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得「省著用」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何愛珊教授

        爬樓梯運動真的那麼好嗎?既想鍛鍊身體,又不想「傷」膝關節,應該怎麼做?都說膝關節要「省著用」,到底如何「省」?針對大家普遍存在的這些疑問,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何愛珊教授送上這份膝蓋使用「說明書」。

        爬樓梯健身 當心傷膝蓋

        生活中不少人認為爬樓梯動輒大汗淋漓、消耗大,還不用擔心日曬雨淋,於是把爬樓梯當作健身減重的方式。對此,何愛珊表示:「爬樓梯對心肺功能、下肢肌力的維持,都是有益的,偶爾做一下沒關係,但不宜作為長期的鍛鍊方式,尤其是女性,對膝關節軟骨的磨損比較大。」

        何愛珊介紹,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之一,由股骨、脛骨、髕骨組成,三者相互接觸的面形成關節。關節內也有筋膜、半月板、韌帶等結構,其中半月板就像一張墊子,起到緩衝、減震及部分穩定的作用。

        從孩童時期長到成人,關節面的使用是很多的,走路、蹲下、站起來都會使用到關節面,本身髕骨關節面就是比較容易損傷的一個關節面。

        膝關節最不喜「負重」,而爬樓梯時,膝關節的承重是身體重量的三倍左右,會加重髕骨關節面與股骨滑車關節面之間的磨損。此外,膝關節下蹲時負重是人體體重的3到5倍,諸如深蹲這些鍛鍊方式也會加重膝關節磨損。

        很多女性朋友把爬樓梯當成減肥運動方式,實際上,對於體重較重的女性來說,正常走路對膝蓋都是一種很大的負擔,如果還以爬樓梯、爬山等作為減肥運動方式,無疑會加重膝蓋負擔。「每個人膝關節耐受能力不一樣,肌力好的人可能十年八年都是沒事的,但是這種行為會加速膝關節勞損,積累下去在某個時間可能就會出現問題。」

        膝關節響或是衰老信號

        經常感覺到膝蓋有響動,也不痛,到底咋回事兒?「這種情況很普遍,其實是膝蓋在發信號。」何愛珊指出,膝蓋一旦出現響聲,可能就意味著髕骨關節面已經開始老化了,此時就應注意「省」著點兒用,深蹲、負重、跑樓梯等運動都不宜再過度進行。

        「膝蓋響」很多時候與髕骨關節的勞損有關。髕骨關節面與股骨滑車關節面之間的活動如果不順暢了,在伸屈膝蓋時往往會出現一些聲響。此外,肌力不夠、有扭傷史、周圍筋膜對髕骨支持力量不足,也可導致出現響聲。

        膝關節疼痛有別 應對之道也不同

        很多人是在膝蓋出現疼痛症狀後才開始意識到膝蓋出問題了。何愛珊介紹,出現膝關節痛,一般提示著與三類問題有關:

        1.膝關節周圍肌肉筋膜酸痛

        此時沒有出現關節內部軟骨、韌帶和半月板的明顯損傷,這種情況下做磁共振時往往顯示是正常的,看不出有什麼問題。

        如果沒有外傷扭傷史,運動後出現這種情況,可以先休息,看是否有好轉。如果休息1到3周還是會疼,建議到醫院找專科醫生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做磁共振檢查,了解膝關節內部結構。

        2.膝關節軟骨損傷

        膝關節軟骨的磨損是一個慢慢改變的過程,從局部的、少量的輕微的損傷慢慢進展到比較嚴重。軟骨損傷分四級,一級磨損一般沒有什麼症狀,二級及以上可能就會有疼痛症狀的表現了。

        隨著年齡的推移,三四十歲的人群中一級軟骨損傷已非常普遍,不過因為沒有症狀,並不能引起注意,繼續磨損下去可能就會出現疼痛症狀。

        3.關節內韌帶撕裂、半月板損傷等

        韌帶撕裂一般伴隨扭傷外傷史,比如打球扭傷,或者落地不穩扭傷了膝蓋。扭的過程中聽到「啪」的一聲響,此時往往代表著關節內部的主要韌帶有撕裂了。

        半月板的損傷很普遍,如果磁共振顯示半月板損傷,還要看具體的分級。一級、二級損傷不必過於緊張,三級則應儘快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日常養護:膝關節得「省著用」

        何愛珊介紹,一般來說,人到六七十歲會出現明顯的膝關節勞損問題。如果年輕時對膝蓋「照顧不周」,則可能出現人未老膝蓋先衰的現象。

        人老腿先老,保護膝蓋也要趁早。總的養護原則是:膝關節要「省著用」,尤其是體重偏重者。

        日常養護膝關節,具體怎麼做?生活中注意增加鈣質的攝入,多曬太陽,強壯骨骼;適當運動,增加肌肉耐受能力。特別是女性。在30歲以後,運動量就要適當減少了。

        日常運動建議選擇散步、遊泳等運動方式。遊泳可以說是對膝關節最「友好」的運動,既能達到運動的效果,又不會過多增加膝關節的負擔。

        如果運動或勞累後出現膝關節酸痛的情況,這也意味著膝關節不能耐受當下的運動,此時需要注意不能勞累,根據自身的耐受程度合理調整,適當減少運動強度和時間。

        許多人認為,膝關節疼痛後需要靜養,不能進行任何鍛鍊,殊不知這樣有可能加劇疼痛,而適當鍛鍊可有效減緩肌肉萎縮和關節退化速度。

        養護膝關節 兩個「小動作」練起來

        何愛珊推薦了兩個簡便易行的「小動作」,無論是否有關節疼痛症狀,多做有助養護膝關節。

        1.伸屈膝活動

        動作要領:膝蓋伸直時停留5秒左右,這樣才能更好地鍛鍊股四頭肌的肌力,然後屈膝,為一次。單腿交替或雙腿一起做都可以。

        動作頻次:10次一組,每天做36組。

        2.靠牆靜蹲

        動作要領:身體站直,後背靠牆,雙腳與肩同寬,腳尖及膝關節朝前,不可「內外八字」。隨著力量的增加,逐漸增加下蹲屈膝角度,但不要超過90度。

        動作頻次:每天23組,每組510次,每次2分鐘左右。

        上述兩個動作也可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適當增減運動量,以鍛鍊時膝關節無明顯疼痛為原則。(文/全媒體記者王婧 通訊員彭福祥、梁嘉韻)

相關焦點

  • 膝關節得省著用,專家教你4招保護膝蓋!
    了解我們的膝關節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同時也是一個負重關節,從孩童長大到成人,關節面的使用是很多的,走路、蹲下、站起……都需要使用到關節面,髕骨關節面是膝關節比較容易損傷的關節面。
  • 健身運動中如何保護膝關節、預防膝關節損傷
    專家簡介:由顯丹東市中醫院大外科主任、骨科主任、主任中醫師,兼任遼寧中醫藥大學副教授、遼寧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常委、省中醫藥學會軟傷專業委員會副主委、省中醫藥學會外治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省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委員、丹東市中醫藥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 每天爬樓梯,竟會得關節炎?老年人想保護膝關節,要牢記哪幾點?
    老年人要想保護好膝關節,正確的做法是什麼?早點了解早點調整,或能讓你的關節多用幾年。爬樓梯看似運動量不強,但爬樓梯時,膝關節的負重是整個人體的3-4倍,而對於老年人來說,骨質鈣質在流失,關節本就在退化了,長期的長下樓反而會加重關節的磨損與負荷,受損也就更重了。該問題是中老年群體中很常見的一種,不僅僅是爬樓梯會加重關節受損,常做以下面這些運動也很不利。
  • 老人膝關節軟骨損傷怎麼辦?老人膝關節軟骨損傷疼痛怎麼治療?
    老人膝關節軟骨損傷怎麼辦?老人膝關節軟骨損傷疼痛怎麼治療? 許多中老年人都會感到膝關節疼痛,上下樓、買菜、做家務、散步、上廁所等,都非常不方便。 這其中絕大部分是因為膝關節軟骨磨損、關節損傷引發了膝骨關節炎!
  • 膝關節疼怎麼回事?保護膝關節怎麼做?日常小事要注意
    許多人都出現過膝關節疼的情況,一般是酸痛或刺痛。膝關節在所有關節中,佔重要地位,不僅結構複雜,也是支撐身體的關鍵部位。人的運動能力,很大程度上受膝關節的限制。一旦膝關節出問題,輕則難以行走,重則要臥床休養,不能進行日常活動。
  • 跑步時膝關節咔咔響?了解這些,積極保護膝關節
    腳踝等下肢的關節以及肌肉,如果有傷,尤其是膝關節,這對於膝關節的恢復將會產生壓力,稍不注意很可能造成二次受傷。2、關節老化這種現象主要集中的人群是老年人,由於年齡大了,機體的運動能力大幅度下降,而用了一輩子的身體零部件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也算是情理之中。如果產生了膝關節咔咔作響的現象,就應當引起注意,降低運動量或者改跑步為走步,來保護自己的膝關節不受傷。
  • 膝關節「咔咔響」你怕了嗎?如何防治「咔咔響」!
    門診經常會有一些不同年齡段的人群來諮詢:李博士,我平時早上起床伸懶腰、上下樓梯、深蹲撿東西、健身時會聽到膝關節有咔咔響的聲音,我懷疑自己是得了關節炎,很害怕。你說我這是怎麼了,能幫我治一治嗎?李博士今天就給小夥伴們剖析一下膝關節「咔咔響」是怎麼回事。
  • 膝關節疼痛怎麼辦?膝關節疼痛如何治療?看完徹底明白了!
    膝關節是人最重要的關節之一,不可大意。輕微的還能忍住,嚴重的痛起來路都不能走。當出現膝關節出現疼痛時必須要重視,及時治療。膝蓋滑膜炎,在老年人多繼發於膝關節骨關節炎,主要是因軟骨退變與骨質增生產生的機械性生物化學性刺激,繼發膝關節滑膜水腫、滲出和積液等。在青壯年人多因急性創生和慢性損傷所致。急性外傷包括有:膝關節扭傷、半月板損傷、側副韌帶或交叉韌帶損傷,關節內積液或有時積血,表現為急性膝關節外傷性滑膜炎。有時也可因單純膝關節滑膜損傷所致,如外傷較輕,或長期慢性膝關節勞損。
  • 膝關節置換手術 為患病膝關節「補牙」
    本報訊  膝關節是人體滑膜最多、關節面最大、結構最複雜的關節,當我們走動時,會牽動大、小腿骨的運動造成膝關節磨擦。隨著年齡的增加,膝關節長期磨損、創傷,會導致膝關節退變、畸形。
  •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有效治療方式—全膝關節置換術
    近半年來其膝關節疼痛不適加重,尤其是勞累後加重明顯,患者到萊州市中醫醫院門診就診後,被診斷為「雙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後入住萊州市中醫醫院骨傷四科,行雙側全膝關節置換手術治療。術後黃某某病情恢復良好,自述術後為感明顯疼痛,於手術後1天即練習下床扶拐負重行走,術後第7天自行扶拐負重行走出院。今天,就讓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有效治療方式-全膝關節置換術。
  • 中老年人膝關節痛可治癒
    有的患者下樓梯膝關節就疼,有的患者蹲不下,有的患者膝蓋伸不直也彎不回去,還有的患者膝蓋腫得不行。關節疼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為此,記者採訪了211醫院康復疼痛診療中心盧宇主任,她告訴記者,許多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存在誤區,超過一半的膝關節疼痛並不是膝關節內出現了問題,而是膝關節外的左右肌肉韌帶損傷引發的,只要治療對症、方法得當,多數膝關節疼痛是可以治癒的。
  • 膝關節怎麼保養 鍛鍊膝關節最好的方法——健康科普
    人到中年,膝關節疼痛的確是一個常見問題。防患於未然,總是好於亡羊補牢,今天山東省立骨科副主任醫師袁林和大家再說說保養膝蓋的那些事兒。 有朋友說,我60歲的母親看到朋友圈裡很多文章都在說的日走萬步傷膝蓋,想著自己歲數也大了,膝蓋也退化了,就從此嚇得不敢運動了。袁醫生再次強調,活動遠比不活動好。
  • 膝關節——體現出歲月的痕跡,常練深蹲,讓你的膝關節越練越年輕
    因為我們的雙腿處於身體的下肢部位,幾乎承擔了身體所有的重量,所以膝關節承擔的重量比其他部位的關節要重很多。但是經常練深蹲,可以讓你的膝關節越練越年輕呦。1、 經常做深蹲,可以促進關節液的分泌膝關節是我們的體內使用率比較高的關節之一,關節液是用來起到潤滑作用的一種關節分泌物,如果膝關節之間缺少了這種分泌物,就會增加膝關節磨損的風險。經常做深蹲,可以促進關節液的分泌,有效地保護膝關節。
  • 膝關節骨關節炎怎麼辦?膝關節骨關節炎的治療方法-健康百科
    偶爾膝關節會有卡壓、腫脹、酸楚不舒服。剛開始患者口服一段時間的止痛藥和軟骨營養藥能起到緩解作用,但是一停藥膝關節疼痛就會復發。 醫生手法檢查發現: 膝關節間隙存在壓痛,關節研磨試驗陽性。 膝關節X片顯示:關節間隙變窄,骨質增生。
  • 導致膝關節骨質增生的原因 膝關節骨質增生早期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罹患膝關節骨質增生的患者非常痛苦,要承受疼痛、僵硬、腫脹、活動受限等病症的影響。 山東省立醫院骨科專家袁林提醒,正確認識膝關節骨質增生,提早預防,加強鍛鍊,保護膝關節非常重要。 3.膝關節滑液改變 研究表明,膝關節骨質增生患者的關節滑液成分發生改變,透明質酸含量減少,使其潤滑、緩衝等功能減弱,從而造成關節軟骨破壞。此外,手術切除膝關節大部分滑膜後,或者膝關節長期制動均可造成膝關節骨質增生。
  • 登山讓膝關節吃了什麼苦?醫生告訴你:如何呵護膝關節?
    膝關節的天然缺陷人類原來是像猴子一樣手腳並用爬行的,後來進化為直立行走後,膝關節承受的壓力就比四肢爬行時大了一倍,因此更容易出現關節軟骨的磨損,導致膝關節疼痛。下山:膝關節處在交替屈膝負重的狀態,這時韌帶鬆弛,膝關節很不穩定,如果受到側向外力或滑動,重心不穩,可扭傷膝關節,造成半月板或韌帶損傷。
  • 老年人膝關節退化疼痛怎麼辦呢_老年人膝關節老化疼痛怎麼辦
    老年人膝關節退化疼痛怎麼辦呢_老年人膝關節老化疼痛怎麼辦 人在上了年紀之後,身體就容易出現一些問題,這個是正常的現象。其實人就像是一個機器,體內的各個部位,就是零件,長時間使用,自然會出現老化的情況,老年人最明顯的一個現象應該就是膝關節老化問題。
  • 如何保護膝關節?造成膝關節損傷有5個動作
    隨著年齡不斷增加,很多老年人的膝關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較嚴重的患者連走路都會比較費事。膝關節損傷不是一次造成的,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那麼,日常生活中,哪些動作會造成膝關節損傷呢?如何保護膝關節不受損傷?
  • 膝關節退化在所難免?每天喝茶時加點它,關節疼痛不再困擾
    膝關節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身體關節部位,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身體的一些病變的影響,都會使得膝關節部位出現退化,就此引起骨關節炎的出現。雖然膝關節的退化是在所難免的,但是膝關節炎症引起的疼痛大家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來幫助緩解的。
  • 膝關節疼痛怎麼辦?專家來支招……|膝關節|蛋白質|疼痛|食物|護膝|...
    有些腿腳本身就有疾病的人,不僅沒有變得更健康,反而損壞了自己的膝關節,連走路都變得困難起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運動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李劼若提醒,膝關節疼痛是常見的骨外科症狀,有可能是過度勞損所致,也有可能是膝關節受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