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娘惹》火遍華人世界,各種娘惹美食,令你欲罷不能的煙火味道

2020-12-11 小七講旅遊

大家好,我是小七,前段時間火遍整個華人世界的電視劇《小娘惹》,讓很多人都不由得饞上了娘惹的美食,這裡除了美食就是令你欲罷不能的煙火味道,走吧,和小編我一起去這裡看看吧。

有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有兩個:別人的生活讓你神往,但是深度體驗一次就可以了,因為它畢竟是別人的,與你無關。還有一種,是生活在一群熟悉的陌生人中,那裡的煙火透著濃濃的人情味,讓人無法抗拒。馬來西亞顯然屬於後者。那是我最喜歡的煙火味,叫娘惹。

這個團體怎麼樣呢?它們有著你熟悉的黃色臉龐和黑色眼睛,語言卻在國語、馬來語、粵語或閩南語、英語之間不斷轉換,偶爾夾雜並用。它們將中華民族的生命帶到了千裡之外的南洋,並將它們與當地的馬來人,印度人,印尼人和後來的歐洲殖民者聯繫起來。他們遵守著明朝遺留下來的正統華夏禮法,卻又受過英式教育,其中的上層人士更善于欣賞和接受西方的各種生活方式。

新加坡華語電視連續劇「小娘惹」在華人世界又火了起來。這次不是被人迷住了,而是被人饞壞了。本片出自他們的巧手,各式各樣的娘惹美食,加上無微不至的製作過程,讓人眼花繚亂。《娘惹美食節》(Nasi Lemak)的菜單上,有一道菜赫然寫著「馬來西亞國餐」,即「椰漿飯」。儘管聽起來平淡無奇,絕對優勢成分也只有米飯和椰漿,但作為低調而不簡單的娘惹美食,除了班蘭葉、香茅、薑黃這些加味的,至少要加上小鳳尾魚、烤花生、炸青菜、全熟蛋、三都沙和黃瓜片,才能叫椰漿飯。

正如呼和浩特各族同胞在燒麥之時所感受到的,每一個馬來西亞人,不管是用大城市的報紙,小城鎮的紙漿,還是香蕉葉包裹,都習慣著用這種奶白色的香味打開一天的味蕾。為了省事,到中午甚至晚上,再澆上一份咖喱牛肉或者海鮮,就是單人餐了。

王皇后只能一人獨享,文武百官卻是各顯神通,步步為營—這就是2008和2020兩版《小娘惹》裡一下子徵服吃瓜群眾的娘惹糕。這妖嬈、味美而不奇的糕點,或許也正是娘惹人生哲學的擔當。

九層糕、煎餅饅頭、紅龜粿、木薯糕、阿榜糕、蜂窩饅頭……其實馬來本土史上沒有比鄭和下西洋更早的,都是從中國特別是華南各地找到原型,然後被娘惹各族群吸收「糕點」招數後,自主研發出娘惹饅頭家族。月餅的主料並不多,更多的是物美價廉——不外乎椰子、甘藍葉、糯米、木薯、豆角,最多鹹味的再加點魚肉和蝦醬。

在馬來西亞娘惹美食節上,馬來西亞大使夫人用三明治醬親自烹製的蝦仁,果然美味異常。而且,曾在檳城行醫並策劃革命的中山先生,同樣是這種味道的鐵桿粉絲,如今他在廣東中山翠亨村的故居裡,也有一棵父親小時候手植的酸豆樹。

一切有關娘惹味道和馬來西亞的記憶,因為娘惹美食節,就這樣被旅遊愛好者兼老饕們像拼圖一樣一清二楚的復盤。

好啦,本期小編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啦,我們下期再見哦,拜拜。

相關焦點

  • 吃一口娘惹的味道,回到馬來西亞
    吸引人的旅行目的地分兩種:別人的生活而令你神往,但深度體驗過一次就可以,因為那終究是別人的,本質和你無關。而另一種,生活著一群熟悉的陌生人,那裡的人間煙火透著濃濃的人情味,讓你欲罷不能。馬來西亞,顯然屬於後者。那裡最令我欲罷不能的煙火味道,叫做娘惹。
  • 東南亞華人從「娘惹」文化中尋中國味道
    東南亞華人從「娘惹」文化中尋中國味道 2014-06-11 16:20:42屆時觀眾將可以一睹娘惹文化的魅力。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地位的提高,東南亞華人越來越重視對當地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娘惹已經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南洋文化。絢麗多彩的娘惹文化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當地人和遊客的推崇和喜愛。  峇峇娘惹族群,是唐宋明時期中國移民和馬來人所生的後代,男的被稱為峇峇,女的為娘惹。現在,峇峇娘惹的聚集區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印尼和新加坡。
  • 《小娘惹》娘惹文化是怎樣的?現在還有娘惹嗎?
    《小娘惹》這部劇是對多年前的一部經典的同名電視劇的翻拍,而劇中所展現的這種娘惹文化,是在歷史上一種非常獨特的文化,娘惹這個人群也是一種很獨特的人群,指的是華人與馬來人的女性後裔,而男性後裔被稱為峇峇。而電視劇裡面的故事,發生的時代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很久了,那麼現如今是否還有娘惹的存在呢?而在這中間經常提到的一種娘惹文化,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文化呢?
  • 《小娘惹》帶熱「娘惹文化」 什麼是峇峇娘惹?
    實際上,早在2008年,由謝敏洋、盧燕金共同執導的《小娘惹》首次播出後,就風靡了整個東南亞,兩年之後該劇又在中國的幾家衛視播出,成為觀眾心中的經典。新版《小娘惹》劇照。來源:電視劇《小娘惹》官方微博華麗的宅邸、豔麗的服裝、精美的衣飾、可口的菜餚……充滿南洋特色的元素穿插在全劇中,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 看了電視劇《小娘惹》,真被娘惹美食饞到了,尤其是娘惹糕
    小娘惹,小娘惹,相信大家都有在看新的電視劇《小娘惹吧》,除了讓人喜愛的劇情,我們也可以從這部劇中了解到獨一無二的娘惹文化,當然啦!相信我們的吃貨朋友們,最感興趣的,一定是劇中的娘惹菜,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娘惹菜吧!
  • 吃了肖燕做的娘惹美食,《小娘惹》裡的男人都愛上了她!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一部超神的電視劇《小娘惹》!這部劇自6月底播出以來收視率穩居第一,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和熱議。不同於前段時間熱播的小甜劇,《小娘惹》劇中的女性角色命運十分坎坷,細節之多和不拖沓的劇情可以說是牽動著觀眾的心,又虐又甜的女主故事線真的讓人慾罷不能。
  • 令人垂涎的娘惹美食
    最近一部《小娘惹》電視劇開始在央視熱播,這部劇講述了幾個大家族的幾代恩怨情仇以及主人公月娘不屈不撓的奮鬥史,還有完全新鮮迷人的娘惹文化,讓人時時垂涎的娘惹美食。這部劇的播出也讓大家開始了解了娘惹這一特別的族群。 什麼是娘惹?
  • 《小娘惹》馬來西亞取景地,那裡的華人都說中文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945字,閱讀約2分鐘《小娘惹檳城也有不少華人夜市攤位,是傳承百年的美食。海南雞飯,清不涼,雲吞麵,炒牛河,涼茶,點心都是閩粵兩地的口味。喝早茶的習慣在檳城也很流行。無論是點心的種類和口味,還是喝茶的習慣,都與廣式早茶相差無幾。娘惹博物館位於檳城市中心。沿途街道也是充滿娘惹風情的騎樓建築。娘惹會做各種點心出售。娘惹點心品種繁多,不僅味道鮮美,而且風格誘人。
  • 最近很火的《小娘惹》拍攝地原來在這裡,快去體驗娘惹文化吧!
    但是很多人還是被劇中富有文化韻味的各種場景、服飾、娘惹菜所吸引。那麼,這部劇究竟是在哪裡拍攝的呢?2018年《小娘惹》在馬來西亞正式開機,在中國和馬來西亞取景,為了完美展現娘惹風情,劇組多次到新加坡、馬來西亞考察,在攝影棚中搭建了娘惹家族生活場景。
  • 中國版《小娘惹》熱播,對娘惹菜感興趣了解嗎?
    最近社交媒體上到處都有一部電視劇的蹤影,那就是翻拍的新加坡2008年版本《小娘惹》。#電視劇小娘惹# 12年之前這部劇已經紅遍了東南亞特別是新加坡,據說每10人就有9個人知道這部劇。男性為峇峇,女性則為娘惹。在今日的馬來西亞,若一位馬來西亞華人男子娶馬來女子為妻,他自己也要皈依伊斯蘭教,取穆斯林名字,他們的子女並不是峇峇娘惹,而是混血兒,所以說峇峇娘惹可謂當時產生的特殊族群。
  • 峇峇娘惹,新馬獨特的「混血」美食,幾代南洋華人的打拼印記
    是如何從我們常說的「雞同鴨講」,到後來你儂我儂漸入佳境,文化的融合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你可以找到很多有娘惹標記的餐廳,她們可以將蔬菜、水果,放上姜、辣椒、鹽、米醋、魚露等等經過妙手調理之後,變成讓人食慾大開的「娘惹醃菜」。叻沙也是一味傳統的馬來娘惹風味,「叻沙」這個詞是馬來語譯過來的,中文的意思類似是「椰漿面」,也是一個最具代表性的娘惹美食。
  • 小娘惹:該劇一開播火遍全網,名字令人不解,娘惹到底什麼意思?
    大家好,我是喜歡看影視更喜歡解說影視的小編小林,今天小林給大家分享的是精彩的影視內容,喜歡影視,就來找小林,小林每天為您更新精彩的影視內容。
  • 熱播的《小娘惹》竟是東南亞美食劇!?
    最近新版《小娘惹》播出吸引不少人的目光,娘惹文化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在此次娘惹主題劇播出之前,就已經有很多關於娘惹文化的影視劇面世了。
  • 7天嘗遍亞洲美味|「娘惹」是什麼?新加坡用一場美食文化秀告訴你!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亞飛)不出成都、吃遍亞洲!從5月15日至21日,「舌尖上的暹羅」「舌尖上的以色列」「舌尖上的新加坡」……作為「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的系列活動——「舌尖上的亞洲」美食文化旅遊主題日將連續七天舉行,川觀妹將帶你一天一個主題,吃到「不歇氣」!
  • 「娘惹文化」和中國的淵源原來這麼深,難怪《小娘惹》這麼火!
    比如今年夏天已經播完的《小娘惹》,又引起了各位觀眾的激烈討論。這部劇雖然是翻拍版,但仍然很火熱。想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其中的「娘惹文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部劇中的娘惹文化吧!這部劇中的故事主要發生在新加坡,故事情節主要圍繞善良、勇敢的月娘展開。月娘就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娘惹,而且她做的娘惹菜非常好吃。
  • 娘惹菜是什麼意思,它屬於哪個國家美食!
    在東南亞早期,馬來半島當地的土著與華人通婚後的女性後代,被稱為娘惹,所以娘惹菜也是中華美食和馬來美食結合的產物。每逢談及娘惹菜,五官瞬間被喚醒,想起那股甜酸辛香,口水便欲流一地,今天我們就講講娘惹菜的由來。
  • 《小娘惹》:在華人女性勵志傳奇中邂逅六百年娘惹文化
    滄海變幻,思念如燕,華人女性勵志傳奇,三代娘惹的命運變遷史。 01 《小娘惹》廣播劇 今夏,《小娘惹》在央視、優酷、愛奇藝熱播,這部年代大劇通過一個大家庭幾代人的恩怨情仇,融合娘惹文化精髓,講述了善良女子月娘一生不屈不撓的奮鬥史的故事。
  • 明明是華人,為何叫娘惹?
    明明是華人,為何叫娘惹?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新加坡電視劇《小娘惹》。劇裡以絢麗多彩的娘惹文化為背景與娘惹美食的完美烘託,講述一名心地善良的小娘惹-月娘的奮鬥史。那到底什麼是娘惹呢?600年前,明朝鄭和下西洋,將中國的移民與風俗習慣也帶到了馬來西亞,促進中華文化和當地文化的融合,形成一種新的文化,稱之為「娘惹文化」。中國人和馬來人通婚後的後代,男性成為峇峇(baba),女性則稱為娘惹。他們的聚集區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檳城以及新加坡。
  • 《小娘惹》熱播,紅龜粿、卡峇雅了解一下
    近日,新版《小娘惹》電視劇熱播,引起人們對娘惹文化的好奇與關注。電視劇中,華麗的娘惹服飾與精緻的娘惹美食,更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想深入了解並體驗娘惹文化,新加坡至今還保留著傳統的娘惹街區、娘惹住宅、娘惹美食。
  • 小娘惹簡直是行走的美食種草機,堪稱《舌尖上的馬來西亞》
    峇峇娘惹,或土生華人,是十五世紀初期定居在馬來亞(當今馬來西亞)的滿剌伽(馬六甲)、滿者伯夷國(印度尼西亞)和室利佛逝國(新加坡)一帶的明朝人後裔,是古代中國移民和東南亞土著馬來人結婚後所生的後代,大部分的原籍是福建或廣東潮汕地區,稱為baba nyonya,峇峇娘惹是翻譯,在土生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