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我的一個親戚,他家孩子是遠近聞名的「神童」。原因是,他家孩子雖然年齡只有5歲,但是認識的字,卻超過3000。在同齡人連書都沒怎麼碰過的年齡段,他就已經能捧著書給別人講故事。確實很了不起,也很罕見。所以,經常會有人問我親戚:「你家孩子是怎麼教出來的?我們也好學學?」。不過,親戚卻說自己真沒做什麼,只不過這麼多年他堅持做了一件事,每位家長都能做到。
每天陪孩子讀繪本
親戚坦言,他平時工作忙,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短。不過,他特別珍惜和孩子在一起每分每秒,並且希望儘可能多地給孩子帶來成長和樂趣。所以,最後他選擇了陪孩子讀繪本。從孩子一歲開始,親戚就一天不落地陪孩子閱讀,從不敢懈怠。因為繪本裡的圖畫豐富、文字簡單,能從收穫得快樂,所以孩子很樂意閱讀。如今孩子已經閱讀了幾年繪本,認識的字已經超過3000了,簡單的閱讀已經不再需要陪。但是,他還是會抽出時間在陪孩子身邊。這就是親戚家孩子5歲識字3000的秘密,只要家長願意,都可以做到。親戚雖然說的簡單,但是我們可以從中得到兩個重要的啟示:
陪孩子閱讀要趁早,還要懂得堅持
親戚在孩子還不會說法的時候,就開始陪孩子閱讀了。這是因為,親戚相信閱讀能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價值,越早進行越好。這種高瞻遠矚,一般家長沒有。所以,親戚家的孩子,才能儘早地從中獲益。另外,我覺得還有一點比較重要,就是親戚多年來陪孩子閱讀從未間斷。孩子這麼多年有規律、不間斷地閱讀,已經養成了很好的閱讀的習慣。因此,親戚家的孩子5歲的年紀,卻超過同齡人那麼多,看似是個奇蹟,其實也很正常。所以,如果家長想讓孩子識字早,學會閱讀早。那麼陪孩子閱讀就要趁早,還要懂得堅持。
捨得為孩子的書籍投資
不少家長也是口口聲聲為了孩子的教育,願意付出多大的犧牲。但是,現實生活中我還是看見很多家長,在孩子的書上省錢。比如,說孩子年紀小,看不懂書,所以先把錢省下來不買。又或者,覺得家裡書籍多,沒有必要浪費錢再買。總之,書籍小小的一本,但是少則也幾十塊錢,還是讓不少家長心疼,決定不買、少買。如果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儘可能多地從書中受益,愛上閱讀,還是需要捨得為孩子的書籍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