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得省著用,專家教你4招保護膝蓋!

2020-12-24 騰訊網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許多老年人走不快、跑不動,但很熱衷於爬樓梯。

爬樓梯不宜作為長期的鍛鍊方式,尤其是年老了還爬樓梯,真的很傷膝蓋。

了解我們的膝關節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同時也是一個負重關節,從孩童長大到成人,關節面的使用是很多的,走路、蹲下、站起……都需要使用到關節面,髕骨關節面是膝關節比較容易損傷的關節面。

可是膝關節不喜歡負重。下蹲時,膝關節的承重量是身體重量的3到5倍,諸如深蹲、蛙跳等鍛鍊方式也會加重膝關節面的磨損,因此,我們的膝蓋要省著用。

如何判斷關節已老化

膝關節只要出現響聲,就意味著髕骨關節面已經開始老化了,此時就要注意深蹲、負重、跑樓梯這些動作,就不要過度進行了。

教你4招保護膝蓋

1、注意鈣質的攝入

如多曬太陽、適當運動等,可強壯骨骼、增加肌肉耐受力。

2、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

日常運動建議選擇散步、遊泳等方式,以減少膝關節的負擔。

3、注意觀察

做任何運動時,膝蓋如果出現關節酸痛的情況,就意味著不能耐受當下的活動,這時就要適當做一些調整了,比如減少運動強度和時間等。

4、平時也要做好膝蓋鍛鍊

膝關節疼痛後,一味靜養只會增加疼痛,還會讓肌肉萎縮、關節退化,所以平時也要注意膝蓋的鍛鍊,如伸屈膝活動等。

如果一旦出現膝蓋不適,不要一忍了之,更不要隨便用藥或相信各種偏方,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診治,查明病因,對症下藥才是關鍵。

相關焦點

  • 膝關節得「省著用」
    既想鍛鍊身體,又不想「傷」膝關節,應該怎麼做?都說膝關節要「省著用」,到底如何「省」?針對大家普遍存在的這些疑問,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何愛珊教授送上這份膝蓋使用「說明書」。        爬樓梯健身 當心傷膝蓋        生活中不少人認為爬樓梯動輒大汗淋漓、消耗大,還不用擔心日曬雨淋,於是把爬樓梯當作健身減重的方式。
  • 換一次膝蓋13萬!你還在傷害它嗎?謹記「4+3」,讓膝蓋老得慢點
    【運動指導】嚇得小動君趕緊摸了摸自己的膝蓋!你說咱辛辛苦苦了一輩子,掙點血汗錢也不容易,累壞了身體,最後竟還要都給醫院?所以是時候好好保護自己的膝蓋了!因為與其他組織器官相比,膝蓋更像是一次性消耗品:一旦磨損,不可再生,只會越用越少!不過認真想一想,雖然知道膝蓋很重要,但你真的了解你的膝蓋,知道該怎麼保護它嗎?
  • 別讓膝蓋老得比你早!這些保護膝蓋的動作,希望你能提前了解
    膝關節對我們的作用很大,但也是我們身體中最容易受傷的一個部位,年輕人運動不當會損傷,上了年紀的人,體內鈣質流失,也會出現關節疼痛、刺骨等症狀,這些都是膝關節損傷引起的。這4件比跑步還傷膝蓋的事,你有沒有經常做?1、沒有熱身就運動。
  • 運動時如何保護膝蓋呢三個小動作有效保護膝關節
    但是還有很多人在運動中不懂得如何保護關節,造成關節的永久性損害。希望各位喜歡運動的朋友們耐著性子能夠把這篇文章看完。運動中最容易瘦身的就是膝蓋,怎麼保證膝蓋不在運動中受傷?膝關節是人體運動最重要的關節,跑、跳、蹲等動作都需要膝關節的配合才能完成。在日常運動中,膝關節也是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之一。年輕時膝關節受傷的人,中老年得關節炎的比率比沒有受傷的人高出好幾倍。
  • 膝關節保養攻略:學會這3招,避免膝蓋早衰!
    我們幾乎整天都在使用膝關節,比如坐,站,走,跑。一旦膝蓋出現毛病,輕則疼痛,重則坐立難忍,連上下樓梯都不行。今天,我們來聊聊關於保養膝關節的事情。膝關節損傷的常見因素膝關節日常保養三招膝關節損傷的常見因素當我們使用膝關節,去坐站走跑時,膝關節不可避免地會承受一些負荷。
  • 健身運動中如何保護膝關節、預防膝關節損傷
    專家簡介:由顯丹東市中醫院大外科主任、骨科主任、主任中醫師,兼任遼寧中醫藥大學副教授、遼寧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常委、省中醫藥學會軟傷專業委員會副主委、省中醫藥學會外治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省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委員、丹東市中醫藥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 膝關節「咔咔響」,要如何保健?保護好膝蓋很關鍵
    膝關節出現咔咔響,可能是膝關節裡的滑液不足導致的。這種滑液是存在於關節的空隙中。這些滑液也不是一直存在的,而是關節活動時,擠壓滑膜,產生滑液,這樣起到潤滑關節的作用。如果平時缺少運動,滑膜缺少來自外界的擠壓,滑液就會變少,缺少了潤滑的關節就會出現所謂的「咔咔響」,給人一種膝蓋被摩擦的感覺。我們醫學上叫這類的症狀為「膝關節彈響」。膝關節彈響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理性的,另外一種是病理性彈響。
  • 膝關節壽命只60年?教您1招,膝蓋酸痛減半,多用30年!
    有人說,膝關節的平均壽命是60歲?是真的嗎?那60歲以後,我們接下來的人生要怎麼度過?關節有可能因為「用」得不當而加速損傷,甚至好多人還沒到60歲,關節就已經要「退休」了!那怎麼避免「用」錯呢?先通過三個簡單的測試,看看您的關節好不好。
  • 膝關節壽命只60年?教您1招,膝蓋酸痛減半,多用30年~
    關節有可能因為「用」得不當而加速損傷,甚至好多人還沒到60歲,關節就已經要「退休」了!那怎麼避免「用」錯呢?相同年齡,女性得膝關節病的機率比男性大。女性一般在50歲以後絕經,雌激素水平很快下降,降低了對骨關節的保護。女性的肌肉力量較男性弱,因此關節的負荷大於男性。還有一些女性做家務時經常跪地,對膝蓋損傷較大。
  • 膝關節壽命只60年?教您1招,膝蓋酸痛減半,多用30年
    有人說,膝關節的平均壽命是60歲?是真的嗎?那60歲以後,我們接下來的人生要怎麼度過? 關節有可能因為「用」得不當而加速損傷,甚至好多人還沒到60歲,關節就已經要「退休」了!那怎麼避免「用」錯呢? 先通過三個簡單的測試,看看您的關節好不好。 單腿站立,下蹲,膝關節成90°,是否出現疼痛或不穩?如果出現了,說明膝關節軟骨退化、磨損。
  • 延長膝蓋壽命40年,就用這一招,太重要了
    爬樓梯或爬山時,膝蓋負重瞬間變成240公斤,相當於左右膝蓋上各扛了一架鋼琴。而且,速度越快,對膝蓋產生的壓力就越大。 而且,這種對膝蓋的磨損是不可修復的!磨損如果過度嚴重,只能夠置換關節!一方面我們需要鍛鍊大腿和臀部的肌肉群。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又不能以傷害膝關節為代價。因為膝關節的壽命由基因決定,是60年,過度使用會加重對它的磨損,並且不可修復。
  • 怎樣鍛鍊才能保護好膝蓋?膝關節疼痛的正確鍛鍊方法-健康百科
    問我最近一直堅持鍛鍊,但是膝蓋總是疼,這是怎麼回事呢?答膝蓋承受的壓力比你想像的還要多,運動時的許多壞習慣都會對關節帶來不良影響。一般情況下,愛運動的人易出現膝蓋損傷,輕度膝蓋損傷不必太擔心,但要注意鍛鍊方法,以免對膝蓋帶來不可逆的影響。怎樣鍛鍊才能保護好膝蓋?01控制運動時間想要減少對膝蓋的傷害必須控制運動時間,並不是運用的時間越長越好。
  • 人過三十,膝蓋就走下坡路!延長膝蓋壽命,試試這一招!
    ,否則根本意識不到膝蓋已經受了傷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膝蓋是否還「健在」,可以先來試試這兩個動作如果在下蹲時出現,疼痛、酸脹、卡殼、彈響等不適,或者根本無法完成測試這意味著,你的膝蓋軟骨可能危在旦夕了膝蓋軟骨是一層4-6毫米厚的保護膜,能防止骨關節硬碰硬的摩擦
  • 膝關節疼怎麼回事?保護膝關節怎麼做?日常小事要注意
    為了保護好膝關節,降低患病風險,必須要了解哪些原因會造成膝關節損傷,並儘量規避,也要從日常生活出發,有意識地減輕膝蓋負擔,才能切實保護膝關節,降低損傷的風險。舞蹈演員,田徑運動員,還有常年做重體力活的人,膝蓋的負重要比一般人大得多。負重增加,讓膝關節軟骨的磨損加重,變得既薄且脆,大大提升了膝關節損傷的概率。在職業的基礎上,同一行業中,女性又比男性更容易發生膝關節損傷。遺傳決定,女性的身體素質會比男性稍弱一些,膝關節對重量的承受力小。女性體內的激素變化,也會增加關節的壓力,提高損傷的風險。
  • 膝關節經常疼是什麼病?膝蓋裡不舒服是怎麼回事?
    膝關節經常疼是什麼病?膝蓋裡不舒服是怎麼回事? 膝關節經常疼是什麼病? 膝蓋裡不舒服是怎麼回事? 膝關節不能扭動是哪裡出了問題?
  • 膝蓋出現4個症狀,說明你的膝關節已經開始退化,需注意保養
    膝關節是支撐人體活動的重要關節,我們每一次的邁步、奔跑都需要膝關節的配合。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人體內骨質也會流失,膝關節變得越來越脆弱,容易出現退行性病變。 有數據研究表明,60歲以上的老年人出現膝關節問題的機率就達到了將近50%!
  • 6組瑜伽動作緩解膝蓋疼痛,讓膝關節更長壽
    3~4倍跑步時膝蓋的負重大約是4倍打球時膝蓋的負重大約是6倍蹲和跪時膝蓋的負重大約是8倍長期的負重不均會引發膝關節損傷,如膝關節外側半月板由於壓力偏大而加速磨損今天給大家帶來幾組瑜伽動作,可緩解膝蓋的疼痛和磨損,以及增強腿部的力量、穩定性、平衡性和協調性,給膝關節更有力的支撐和保護。
  • 如何保護膝關節?造成膝關節損傷有5個動作
    隨著年齡不斷增加,很多老年人的膝關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較嚴重的患者連走路都會比較費事。膝關節損傷不是一次造成的,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那麼,日常生活中,哪些動作會造成膝關節損傷呢?如何保護膝關節不受損傷?
  • 膝關節壽命只60年?常坐高板凳,膝蓋酸痛減半
    醫聊科普有人說,膝關節的平均壽命是60歲?是真的嗎?那60歲以後,我們接下來的人生要怎麼度過?關節有可能因為「用」得不當而加速損傷,甚至好多人還沒到60歲,關節就已經要「退休」了!那怎麼避免「用」錯呢?
  • 保護膝蓋,從加強這塊肌肉開始
    無論是專業的運動員,或者是熱愛跑步、健身的運動達人,甚至不鍛鍊的人,都可能經歷過膝蓋的問題。在參與下肢活動的同時還要承受人體大部分的壓力,走路時,膝關節承受的壓力是體重的1.5倍以上,上下樓梯時壓力增加到3~4倍,而下蹲時可達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