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推出「先租後讓」工業用地 到期未通過考核將被收回

2020-12-22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建)今天(12月26日)上午,新京報記者從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獲悉,深圳市於12月24日出讓一宗「先租後讓」工業用地,租賃期滿通過履約考核後可以選擇續租或出讓,並扣除已繳納租金,未通過履約考核的,不予續租、轉出讓,用地無償收回。

記者從深圳市土地房產交易中心獲悉,12月24日,深圳市永聯科技股份公司以3270萬元競得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寶龍街道的「先租後讓」的工業用途地塊,用地面積7394.3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9577平方米,年租金163.5萬元。該宗地起始價3116萬元,溢價率5%。

對於相關公告所稱的「先租後讓」,深圳市土地房產交易中心解釋稱,此概念是指該宗地成交並籤訂《租賃合同》後,承租人取得該宗地5年期的承租權,租金按年繳納,年租金按該宗地20年期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地價的5%確定;宗地租賃期間不得轉讓、轉租或抵押;5年租期屆滿後,該宗地可按規定申請續租或轉出讓,申請條件按產業發展監管協議執行;通過履約考核並經政府審定同意的,重新籤訂土地供應合同,其中,續租的,續租年租金按本宗地出讓20年期評估價的5%確定,評估日以政府批准續租租賃方案的時點為準;轉出讓的,出讓年限與已租賃年限之和最高不超過20年,地價按本宗地出讓20年期評估確定,並扣除租賃期已繳納租金,評估日以政府首次批准本宗地租賃方案的時點為準。租賃期滿未通過履約考核的,不予續租、轉出讓,用地無償收回,地上建(構)築物採取殘值方式補償。

新京報記者 張建 校對 李銘

相關焦點

  • 沒錢先租,有錢再買!北京工業用地再出新政
    1月13日,《亦莊新城工業用地先租後讓實施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公布,亦莊新城工業用地將採取「先租後讓,達產出讓」的方式供應。首期租賃期限最長不超過5年,達產後再予以出讓土地,承租年限與出讓年限之和不超過20年。
  • 亦莊試行工業用地「先租後讓」
    但這樣的問題將在亦莊破解。近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布《亦莊新城工業用地先租後讓實施方案(試行)》。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梳理發現,亦莊新城工業用地將採取「先租後讓,達產出讓」的方式供應,即採取首期租賃,租賃期最長不超過5年,達產後再予以出讓的供地方式。此舉也是為了支持高精尖產業發展和融合,促進落地產業項目儘快達產。
  • 廈門工業用地50年出讓年限變為20年 低效用地或被收回
    以前,工業用地的出讓年限是50年,但現在要縮短了,實行彈性年期出讓制度,一般不超過20年。昨天的廈門市政府常務會,通過了《推進工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實施意見》。調整工業用地出讓年限將有利於推進工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資料圖)  廈門市長劉可清表示,如果滿了20年,這家企業還健康發展,政府就要鼓勵它,讓它保持和續定,不需要再走複雜的程序。「好的企業,一定要鼓勵。」
  • 台州首宗「先租後讓」工業用地掛牌出讓成功
    這標誌著台州市首宗「先租後讓」工業用地掛牌出讓成功,台州市也因此成為全省率先通過「先租後讓」方式出讓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地區之一。什麼是工業用地「先租後讓」?去年9月,溫嶺出臺了《關於工業用地先租後讓促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實施意見(試行)》,鼓勵轄區範圍內10畝以上的工業用地,採用「先租後讓」方式供地。
  • 廣東中山:工業用地成交後籤「6+N」出讓合同
    《實施細則》指出, 「先租後讓」的土地使用年限不高於30年,土地成交後籤訂「6+N」的出讓合同,其中「6」指的是6年租賃期,「N」指的是N年出讓期。租賃期滿後,經考核評價達標並繳清土地價款的,方可辦理土地登記。使用年限為50年的工業項目用地出讓,其準入及供後履約情況考核評估參照本實施細則執行。
  • 各地工業用地新政要點一覽
    未達到規定標準的項目,一般通過租賃土地或廠房解決,不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不單獨組織供地。  2、 廠房可分幢、分層轉讓。鼓勵(注意,是鼓勵)開發區(園區)建設標準廠房,標準廠房可以分幢、分層轉讓,中小企業原則上通過標準廠房解決生產用房。   3、 配套用地不得超過7%。工業用地中企業內部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面積不得超過總用地面積的7%、建築面積不得超過總建築面積的15%。
  • 什麼是工業用地?使用年限是多少年?到期了該怎麼辦?
    到期後怎麼辦?   工業用地指的是什麼?   1、工業用地是建設用地中的一種。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的《土地基本術語》( GB/T19231- 2003)可知,工業用地被劃歸於城市建設用地中,與採礦、採砂石、鹽田等地合稱為工礦用地。   2、工業用地有特定的指定場所。
  • 深圳坪山新區工業用地舊廠房變商場 涉嫌違建
    原來是工業用地的舊廠房,卻被改造成了商場招商。廠房位於坪山新區坑梓街道人民路19號,法人代表黃亮東稱已通過臨時建設審批。深圳坪山新區規劃土地監察大隊表示改造涉嫌違規正在走立案程序。據了解,黃亮東是坪山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黃正勤之弟,黃正勤稱對這一情況並不知情,如果其弟確實違規相關部門會依法依規處理。
  • 上海推出多項工業用地政策
    上海發展必須遵循的四條底線,其中之一就是建設用地總量負增長,而為了支持實體經濟,上海一下子推出了多項工業用地政策。上海市經信委主任陳鳴波在5月31日召開的市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只要有好項目,上海不缺土地」。
  • 工業用地變性實操指南
    根據《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法律中規定,政府可以收儲的行為對象,限制為四類:一是為公共利益需要;二是城市規划進行舊城區改造;三是土地使用權合同到期,使用者沒有申請續期的;四是土地閒置,取得土地滿兩年未動工的的。除此之外的土地,政府是不能強制收回的,只能與土地使用權人協商。在立法上是嚴厲杜絕政府強制收回土地,再出讓創收的行為。
  • 嚴格限制工業用地變居住、商業用地
    □信息時報記者 段亞雄    東莞擬將嚴格限制線內工業用地調整為其他用途,對工業用地擅自改變用途的,工業用地使用權或被無償收回。上周,東莞市城鄉規劃局發布了《東莞市工業保護線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記者從中獲悉,市、鎮重點產業園區、產業集群用地等5類工業用地被劃入工業保護線範圍。
  • 工業用地變性的那些坑點
    根據《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法律中規定,政府可以收儲的行為對象,限制為四類:一是為公共利益需要;二是城市規划進行舊城區改造;三是土地使用權合同到期,使用者沒有申請續期的;四是土地閒置,取得土地滿兩年未動工的的。除此之外的土地,政府是不能強制收回的,只能與土地使用權人協商。在立法上是嚴厲杜絕政府強制收回土地,再出讓創收的行為。
  • 廣州工業用地新政發布!新型產業用地(M0)來了!
    工業項目的配套設施應當與工業廠房同步設計、同步報批、同步建設、同步驗收。第十條 因城市建設、公共利益需要,需收回已出讓或已劃撥工業用地內部分用地,餘下用地可通過適當提高容積率、建築密度等規劃指標的方式解決工業項目的建設需求。
  • 廣東省《關於完善工業用地供應制度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指導...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研究建立工業用地供需信息平臺。   (三)靈活確定工業項目用地面積。既可以先確定出讓地塊面積後再採取公開方式供應,也可以先不確定出讓地塊具體面積,通過競單位面積地價(租金)方式確定土地使用者,然後再根據工業項目類別、規模、土地使用標準等確定具體面積。
  • 國土部將提高工業用地價格 推進出讓彈性年期制
    在今天國土資源部召開的「全國法制宣傳日」座談會上,副部長胡存智表示,國土資源部將借鑑國有建設用地管理經驗,抓緊研究建立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制度,將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交易納入國有建設用地市場等交易平臺。
  • 工業用地一二手市場倒掛,如何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通過低廉的工業用地出讓價格來保持招商引資競爭力,吸引工業企業投資,為當地政府帶來持續的稅收收入、解決部分人口就業問題以及帶動其他產業的創收,其中稅收收入和勞動者報酬直接對政府的財政運行產生影響,其餘為社會經濟效益。
  • 北上深,工業、產業用地彈性出讓政策解讀
    1月17日,河南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印發河南省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與北京一樣,將土地出讓年限縮短至20年。近期北京、河南等地都相繼發布將工業用地、產業用地出讓年限縮短至20年的政策。一時之間成為了行業的熱點話題。
  • 鄭州出臺新型產業用地新政,允許工業用地內兼容商業用地
    新政策在高新區試行3個月後 將向全市有序推廣12月20日,記者從鄭州市政府獲悉,《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型產業用地試點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日前正式印發,該文件在全省首次提出新型產業用地(M0)的概念,允許在擬定範圍內試行工業用地兼容商業用地新政策。
  • 鄭州出臺「新型產業用地」新政允許工業用地內兼容商業用地
    新政策在高新區試行3個月後 將向全市有序推廣。 12月20日,記者從鄭州市政府獲悉,《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型產業用地試點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日前正式印發,該文件在全省首次提出新型產業用地(M0)的概念,允許在擬定範圍內試行工業用地兼容商業用地新政策。
  • 「三大地主」力爭「集體工業用地流轉入市」
    自2012年12月27日,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進入實際操作階段後,前海概念股在資本市場更是風生水起。特別在深圳允許集體工業用地流轉入市後,擁有前海1/3土地的「三大地主」招商局集團、中集集團(000039,股吧)和深圳國際更是受到市場熱捧。境外媒體推測,這些土地估值高達3800億元。然而《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從相關公司以及政府部門中了解到,這些土地將如何出讓尚未達成共識。