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斯詞典
11月9日,《柯林斯詞典》公布了今年的年度詞彙「封鎖(lockdown)」。
在其官方網站上,《柯林斯詞典》寫道:「封鎖」,全球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間為了防止疫情蔓延而採取的一項限制性措施,被提名為2020年度詞彙。在今年的年度十大詞彙裡,也有其它與疫情相關的詞彙入選。我們選擇「封鎖」,是因為數十億人經歷了這個過程,大家都參與了「抗疫」。2020年,我們記錄下「封鎖」一詞的使用次數超過25萬,而去年這一數據僅為4000次。
《柯林斯詞典》的語言內容顧問海倫紐斯特德在接受英國《衛報》採訪時表示:「語言反映了我們周邊的世界,2020年是被全球疫情主宰的一年。我們選擇『封鎖』作為今年的年度詞彙,是因為它概括了數十億人被迫限制日常生活以防止新冠病毒蔓延的共同經歷。『封鎖』影響了我們工作、學習、購物和社交的方式。如今許多國家都進入了第二輪封鎖,這不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年度詞彙,但也許這個詞能概括世界上大多數人的這一年。」
劍橋詞典
近日,《劍橋詞典》公布了2020年度詞彙「隔離(quarantine)」。
據《劍橋詞典》的編輯稱,「隔離」一詞在今年的搜索量中排名第三,但如果去掉「你好」和「詞典」這些年年都會出現的詞彙,「隔離」就躍居榜首。根據《劍橋詞典》的統計,「隔離」一詞在今年3月18日至24日期間搜索量最大,因為當時受疫情影響,各國開始實施限制措施。
《劍橋詞典》還表示,在封鎖期間,「隔離」一詞有了新的含義,因此也有了新的定義。疫情期間的「隔離」是指「禁止人們離家或自由旅行的一段時間,這樣人們就不會感染或傳播病毒」。
此外,在《劍橋詞典》的一項民意調查中,讀者表示「封鎖措施下的青少年(quaranteen)」、「新冠疫情期間出生的人(coronnial)」等詞彙也應該加入詞典。
韋氏詞典
據路透社和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1日,《韋氏詞典》公布了2020年度詞彙「大流行(pandemic)」。該詞典在其網站表示,在過去一年中,全球至少有140萬人死於新冠肺炎。自疫情爆發以來,「大流行」成為在線查閱次數最多的一個單詞。
《韋氏詞典》特約編輯表示,這可能並無懸念。「通常重大新聞都有一個與之相關的專業詞彙,在這種情況下,『大流行』這個詞不僅是專業詞彙,而且已經變得普遍起來。以後我們可能會用這個詞來指代這一時期。」
Dictionary.com
與此同時,Dictionary.com也將「大流行」作為其年度詞彙。該網站在一份新聞稿中稱,新冠病毒「深刻地影響社會的每一個環節,定義了今年其他許多重要事件的語境,包括種族歧視、經濟衰退、氣候災害、政治分歧,以及猖獗的虛假信息」。
牛津詞典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和英國《衛報》11月23日報導,由於今年發生太多震撼性的事件,《牛津詞典》表示其無法用單個詞彙對2020年進行概括。因此,《牛津詞典》首次推出「年度詞彙表」,其中包括與疫情有關的「冠狀病毒(coronavirus)」、「封鎖(lockdown)」、年初肆虐澳洲的「叢林大火(bushfires)」、蔓延全美的反種族主義口號「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以及與美國大選相關的「郵寄(mail-in)」等詞彙。
《牛津詞典》主席卡斯帕·格拉斯沃(Casper Grathwohl)稱,這在語言學上是史無前例的一年。他進一步解釋稱:「隨著這一年的推進,牛津大學的研究團隊識別出了數百個重要的新詞和用法,如果放在其他時期,其中的幾十個可能會成為年度詞彙。這既前所未有,又有點諷刺——在一個讓我們無言的年份,2020年充滿了不同於以往的新詞。」
編輯:範家樂
責任編輯:蘇展
【來源:文匯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