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數學家蘇步青寫給這個大學生的信,值得我們每個人讀一讀

2020-12-17 亞魯紫雲

40年,一個家感知社會進步;40年,一個國經歷改革巨變。讓我們打開歷史變化關鍵點上的一封封家書,在人間真情中體會改革歷程,見證時代巨變。歡迎收聽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推出的「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特別節目《家書抵萬金·家國40年》。

改革開放初期的80年代,中國出現又一次「留學潮」,不少大學生在畢業後選擇走出國門,見識海外世界,「留學報國」也成為那一代留學生的普遍共識。作為老一輩海外留學回國的傑出學者,著名數學家蘇步青在給青年大學生李江的信中寫道:

李江同學:

從來信中獲悉你和幾位同學就「祖國,意味著什麼」這一專題,進行了討論,聽到後非常高興。我願意就這個問題談幾點自己的體會,和大家共同討論。

我年輕時,曾經出國留學。在異國他鄉,我熱切地懷念過祖國。昔日中國人在國外,是被人瞧不起的。當年我出國留學時,就決心刻苦學習,為中華民族爭這口氣。一九一九年,我十七歲時到日本東京高等工業學校公費留學。畢業後,我又報考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數學系。在獲得博士學位之前,我已在帝國大學數學系任講師,指導教授還準備聘請我去某大學當副教授。這樣的機會應該說是不可多得的。可是,我還是決定回祖國任教,把學到的知識貢獻給祖國。回到祖國後,生活很困難。在浙大代校長的資助下,我還是把妻子和兩個孩子從日本接了回來。日本生活條件那麼好,國內生活窮困得很,自己為什麼選擇後者呢?我想,吃苦我心甘情願,因為我選擇了一條愛國的光明之路。

列寧說過:「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這種感情,表現了我們每一個人對養育自己的祖國應該採取的態度。不管祖國處於順境還是逆境,熱愛祖國,這是作為一個中國人最起碼應具備的覺悟。你的信說,有個別同學在祖國興旺發達時,就熱愛她;當祖國遇到困難時,對祖國的感情就淡漠了,甚至錯誤地想離開祖國跑到異國去。我們決不要做這樣的人。

為什麼要熱愛祖國呢?這不僅因為她歷史悠久,地大物博,資源豐富,而且還因為六十年來,英勇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有了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這更值得我們去愛她。

我們的國家,只花了短短的三十年時間,就建成了一個屹立於世界東方的,有比較強大基礎,能解決十億人口溫飽的國家,這是多麼不簡單啊!隨著我們事業的發展,社會主義的巨大優越性必將越來越充分地顯示出來。所以,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對社會主義充滿堅定的信念,對社會主義祖國無限熱愛,把先烈們打下的江山建設得更加輝煌壯麗。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不是空口讚美,而是要把我們對祖國的熱愛,貫穿到實際行動中去。我遇到一些大學生,他們常說,在學習期間,怎樣看得出你愛國不愛國呢?意思是說,學習生活平淡無奇,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我不同意這種看法。一個真正的愛國者,其實用不著等待什麼特殊機會,他完全可以在自己平凡的學習和工作崗位上,表現出對祖國的熱愛,關鍵在於要有主人翁的責任感。在平凡的學校生活中,也是可以表達愛國的情感的。

對大學生說來,熱愛祖國還要體現在為振興中華而艱苦奮鬥的作風上,把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習好。有的同學口頭上也說為祖國發奮學習,可是一遇到困難,就愁眉苦臉,缺乏戰勝困難的信心。有的企圖通過不正當的手段,騙取「好成績」,這就更不光彩了。要想學得好,非下苦功夫不可。

年輕的大學生們,時代在召喚你們,歷史的責任在激勵你們,黨和人民在期望你們,願你們投入到為社會主義祖國前途而奮鬥的行列中去吧!

蘇步青

1981年8月16日

背景介紹

蘇步青(1902-2003),中國著名的數學家、教育家。1927年畢業於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數學系,1931年獲該校理學博士學位,並於當年回國任教。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後任復旦大學校長、數學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名譽校長、教授。

蘇步青是中國微分幾何學派創始人,被譽為「東方國度上燦爛的數學明星」、「東方第一幾何學家」、「數學之王」。(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相關焦點

  • 一封讓蘇步青「謹啟」的信
    一天,著名數學家、復旦大學教授蘇步青收到一封外觀精美的信函。信封上在蘇的大名後面是「謹啟」二字。蘇教授一看到這個「謹」字就生氣了。怎麼能對收件人指手畫腳,讓人家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地開封呢?蘇步青本來想不拆開,直接就將這封信退回去。但為了弄清寫信人的身份,他還是拆開了這封信。
  • 傅雷給兒子的必讀好書,為什麼值得每個人讀一讀?
    妻子朱梅馥看了心疼,在信裡告誡兒子,要認真讀爸爸寫的那些文字,他一定是認為你非讀不可,不然也不會這樣違背醫生的囑託。(這段故事,後來也被收錄在家喻戶曉的那本《傅雷家書》中。)傅雷抄給兒子的,是什麼書?又為什麼讓兒子一定讀一讀?
  • 青春勵志故事蘇步青:從放牛娃到數學家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10日電(記者 朱琪紅)今年是數學大師蘇步青先生誕辰110周年。中國青年網記者精心編寫並在今日的青春勵志故事主頁推出蘇步青先生從少年放牛娃成長為享譽國際的數學大師的勵志故事。蘇步青 資料圖
  • 一封讓蘇步青「謹啟」的信-光明日報-光明網
    一天,著名數學家、復旦大學教授蘇步青收到一封外觀精美的信函。信封上在蘇的大名後面是「謹啟」二字。蘇教授一看到這個「謹」字就生氣了。怎麼能對收件人指手畫腳,讓人家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地開封呢?蘇步青本來想不拆開,直接就將這封信退回去。但為了弄清寫信人的身份,他還是拆開了這封信。
  • 數學家蘇步青的絕美跨國之戀
    「人去瑤池竟渺然,空齋長夜思綿綿。一生難得相依侶,百歲原無永聚筵……」這是數學家蘇步青在晚年時,為自己已仙逝的妻子松本米子寫的詩。 松本米子是一位有胸懷、有格局的日本女性,她是最先獲得中國國籍的外外籍人士之一,在我國著名數學家蘇步青的背後默默奉獻了一輩子,與蘇老風雨相伴60餘年,締造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異國曠世情緣。
  • 抗戰時期,蘇步青拒絕美國、日本優厚待遇,堅決為中國培養人才
    在校內,那些有堅實基礎的東洋學生鄙視這個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他們認為蘇步青的考試成績,只能代表中國人僵化保守的表現。他們自認為,中國人民沒有日本的思想解放、想像力和創造力。因此,在數學研究領域,日本人比較成功。就連蘇步青的日本老師一開始也不看好這個中國學生。他認為他沒有想像力,邏輯思維能力也不行。
  • 一位媽媽寫給14歲叛逆兒子的信,值得一讀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導師,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看看這位母親寫給兒子的信吧,希望你能從中獲取一些好的教育方法。有些話,我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3. 彼此約定:我們好好工作,你好好讀書,誰也不讓誰操心。關於目標人可以沒有偉大理想,但不能失去目標。
  • 蘇步青:中國數學界的「老壽星」
    著名的數學家、教育家蘇步青是國際公認的幾何學家,也是中國微分幾何學派的創始人,被譽為「東方第一幾何學家」,他也是中國數學界最長壽的數學家。   對於蘇步青這個名字,即使是未曾涉足數學王國的人也都不會感到陌生,但對於青年一代來說,數學家蘇步青的名字也許是陌生的。
  • 一位父親寫給女兒的家書,每個人都值得一看…
    父親在信裡對當時剛考上大學的女兒提了9點建議,涵蓋了道德、專業、知識、戀愛方方面面。  這封信不僅打動了千萬父母,甚至還驚動了教育部,《人民日報》也轉發薦讀。甚至有網友建議:把這篇文章作為高中語文和大學語文的第一課。  這位父親叫吳輝,是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新聞傳播系的副教授。
  • 一位媽媽寫給14歲叛逆兒子的信,孩子在青春期的請讀一讀!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導師,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看看這位母親寫給兒子的信吧,希望你能從中獲取一些好的教育方法。有些話,我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3. 彼此約定:我們好好工作,你好好讀書,誰也不讓誰操心。1關於目標人可以沒有偉大理想,但不能失去目標。在「一考定終身」的體制下,不管你平時多麼努力、多麼用功、多麼厲害,只要考砸了,就會被淘汰!你應該明白,作業多、書包重、沒日沒夜去學習,不是大人無情,而是現實殘酷!
  • 一位媽媽寫給14歲叛逆兒子的信,孩子在青春期的請讀一讀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導師,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看看這位母親寫給兒子的信吧,希望你能從中獲取一些好的教育方法。有些話,我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3. 彼此約定:我們好好工作,你好好讀書,誰也不讓誰操心。
  • 一位媽媽寫給叛逆兒子的信,一定要給孩子讀一讀!!!
    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位導師,最近看到一篇母親寫給叛逆孩子的信,字裡行間是一位母親在人生問題上給孩子的金玉良言。  寫這信給你,基於三個原因:  你正站在人生節點上:回首,是悄然溜走的童年時光,向前,青春的帷幕徐徐向你開啟。  有些話,我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  彼此約定:我們好好工作,你好好讀書,誰也不讓誰操心。   關於目標  人可以沒有偉大理想,但不能失去目標。
  •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節到了,讓我們讀一讀那些寫給母親的詩
    原標題: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節到了,讓我們讀一讀那些寫給母親的詩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     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 一位老院長給大學生的75封信:大學該怎麼讀
    原標題:一位老院長給大學生的75封信  近日,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學生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來自該院院長南振中贈送的400本籤名新書《大學該怎麼讀給大學生的75封回信》。每部新書的首頁都有親筆題字,書中還夾了一封信函,每封信的內容都不盡相同。
  • 一位媽媽寫給兒子的信,有孩子的父母都應該讀一讀!
    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位導師,最近看到一篇母親寫給叛逆孩子的信,字裡行間是一位母親在人生問題上給孩子的金玉良言。有些話,我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3.  彼此約定:我們好好工作,你好好讀書,誰也不讓誰操心。
  • 活讀此書勝過死做1000道數學題!80年前的「數學寶典」,楊振寧都說好!
    >▲內容簡介:    《馬先生談算學》是著名數學教育家劉薰宇寫給中小學生的數學科普經典。抽象、枯燥的高等數學內容,經過作者巧妙的手法寫出來,只要學過初等代數和幾何的人,就會很輕鬆、毫不費力讀完並掌握,所以該書完全可以作為中小學生必備的重要自學書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楊振寧:    有一位劉薰宇先生,他是位數學家,寫過許多通俗易懂和極其有趣的數學方面的文章。
  • 蘇步青數學天地「平步青雲」
    1902年,蘇步青出生於浙江省平陽縣一個世代務農的家庭。父親蘇祖善沒上過學,知道沒有文化的苦處,望子成龍心切,給大兒子起名蘇步皋,意即「步步高升」;等二兒子出世後,又給他取名叫蘇步青,希望他「平步青雲,光宗耀祖」。正因為這個名字為其人生樹立起前進的目標,激勵著他為名實相符而終生奮鬥不懈。
  • 《爸爸的16封信》,是寫給孩子的,還是寫給家長的?
    文/張會彥   01 《爸爸的16封信》這本書,「百千」平臺贈予的。拿到書,看到書名時,我在想,林良先生,是以兒子的身份接受家父的信件,還是以父親的身份寫給女兒的信件呢?這16封信,到底是寫給孩子們看的,還是寫給家長們看的呢?
  • 共和國脊梁及其他——讀郭曰方詩集《脊梁》有感
    特別值得浙大人懷念的是,他擔任校長不久,為避日寇侵擾,帶領千名師生、眷屬西遷辦學,顛沛流離,歷盡艱辛,頭尾近10年,行程達2600餘千米。而且就在這樣的艱難環境中,由於他的博大胸懷、人格魅力及對教育事業的摯愛和超卓的教育思想與理念,使浙大從一所普通大學發展為全國著名大學,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李約瑟博士譽為「東方劍橋。」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值得一讀再讀的人生智慧
    朱光潛先生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就是這樣一本值得一再翻看的書籍,書中提到的困惑幾乎是每一個人年輕時都會產生的疑問。讓人不禁感慨,這些寫於民國時期的信件,依舊有著警世的意義。我們這一代青年人的迷茫,也是歷史上無數代青年人所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