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美援朝口述歷史紀錄片《銘記》第三十八集 朱誠:用生命守護的記憶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共丹東市委宣傳部組織丹東廣播電視臺、抗美援朝紀念館和社會力量,搶救性拍攝抗美援朝口述歷史《銘記》。#抗美援朝口述歷史紀錄片《銘記》#抗美援朝口述歷史紀錄片《銘記》 第三十八集
-
抗美援朝口述歷史紀錄片《銘記》第五十九集 吳桂馥:捨身炸暗堡的無名英雄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共丹東市委宣傳部組織丹東廣播電視臺、抗美援朝紀念館和社會力量,搶救性拍攝抗美援朝口述歷史《銘記》。#抗美援朝口述歷史紀錄片《銘記》#抗美援朝口述歷史紀錄片《銘記》第五十九集
-
抗美援朝口述歷史紀錄片《銘記》第六十集 梁玉琳:孤膽破重圍 殺敵再立功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共丹東市委宣傳部組織丹東廣播電視臺、抗美援朝紀念館和社會力量,搶救性拍攝抗美援朝口述歷史《銘記》。#抗美援朝口述歷史紀錄片《銘記》#抗美援朝口述歷史紀錄片《銘記》第六十集
-
再現中華民族百年激蕩:張學良口述實錄出臺始末
昨天本報「每日連載」版首次連載的《張學良世紀傳奇》(口述實錄)系哥倫比亞大學(以下簡稱哥大)哲學教授、史學家唐德剛博士於1990年1月至5月間,訪錄張學良口述歷史11盤錄音帶,由旅美學者王書君整理而成。時間跨度1900~2001年,以紀事本末體形式全景式地展現了張學良百年風雲際會。
-
「紀念」抗美援朝口述歷史紀錄片《銘記》第二集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共丹東市委宣傳部組織丹東廣播電視臺、抗美援朝紀念館和社會力量,搶救性拍攝抗美援朝口述歷史《銘記》。抗美援朝口述歷史大型系列紀錄片《銘記》第二集蔣文:102歲的志願軍獨臂老英雄
-
2016年,中國口述歷史界發生了哪些大事件?
2016年12月25日至27日,「本土經驗與國際口述歷史多元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山大學召開,會上左玉河、王希、周新國、楊祥銀等分別就口述歷史的重大理論問題、美國奴隸研究中的口述歷史、口述歷史學科建設、美國口述歷史產生和情感轉向發言。
-
築夢四十載,奮進新時代——九江市委機關幼兒園舉辦40周年園慶慶典
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10月23日下午,市委幼兒園舉行了簡樸而熱烈的40周年園慶慶典。歷任園長、退休老教師、全體教職工及幼兒代表參加,共享園慶喜悅,共話市幼發展。「市委幼兒園40年的歷史,是在市委辦公室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懷與支持下成長的40年,是為追求幼教事業蓬勃發展的40年!」艾思紅表示,「如今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市幼人要繼承和發揚前輩的優良傳統,緊緊把握綠色發展的主旋律,用實際行動詮釋教育初心與使命!」
-
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老兵口述彌補一戰缺失的記憶
由《指環王》《霍比特人》系列導演彼得傑克遜執導,爛番茄好評率100%、豆瓣8.9分高口碑史詩級戰爭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將於11月11日全國藝聯專線上映,隆重紀念一戰結束101周年。影片於10月14日曝光「青春歲月」版預告,真實還原戰鬥在前線的普通士兵們的面孔身影。
-
口述體紀錄片《桐鄉往事》:在平凡人的記憶中捕捉時代光影
16歲參加工作,以後的30多年裡他靠自學,在工作之餘從事寫作,接辦文學刊物《梅涇文學》和公眾號「聚桂文會」,為濮院的文學愛好者搭建文化交流的平臺,成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桐鄉市作家協會副主席,2018年度全國百姓學習之星。
-
《英雄兒女》獲中國紀錄片學院獎最佳歷史文獻紀錄片獎
12月26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指導,中國傳媒大學主辦,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承辦的第十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郎園Vintage16號館虞社演藝空間舉行。「真實高於月亮」為主題,在十周年之際,藉助紀錄片這一媒介,喚起人們對於真實價值和紀錄片社會功能的關注和思考。
-
邢小群:我為什麼會投身於口述歷史
採訪的對象本身就是作家學者,是大手筆,讓他們認可並不容易。溫濟澤先生在和我談到他被打成右派的經過時,談到周揚當時是中宣部副部長,1957年見到他時頗為驕橫。僅僅因為他對周揚提出了不同意見,就成了右派的罪狀。我覺得這一內容很重要,就寫進了訪談錄中。但是,溫老閱審時,毫不含糊地刪去了。因為溫老對周揚的晚年給予了肯定和同情。而我內心總有一種還原歷史真實的衝動,不願僅僅限於當下的價值判斷。
-
【家·春秋】大學生口述歷史紀錄片大賽提案範本
大學生口述歷史紀錄片大賽提案(範本) 我鼓勵所有的年輕人,趕緊拿個小小的攝影錄音機,認真地去採訪自己的長輩,去做他們的口述歷史。因為,從個人的小歷史中你可以看見真實的大歷史。》雜誌主編,現任新歷史合作社總編輯。
-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會計口述歷史項目工作組 《會計口述歷史(第二輯...
會計口述歷史項目從2012年開始,迄今已經記錄了50位會計前輩。口述成果通過網絡、報刊等廣泛傳播,並在2019年出版《會計口述歷史(第一輯)》。第一輯收錄了生於1927年及之前的10名口述人的口述文稿。
-
緬懷英雄 讚歌不朽,紀錄片《不朽的英雄讚歌》播出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上海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製作了紀錄片《不朽的英雄讚歌》(1集*48分鐘)以為紀念。紀錄片從上海的視角切入,通過一支以上海子弟兵為主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0軍參加長津湖戰役,講述我軍以劣勢裝備打敗美軍陸戰一師的故事。節目組採訪了當年參加長津湖戰役的志願軍老兵,他們回憶了在極端嚴寒之下不畏困難和犧牲,堅決完成戰鬥任務。
-
昆明石龍壩水電站歷史文獻紀錄片開拍在即
活動現場 供圖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西山區委、區政府將攜手雲南廣播電視臺國際頻道(雲南瀾湄國際衛視)推出大型紀錄片《石龍霓電 百年交響》。據悉,該片將於2021年4月份左右完成拍攝,6月中旬左右正式對外播出,將展現中國第一座水電站——昆明石龍壩水電站歷經的百年風雨歷程,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中國人民銳意進取,謀新圖變的一段濃墨重彩的歷史畫卷。
-
紀錄片"太原會戰" 崔永元口述史團隊重訪戰場遺址
壯懷激烈的戰鬥,輕描淡寫的文字,橫跨兩者之間的是一段塵封的歷史。 歷史紀錄片《共赴國難——太原會戰》,試圖用鏡頭還原諸如此類的被忽略的抗戰史。該片由崔永元口述歷史研究中心攜手太原市委宣傳部攝製,通過重走太原會戰的戰場遺址,採訪健在的抗戰老兵,呈現鮮為人知的抗戰史細節,比如,遲到的血色紀念碑。
-
10部中學生必看的歷史紀錄片,這樣背歷史更簡單了!
玄奘之路玄奘西行成功幾百年之後,歷史逐漸變成了傳奇,傳奇慢慢地變成了神話《西遊記》。在《西遊記》成為文學經典的同時,人們漸漸淡忘了唐僧的本名——玄奘,真實的玄奘越走越遠,只剩下一個輪廓模糊的背影。《大唐西域記》由玄奘本人口述,弟子辯機筆錄而成,詳盡地記錄了他十九年西行的歷程,《三藏法師傳》由玄奘的弟子慧立和彥棕撰寫,真實地講述了玄奘的一生,在一千三百年之後,《玄奘法師》根據這兩本著作,穿越時間的迷霧,從神話回到真實,從唐僧回到玄奘。
-
七十載卓育英才 新徵程築夢百年,哈爾濱理工大學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70度崢嶸歲月,磨礱砥礪履使命;70載春華秋實,櫛風沐雨銘初心。9月19日上午,哈爾濱理工大學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在莊嚴地國歌聲中開幕。一校兩地四區的師生員工們和所有關心哈理工成長的各界朋友們,共同見證哈理工跨越七十年的榮耀時刻。
-
「百年南開歷史變遷,校園文化日新月異」 主題黨日活動舉行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朱晚晴 魏茜 王嬡)為紀念南開大學建校100周年,感受校園歷史變遷,弘揚南開愛國報國精神,傳承南開文化記憶,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本科生黨支部與南開大學檔案館黨支部於近日聯合舉辦「百年南開歷史變遷,校園文化日新月異」主題黨日活動。
-
棗莊四十四中舉行退休老師歡送會
為深化教師文化建設,弘揚尊老愛幼傳統美德,增強學校教師間的凝聚力,近日,棗莊市第四十四中學為于成龍老師光榮退休舉行歡送會。最後由學校校長致歡送詞,他從於老師教他時開始,回顧了於老師從教四十年來的點點滴滴,高中畢業的他走進該校教英語,邊學邊教,進師範深造,經歷民師轉正,直到今天的退休,一直紮根於三尺講臺,他既是四十四中教育發展的見證者,也是四十四中教育輝煌的締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