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詞∣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 social mobility of labor...

2020-12-17 中國日報網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has jointly issued a guideline to step up reform to improve social mobility of labor force and talent.

意見指出,以戶籍制度和公共服務牽引區域流動。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完善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According to the guideline, more efforts will be made to influence regional mobility via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public services. Restrictions on residence registration will be completely lifted for cities with a residential population of less than three million in urban areas. Conditions for residential settlement will be relaxed for large cities with a residential population of three million to five million in urban areas. The settlement policies for mega cities with a residential population of above five million in urban areas will also be improved.

2019年11月16日,應聘的畢業生正在記錄昌平區屬國有企業招聘信息。(圖片來源:新華社)

【知識點】《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指出,合理、公正、暢通、有序的社會性流動,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有力支撐,是社會和諧進步的重要標誌,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意見》共六部分16條政策措施,首次構建了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的政策體系框架。一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築牢社會性流動基礎。二是暢通有序流動渠道,激發社會性流動活力。三是完善評價激勵機制,拓展社會性流動空間。四是健全兜底保障機制,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五是健全兜底保障機制,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六是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重要意義,緊扣人民群眾現實需求,聚焦關鍵問題,形成工作合力,結合實際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

【重要講話】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農民工多渠道就業創業。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完善政府、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係。We will provide extensive public employment services to open more channels for college graduates and other young people as well as migrant rural workers to find jobs and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We must remove institutional barriers that block the social mobility of labor and talent and ensure that everyone of our people has the chance to pursue career through hard work. We will improve mechanisms for joint discussion and mediation involving government, trade unions, and employers in an effort to ensure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相關詞彙】

人才流動市場機制market mechanisms for the flow of talents

高技能人才highly-skilled personnel

高質量流動機會high-quality mobility opportunities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勞動力供給 labor supply
    春節過後,「用工荒」成為各方熱議焦點,在勞動力供給充足的中國,「民工潮」的印記還清晰可見,「用工荒」轉眼便洶湧來襲。對此有關專家表示,中國在未來40年內勞動力供給都將是充足的。to a sufficient labor supply for at least the next 40 years, a counselor to China's Cabinet on population issues has assured.
  •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就《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 題:激發社會性流動活力 為實現中國夢集聚強大動力——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就《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答記者問新華社記者王優玲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聯合印發《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
  • ...報告學習輔導百問(六十六)| 為什麼要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這是就當前社會階層日趨固化、社會縱向流動性明顯弱化而提出來的,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目的性,對形成合理、公正、順暢的社會縱向流動,提高人力資源配置效率,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有深遠影響和意義。  第一,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必然要求。
  • 每日一詞∣社會救助兜底脫貧 strengthen social assistance to...
    3月8日,民政部召開全國民政系統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動員大會電視電話會議,提出實施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等一系列舉措。會議提出,要開展監測摸底確定對象,確保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兜底保障範圍,落實幫扶政策。
  • Posner:平臺企業對勞動力市場的壟斷及其規制
    會議ID:818 3852 6979密碼:214962美國平臺企業的壟斷地位明顯,作為勞動力市場中的買方也是如此。寡頭僱主在沒有競爭的情況下壓制薪酬水平,過低的薪酬水平將勞動力擠出就業,減損經濟增長速度,損害經濟整體。被壓抑的薪酬水平減少了勞動者的收入,損害其就業和職業發展前景。
  • 每日一詞∣社會救助制度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The document aims to build a tiered and classified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about two years.
  • 每日一詞∣社會保障體系 social security system
    Efforts to replenish China's social security funds through the injection of State capital will be rolled out nationwide this year to make the funds more substantial and sustainable.
  • 每日一詞∣職業技能大賽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向大賽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參賽選手和廣大技能人才致以誠摯的問候。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職業技能競賽為廣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相互切磋技藝的平臺,對壯大技術工人隊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 每日一詞∣弘揚工匠精神 carry forward craftsmanship
    (圖片來源:新華社)【知識點】世界技能大賽(WorldSkills Competition,WSC)是迄今全球地位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的職業技能競賽,被譽為「世界技能奧林匹克」,其競技水平代表了職業技能發展的世界先進水平,是世界技能組織成員展示和交流職業技能的重要平臺。
  • 用工荒 labor shortage
    今年春節後,情況發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由於經濟迅速回暖,沿海地區和內地同時出現嚴重的用工荒。請看《中國日報》的報導:For many years, companies in the Delta have relied heavily on intensive labor manufacturing.
  • 人民時評:為人才搭「橋梁」豎「階梯」
    推動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是要讓每一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夢想成真的舞臺 勞動力、人才只有像水一樣流動起來,才能使社會充滿生機活力。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圍繞創造流動機會、暢通流動渠道、擴展發展空間、兜牢社會底線等方面作出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為促進勞動力和人才流動注入強勁動力。
  • The impact of Brexit on environmental law and labor protection
    推送語言:英文Lining up legislation: The impact of Brexit on environmental law and labor protectionThe new Trade and Cooperation Agreement brings together parameters framing the United Kingdom’s break from
  • 2021國考申論範文:一個流動的中國,充滿繁榮與發展的活力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提出要形成合理、公正、暢通、有序的社會性流動。《意見》首次構建了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的政策體系框架。這是「流動的中國」的又一個清晰路標。一個流動的中國,即是一個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同的中國。
  • 每日一詞∣人口老齡化 population aging
    人口老齡化對經濟運行全領域、社會建設各環節、社會文化多方面乃至國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都具有深遠影響,挑戰與機遇並存。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內在要求,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要保障,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舉措。
  • 文件翻譯辨誤案例5:Labor的翻譯用法用義
    原文:His mother died of difficult labor原譯1:他媽媽做苦工累死了。原譯2:他母親勞累而死。其原因是誤譯了labor一詞。我們說過,英語和漢語的所謂的「對應詞」意思並不一一對等。這一句中labor的意思可見《英漢大詞典》給出的釋義6:"分娩、生產",是「生孩子」的意思,difficuit labor的意思是「難產」,所以這一句正確的譯文是:他母親死於難產。又如:First labor is often slow.(初產的過程往往比較慢。)
  • 每日一詞:adhere
    每日一詞學習欄目碎片化的學習每天1分鐘的快速記憶,讓學英語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今天我們要學的詞是 adhere.
  • 每日一詞 | oblivion
    由oblivion我們可以聯想到一個詞:Lethe(忘川河),忘川河是古希臘神話中冥界(Hades)中的一條河流,相傳死者的靈魂在飲過河裡的水後便會忘卻所有人間世事。對,和我們的奈何橋上飲孟婆湯的故事非常像。忘川河又可以叫Lethe the River of Oblivion.
  • 2020山東軍轉幹申論文章寫作範文:一個流動的中國,充滿繁榮與發展...
    ▎公共基礎知識 ▎寫作 ▎公基題庫  ▎申論題庫 ▎ 時政熱點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提出要形成合理、公正、暢通、有序的社會性流動。《意見》首次構建了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的政策體系框架。這是「流動的中國」的又一個清晰路標。一個流動的中國,即是一個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同的中國。「交通」讓城鄉流動有渠道、讓區域流動有自由、讓技能提升有通道、讓職業轉換有路徑、讓脫貧解困有辦法。可以說,流動,讓中國充滿了繁榮發展的活力。交通有利於中國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 社會性死亡、睿智……這些詞怎麼就被汙名化了
    雙方給出不同答案的原因,和生活環境息息相關,在這位長輩的生活中,睿智一直都是一個褒義詞,而在我表弟所接觸的生活環境中,睿智一詞已經走向了「貶義」。從中性詞走向負面的案例,這些年還真的不少,尤其是在網際網路極速傳播的環境下,像文藝青年、社會性死亡、公知等詞意都在逐漸走向負面。
  • 社會性死亡、睿智…...這些詞怎麼就被「汙名化」了
    雙方給出不同答案的原因,和生活環境息息相關,在這位長輩的生活中,睿智一直都是一個褒義詞,而在我表弟所接觸的生活環境中,睿智一詞已經走向了「貶義」。從中性詞走向負面的案例,這些年還真的不少,尤其是在網際網路極速傳播的環境下,像文藝青年、社會性死亡、公知等詞意都在逐漸走向負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