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昨晚又喊我粘書,這本書買了不到一年,已經被翻爛了,粘了好幾次。
兒子剛滿5歲。其實書裡的內容他都已經能熟背了,但我還是堅持讓他每天讀一部分來加深印象。
我們夫妻都是很普通的普通人,金錢、能力都很有限,從沒想過培養什麼「神童」,對孩子唯一的心願,就是希望他能健康平安的長大。
但在兒子兩三歲的時候,我還是開始著急孩子的教育問題。身邊朋友、同學的孩子都在上各種早教課程,無論在哪個方面,大家明顯都已經起跑了,可是面對動輒一兩萬元的早教費用,我們確實有心無力。孩子一天天長大,是不是意味著自己的孩子跟其他早早學習的孩子之間,差距也越來越大了?
各種早教班讓人眼花繚亂,「別人家的孩子」更是讓我著急上火。於是我們決定自己教孩子。
可是真正試過之後才知道教育孩子有多難。你可以教他有禮貌,你可以教他懂規矩,可是孩子所能接受所能了解的知識,並不是你簡單的說了,他就能簡單的記住。
專業的事還是要交給專業的人來辦。那麼沒有那麼多錢上早教班、課外班的孩子們,是不是只能落後了?
雖然我們很早就接受了「自己的孩子可能很普通」這個設定,但就這樣浪費孩子記憶力發展的關鍵階段,還是讓人心有不甘。
在經過一些了解學習後,我首先選擇了給孩子讀書。
孩子的求知慾是非常旺盛的,給孩子讀書,通常是媽媽已經累到說不出話了,孩子還是興致勃勃的要求繼續。每天長時間的讀書非常難堅持,而且讀了一段時間之後,孩子也沒有什麼明顯的進步。這種方法只適合學說話的小朋友,兒子明顯不適合了。
於是我開始讓孩子學識字,希望識字後他能自己看書。所以我買了識字的書,有圖有字的那種。兒子記得很快,但是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孩子只是記住了圖,注意力全都被圖吸引,不用去看那些字就能說出來念什麼。
我又選了沒有圖的字卡。可是只看字,無法引起孩子的興趣,每天讀不了幾個字,孩子就學不進去了。
如果不是孩子特別感興趣的東西,一個4歲孩子的注意力只能維持幾分鐘,幾分鐘之後就只能靠強迫了。但是強迫一個4歲的孩子學習,通常只能得到父母的怒火還有孩子的眼淚。識字卡片,明顯也不行了。
不過我很快發現,孩子對有韻律的東西非常感興趣,一些兒歌他聽兩三次就能記住,所以這一次,我們選擇了學古詩。
我買了一本《中國經典古詩詞三百首》,基本囊括了從小學到初中的絕大部分古詩詞。在兒子四歲半的時候,我們正式開始了學習。
怎麼學?就是簡單的領讀。我也不會其他太多的方式。一開始的時候,每天讀10首。我讀一句,兒子讀一句。一周後,他已經不需要領讀,就可以自己讀這10首了。而我背出第一句,他也能背出整首詩。
第二周開始,我讓兒子每天自己讀已經熟讀的10首,然後再領他讀下一個10首。
熟練了10首,就再增加10首。在增加的同時也重複讀已經熟練的。不到兩個月,兒子已經熟練掌握了100首詩的背誦。
在兒子掌握了100首詩後,我讓他每周用兩天時間,重複讀這100首,剩下的時間繼續每天領讀。這時候,他的接受能力已經從每天10首新詩,提高到了25首。
在兒子掌握了150首詩之後,我還是讓他每周用兩天時間讀這150首,然後剩下的時間繼續領讀。
就這樣,不到半年,還沒有過5周歲的生日,他就已經可以熟練背誦這300首詩詞了。
在兒子可以背誦300首詩詞之後,我還是讓他堅持讀詩,每天100首,大概需要40分鐘左右。這樣300首每周讀兩遍,預計到6歲,他就可以實現對這些詩的長期記憶了。
這種方法其實非常簡單,每天只做一件事,就是重複。
重複是記憶之母。接受新知識需要重複,鞏固舊知識也需要重複。
關於記憶曲線和遺忘曲線,這裡不再贅述,兒子能成功記住300首詩詞,靠的就是不斷的重複。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讀史書使人明智,讀詩書使人靈秀。
通過讀詩詞,兒子明顯更喜歡表達了,他喜歡給家人講故事,甚至還會自己作詩。「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他的詩雖然讀起來還很幼稚,但已經很有詩的神韻了。
孩子的識字量也有明顯的增加,他現在已經能自己讀一些兒童讀物了。
重複的學習,讓孩子增強了記憶力,提高了注意力,培養了表達力。不過對他來說,這種方法最大的好處,是讓他在不覺得痛苦的情況下,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他每天會自覺學習,甚至每天增加了其他的內容,他也能很快的適應。
現在的父母都很容易陷入焦慮,不是焦慮孩子的成績不好,而是焦慮自己沒有條件給孩子更好的選擇。當前社會,好像只有金錢才能緩解這種焦慮,仿佛只有在教育孩子方面投入大量的金錢,才能證明自己是稱職的父母。
但是這個社會普通的父母何其多。他們做著普通的工作,拿著普通的收入,養一個或者兩個普通的孩子。他們買不起高昂的學區房,上不起天價的補課班,可是他們對孩子的關愛卻絲毫不減。
那普通人又能為孩子的教育做些什麼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每天付出一個小時,每天堅持重複同樣的內容,不管你想讓孩子學習什麼,你和孩子都能得到滿意的收穫。
第一名只有一個。我們作為普通家長,每天堅持教育孩子,不止是為了不讓自己焦慮,也不止是為了孩子學習某些內容,更是為了言傳身教,讓孩子在我們的帶領下,形成堅韌的品格,養成良好的習慣。
學習固然枯燥,但學會卻能收穫快樂。分享簡單的方法,願我們都能收穫更多的快樂。
作者,歡迎關注,一起聊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