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科研指南(1):自我準備

2020-07-27 木木西裡Janthy

對科研感興趣的本科生應立即著手做一些相應的準備,包括科研工作的核心特徵、所需重要能力以及科研經歷對於本科生今後發展的重要意義等等。本文圍繞上述議題簡略論述如下。

首先,科研的核心特徵之一是創造新知識。通過系統的科學研究,科學工作者可以發現尚未被人類所知道的一些客觀規律,並對這些規律加以描述和歸納。

例如,人們起初只認識到空氣中含有氧氣和氮氣,後來通過進一步深入的科學研究發現了空氣裡面還存在極其微量的稀有氣體。再比如,起初人們認為稀有氣體並不能夠參與化學反應,曾經一度稱之為「惰性氣體」,但後續的研究揭示在某些特殊條件下,稀有氣體也可以參與相關化學反應並生成新的化合物。

本科生科研指南(1):自我準備

因此,開展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要有創新性的想法,而這與本科階段學習有很大不同,也是諸位同學即將面臨的一大挑戰。

本科階段,同學們大部分都是圍繞已經編寫好的經典教材及相關知識點進行系統學習,而這些教材裡面的內容基本上都是經過精挑細選、反覆驗證、邏輯自洽的經典理論。通過將其系統學習和後續的練習及作業,諸位同學得以掌握紮實的基礎知識。以上便是本科階段學習的核心特徵,即學習和掌握已有的知識。

如果用烹飪打比方的話,同樣的食材,本科階段的學習目標是照著已經給定的烹飪菜譜做出一道美味的佳餚,而科研則是自己通過不斷嘗試、調整配方及烹飪方法等等做出一道尚未有的、可口的新菜餚。這個思維方式的不同,需要本科生在做科研的全過程中特別要加以注意,並及時轉變思想。

科研創新按照學科發展的不同階段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同樣是黃瓜和雞蛋兩種食材,將其用科研工作打比方可以分為四個創新層次

第一層次:第一個敢於吃野地裡黃瓜的人,創新性地發現了世界上一種新型的可食用的蔬菜;

第二層次:某人將野黃瓜進行了栽培,發明了一套在家中便可種植黃瓜的新技術,實現了一年四季的黃瓜供應;

第三層次:某人將黃瓜和雞蛋炒在一起,發明了一道味道可口的黃瓜炒蛋的菜餚,廣為流傳;

第四層次:某人將上述黃瓜炒蛋菜餚做了進一步改進,進一步發現將黃瓜斜切為薄片、並將雞蛋搗碎可以使味道更為可口。

本科生科研指南(1):自我準備

通過上述例子,我們發現,食材都是一樣的,關鍵是創新性思維,這個才是科研的靈魂。科研需要的重要技能是圍繞核心問題,對知識(已有的或者新獲取的知識)進行重新組合和靈活運用,從而創造新的知識。

其次,值得強調的是,在本科生從事科研的過程中,應將重點放在創新性思維的培養,而非新知識的學習和科研成果的產出等方面。「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注1)。這裡的「地」可以喻指科研產出。如果過於關注結果,而忽略了創新性能力的培養,則後續發展逐漸乏力。反之,如果本科生在從事科研過程中體會到了科研的真諦與樂趣並願意為之刻苦努力,將來則必成大器。本人在指導本科生開展科研工作的過程中,始終勉勵和勸誡相關同學不要過於在意結果,而是著重於過程和積累。大部分同學堅持下來後,均發現果不其然,從而形成了很好的課題組內的學習風氣。如果部分同學因為各種原因進展不順利,請務必不要過於氣餒,堅持下來,便是海闊天空。

既然科研對創新性有一定要求,大部分本科生就會開始思考諸多問題,並權衡再三。在本科生從事科研以前,常見問題列舉如下並附上若干建議,供參考:

1、在開始科研工作之前需要做哪些準備?需要準備的知識並不多,也無嚴格的要求。但需要前述思維方式上的準備和及時轉變,並能有針對性的圍繞目標開展學習。例如,碰到有關流體中某個現象的問題,可以先多去看科普博客將基本原理弄通即可,而不是找一本流體力學的教材從頭到尾花一年時間去學習。

2、進行科研工作是否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需要花些時間,但也不至於大量。從本人這些年指導的學生來看,能夠保持與導師進行一周一次有效的交流並花費一定時間進一步及時跟進足矣。當然,寒暑假等假期充分利用起來會更有效果。

3、什麼時候開始開展科研工作比較好?基於這些年指導學生的經驗,個人建議大二上開始為宜,並多多積極參加相關科研活動。而相關調研工作可以隨時開展,感興趣的同學應儘早了解重要的科研相關信息等等。對部分學有餘力的同學,大一下開始也未嘗不可,建議在暑假期間開始準備。

最後,我們談談科研成果及其對本科生今後發展的重要意義。

試想一下,假設經過一段時間的辛勤工作,某同學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科研進展,發現了一點新的、有價值的客觀規律。

下一步,一般是將其撰寫為標準的科研論文並投稿給相關學術期刊進行評判。類比我們前面提到的烹飪的例子,美食節目一般會找幾個知名的美食家對各位同學的新菜品從色香味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本科生科研指南(1):自我準備

同理,學術期刊一般亦會邀請本領域的知名專家作為評委(即「同行評議」制度,專家被稱之為「審稿人」)對各位同學的科研論文從創新性、系統性、嚴密性等多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判,從而決定是否錄用。試想一下,論文錄用後,相信絕大部分本科生拿著印有自己名字的論文均會感慨萬千,胸中無限欣喜,對未來充滿自信。

這即是對該同學若干時間辛苦努力的一種認可,也是對人類知識寶庫貢獻的證明。如果上述同學後續參與頂級名校的研究生、博士生面試,面對眾多高手,倘若該同學通過系統的科研訓練後,提交給評委導師們一份創新性及寫作均極佳的科研論文,並能對其中的奧妙之處融會貫通、對答如流,相信可以極大地增加錄取概率。

注釋部分

注1:此語出自1947年03月18日晚,在面對國民党進攻、中央準備放棄延安時,毛主席對西北野戰兵團領導幹部所講,旨在鼓勵各位指戰員不要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將眼光放遠,保存革命力量,韜光養晦。

分享最新科技資訊,發布前沿學術動態!一切盡在木木西裡~ 服務科研,助力科技! 關注微信公眾號: 木木西裡(mumuxilinj),更多精彩內容、新聞資訊、乾貨資源等你來看!

特別聲明:本文發布僅僅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公共號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請向原作者申請,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本科生科研指南(36):聲速漫談之單相介質
    在第34期博客(注一)中,筆者已經向本科生介紹了若干聲速相關的計算公式和現象。在本期和接下來的幾期中,筆者將進一步向同學們介紹若干與聲速有關的知識。為了方便起見,筆者從較為簡單的單相介質開始介紹,逐步過渡到複雜的多相介質情形。
  • 本科生科研指南(21):研究領域
    經過前期的準備工作,本科生已經對科學研究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為了方便後續開展工作,本科生不妨先思考一下自己擬從事研究領域的選擇,這是決定科研成敗的關鍵節點之一。在論述如何合理地選擇研究領域之前,我們先看看如果研究領域未能確定或者過於寬泛可能帶來的若干問題和困難。
  • 本科生科研指南(23):想法評估
    在具體執行一個科研想法之前,本科生需要嚴格按照科學工作的嚴謹性和規範性對已提出的若干個想法進行深入徹底的思考和評估,從而才能有效地保證本科生後續開展科研工作時能夠目標明確、執行有力、圓滿成功。具體而言,圍繞科研想法的評估,本科生在初期可以重點圍繞以下三個方面因素進行。
  • 本科生科研指南(24):創新故事1
    為了方便本科生對學術創新有進一步的深入理解,從本期開始,筆者將逐步介紹若干個科學史上經典的學術創新故事並對其進行一定的剖析,力爭使得對科研感興趣的本科生能夠較為全面地理解創新的真諦。Navier)得到了相關的方程並經英國科學家斯託克斯(George Gabriel Stokes)進一步完善後,終於形成了在我們這個時代大部分流體力學教材中經常看到的以上述兩個科學家的名字命名的方程(即納維爾-斯託克斯方程)。
  • 本科生科研指南(20):警惕風險
    通過前期的文獻調研以及導師交流形成一個初步想法以後,本科生應該首先在導師的指導下對已提出的科研想法進行一番徹底的科學論證及細緻思考,切忌盲目地開展相關科研工作,否則後續可能帶來以下諸多問題。通常而言,即使對於專業的學者,從文獻的調研開始到獲得一定的科研成果一般也需要1-2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更不要提後續的論文撰寫、修改、校對等等相關工作。因此,本科生在從事科學研究的過程中應時刻警惕其中潛在的風險,並在有經驗的導師指導下逐一克服相關問題,方能最終取得成果並有所收穫。
  • 本科生科研指南(19):想法來源
    科學研究的想法是決定科研能否最終順利開展並取得重要成果的必要環節。具體而言,一個成功的科研項目一般先從一個初步的想法出發,經過不斷的論證促使其成熟,然後逐步落實、實踐,最終得以獲得重要的發現和結論。一般而言,科學研究重要的創新性想法主要源自以下幾個方面。
  • 本科生科研指南(25):卡門渦街
    關於卡門渦街,部分本科生可能會疑惑為何漩渦是不對稱的?如果採用一個完全對稱的大石頭(例如圓柱形狀的石頭),那麼上述渦街是否會變成對稱的?實際上,不管被繞流的物體對稱與否,只要流體流速達到一定的數值,上述漩渦的出現一定是非對稱的。
  • 本科生科研指南(34):聲波傳播
    )來衡量其在受到外部的應力作用時材料的變形情況。根據氣體的性質,氣體的體積模量等於該氣體的比熱比(空氣為1.4)乘以其當前的壓力。在一個大氣壓下,空氣的體積模量為0.14MPa,遠遠小於水的體積模量。空氣的密度約為1.2 kg/m3。根據聲速計算公式,空氣中聲速的理論計算值為343.27 m/s。
  • 本科生科研指南(40):相似原理
    比如,很多大型水電站的核心發電轉動部件(簡稱「轉輪」)的直徑經常達到10米左右。對於這樣大的尺度,去了真正的工地以外,幾乎沒有實驗室具備相關條件進行研究。另外,考慮到價格等因素,因其加工及原材料費用非常的高昂,實驗室通常也沒法承受相關費用。
  • 本科生科研指南(37):聲速漫談之聲致振蕩
    現在,依據聲場頻率的不同,我們分三種情形討論聲波引起的氣泡振蕩(注一)。第一種情形:聲場頻率遠大於氣泡振蕩的固有頻率。此時,氣泡的振蕩幅值非常之小,可以忽略。因此,氣泡對聲波的傳播速度影響甚微,聲波的傳播速度等於其在水中的傳播速度。
  • 本科生科研指南(33):浮力原理
    關於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原理的過程,相關傳說有很多個版本,其中一個被廣泛流傳的版本是從公元4-5世紀的拉丁詩歌(注一)中講述的故事傳承下來的。該詩歌講述了阿基米德當時應國王的邀請檢查國王的王冠在製作過程中是否被摻雜了其他的金屬。
  • 本科生科研指南(42):無量綱數
    本期,結合近些年來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筆者和同學們一起探討無量綱數的奧秘。首先,無量綱數的引入可以極大地方便使用。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很多變量有時候會很大或者很小。比如,氧氣有2個氧原子,其分子量為32;二氧化碳有1個碳原子和2個氧原子,其分子量為44;甲烷有1個碳原子和4個氫原子,其分子量為16。
  • 本科生科研指南(41):量綱基本
    以1秒鐘的定義為例,部分同學可能感覺可以直接用1天的長度來進行定義。因為1天有24個小時,每個小時有60分鐘,每分鐘又有60秒。但這樣的定義會有一個問題,1天的長度又該如何定義?從天文學角度而言,天這個單位並不是足夠穩定的。上述的定義中的誤差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甚小,但對於很多快速現象的科學研究便不適用了。隨著科技的進步,基本量綱的國際單位需要有一個更為嚴格、穩定不變的定義。
  • 駱利群:本科生不是科研苦力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些本科生最後成為了研究生。那麼,這裡就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大部分的本科生主要是由研究生或者博士後(我們暫且稱之為「小導師」)所指導的,這些小導師還處於探索自己的科研道路中,並且缺乏指導經驗,他們的激情、能力、學識和個性,乃至科研習慣,都將深深地影響著被指導的本科生的未來科研之路。
  • 從本科生科研中發現興趣與志向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  為了分析本科期間科研參與情況對研究生類型選擇的影響以及不同學科之間存在的差異,我們利用「2016年度首都高校學生發展狀況監測調查(碩士生項目)」的抽樣數據,從「是否參與」「參與程度」和「參與方式」三個維度衡量本科期間的科研參與情況,並將學科歸納為人文學科、社會科學、理科、工科四大門類。
  • 作為本科生,在本科期間搞科研居然有這麼多好處?
    隨著科研基地逐漸向本科生開放,為本科生參與科研創造了更多有利條件,推動了本科生更早進入課題、實驗室和團隊,同時將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時轉化成教學內容,將以更高水平的科研支撐更高質量的本科人才培養。本科生對科研的定義,如何找到自身的課題研究角色?科研的定義是什麼?
  • 如何指導本科生開展科研工作
    在我們過去的刻板印象中,科研是研究生做的事,本科生要以課業為主,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不是本科生沒有做科研的能力,而是我們沒有給予本科生開展科研、顯示自己科研資質和潛力的機會,這是非常遺憾的。2015年12月,我校電信學院的本科生程健喬找到我,希望參與科研工作。當時,我正在帶領研究生開展高鐵場景材料電磁參數測量平臺的搭建與調試工作。
  • 劉若川老師談本科生科研
    原標題為「數學技能樹丨數學學習的buff——本科生科研」。編者按劉若川老師於1999年來到北大數學學院學習,2008年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博士學位。2012年回到北大,在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任職。在大二的第二個學期,很多同學會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聯繫對應方向的老師作為導師,並開展貫穿本科後一階段的本科生科研。兩到三年的本研經歷,究竟會給熱衷數學的同學們帶來什麼呢?數學技能樹中這一重大的buff技能的關鍵,將通過劉若川老師的講述,在這篇文章中揭開。(劉若川老師)1.
  • 本科生參與科研,在SCI二區發表論文,通過科研帶動教學!
    各個高校推薦自己的優勢專業,我們先看看山東師範大學的物理專業,山東師範大學的物理學專業在光學、原子與分子物理等領域都獨具特色,專業排名也並不弱於國內很多名校,光學是學校發函最早的學科之一,山東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的山東省光學與光子器件技術重點實驗室是山東光學與光子器件的重要科研基地和平臺,這裡很多設施都是山東省內僅有的,實驗室在納米光學器件的研究方面,在全國範圍內都是比較領先的。
  • (三)——你必須了解的教師系列(1)
    面試考核的時候,一般有自我介紹、課程試講、研究報告等環節。其中課程試講一般是招聘學院制定應聘專業的一門課程的某一章節,讓應聘者準備一節20分鐘左右的課堂教學,然後在評委面前試講。評委重點考察應聘者專業知識水平和講課能力。研究報告主要是展示應聘者攻讀博士期間的科研情況,重點陳述取得哪些「重要」研究成果,發表多少篇高級別論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