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一句人生格言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2020-12-17 劉子善博約心理

這句格言出自《孟子·離婁上》篇,意思是說:如果行動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就應該反省,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這句格言對我的影響非常巨大,比如說,妻子對我吵鬧的時候,我不會抱怨妻子不講道理,我只是反問自己,在那方面做得還不夠?是不是有什麼事沒說明白,讓她產生了誤會?

再比如孩子不聽話,做錯了事,我不會去說孩子,而是反問自己,在哪個方面教育有失誤?下一步應該怎麼辦?

還有,當領導對我批評的時候,我都是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是哪個短板出了問題,以致讓領導生氣?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格言對我確實非常受益。無論工作還是生活,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我都能從自己身上找到不足,找到了不足,就有了努力方向,我想,這才是修養吧!

相關焦點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孟子特別引用了《詩經·大雅·文王》裡的一句「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來說明文王成功的關鍵所在。這個關鍵在於——「行有不得者反求諸己」,也就是「問題都在我身上」。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 不順的時候請記住「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但很多有用的名言,並未引起我們的重視。他的價值只被一部分人所運用,從而解決了很多人生的大問題。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所謂行有不得,就是做什麼什麼不順,求什麼什麼不得,做事情要麼做不來,要麼一做就錯,要麼做了之後根本達不到預期效果,自己覺得很無奈,很困惑,甚至很迷茫。自己特別想改變現狀,但是卻不知道從何改起,問題出在哪裡,該怎麼下手去改。
  • 有一種智慧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意思就是,射箭的時候沒有射中目標,不要去責怪比自己射得好的人,而是要要研究自己的射箭的姿勢是否有問題。 一位真正優秀的管理者,一定懂得凡事要從自身內部找原因,學會站在系統的角度來審視自己,從而避免將所有問題歸因於他人。所以,我們反問自己:「出問題的原因,是不是自己哪些地方沒有做到位」?「給員工下達指令時,自己還有哪些方面可以提升」?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怎麼翻譯?官方答案來了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中國有句古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3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記者「美方稱中方在疫情暴發初期沒有採取最佳做法」的問題時,作出了上述表態,隨即引起輿論關注,網友紛紛贊其「懟得好」。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用英語怎麼說?外交部官方翻譯來了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中國有句古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3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記者「美方稱中方在疫情暴發初期沒有採取最佳做法」的問題時,作出了上述表態,隨即引起輿論關注,網友紛紛贊其「懟得好」。但問題來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用英語該怎麼翻譯呢?
  • 朝運萊文化講堂「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如何理解?
    最近網絡上被一句話刷屏了,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說過「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說完之後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和外國友人翻閱書籍查找翻譯呢?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就述說了一種人生態度,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態度。
  • 您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後面還有一句話嗎?
    3月12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記者提及此問題,耿爽回應道:「中國有句古話,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什麼意思嗎?」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出自《孟子》,意思是一個人如果做事情沒有成功,要反過頭來從自身尋找原因。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什麼意思?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上》。儒家政治,強調從自身做起,從身邊事做起,所以,多與個人品質緊緊連在一起。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英語怎麼說?外交部的翻譯來了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昨天在例行記者會上的提到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怎麼翻譯嗎?11日,美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稱,中方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初期並沒有採取最佳做法,而是掩蓋了疫情,這導致國際社會花了兩個月時間才作出反應。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人我之間的「情感帳戶」
    你所認識的人我們與認識的每個人之間都有一個帳戶,在這個帳戶裡,通常是你欠我,我欠你的,如果一方欠得多,關係就會有危機。反之,裡面的存款越多,關係也就越穩固,即使偶爾發生狀況而支領,也不至於因此透支。行有不得 反求諸己也許你該換的是朋友碰過花的手會有香味,碰過魚的手會有腥味,朋友之間的影響力也是如此,你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久了,就會變成什麼樣
  • 每天分享一句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個啥意思呢?字面意思翻譯過來就是「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是沒有成功或沒有達到目的,那麼你就要在自身找原因」。說歸說,但有幾個人能這樣做呢?多數人還是找客觀原因。路上開車出事故了一般都會說「你怎麼開車的?」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什麼意思嗎?
    在3月12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來自路透社的記者提問稱,美國指責中方在數據共享方面的問題耗費了國際社會的時間,對此中方有何回應?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強調了面對疫情的普遍共識後,笑著向提問的路透社記者問道:「中國有句古話,叫『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什麼意思嗎?」一時引起熱議。那麼你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意思嗎?
  •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孟子·離婁上》有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它的含義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難,或者人際關係處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一切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然而我們平時的諸多做法卻往往與聖人背道而馳。事情不順利或者沒能完成便找各種藉口來推脫搪塞!
  • 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什麼意思嗎?面對美媒,耿爽露出微笑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用了句古語作為核心詞作為回應——八個字「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說完後,他又貼心地問了一句「知道什麼意思嗎?」,然後,臉上慢慢浮現出笑意。耿爽露出笑意於是,「行有不得我們先看耿爽講話的語境(據央視新聞視頻記錄):「美方應對疫情的做法是否公開透明,我不做評論;美方是否有效利用了中方為世界爭取的寶貴時間,這裡我也不做評論。中國有句古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知道什麼意思嗎?
  • 俗話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讀懂了之後,福氣住你家!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出自《孟子 離婁上》,含義是:事情做得不成功,遇到了挫折和困難,或者人際關係處不好,就要自我反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孟子曰:「愛人不仁,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孟子:「愛別人卻得不到別人的親近,那就應反問自己的仁愛是否夠,管理別人卻不能管理好,那就應反問自己管理才智是否有問題?
  • 又見霸氣耿爽,「行有不得反求諸己」說的應情應景,回應的漂亮
    最近,除了每天關注國內外疫情,最吸引我的就屬中國F4外交天團與美國的唇槍舌戰了,這種"話說七分,剩下的三分,你自己的體會"的風格著實有水平。前不久,在福克斯新聞節目中,被採訪對象要求中國以免除美國國債的方式,為新冠肺炎病毒進行賠償。而在此之前,他們就上演過相同的戲碼。
  • 孟子:「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當別人用手指著你,你怎麼辦?
    但古往今來,讀聖賢書的人不在少數,但真正能夠做到「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人卻少之又少!「,年輕的那位也回一句:「你讓你就不是人!」。年長的那位耍滑頭,又說:「我沒說我不讓!」,我在一旁相勸,大家都讓一步,沒什麼大不了的,僵持5分鐘的樣子,年長的男子才把車倒回去。一件頂多半分鐘就能解決的事情,非要鬧得不可開交,何必呢?雙方各讓一步,不就解決了嗎!
  • 外有不得,反求諸己,以心學智慧,實現人生自我超越
    陽明先生說,聖人之道,不是求理與外物,而是反求諸己。很多人將其理解為唯心主義,是對陽明先生之心的誤解。陽明先生認為,每個人內心都有聖人之道,只是被私慾所遮蔽,不能發用。反求諸己,是讓我們面對任何困難、任何處境的時候,都首先要反思自己內在的問題,發現自己內在需要突破和解決的關鍵點,並利用這些逆境、挑戰、困難,迎難克己,實現自我的躍升。而能否實現這種躍升,才是自我突破的關鍵,而非外界的改變。世界本身就是我們內心的折射,有怎樣的心,就有怎樣的世界。
  • 金剛經的理論與修行法門:「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金剛經》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能夠如實了知一切法的無常、無我、虛妄不實,這種智慧就稱為般若。那麼如何將般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呢?要學會不怨天不尤人!為什麼要不怨天,不尤人呢?
  • 耿爽反擊美國: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什麼意思嗎?
    來源:環球時報耿爽反擊美國:知道「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什麼意思嗎?在3月12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來自路透社的記者提問稱,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昨天說,中方在疫情暴發之初進行了掩蓋,這是耗費了國際社會兩個月的時間來作出反應,中方對此有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