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疾病已成為我國居民健康的第一大殺手,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的「三高」特點,約70%-80%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勞動力喪失,因為殘疾而不能獨立生活,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那麼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如何來預防腦血管疾病呢?
什麼是腦血管疾病?
腦血管疾病分為缺血性腦血管病和出血性腦血管病兩種。
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主要有兩種
1、腦梗塞。它最常見的缺血性腦血管病,包括各種原因引起的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腔隙性腦梗塞等。
2、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簡稱小中風(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醫學上稱這現象為中風預兆,是由於小血塊阻塞血管而發生的,發作迅速。
出血性腦血管疾病主要有三種
1、腦出血。最常見的出血性腦血管病,主要病因為高血壓病、腦動脈硬化、腦梗塞、腦腫瘤、血液病、動脈炎、血管畸形等,有時應用抗凝或溶栓藥等原因也可引起。
2、蛛網膜下腔出血。多由腦血管先天異常引起。
3、硬腦膜外及硬腦膜下出血。多由外傷引起。
除了以上這兩大類,腦血管病還包括腦動脈硬化,各種腦動脈炎,腦動脈缺血性症候群,顱內靜脈竇或靜脈血栓等。
腦血管病,手麻是這樣的
手足發麻是腦血管病的早期信號。大腦組織缺血,會引起大腦感覺中樞的功能性障礙,從而導致手腳感覺喪失,產生麻木感。因腦血管病造成的麻木通常有以下幾個特點:
麻木突然發生
麻木的發生可能沒有任何預兆,可在靜息狀態下產生,也可能在運動或生氣時產生,還有一些在夜間突然發生,大多不用處理,會自行恢復。
麻木涉及範圍較廣,往往偏一側
過了中年,很多人都開始出現腦動脈硬化,血脂在血管壁沉積。隨著年齡增長,病情還會進一步加重,使管壁增厚、管腔狹窄或閉塞,進而發生腦梗塞。如果梗塞灶較小,只損害了管理感覺功能的神經組織,就會造成對側軀體某一部位的麻木或半身麻木。如果是短暫性腦供血不足,只會引起陣發性麻木。隨著缺血性腦組織的進一步擴展,病變動脈閉塞的程度也會加重,對側軀體、面部的麻木可由局部擴展到半身,由短暫性麻木演變為持續性麻木。
症狀跟體位姿勢無關
有些頸椎病、腰椎病也會讓人產生麻木感,但這種麻木是由於神經受壓迫所致,有時體位改變,壓迫解除,麻木即可暫時緩解或消失。腦血管病麻木則與體位變化沒關係,不會因為體位改變而消失,不過部分患者的麻木感持續一段時間後,可能會逐漸自行緩解。
往往伴有其他症狀
除手腳麻木外,腦血管病患者大多伴有肢體軟弱無力、頭暈、頭痛、視力障礙 (視物模糊或復視等)、記憶減退(尤其是近期記憶下降),以及血壓增高或偏低等現象。突然眩暈、嘔吐、耳鳴、站立不穩也是腦血管病的先兆。高血壓有時還可能造成短暫腦缺血甚至腦出血,引起口眼歪斜、癱瘓、言語含糊、失語及昏迷等,甚至導致死亡。
腦血管病引起的痴呆能治嗎?
一般影像學上腦萎縮表現的老年痴呆,多數是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是不可逆的,只能儘量延緩病情,改善症狀。腦血管病引起的,通過手術和對症治療可以緩解。
建議多關注家中老年人的情緒、性格是否出現明顯變化,反應、記憶力是否出現明顯衰退等,早期發現,找準病因,早期幹預,治療效果會更加理想。
幾種壞習慣最傷血管
長期飲食不規律
暴飲暴食,濃油赤醬,高油、高鹽、高糖,葷多於素,都會導致營養物質攝入過多,多餘的脂質不僅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還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容易引發血栓。因此,建議吃飯最好吃七分飽,平時飲食中少吃燒烤、醃製的加工類食品和油炸食品,應少肉多菜,避免脂肪攝入過多。
長期吸菸會導致明顯的動脈粥樣硬化
香菸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氧自由基、多環芳香烴及丁二烯等 多種有害物質,它們通過肺泡與血液中的氣體進行交換,到達血管,幹擾血液中的脂肪代謝,破壞血管彈性,損害血管內皮,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以及血栓的形成。
缺乏運動是血管堵塞的一大誘因
長期不運動,血管裡面的「垃圾」就沒有 辦法排出,多餘的脂肪、膽固醇、糖分等囤積在血液中,使血液變得濃稠骯髒,最終堵塞血管。
長期熬夜可能會帶來心梗風險
熬夜會使機體過多地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 腎上腺素,造成血管收縮、血液流動緩慢,血液變得黏稠,血液裡的垃圾和毒素、氧自由基等明顯增加。長期熬夜者的血壓、心率調節會呈現為高負荷狀態,血管收縮和免疫調節功能也會出現異常。熬夜者可能會出現心臟一過性缺血,同時冠脈粥樣硬化以及斑塊不穩定的風險也大大增加。
壓力大,心情差,精神壓力也可能引起血管收縮,加速血管老化,是血管變硬
養護血管做好五點
管住嘴
少吃「四高」食品,即高糖、高油、高脂、高鹽,這些食物易導致膽固醇等附著於血管壁上,造成動脈硬化,導致血管不暢通。
不熬夜
長期熬夜,身體內激素分泌周期出現紊亂,增加心腦血管系統的張力。
拒絕吸菸和二手菸
菸草中有害物質易誘發冠狀動脈痙攣和動脈粥樣硬化,以致形成血栓。
多做有氧運動
遊泳、跳舞、騎自行車、瑜伽、打太極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即使是最簡單的健步走,持之以恆都會使血管的彈力增強。
保持好的心情
不少心腦血管疾病都與情緒波動過大有關。想要血管健康,平和的心態必不可少。
註:本圖文根據網絡文章整理,僅供參考,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給您帶來的不便請諒解,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