錯了7000多次才有的成就!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並非巧合,那是他潛心研究各項物理知識的結晶!

哥白尼發現宇宙的日心說並非機緣,那是他經過長年的觀察和計算才得出的結論!

想明白這些過後大概我們就可以更釋然些了!我們事情沒成功,是因為我們真的準備的不足、努力得不夠、選擇決斷欠考慮!我們不應該責怪任何人、抱怨任何事!這樣除了顯得我們無能、不負責任外,一丁點兒好處都沒有。倒還不如深度復盤,查出失敗原因到底出在哪裡,從而及時完善已有方案,繼續邁開前進的步伐。

在困難面前,即使我們屢戰屢敗,我們也要選擇屢敗屢戰!因為我們篤定,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之下,成功終將屬於我們,他正張開雙臂向我們走來!

相關焦點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這個關鍵在於——「行有不得者反求諸己」,也就是「問題都在我身上」。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英語怎麼說?外交部的翻譯來了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昨天在例行記者會上的提到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怎麼翻譯嗎?11日,美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稱,中方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並沒有採取最佳做法,而是掩蓋了疫情,這導致國際社會花了兩個月時間才作出反應。
  • 有一種智慧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成功的時候看窗外失敗的時候照鏡子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什麼意思?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上》。儒家政治,強調從自身做起,從身邊事做起,所以,多與個人品質緊緊連在一起。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什麼意思嗎?
    在3月12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來自路透社的記者提問稱,美國指責中方在數據共享方面的問題耗費了國際社會的時間,對此中方有何回應?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強調了面對疫情的普遍共識後,笑著向提問的路透社記者問道:「中國有句古話,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什麼意思嗎?」一時引起熱議。那麼你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意思嗎?
  • 不順的時候請記住「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但很多有用的名言,並未引起我們的重視。他的價值只被一部分人所運用,從而解決了很多人生的大問題。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所謂行有不得,就是做什麼什麼不順,求什麼什麼不得,做事情要麼做不來,要麼一做就錯,要麼做了之後根本達不到預期效果,自己覺得很無奈,很困惑,甚至很迷茫。自己特別想改變現狀,但是卻不知道從何改起,問題出在哪裡,該怎麼下手去改。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怎麼翻譯?官方答案來了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中國有句古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3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記者「美方稱中方在疫情暴發初期沒有採取最佳做法」的問題時,作出了上述表態,隨即引起輿論關注,網友紛紛贊其「懟得好」。
  • 朝運萊文化講堂「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如何理解?
    最近網絡上被一句話刷屏了,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說過「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說完之後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和外國友人翻閱書籍查找翻譯呢?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就述說了一種人生態度,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態度。
  • 每天分享一句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個啥意思呢?字面意思翻譯過來就是「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是沒有成功或沒有達到目的,那麼你就要在自身找原因」。說歸說,但有幾個人能這樣做呢?多數人還是找客觀原因。路上開車出事故了一般都會說「你怎麼開車的?」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用英語怎麼說?外交部官方翻譯來了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中國有句古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3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記者「美方稱中方在疫情暴發初期沒有採取最佳做法」的問題時,作出了上述表態,隨即引起輿論關注,網友紛紛贊其「懟得好」。但問題來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用英語該怎麼翻譯呢?
  • 您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後面還有一句話嗎?
    3月12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記者提及此問題,耿爽回應道:「中國有句古話,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什麼意思嗎?」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出自《孟子》,意思是一個人如果做事情沒有成功,要反過頭來從自身尋找原因。
  • 俗話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讀懂了之後,福氣住你家!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出自《孟子 離婁上》,含義是:事情做得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難,或者人際關係處不好,就要自我反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孟子曰:「愛人不仁,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孟子:「愛別人卻得不到別人的親近,那就應反問自己的仁愛是否夠,管理別人卻不能管理好,那就應反問自己管理才智是否有問題?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人我之間的「情感帳戶」
    你所認識的人我們與認識的每個人之間都有一個帳戶,在這個帳戶裡,通常是你欠我,我欠你的,如果一方欠得多,關係就會有危機。反之,裡面的存款越多,關係也就越穩固,即使偶爾發生狀況而支領,也不至於因此透支。行有不得 反求諸己也許你該換的是朋友碰過花的手會有香味,碰過魚的手會有腥味,朋友之間的影響力也是如此,你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久了,就會變成什麼樣
  • 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什麼意思嗎?面對美媒,耿爽露出微笑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用了句古語作為核心詞作為回應——八個字「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說完後,他又貼心地問了一句「知道什麼意思嗎?」,然後,臉上慢慢浮現出笑意。耿爽露出笑意於是,「行有不得中國有句古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什麼意思嗎?(笑)」
  • 金剛經的理論與修行法門:「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金剛經》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能夠如實了知一切法的無常、無我、虛妄不實,這種智慧就稱為般若。那麼如何將般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呢?要學會不怨天不尤人!為什麼要不怨天,不尤人呢?
  • 耿爽反擊美國: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什麼意思嗎?
    來源:環球時報耿爽反擊美國: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什麼意思嗎?在3月12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來自路透社的記者提問稱,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昨天說,中方在疫情暴發之初進行了掩蓋,這是耗費了國際社會兩個月的時間來作出反應,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 我最喜歡的一句人生格言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是不是有什麼事沒說明白,讓她產生了誤會?再比如孩子不聽話,做錯了事,我不會去說孩子,而是反問自己,在哪個方面教育有失誤?下一步應該怎麼辦?還有,當領導對我批評的時候,我都是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是哪個短板出了問題,以致讓領導生氣?
  • 孟子:「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當別人用手指著你,你怎麼辦?
    其實,你不需要求助別人,古聖先賢那裡,早就有了答案。《孟子·離婁上》第四章中有這樣的記載:譯文如下: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 又見霸氣耿爽,「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說的應情應景,回應的漂亮
    中國有句古話,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什麼意思嗎?"看著一臉懵逼的美方記著,我們的發言人沒憋住,笑了……最後的那聲"呵呵",你品,你細品。看完這段視頻,我很負責任地上網搜了一下這個詞的意思(原諒我學識淺薄,怕誤導大家)。
  • 札記: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我們追求成功,但是我們要認識到我們必將長久的與失敗為伍,我們要有覺悟和勇氣與失敗為伍。4.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治。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當我們親近別人時,對方卻不跟我們親近,我們不要抱怨他冷漠疏遠,要反躬自省,是不是我親近的不夠,或者親近的方式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