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曲」花落西關:荔灣獲「廣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
▌荔灣區是粵曲發源地據介紹,荔灣是粵劇粵曲的發源地之一,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粵曲是國家級非遺項目。近年來,荔灣區政府認真開展包括粵曲在內的民間文化保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風景如畫的荔灣,無論是在茶樓戲臺、大街小巷,都能聽到悠揚的粵曲。粵曲聲聲中,荔灣最廣州的深厚文化底蘊昭然若揭。
-
荔灣文化體驗月來了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吳多 通訊員荔宣)荔灣文化體驗月來了。
-
閉幕晚會展現廣州群文創作最高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作品有的獲得2020廣東省群眾藝術花會音樂類金獎、舞蹈類金獎,有的榮獲「羊城之夏」廣州市第三屆民歌民樂大賽金獎、廣州市第五屆廣場舞大賽金獎、廣州市第四屆戲劇曲藝大賽金獎……它們代表了廣州當下群文創作的最高水平。閉幕式文藝晚會上,今年「羊城之夏」系列文藝賽事現場頒發多個獎項。
-
這個星期,來荔灣感受嶺南文化
系列活動包含文藝演出、讀書活動、文化講座、非遺展示等10餘項活動,精彩紛呈,充分彰顯荔灣嶄新文化活力。兩年來,荔灣自覺擔負起傳承和弘揚嶺南文化的重任,在廣州建設全球區域文化中心城市的進程中,讓嶺南文化通過荔灣這個名片大放光彩。在其中,以粵劇粵曲藝術為代表的多種文化藝術展演已經形成了一道靚麗的文化風景。
-
文化強市 |「記得住鄉愁、振興得起老城」,荔灣建設嶺南文化中心...
荔灣是粵劇粵曲的發源地之一,粵劇粵曲的群眾基礎深厚,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力。去年10月,荔灣區獲批設立省級粵劇粵曲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荔灣制定《粵劇粵曲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規劃綱要》,提出以粵劇藝術博物館為中心,涵蓋八和會館、鑾輿堂等粵劇活動重要場所,打造總面積16公頃的國家級文化保護區,從整體性保護中實現對粵劇的傳承發揚。
-
文化強市|「記得住鄉愁、振興得起老城」,荔灣建設嶺南文化中心...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攝 小朋友現場學習廣彩製作。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 攝 在眾多非遺明珠中,粵劇無疑是最璀璨的一顆。荔灣是粵劇粵曲的發源地之一,粵劇粵曲的群眾基礎深厚,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力。
-
廣州荔灣:見證老西關活力「蝶變」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猶在耳畔,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兩年來,荔灣區用「繡花」功夫精心雕琢歷史文化街區,老建築、老商鋪、老居民、老故事等「存量資源」,與當下經濟發展、商旅融合、遊客品位等「新需求」相匹配,歷史人文和都市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
荔灣區獲評廣東省 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資料圖片)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 攝 廣州日報訊 昨日,記者從廣州市荔灣區文廣新局獲悉,根據廣東省文化廳下發文件,由荔灣區人民政府申報的「粵曲」項目獲得2018-2020年度「廣東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這是廣州市數十個申報項目中唯一獲此殊榮的曲藝類項目。荔灣區還被省文化廳推薦代表廣東申報「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
「羊城之夏」2020廣州市民文化季落下帷幕
南方網訊(記者/李婷)12月16日,持續近半年的「羊城之夏」2020廣州市民文化季(下文簡稱「羊城之夏」)在友誼劇院落下帷幕。「羊城之夏」閉幕晚會是本屆市民文化季的一次整體回顧與系統梳理,也將文化季推上又一高潮。
-
陳璐:拾翠打造文化藝術MALL 看商業如何駕馭文化
陳璐告訴記者:「我們想把翠湖的文化拾起來,想把如此美好的雲南文化傳播出去,一個「拾翠」,把我們最美好的嚮往都融在了裡面。一個」翠「字,也代表了美麗雲南的文化遺珠。帶著如此美好的期許,拾翠堅持著不放棄的態度,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在文化藝術這條路上愈發堅定和成熟。
-
廣州打造全國文化消費中心城市
廣州大劇院連續9年實現收支平衡,2018年、2019年僅票房收入已破億,而全國票房收入過億的劇院不超過三家。 惠民力度大,市民獲滿滿幸福感 為民便民。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廣州需要地標性文化建築、高端文化產品,滿足高層次的文化需求,也要從小處著手,完善基層文化設施,豐富基層文化活動,惠及更多基層市民群眾。
-
第四屆安徽文化惠民消費季省轄市重點活動介紹
「文化有禮 全民暢享」第三季合肥市高雅藝術文化惠民活動合肥市委宣傳部安徽大劇院、合肥大劇院4四季童耕探索樂園「農耕文明與國學文化的快樂巡禮」系列活動合肥市委宣傳部21安徽金絲楠木博物館惠民展銷活動滁州市金絲楠木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安徽金絲楠木博物館22「社區一家親 文化進萬家」系列群眾文化活動六安市委宣傳部
-
「記得住鄉愁、振興得起老城」,荔灣建設嶺南文化中心核心區
,構建「一江兩岸」荔灣嶺南文化示範區空間總體格局。粵劇藝術博物館。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莫偉濃 攝 在品牌活動創新上,今年8月至12月,荔灣區首次嘗試以政府為主導,在沙面島舉辦「在一起」——2020沙面首屆公共藝術季,國內外16位知名藝術家帶來的公共藝術展覽、極具本土特色的傳統文化精品活動,為市民遊客帶來一場文化盛宴。
-
2020年荔灣區文化體驗月系列活動時間地點一覽
系列活動包含文藝演出、讀書活動、文化講座、非遺展示等10餘項活動,精彩紛呈,充分彰顯荔灣嶄新文化活力。「國風雅韻」中國古詩詞吟唱與鑑賞活動、「粵韻悠揚」廣東音樂曲藝欣賞會、粵劇藝術博物館廣福臺惠民演出等,一系列活動將紛至沓來。
-
霍邱縣文化館多措並舉做好免費開放文化惠民工程工作
2020年以來,霍邱縣文化館認真貫徹落實全省文化惠民工程公共文化場館免費開放部署要求,堅持以為民服務為中心,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認真籌劃,多措並舉做好免費開放工作,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產生良好社會反響。一是以館為陣地,做好群文輔導培訓,滿足群眾文藝愛好需求。
-
兩年來,廣州荔灣發生這些變化
據介紹,兩年來,荔灣區用「繡花」功夫精心雕琢歷史文化街區:永慶坊二期陸續開放,沙面首屆藝術季開幕首日4.38萬人次上島,泮塘五約已完成70%成熟交付物業的活化運營工作,多位藝術大師已入駐。兩年來,綜合城市功能變「強」了珠江西岸、廣佛之心,道路兩側隨處可見的施工圍蔽,荔灣南片宛然成為一片「大工地」。
-
Local News丨千場次惠民活動、藝術展演……國慶文旅大餐邀您賞光
國慶前後,湖南推出上千場次惠民活動、陳列展覽、舞臺藝術展演及書法美術攝影展覽,多個景區開展優惠活動——國慶文旅大餐邀您賞光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龍文泱 孟姣燕 通訊員 周東平 9月23日,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國慶假期全省文旅惠民活動,以高品質的文旅產品、服務和惠民活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
「文化惠民+文化樂民+文化富民」,全年文化盛宴讓群眾樂享生活!
今天為您帶來第十篇《「文化惠民+文化樂民+文化富民」,全年文化盛宴,讓群眾樂享生活!》。> 定位定向、規劃謀劃、落細落實 各項工作繼承中有新突破 鞏固中有新提升 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文化惠民 讓群眾樂享生活 灞橋區現有區文化館、圖書館兩處公益性文化陣地,常年向公眾免費開放。
-
文化強市|大戲看廣州!廣州打造全國文化消費中心城市
廣州正在推進第一批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建設——2018年全市城市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消費達3973.76元,連續多年位居全國首位;2019年,廣州城市常住居民消費支出中教育文化娛樂支出所佔比重為13.6%。演藝資源豐富、電影市場充滿活力、文化惠民力度大……這一切,都帶旺了廣州的文化消費,增強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獲得感。
-
包頭:文化惠民工程挖掘民間特色 點亮群眾藝術生活
圖片來源:包頭首發 近年來,固陽縣委、縣政府明確提出要把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轉化為現實的文化產業,轉化為全縣人民文化修養、文明素質的大提升,把文化建設擺上更加突出位置,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科學發展考評體系,納入全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實事內容,堅持統籌城鄉、重心下移,面向基層、服務群眾,著力打造特色文化活動品牌,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讓更多人民群眾享受到文化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