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星期,來荔灣感受嶺南文化
系列活動包含文藝演出、讀書活動、文化講座、非遺展示等10餘項活動,精彩紛呈,充分彰顯荔灣嶄新文化活力。兩年來,荔灣自覺擔負起傳承和弘揚嶺南文化的重任,在廣州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進程中,讓嶺南文化通過荔灣這個名片大放光彩。在其中,以粵劇粵曲藝術為代表的多種文化藝術展演已經形成了一道靚麗的文化風景。
-
2025年荔灣將建成嶺南文化中心區
信息時報訊(記者 吳瑕)廣州荔灣是廣府文化的發祥地,是嶺南文化最集中、最具代表性地區之一。12月26日,廣州市發展改革委發布《廣州市嶺南文化中心區(荔灣片區)發展規劃(2019-2025年)》(下稱《規劃》),計劃通過打造北岸嶺南文化傳統風貌區、南岸嶺南文化創新發展區,建設嶺南文化傳承展示中心。
-
文化強市 |「記得住鄉愁、振興得起老城」,荔灣建設嶺南文化中心...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其中提出,支持廣州建設嶺南文化中心和對外文化交流門戶,擴大嶺南文化的影響力和輻射力。荔灣是大灣區範圍內嶺南文化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之一,粵港澳共建人文灣區、廣州建設嶺南文化中心,荔灣自然而然被委以重任。
-
文化強市|「記得住鄉愁、振興得起老城」,荔灣建設嶺南文化中心...
「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荔灣是廣州傳統歷史文化風貌保存最集中、最完整的區之一,粵劇、粵曲、「三雕一彩一繡「等文化符號享譽全球,廣州奮力實現老城市新活力,荔灣使命在肩。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其中提出,支持廣州建設嶺南文化中心和對外文化交流門戶,擴大嶺南文化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
2020廣州荔灣區文化體驗月系列活動在哪裡舉行?
2020廣州荔灣區文化體驗月系列活動 時間:10月17日至30日 地點:永慶坊、粵劇藝術博物館、恩寧路等地 >活動安排:點擊查看 為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著力提高現代化城市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大力弘揚嶺南優秀傳統文化,全面增強文化自信,2020年10月17日至30日,由荔灣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西關新活力」
-
兩年來,廣州荔灣發生這些變化
兩年來,廣州荔灣發生這些變化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 荔宣 2020-10-23 10月23日上午,永慶坊黨群服務驛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正式揭牌啟用
-
留住歷史印跡 深耕荔灣嶺南文化中心核心區
5月17日上午,在第四十四個「國際博物館日」前夕,中共廣州市荔灣區委宣傳部、荔灣區國家檔案館、荔灣區文聯、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聯合主辦的《清代廣州十三行編年史略》《廣州彩瓷鑑賞》《華林禪寺五百羅漢雕像》等三部聚焦荔灣歷史文化的書籍發行儀式在廣州十三行博物館舉行。
-
廣州荔灣:高層次文化人才相聚沙面 共話嶺南文化中心建設
9月25日晚,荔智匯·中秋茶話會在廣州市沙面白天鵝賓館後花園舉行。來自各行各業的50多位嘉賓在月下品新茶敘友情,共商荔灣區人才發展和嶺南文化傳承創新之路。本次智匯荔灣才聚鵝潭茶話會是由荔灣區高層次人才聯誼會和廣東省文化學會共同舉辦,區文化館、荔仕豐產業運營、廣州當代教育研究院協辦。
-
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9個在荔灣!
在千百年的歷史變遷中,荔灣區形成了極具鮮明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三雕一彩一繡」,(牙雕、玉雕、木雕、廣彩、廣繡)被譽為「西關五寶」,是嶺南地區傳統工藝文化的傑出代表。曲藝類項目——粵曲,更是荔灣非遺名單中的一大亮色。近年來,荔灣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較好工作成效。
-
五月五·龍船鼓,今年荔灣端午就這麼過!
在端午佳節遊覽荔枝灣,讓遊客能全方位感受中華龍船文化的同時,也能盡情領略西關文化風情。為此小荔給大家扒來了一條旅遊線路端午這樣玩轉荔枝灣!文化體驗 兩日一夜遊攻略6月7日(五月初五)◆建議遊客儘量搭乘公共運輸工具前往景區,乘坐地鐵五號線中山八路站A出口,荔灣湖公園北門進;地鐵六號線如意坊地鐵站步行5分鐘至荔灣湖公園荔園前往玉翠湖水上舞臺(自駕車由荔灣湖公園東門進前往玉翠湖水上舞臺)欣賞龍舟表演;前往荔園、荔園廣場,體驗非遺文化傳承一條街的精彩文化展示項目
-
再見了,荔灣廣場!
除了要保護上下九騎樓街、麻石街巷等文物保護單位外,《規劃》還提出,與歷史文化街區有傳統風貌衝突的建(構)築物,應更新改造予以拆除重建,建議拆除荔灣廣場、名匯大廈等高層建築。
-
2020年荔灣區文化體驗月系列活動時間地點一覽
為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著力提高現代化城市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大力弘揚嶺南優秀傳統文化,全面增強文化自信,2020年10月17日至30日,由荔灣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西關新活力」2020年荔灣區文化體驗月系列活動在永慶坊、
-
為文化創新發展護航,荔灣嚴打侵害版權行為
荔灣是廣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區。荔灣區委宣傳部(區版權局)大力推動和保障原創版權抗疫作品創作生產,在疫情期間,鼓勵非遺大師等文藝工作者用自有版權作品參加抗疫活動,為「西村窯·德鍾壺」等一批抗疫文藝作品進行了版權登記。
-
廣州將打造「一江兩岸」荔灣嶺南文化示範區空間格局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申卉)12月26日,廣州印發《嶺南文化中心區(荔灣片區)發展規劃(2019-2025年)》,提出通過打造荔灣嶺南文化示範區,規劃建設以荔灣為核心的嶺南文化中心區,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嶺南文化,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推動老城市煥發新活力。
-
這樣的荔灣,很圈粉!
「廣州味道」的荔灣要華麗轉身將建成嶺南文化中心區!近日,廣州印發《嶺南文化中心區(荔灣片區)發展規劃(2019-2025 年)》,提出通過打造荔灣嶺南文化示範區,規劃建設以荔灣為核心的嶺南文化中心區,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嶺南文化。
-
群文一起樂丨廣州荔灣「拾翠洲」——群眾文化藝術惠民展演走起
12場次,將從8月持續到10月。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彭稚萍圖/主辦方提供8月21日,「拾翠洲」——群眾文化藝術惠民展演首場活動在廣州市荔灣區黨群服務中心拉開帷幕。據悉,此次「拾翠洲」——群眾文化藝術惠民展演共有12場次,將從8月持續到10月,為當地群眾帶來豐富的文化藝術大餐。
-
「記得住鄉愁、振興得起老城」,荔灣建設嶺南文化中心核心區
去年年底《廣州市嶺南文化中心區(荔灣片區)發展規劃(2019-2025年)》發布,嶺南文化中心核心區藍圖繪就。 近兩年來,以「一江兩岸」為紐帶,荔灣區著力挖掘維護嶺南文化資源,培育構建現代文化產業和服務交流體系,打造嶺南文化傳承展示中心、嶺南文化創新發展中心、嶺南文化國際交流中心「三大中心」,在推進嶺南文化中心核心區建設的路上探索前行。
-
「粵曲」花落西關:荔灣獲「廣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
▌荔灣區是粵曲發源地據介紹,荔灣是粵劇粵曲的發源地之一,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粵曲是國家級非遺項目。近年來,荔灣區政府認真開展包括粵曲在內的民間文化保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風景如畫的荔灣,無論是在茶樓戲臺、大街小巷,都能聽到悠揚的粵曲。粵曲聲聲中,荔灣最廣州的深厚文化底蘊昭然若揭。
-
廣州荔灣:見證老西關活力「蝶變」
歷史文化街區變「美」了 韻味十足的麻石小徑、煥然一新的灰色外牆、絢麗多彩的滿洲窗……走在如今的永慶坊歷史文化街區,一份清新別致的西關風情撲面而來,水秀花香、遊客如織,第一次來的人絕對不會想到,這裡曾經是一片危房林立、環境雜亂的老舊居民區。
-
嶺南文化中心區荔灣片區發展規劃印發,花卉市場將搬遷
南都訊日前,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嶺南文化中心區(荔灣片區)發展規劃(2019-2025 年)》(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嶺南文化傳承展示中心、創新發展中心和對外交流中心,以珠江為紐帶,北岸突出嶺南文化傳統風貌,南岸著重嶺南文化創新發展,構建「一江兩岸」荔灣嶺南文化示範區空間總體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